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需要培养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我国农村人力资源虽然丰富,但整体素质较低,缺乏有效的开发和创新机制,我们应把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放在新农村建设的首位,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为农村人力资源充分发挥作用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
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想取得新农村建设的新突破,必须将注意力转到人的身上。本文以重庆市涪陵区的农村经济发展为例,探讨培养新型农民在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分析了培养新型农民存在的困难,并对培养新型农民的途径和方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图书馆培养新型农民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培养造就千千万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培养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证。图书馆作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窗口,在培养新型农民的过程中应发挥重要的作用。图书馆的自身特点可为培养新型农民提供必要的文化支持。本文论述了图书馆培养新型农民的意义,提出了培养新型农民的内容和方式。参考文献7。  相似文献   

4.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推进我国新农村建设作出部署时,强调要培养新型农民,造就建设现代农业的人才队伍。为此,必须发挥农村的人力资源优势,大幅度增加人力资源开发投入,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方面,要特别注意强化“五大支撑”,其中第五大支撑,是“大力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强化发展现代农业的人力资源支撑”:并要求“切实发挥广大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5.
张燕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5):4682-4683,469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当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巨大,但整体文化素质偏低、科技素质不高、经营管理能力差,这一现状与新农村建设对农民素质的要求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就是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新型农民,把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培养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条件和基础,是推动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内在动力,只有培养出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才能将农村的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才能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才能使先进科学技术在农业领域物化为生产力,才能用现代科技改造提升传统农业,才能发展现代农业,才能适应和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化进程,才能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结合实际开展科技培训培育新型农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育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把农村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环节。阐述了培育新型农民的5条措施,4个结合。  相似文献   

8.
提高对培养新型农民的认识,将培养新型农民纳入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整合培养新型农民的资源,构建培养新型农民的网络;加大培养新型农民的投入和力度;创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机制。  相似文献   

9.
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乡(镇)村图书馆开展培养新型农民服务责无旁贷,通过准确理解新型农民的内涵,以农民实际需要为出发点开展图书馆工作,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为新型农民培养提供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10.
“新型现代农民”是农村中“经济带头人”或者是“能人”。本文分析了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对新型现代农民的需求,对新型现代农民培养情况与现状,研究分析培养新型现代农民与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关系,提出了加强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中新型现代农民培养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民素质的提高,培养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农民职业教育在培养新型农民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农民职业教育存在着投入严重不足,教学模式封闭落后,教育方法单一陈旧等问题。发展农民职业教育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制度的保证,同时也需要农民职业教育自身的改进与提高。  相似文献   

12.
“三农”问题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新世纪之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被审时度势地提出,适应了时代的发展,意味着农村的又一次综合性变革。培养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题中之义和关键内容,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正日益受到关注。本文以新农村建设为基本背景,提出了关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几点浅见,并着重探讨了开发的途径与思路,以期有助于农村劳务建设与新型农民培养等问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城乡一体化视角中贵州农村劳动力素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具有高素质的新型农民。目前贵州省农民整体素质相对较低,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相适应。因而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要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就应把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加大农村教育培训的力度,采用多种形式,实施培训工程,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培育和造就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新型农民。那么,什么样的农民才是新型农民呢?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就是新型农民。我们只有把八亿农民的素质提高了,才能把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才能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5.
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所在。他们有着积极向上的新的特点,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加强新型农民道德建设,需要总结农村道德建设工作的经验教训,结合新时期新型农民的现实状况,提出相应的对策,更好地发挥他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国家人口的绝大部分,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培育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与时俱进的新型农民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在新型农民培育的过程中,农村职业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应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促进新型农民的培育,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胡勇 《浙江农业科学》2013,1(10):0-1243
城乡二元结构内含着城乡人力资源的二元结构问题,城乡有一个人力双向驱动的过程。新农村建设的内容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诸多方面,其建设的主体既相对独立,又通过新农村建设的过程而结成一个有机体系,而这样的有机体系的构建需要充分探究新农村建设的人力双向驱动机理。在新农村建设的人力双向驱动的视域中,应充分调动新农村建设多元主体参与的积极性,稳定国家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主导地位,发挥农民的主体性,积极引导市场组织与农民组织建立产销一体化体系等,进而为城乡二元结构的破除提供重要选项。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培养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本文从农村科技教育的现状入手,对农村科技教育对象——农民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面对庞大的需要培训的农民群体,我们必须要从农民素质的基本状况和实际需要出发,结合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确定不同的培养对象,分类分批地采取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手段才能培养出建设新农村的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19.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培养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农村职业教育在培养新型农民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对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也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必须抓住有利时机,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20.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变革的加深,社会对农民整体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如火如荼的新农村建设也需要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的高素质新型农民。农村社区图书馆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在塑造现代新型农民的过程中担当重要作用。目前应着力发挥农村社区图书馆在培养新型农民中的显性和隐性作用,引导并指导农民读书,提高农民文化知识水平和实用技能,进而提升农民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