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廷洲 《中国蜂业》1999,50(4):12-12
众所周知,春季养蜂收入的多少,决定着全年经济效益的好坏,而春季蜂群的强弱基础,又是在上年秋季打成,所以每个养蜂者必须在秋季千方百计培育出大量适龄越冬蜂上下功夫,下面浅谈豫西南地区培育强大越冬适龄蜂的一些具体做法。一、培育越冬蜂前应做的工作首先是养王。...  相似文献   

2.
现代化蜂群越冬室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黄文诚1920年以前,北纬30度以北地方,冬季寒冷,加拿大和美国北部蜂群大多实行地下室越冬。1920年以后,由于美国育王和生产笼蜂事业的发展,并且室内的温、湿度调控比较困难,有的养蜂者春季购买笼蜂饲养,冬季将蜂群杀...  相似文献   

3.
王海全 《中国蜂业》2007,58(9):19-19
长白山区蜂群的秋季管理是指蜂群采完椴树蜜以后到培育越冬蜂结束前的蜂群管理,是一年养蜂的关键环节。蜂群管理的好坏关系到蜂群是否以强群安全越冬和第二年春季群势的强弱。  相似文献   

4.
秋季管理好蜂群之目的,是为当年越冬培育大量适龄蜂安全越冬,给次年春季蜂群繁殖打下坚实的基础。当进入秋季时节,养蜂专业户应提早加强管理,保证越冬蜜足,喂好越冬饲料,彻底清除蜂螨,使蜂群体质健壮,保足数量,减少损失,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1培育越冬适龄蜂1·1巢内存蜜充足定  相似文献   

5.
春季油菜是仙桃市的重要蜜粉源 ,2 0 0 3年种植面积已扩大到约 4 6 7万hm2 (70多万亩 ) ,相比2 0 0 2年油菜面积扩大近一倍。近几年通过实践证明 :要想在油菜花期获得丰收 ,必须要有强大的蜂群作保证 ,强大的蜂群来源于强壮的适龄越冬蜂。可见怎样提高越冬蜂的数量和素质 ,直接关系到蜂场来年油菜蜂蜜的收成。现将仙桃市养蜂研究会王齐敏同志“突击提子促繁培育适龄越冬蜂”的方法推荐给广大养蜂员 ,供在繁殖越冬蜂时参考。1 确定越冬蜂的最佳繁殖时间根据当地蜜粉源和气候条件 ,一般是选择在最后一个蜜粉源期培育越冬蜂。仙桃地区可利用…  相似文献   

6.
刘文信 《中国蜂业》2001,52(4):14-14
在养蜂实践中 ,人们往往重视春繁 ,忽视秋繁。岂知秋繁是明年春繁的基础。因此 ,秋季要培养一批优良的蜂王和健壮的适龄越冬蜂 ;防止盗蜂和治螨 ;贮备足够的优质的越冬饲料和一部分花粉 ;为蜂群安全越冬和来年的养蜂生产打下基础。笔者根据辽西地区的气候及蜜源特点 ,把秋繁时间定为 8月下旬开始 ,9月下旬结束。一、培养优良的蜂王秋季培养的新王具有产卵力强、停卵晚、春季产卵早的优点。因此 ,应在秋季培养一批品质优良的蜂王 ,更换那些产卵力下降的老王。被换下来的老王 ,提 2框蜂组成双王群或多王群繁殖越冬蜂 ,利用这批淘汰的蜂王在最…  相似文献   

7.
葛蓬 《养蜂科技》2004,(5):10-11
对于北方来讲,进入8月时,将意味着一年的养蜂工作已接近尾声,面临着繁殖时期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培育好越冬适龄蜂。越冬蜂是否适龄、健康和强壮直接影响到下一年的养蜂工作。由此而得出的经验为“养蜂的一年之计在于秋”。一般地区,秋季最后一个蜜源的后期蜂王所产的卵,正是越冬蜂。  相似文献   

8.
宜都市刘兴传先生,从祖父起世代养蜂。受家庭熏陶,他青年时代就与蜜蜂结下不解之缘,现年51岁的他,已是业余养蜂21年的老手了。鉴于每年室外越冬后的蜂群群势受气候影响,不稳定,1996年11月,他售蜂后将自留的3群意蜂(共17脾)搬入室内越冬,不意1997年元月6日出室陈……  相似文献   

9.
《中国蜂业》2011,62(7)
秋繁是基础,春繁是继续。春季开繁要求强群,秋繁也需要强群繁殖。秋繁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越冬安全和来年春季养蜂生产。如何才能强群繁殖呢?笔者根据当地蜜源、气候和蜂种条件,将秋繁分成三个阶段,即蜂群恢复阶段、培育适龄越冬蜂阶段和保子阶段。  相似文献   

10.
买蜂的门道     
孙烨 《中国蜂业》2006,57(6):39-39
初学养蜂的人要买蜜蜂,首先要请一位老养蜂人协助,并注意以下事项。 一、看蜂数 买蜂最关键是买强群。强群繁殖快,当年可分群,生产蜂蜜和蜂王浆等蜂产品。不要图便宜买弱群(即1~2框蜂的小群)。春季买蜂要买4框以上的,忌秋季买蜂,因为蜂群经过越冬期易受损失。  相似文献   

11.
《中国蜂业》2011,62(9)
越冬蜂的寿命决定蜂农的效益,唯有健康长寿的蜜蜂才能节约越冬饲料,健康长寿的蜜蜂是一年繁蜂的基础,这项工作主要是在秋季蜜蜂积累能量。根据书本上的强群越冬与我个人多年总结而来的越冬蜂管理技术,在某些地方与传统的养蜂技术相悖。我认为不能只看越冬蜂的数量,更重要的是越冬蜂质量。为了繁殖健康、强壮的越冬蜂,应从以下几个地方入手。  相似文献   

12.
田青芝 《蜜蜂杂志》2006,26(7):13-13
初秋已近,养蜂者务必抓紧繁殖越冬蜂。因为越冬群势强壮,蜂群越冬会安然无恙,来年春繁蜂群会继续壮大。从“处暑”到“寒露”,即从8月23日~10月8日,虽仅一个半月时间,但却是繁殖越冬适龄蜂的关键时期。因为从产卵到幼蜂羽化出房共需21天,即10月8日产的卵,必须等到10月29日才有幼蜂出房,此时离“立冬”还有七八天,在华北地区气温正面临着日趋下降,有时也会急剧下降,一旦寒流袭来,幼蜂将冻死箱外。所以养蜂者尤其是初学养蜂者务必抓紧繁殖越冬适龄蜂,否则时不再来。根据我几十年来养蜂的经验教训,我个人认为,秋繁应该这样安排:1换王换王,即取…  相似文献   

13.
田蕊 《山东畜牧兽医》2011,32(12):62-63
蜂群越冬在养蜂管理中占着极重要的地位。它决定着来年蜂群的盛衰,影响着全年蜂蜜的产量。有些养蜂家以"一年之计在于冬"来形容越冬管理的重要性,每年因越冬不良而造成蜂群大批死亡,使蜂农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从各地养蜂经验中可以看到:"强群越冬"和"安全越冬"是取得来年蜂群、蜂蜜双丰收的重要关鍵。  相似文献   

14.
强壮的蜂群是优质高产的基础,是养蜂者在饲养管理过程中梦寐以求的目标。然而,饲养强群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其中,越冬期蜜蜂的死亡率是影响饲养强群的一个主要因素。从秋末或冬初蜂群内最后一批幼蜂出房到翌年春季新蜂出房之前,蜂群内部没有新蜂出世,蜂群中只死不生,逐日减少,蜂群强度下降,以至下降到群势的最低点,这个最低点也是蜂群新一年繁殖的起点。越冬蜂  相似文献   

15.
王福忠 《中国蜂业》2001,52(6):14-14
东北养蜂人常讲 :“养蜂容易越冬难 ,十个越冬九个伤热”。夏季蜂群管理不当发生分蜂热时 ,老王带领一部分蜜蜂飞走 ,原箱还留下新的处女王和部分蜜蜂 ;而如果越冬管理不当 ,全群甚至上百群蜂会全部死亡。因此越冬管理好坏直接影响次年蜂群的发展与养蜂经济效益。现将我地越冬管理一些体会介绍如下 ,供蜂友们参考。一、群强蜜足黑龙江省从每年 1 0月至次年 3月共 6个月越冬期。每群蜂要求有 7框足蜂 ;可紧缩在 6张全封盖蜜脾上 ,每张蜜脾重量约为 3Kg。箱内达到“一少二多一大” ,即脾少、蜜多、蜂多、蜂路大 ,脾距达 2cm。入室前打开箱…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养蜂事业的不断发展,广大养蜂者的饲养管理技术水平也在逐步提高,经济效益逐年增长,但是,目前还有一些同志,由于管理技术落后,对蜂群越冬的一些重要问题处理不当而造成损失。为此,笔者结合本人的实践和体会就怎样搞好蜂群的安全越冬问题,谈点见解,与同行们商讨。一、越冬蜂的培育培育好健壮的越冬适龄蜂,是越好冬的首要前提。我县位于山西中南部,在本地区  相似文献   

17.
秋繁小悟     
孙坚 《中国蜂业》2004,55(5):16-16
秋繁越冬适龄蜂的成败,直接影响下一年的生产效益.所以秋繁是养蜂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初学养蜂者的难关.在此谨呈拙见,供蜂友们参考.  相似文献   

18.
范全新 《中国蜂业》2009,60(5):47-47
养蜂30多年来,我的越冬蜂有几次在越冬初期和中期出现大量死亡的现象。和宝清县个别蜂场一样,在同等条件下,有的蜂群死亡一只不剩,有的蜂群则能正常越冬。笔者分析原因如下:  相似文献   

19.
成都平原属亚热带湿润型季风气候,冬季的气候特点:一般为前期和后期暖和,中期阴冷;冬初干旱严重;冬季平均极端最低气温-1.6~-5.1 ℃。国庆大假之际,笔者拜访了成都市的蒲江畜牧局养蜂站、邛崃畜牧局养蜂站的同行,也走访了采茶花秋繁的蜂场。为了解这些地区蜂群的安全越冬问题,在与蜂场交流中得到一个共识:成都平原越冬蜂的秋繁在8月中下旬到10月中旬,翌年开始春繁。在此3个月中气温很不稳定,常有寒潮侵袭,蜂团经常出现冷聚、热散,活动过频,致使越冬蜂消耗了体力,加速了衰老,增加了饲料消耗,死了一些本不应该死的适龄越冬蜂。通过不少蜂场多…  相似文献   

20.
繁殖适龄越冬蜂的几点体会张立卿笔者调入福建农业大学从事养蜂教学工作之前曾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养过多年的蜜蜂,其间曾对繁殖适龄越冬蜂进行过试验和探讨,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归纳起来有几点体会。1.假如你的蜂群有病虫害,比如螨害严重,或有美洲幼虫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