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真菌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的探讨,深入阐述犬真菌性皮肤病的致病条件、致病菌、致病影响因素及临床症状,归纳和总结警犬真菌性皮肤病的检查、诊断、治疗和预防。从而降低警犬真菌性皮肤病的发病机率,并保护训导员的身体健康和公共安全。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蓝狐和水貂被毛携带真菌的情况,采集动物体表7个点上的被毛,接种于沙保劳氏培养基26℃培养2周,对菌落进行宏观和微观鉴定。结果表明,山东昌邑地区健康蓝狐的被毛致病性真菌,检出率占总数的33%,且链格孢霉为优势菌群,皮肤丝状真菌(犬小孢子菌)的带菌率为3.33%(1/33);健康水貂的被毛致病性真菌检出率为26.67%,其中优势真菌为念珠菌,未检出皮肤丝状真菌;对疑似癣病蓝狐的被毛做真菌培养,致病真菌检出率为46%,包括4株犬小孢子菌、3株须毛癣菌。本次调查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并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致病性真菌感染在奶牛子宫内膜炎中的作用,试验选用产后7~10 d子宫内膜炎患牛,通过真菌分离培养和套式PCR反应检测子宫真菌感染情况,并确定致病性真菌种类。结果表明:子宫内膜炎患牛真菌检出率一年四季均不同,春季为10.6%、夏季为15.2%、秋季为21.1%、冬季为18.1%,分离到的致病性真菌经鉴定为念珠球菌。说明部分子宫内膜炎患牛由致病性真菌引发,以秋冬两季真菌性子宫内膜炎发病率最高,致病性真菌主要为念珠球菌。  相似文献   

4.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属引起人和动物共患的传染病。家畜中牛、羊、猪经常发生,还可经其传染给人和其他家畜。1流行病学布鲁氏菌既感染家畜和人,又能感染野生动物。各种布鲁氏菌对相应动物具有最强的致病性,而对其他种类动物的致病性较弱或缺乏致病性。其中羊布鲁氏菌对绵羊、山羊、牛、鹿和人的致病性较强,牛布鲁氏菌对牛、水牛、马和人的致病力较强,猪布鲁氏菌对猪、野兔、人等致病力较强,绵羊布鲁氏菌只感染绵羊。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致病性真菌感染在奶牛子宫内膜炎中的作用,试验选用产后7~10d子宫内膜炎患牛,通过真菌分离培养和套式PCR反应检测子宫真菌感染情况,并确定致病性真菌种类.结果表明:子宫内膜炎患牛真菌检出率一年四季均不同,春季为10.6%、夏季为15.2%、秋季为21.1%、冬季为18.1%,分离到的致病性真菌经鉴定为念珠球菌.说...  相似文献   

6.
食线虫真菌防治家畜胃肠道线虫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自然界,食线虫真菌本身作为动物胃肠线虫的天敌而存在,它们在世界各地各种各样的环境中被发现。目前,利用食线虫真菌对动物寄生线虫的生物防治已取得初步成果,论文介绍了食线虫真菌在家畜胃肠道线虫生物防治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捕食线虫性真菌对家畜寄生线虫的体内外杀虫试验和田间试验的现状。诸多研究表明,鞭式达丁屯氏菌(Duddingtonia flagrans )由于能通过动物的消化道,因而对控制家畜胃肠道线虫病最具应用潜力。建议今后在规模化生产生防制剂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使其尽快用于畜牧业生产。  相似文献   

7.
苦马豆素(SW)是棘豆属(Oxytropis)植物引起家畜中毒的主要原因,而苦马豆素的产生与棘豆属植物的内生真菌有关。目前,棘豆属植物中能够产生苦马豆素的内生真菌不断被发现,所以文章对产苦马豆素内生真菌的寄主植物、形态、培养条件及其与苦马豆素的关系、对寄主植物的影响等进行了综述,为棘豆属植物的有效利用及家畜中毒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犬念珠菌病     
在人和动物体内,如消化道、皮肤、呼吸道以及阴道中的正常菌群里,时常有真菌栖生,如白色念珠菌,在一般情况下不致病或者很少致病,但是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或者免疫力低下时,尤其是细胞免疫力降低时,条件性致病真菌就乘虚而入,对组织进行侵袭,如患癌瘤、白血病、糖尿病、放射病、烧伤、器官移植或者长期使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激素等情况下,真菌的发病率大大提高。真菌性疾病,尤其是条件性真菌感染,是当今的常见病之一,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在兽医临床上,犬的真菌病也是研究热点之一,尤其是对犬念珠菌病的研究更引起当代兽医临床工作者的注意。  相似文献   

9.
猫真菌性皮肤病是指真菌侵染猫的表皮角质、被毛、皮肤、趾爪角质蛋白组织引起的真菌性疾病。致病性真菌可以引起猫的各种皮肤症状、全身性真菌病、真菌毒素中毒以及过敏等。  相似文献   

10.
防制家畜寄生性线虫病的新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畜寄生性线虫病在家畜中普遍存在,分布广、感染率高、危害大。通常对这类寄生虫病的控制,都是采用化学药物驱虫。但长期使用驱虫药,对人畜及环境会产生严重的不良问题。从自然界分离培养捕食线虫性真菌,对家畜饲喂一定剂量的捕食线虫性真菌,可有效的防制家畜寄生性线虫病。  相似文献   

11.
用嗜线虫真菌防治家畜胃肠道线虫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论述了嗜线虫真菌种类及其捕捉器官和国内外生物防治家畜胃肠道线虫病的研究进展。国内外防治该病主要是用各种驱虫药物定期驱虫,由此造成寄生虫抗药性、动物组织残留药物、环境污染、线虫反复感染等诸多负作用。用线虫天敌嗜线虫真菌生物防治家畜胃肠道线虫病成为该领域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实验室和野外的大量研究结果证明,嗜线虫真菌在通过动物胃肠道时能不被消化,从而保持活性,在粪便中能有效捕食营自由生活阶段的线虫幼虫,使放牧草场中感染性线虫幼虫明显减少,呈现出良好的生物防治效果。文章重点介绍了嗜线虫真菌Duddingtonia flagrans,对用嗜线虫真菌生物防治家畜胃肠道线虫病的前景充满信心。  相似文献   

12.
苇状羊茅及多年生黑麦草内生真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重要禾本科牧草苇状羊茅及多年生黑麦草内生真菌对家畜的影响,对寄主本身的影响及内生真菌的传播,控制,鉴定和运用。苇状羊茅与多年生黑麦草内生真菌同属枝顶孢霉属,极为相似,苇状羊茅内生真菌导致牛的苇状羊茅中霉症。多年生黑麦草内生真菌造成羊及其它家畜的黑麦草蹒跚病,内生真可促进寄主的生长,延长寄主的寿命,抵抗病虫的侵害。内生真菌通过种子传递给牧草后代,牧草生产中用种子贮藏,种子高温处理,种子或植  相似文献   

13.
苇状羊茅及多年生黑麦草内生真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介绍了重要禾本科牧草苇状羊茅及多年生黑麦草内生真菌对家畜的影响、对寄主本身的影响及内生真菌的传播、控制、鉴定和运用。苇状羊茅与多年生黑麦草内生真菌同属枝顶孢霉属(Acremonium),极为相似。苇状羊茅内生真菌导致牛的苇状羊茅中霉症。多年生黑麦草内生真菌造成羊及其它家畜的黑麦草蹒跚病。内生真菌可促进寄主的生长、延长寄主的寿命、抵抗病虫的侵害。内生真菌通过种子传递给牧草后代,牧草生产中用种子贮藏、种子高温处理、种子或植株药物处理控制内生真菌,防止牛的苇状羊茅中毒症和羊的黑麦草蹒跚病。草坪生产中通过接种内生真菌增加草坪草的抗虫、抗病能力,并延长其寿命。  相似文献   

14.
肖博文  冯伟  段廷玉 《草业学报》2020,29(12):121-130
二月兰是重要的地被、景观和绿肥作物。通过种子、离体叶片和温室盆栽试验,对分离自二月兰种子的链格孢菌,芸薹生链格孢,细极链格孢,黑附球菌,变红镰刀菌,顶孢哈氏霉,细基格孢属等5属7种可培养真菌进行了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7种真菌可致二月兰种子萌发后烂种烂芽率16.50%~68.50%,其中芸薹生链格孢、顶孢哈氏霉可引致种子发芽率降低18.18%~27.27%。7种种带真菌分别引致二月兰离体叶片出现褪绿和坏死腐烂等症状,发病率100%,病斑面积8.84%~99.38%,病情指数22.50~95.00。盆栽条件下,种带真菌均可致植物出现萎蔫褪绿和坏死叶斑等症状,病株率100%,叶片发病率41.56%~79.88%,病情指数16.22~56.93。与对照(不接种带真菌)相比,种带真菌侵染二月兰植株后第9天植物丙二醛(MDA)含量增加30.40%~204.15%,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幅为-1.81%~82.87%,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升高18.78%~86.14%,叶绿素含量(SPAD值)降低13.24%~37.85%。致病性试验表明,芸薹生链格孢致病性最强,顶孢哈氏霉致病性最弱。  相似文献   

15.
苜蓿根部入侵真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随着苜蓿种植面积的逐渐扩大和集约化程度的逐步提高,苜蓿病害的发生越来越严重,其中苜蓿根部病害是制约其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研究从引起苜蓿根部病害的真菌种类、真菌的致病性、测定方法以及影响苜蓿根部入侵真菌的因素,综述了25年来国内外苜蓿根部病害的研究现状,提出了未来苜蓿根部入侵真菌研究的主要方向,有针对性地加强病害防治工作,以期为开展苜蓿病害研究和指导其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苇状羊茅和黑麦草内生真菌的利与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苇状羊茅上常见的内生真菌Acremonium coenophialum 是一个引起肉牛和马饲喂苇状羊茅后生产性能降低的原因,绵羊蹒跚病这种神经系统疾病与多年生黑麦草中的真菌A.lolii有关,用无内生真菌的苇百茅和黑麦草品种更换侵染内生真菌的牧地,虽能提高家畜的生产性能,但牧草产量和持久性下降,这与虫这,病害,线虫对根的侵害以及干旱等一系列有关。  相似文献   

17.
禾本科牧草内生真菌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黄东益  黄小龙 《草业学报》2008,17(3):128-136
内生真菌广泛分布在禾本科植物体内,通常与寄主植物形成互利共生的关系。本研究就禾本科牧草内生真菌的分布及传播特点,增强寄主植物的抗虫性、抗病性和抗旱性,促进寄主植物生长并提高其竞争能力,以及对家畜的危害和如何有效利用等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真菌病毒是一类以真菌和卵菌为寄主,并在真菌和卵菌内完成生命周期的病毒类群,广泛存在于各真菌和卵菌类群中。部分病毒会导致其真菌寄主出现弱毒现象,从而降低病原真菌对植物的致病能力。目前,已在包括引致禾草叶斑病、褐斑病、赤霉病及豆科牧草根腐病在内的病原中发现了具弱毒特性的病毒,具有生防方面的利用价值。此外,近年来发现的真菌病毒毒株CThTV可对禾草内生真菌共生体提供耐热性,揭示了真菌病毒的另一利用潜力。草类植物是重要的畜牧业生产生活资料,在生态环境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近年来草原退化日趋严峻,制约了畜牧业的发展,也导致草原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本文系统介绍了真菌病毒的定义、分类、及其对寄主的影响,从草类植物的病原真菌与内生真菌两个视角,综述了真菌病毒的相关研究进展,旨在明确真菌病毒在草类植物真菌中的多样性及功能,为其在草类病害防治及抗性提升方面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内生真菌对小花棘豆种子抗渗透胁迫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含有内生真菌的小花棘豆种子为材料,采用剥除种皮的方式构建内生真菌未感染的小花棘豆种群,通过比较内生真菌感染和内生真菌未感染种群在正常条件下(对照)和渗透胁迫条件下种子发芽、幼苗生长等方面的差异,探讨内生真菌对其宿主植物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结果表明:内生真菌对种子发芽率无显著影响;内生真菌可促进小花棘豆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20.
王石岩  夏超 《草业科学》2022,38(4):749-757
真菌病毒是一类以真菌和卵菌为寄主,并在真菌和卵菌内完成生命周期的病毒类群,广泛存在于各真菌和卵菌类群中.部分病毒会导致其真菌寄主出现弱毒现象,从而降低病原真菌对植物的致病能力.目前,已在包括引致禾草叶斑病、褐斑病、赤霉病及豆科牧草根腐病在内的病原中发现了具弱毒特性的病毒,具有生防方面的利用价值.此外,近年来发现的真菌病毒毒株CThTV可对禾草内生真菌共生体提供耐热性,揭示了真菌病毒的另一利用潜力.草类植物是重要的畜牧业生产生活资料,在生态环境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近年来草原退化日趋严峻,制约了畜牧业的发展,也导致草原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本文系统介绍了真菌病毒的定义、分类、及其对寄主的影响,从草类植物的病原真菌与内生真菌两个视角,综述了真菌病毒的相关研究进展,旨在明确真菌病毒在草类植物真菌中的多样性及功能,为其在草类病害防治及抗性提升方面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