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猪群呼吸道感染以混合感染为主,其病原与支原体病、蓝耳病、圆环病毒Ⅱ型、猪流感、猪瘟、伪狂犬等病毒密切相关,细菌性病原主要包括链球菌、肺炎球菌、支原体等,发病后对猪群生长造成严重影响,猪场效益降低,是猪场预防的主要症候群。1控制环境、科学饲养1.1改善硬件设施,控制环境因素从猪场选址和猪舍设计着手,猪场应尽量选择背风向阳、地势高燥、通风良好的位置。设计猪舍时,舍内高度和舍间距离要合理,从而保证舍内空气能自由流通。同时,在舍内也应安装适宜参数的换气设备、抽湿系统等,保证舍内有害气体以及  相似文献   

2.
冬季通风是现代集约化猪场环境控制的重点和难点。冬季舍内通风不足,则无法排出舍内过量的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达不到通风的目的;而通风过大,又会给猪只造成冷应激,影响猪只健康生长。因此,在冬季选择合适的通风模式非常重要。屋顶通风主要利用冬季屋脊良好的烟囱效应和舍内气流运动特征,并辅以机械进排风设备,实现自动化、高效的冬季通风。它不受猪舍跨度的影响,当猪舍跨度过大时也能保证通风的均匀性。笔者简要介绍常见的冬季通风模式,并重点介绍屋顶通风模式及其在猪舍环境控制系统中的设计,以期为猪场环境控制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猪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猪合里生活,猪舍建筑合理与否,对猪的健康、生产性能及饲养管理有密切关系。设计合理的猪舍应当是冬暖夏凉、通风、采光良好、舍内空气新鲜、无贼风,否则冬冷、夏热、舍内通风采光不好,空气污浊,阴冷潮湿,对仔猪成活肥猪快长大为不利。黑龙江省气候寒冷、持续期长达半年之久,解决冬季猪舍阴冷潮湿是提高养猪效益的重中之重。作者通过四十年的养猪生产实践,设计了节能瓦砖保温猪舍、土坯草盖保温猪舍及塑料大棚保温猪舍。这些猪舍冬季舍内不取暖皆可达到15℃~20℃,除保证猪只正常生长发育外,还节省了大量能源(燃料)。……  相似文献   

4.
正北方冬季室外温度较低,生猪规模养殖舍内会产生氨气等有毒有害气体,为了保证空气质量,猪舍需保持通风,通风引起舍内温度下降,会造成猪群抵抗力下降,引起痢疾等疾病,同时猪群生产性能下降。但是不通风,空气不流畅,猪栏的氨气超标、细菌病毒增加,生猪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又容易出现呼吸道疾病。为了解决北方冬季猪舍内温度和通风的矛盾,在猪舍内制造空间电场和臭氧,在尽量减少外界通风的情况下,去除猪舍内有毒气体,同时杀灭细菌病毒,降低猪群呼吸道  相似文献   

5.
<正>1通风换气减少氨气含量干燥是减少有害气体产生的主要措施,通风是消除有害气体的重要方法。当严寒季节发生矛盾时,可向猪舍内定时喷雾过氧化物类的消毒剂,其释放出的氧能氧化空气中的硫化氢和氨,起到杀菌、除臭、降尘、净化空气的作用。保温与通风在冬季的矛盾,可以加大取暖保温投入,来缓和矛盾,以期减少呼吸道疾病及冬季腹泻造成的损失。2加强日常管理猪舍应及时彻底清理粪尿等,保持清洁。全面检查、冲洗和消毒饮水系统,保证水流通畅,无滴水、漏水现象,保持干燥。做好保温取  相似文献   

6.
猪舍环境是影响生猪生产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标准化规模化猪场生产力水平,分析了环境因素对生猪生产力的影响,对猪舍环境控制措施进行了阐述。猪舍环境影响生猪生产力主要表现在其影响仔猪成活率和繁殖猪的繁殖性能。猪舍环境控制包括舍内有害气体减排、供暖、通风与降温。其中,猪舍内有害气体可以通过改进饲养管理及舍内设施的设计进行控制。冬季供暖通风主要应从提高猪舍围护结构的保温节能效果和配置必须的供暖设施并合理组织通风几个方面同时着手。夏季隔热降温应从提高猪舍围护结构的隔热性能并采取适宜的降温措施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7.
标准化规模化猪场中猪舍的环境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舍环境是影响生猪生产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标准化规模化猪场生产力水平,分析了环境因素对生猪生产力的影响,对猪舍环境控制措施进行了阐述。猪舍环境影响生猪生产力主要表现在其影响仔猪成活率和繁殖猪的繁殖性能。猪舍环境控制包括舍内有害气体减排、供暖、通风与降温。其中,猪舍内有害气体可以通过改进饲养管理及舍内设施的设计进行控制。冬季供暖通风主要应从提高猪舍围护结构的保温节能效果和配置必须的供暖设施并合理组织通风几个方面同时着手。夏季隔热降温应从提高猪舍围护结构的隔热性能并采取适宜的降温措施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8.
冬春季气候寒冷,当猪场养殖密度过大,舍内粪污及饲料残渣未及时清除,消毒不严,通风换气不良致有害气体超标时,极易引发猪蓝耳病,并导致呼吸道疾病发病率上升,因此,猪场冬春季应加强猪蓝耳病防控。1注意通风与保温冬春季养猪场应做好猪舍的保温工作,同时应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开启门窗适当通风,必要时可开启换气设施,以保证舍内空气新鲜。  相似文献   

9.
利用沼气取暖技术,让猪舍保持相对稳定的温度,再通过通风设施,有效提高猪舍的空气质量,降低有毒气体的含量,经试验证明,实验组CO_2、H_2S、NH_3等有害气体含量均小于猪舍内空气允许有害气体的标准含量,从而大幅度减少猪病的发生,沼气取暖技术是促进养猪生产高产、优质、高效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规模化养猪生产中,环境条件、地面类型、清粪方式等对舍内空气质量的影响程度不同,尤其是清粪工艺对舍内NH3,H2S、CO2等有害气体含量高低影响很大。为了解水泡粪工艺猪舍有害气体含量差异的影响因素,本文选取河南、黑龙江二地典型猪场的水泡粪妊娠猪舍开展了有害气体的同期测试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冬季猪舍因通风不足,CO2含量普遍较高,虽然舍内NH3含量均未超过环境卫生学标准,但不同测试猪舍内空气质量存在显著差异。NH3含量与舍内相对湿度存在正相关关系,相同饲养模式下,温度增加会促进NH3和CO2的释放;在相同饲养密度下,采用群养方式的猪舍,舍内CO2含量较限位饲养方式高1.4倍;全漏缝地板形式猪舍的NH3含量是半漏缝地板舍的2.5倍。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选用不同的保育及育肥猪舍,通过分别控制保育及育肥舍日清粪次数、猪只日龄及清粪方式设计了4组试验,分别探究保育舍日清粪次数、猪只日龄及育肥舍日清粪次数、清粪方式对猪舍内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对NH3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保育舍的日清粪次数对温湿度及有害气体浓度影响没有显著差异,增加育肥舍的日清粪次数可以显著降低舍内NH3浓度,而清粪次数过于频繁也使得舍内CO2浓度上升;随着猪的日龄增长,舍内的温湿度及有害气体浓度均有所增加;采用不同清粪方式的育肥舍中,水冲粪尿沟的育肥舍内NH3浓度显著低于只冲粪沟的猪舍。因此在猪舍的粪污管理中要注意及时清理粪尿沟,随着猪只日龄增加适当加强舍内通风,维持冬季猪舍良好的生长环境需求。  相似文献   

12.
正在猪舍机械通风中,猪舍热环境和空气质量的调控取决于气流组织的形式。气流组织的形式取决于猪舍风机的配置和进风口的分布,而设计气流组织的前提是必须有经济合适的通风量将舍内的多余热量、湿度和有害气体排出到舍外。因此,确定猪舍的通风量在设计猪舍通风方案的过程中至关重要,尤其在协调冬季通风与保温的矛盾时。  相似文献   

13.
寒冷季节,由于气温下降,鸡舍对温度控制要求很高,养殖户为了保温就采取加热取暖、减少了通风等措施,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造成舍内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升高,进而危害鸡群的健康。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养猪业的快速发展,冬季采用密闭猪舍养猪的专业户越来越多,这对提高舍内温度、减少饲料消耗、增加养猪效益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由于有些专业户忽视了其他环境因素的调节与控制,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副作用,影响了养猪效益的提高。下面简要介绍一下冬季密闭猪舍的环境控制技术,供养猪户参考。1通风不论猪舍大小或养猪数量多少,保持舍内空气新鲜、通风良好是必不可少的。在高密度饲养的猪舍,这个问题尤为重要。因为通风不好,随时会有大量的有害气体如氨气、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释放出来,并充溢于整个猪舍,影响猪的正常生长发育并…  相似文献   

15.
在北方天气寒冷,猪舍的保温工作十分重要,大多数养殖户都对猪舍保温给予足够的重视,但保温良好往往就无法做到良好的通风换气,这个问题是一直困扰着北方养猪场。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冬季取暖成本的不断提高,猪场为了降低采暖成本,大多数猪舍通风换气不够,从而导致猪舍内部空气环境条件较差,有害气体、尘埃和微生物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严重影响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6.
(一)分娩前的准备工作1.及时检修猪舍及设备。修整猪舍,做好猪舍保温工作,将猪舍漏风的部位堵严,关闭好门窗,防止贼风进入。检查用电线路。供水管要用稻草、薄膜等材料包扎好,防止水管破裂。2.注意通风换气。由于冬季猪舍长期处于相对密闭状态,栏舍内空气更换不及时,易造成硫化氢、氨等有害气体的严重超标,所以做好保温的同时还要定时打开气窗换气,排出有害气体。通风换气时间不宜过长,以排出有害气体为度,及时关闭气窗。3.搞好清洁消毒工作。母猪产前一周应将产房、产床彻底冲  相似文献   

17.
正冬季天气寒冷,很多猪场为了猪舍保温而忽视了通风,使得新鲜空气进入量减少,导致猪舍内氨气、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增加;另外,密闭猪舍还会导致舍内湿度增高,这些极易诱发猪群患呼吸系统疾病,增加猪只的死亡率和淘汰率,严重地影响到了猪场的生产效益。那么,冬季有哪些有效措施既能保证猪舍空气流通又能保暖,您的猪场有哪些成功的  相似文献   

18.
环境改良剂降低猪舍中氨气浓度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研究了环境改良剂对猪舍内环境中有害气体的影响。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在4个不同养殖场的产房和育肥舍内进行试验,试验期各1 d,试验组在舍内按5 g/m2的剂量用机器喷撒环境改良剂。试验结果表明,在猪舍中使用环境改良剂可降低舍内有害气体(氨气)的浓度,提升舍内空气质量,改善猪舍环境,减少有害气体向大气排放,减轻环保压力。  相似文献   

19.
冬季猪舍通风、保温、消毒是一个比较难处理的工作环节,一定要解决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如猪舍的通风和清粪是消除猪舍臭气的主要方法,而清粪时会散发有害气体,如果在早上进行这项工作,这时舍内外温差较大,开窗通风会加速空气的对流,使舍内温度突然降低或有冷风,容易引起猪感冒和引发猪风湿性关节炎等。  相似文献   

20.
猪舍的通风换气是猪舍环境控制的第一要素。目的有两个:第一在气温高的夏季,通过加快空气流动的速度,促进猪的散热,使其舒适、缓和高温对猪的不良影响。第二排除猪舍中含有尘埃、微生物和有毒有害气体的污浊空气,并防止舍内潮湿,保持舍内空气清新、干燥,这对于密闭型猪舍尤其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