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生物安全意识薄弱,猪场不设消毒池,或有消毒池没有消毒液,或消毒药长期不更换,消毒走过场。正确的作法是:大门口设消毒池,侧门设消毒室,经淋浴室或消毒室更衣、换鞋后方可进入。每幢猪舍门前设小消毒池(桶),进  相似文献   

2.
笔者在多年的技术服务过程中,发现一些养猪场在养猪生产、兽医卫生、病猪诊治等工作细节中存在诸多失误之处,现举30例,希望不断吸取经验教训,改进工作,增加养猪效益。1生物安全意识淡薄不设消毒池,或有消毒池没有消毒液,或消毒药长期不更换,不定期消毒,消毒走过场。没有出猪台,拉病死猪的车随便进入生产区,是最危险的传染源。工作服长期不清洗,藏污纳秽,工作服成为传染源。正确的做法是:大门口设消毒池,侧门设消毒室,经淋浴室或消毒室更衣、换鞋后方可进入。每幢猪舍门前设小消毒池(桶),进出脚踏消毒。工作服应备2套,供换洗。  相似文献   

3.
2008年以来,我们审查规模养猪场动物防疫条件时,发现消毒中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1问题1.1消毒布局不合理在对申办的210个规模猪场的现场审查中,只有7个大型养猪场有消毒池,12个场有更衣消毒室,其设置也不规范;场区大门没有消毒池,消毒池只设置在生产区入口处,更衣消毒室设置在场区门口,每栋猪舍门口也没有消  相似文献   

4.
73.建立消毒制度不容忽视 消毒是奶牛场保持奶牛健康和安全生产必不可少的一项技术措施。但有不少奶牛场(户)缺乏消毒观念,门口不设消毒池,有消毒池也无消毒液,不进行消毒,这必须改正。消毒一般分以下三种:(1)经常性消毒:门口设消毒室和消毒池。消毒室内装紫外灯,消毒池内放置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随着生猪规模养殖的迅速发展,防疫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日渐显露出来,如:经营者防疫意识淡薄,滥用疫苗,忽略场内消毒工作等。笔者现将多年来所采取的消毒、驱虫、免疫以及无害化处理的相关技术报告如下,以供参考。1消毒1.1猪场设场门、生产区门、猪舍门三道消毒防线。生产区设消毒室,装置外消毒灯。场门、生产区门设消毒池,内置2%~3%的苛性钠溶液或其他消毒液,水深10~20cm;猪舍门消毒池用浸泡过消  相似文献   

6.
1出入生产区、圈舍的车辆、人员的消毒方法 设立消毒池、消毒室。安装紫外线灯。在生产区、圈舍的出入口可用2%火碱水铺设消毒池.对出入车辆实施消毒,在消毒室设置紫外线灯进行空间消毒。  相似文献   

7.
1奶牛场的卫生防疫 1.1疫病控制措施 牛场应建围墙或防疫沟;生产区和生活区严格分开。生产区门口设消毒室和消毒池。消毒室内应装紫外线灯、洗手用消毒池(或消毒器),消毒池内放置2.0%~3.0%氢氧化钠或0.2%~0.5%过氧乙酸等溶液,药液定期更换以保持有效浓度。应设醒目的防疫须知标志。  相似文献   

8.
1兽医卫生防疫措施猪场生产区及猪舍门口均设消毒池(生产区的池宽应在3米以上),池内加2%氢氧化钠或其他消毒液,每星期更换1次。冬季可加入适量食盐,以防消毒液结冰。猪舍内应保持通风良好,空气新鲜,猪舍内外每天必须清扫1次。每天必须用消毒液将所有饲养用具消毒1次,消毒后用清水冲洗、晒干后使用。饲槽  相似文献   

9.
1猪场建筑和布局猪场要建筑在地势高、气候干燥、排水方便,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距公路、河道、城镇、工厂、学校500米以外,场周围应筑以土沟或围墙,有条件的在围墙外有防疫沟(宽8米、深2米),沟外为防疫林带(10米宽)。病猪隔离舍应建在场外,地势应低于健康猪舍和人住房并处于下风方向,距离不低于200米。生产区与生活(行政)区必须严格分开,猪场大门、生产区人口要建宽于门、长于汽车轮一周半的水泥结构的消毒池。猪舍入口建宽于门口、长1.5米的消毒池。生产区门口须建更衣、消毒室和消毒池。饲料贮存库和母猪舍(包括产仔舍)应建在猪场内上风头。粪便须送到围墙外,在处理池内发酵处理。  相似文献   

10.
正1消毒存在的问题1.1不重视消毒很多小型养殖场没有建立消毒制度,没有作消毒记录,其进场口没有消毒池,有的虽有消毒池,但池中没有消毒液或消毒池太小、太浅。有的猪场没有消毒室,有的虽有消毒室,但没有消毒设备,任由人员和车辆出入。1.2消毒不规范有的猪场长期使用一种消毒药物或消毒用量不按说明随意添加,有的猪场长期不清扫,造成粪便堆积。1.3消毒不彻底有的猪场消毒只是应付,喷  相似文献   

11.
吕江 《四川畜牧兽医》2012,39(11):55-56,58
1消毒 1.1进场消毒 猪场大门入口建宽于门、长于汽车车轮一周半的消毒池,消毒池内的消毒液应每天更换,以保证药效。进场车辆应严格入池消毒;建更衣、消毒室,内设2-6根紫外线灯管,进场人员必须在此换鞋、更衣,并用紫外线消毒15min,之后用来苏儿消毒洗手方可入场。参观人员应按指定路线参观。已出场的猪禁止运回。  相似文献   

12.
供港活牛疫病防制工作涉及到活牛由牛场→中转站→深圳北站的各个环节。若稍有不慎就可能使供港活牛染发疫病,在深圳被宰杀作无害化处理,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为此,结合实践经验,制定出确保河南省供港活牛安全无疫的综合防制措施,收到显著的效果。   一、供港活牛育肥场的消毒防疫工作   1.进场人员消毒。育肥场与生产区入口处都必须建立消毒室和消毒池,所有出入人员都必须经过消毒室和消毒池。特别是进入生产区人员必须在消毒室换鞋、更衣并经紫外线消毒 15分钟后,趟过消毒池,方可入场。   2.场区消毒。牛舍可采用 0.5%的强力…  相似文献   

13.
规模养猪场必须重视疫病的综合防治,认真并持之以恒地执行严格的防疫制度,才能控制和扑灭疫病,确保猪场经济效益和产品质量。1猪场要科学规划生产区与生活区、行政管理区要严格分开。同时,要有兽医室、隔离舍、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间等,而且应设在下风处50m以外。场内进料和出粪道严格分开,防止交叉,进料车严禁出入生产区。活猪出场经过用围栏组成的通道,赶进装猪台,装猪台设在生产区的围墙外面。猪场大门、生产区门口应设有宽同大门、长为机动车车轮一周半的消毒池,最好每幢猪舍门口亦设消毒池,生产区门口设更衣、换鞋消毒室,…  相似文献   

14.
l一般性的预防措施 (l)养猪场内生活区与生产区严格分开,有院墙和门,设更衣室、消毒室和消毒池等; (2)猪场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应当更换工作服和工作鞋。回生活区时,必须把工作服和工作鞋放回规定地点,不得穿出生产区,以防止污染病原微生物; (3)应当控制人员的频繁出入,非饲养员尽量少进生产区; (4)猪场门口设消毒池,池内放消毒液或用消毒液浸湿的锯末。消毒液可以选用来苏水3%水溶液,或2%~3%的火碱水溶液,或3%的克辽林水溶液; (5)不准把任何生肉带进猪场,以防止带入病原微生物。2猪引种时的防疫措…  相似文献   

15.
1 猪场的选址及防疫设施 规模猪场场址应选择在地势高、背风向阳,供水供电方便,有充分自然隔离条件的地段。全场严格划分行政管理区和饲养生产区,2区之间设隔离屏障。场内设消毒室、更衣室,大门人口、饲养区人口及猪舍人口分别设立消毒池。设立兽医室、病猪隔离场所,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和污水处理设施等。  相似文献   

16.
1建立严格的消毒防疫制度 1.1入场消毒制度 肉鸡饲养场应设立消毒池、消毒室,同时场区内应有净道、污道之分,通过入场消毒和净道、污道设立,可有效防止交叉传染,减少疫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1加强兽医卫生措施鸡场大门口、生产区门口和各栋鸡舍的门口都应该设立消毒设施,如车辆消毒池、脚踏消毒池、消毒洗手盆。有条件的鸡场可以建立喷雾消毒室、更衣室、沐浴室。鸡场的大门和生产区大门设立门卫,严格实行隔离制度和消毒制度。谢绝参观,不准闲杂人员、车辆、各种动物进场,经允许入场指定位置的车  相似文献   

18.
1 建立消毒制度 养殖场必须在大门进出口设消毒槽(池),槽(池)内放石灰粉或苛性钠等消毒药物,冬季可加入盐防冻。  相似文献   

19.
一般要求应起码做到下列各点: (1)场内道路结实坚固。 (2)造有隔离检疫猪舍。 (3)设有消毒室。 (4)猪舍与猪舍之间有足够的间隔。 (5)建有饲料库和青贮窖(或青贮塔)。 (6)有淋浴消毒室,以便给怀孕母猪移入产房时进行淋浴消毒。  相似文献   

20.
猪场的消毒     
一、消毒制度与程序 (一)猪场大门入口处要设置消毒池,此池宽同大门,长为机动车车轮一周半,内放入2%氢氧化钠(火碱)液。设置侧门消毒室,一切人员皆要在此用漫射紫外线照射5~10分钟(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