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狐狸属食肉目,犬科动物,因其毛皮质量优良、制裘性能好,经挤价值较高,是兽类养殖场重要的饲养动物之一.我国从1956年开始人工饲养狐狸,1995年以来得到迅猛发展,由于饲养中对防疫重视不够或疫苗使用不当等,常导致狐狸发病,狐狸自咬症就时养狐场的常见病之一,狐发生自咬症后,比正常狐吃食多,不长个,在笼内转圈嚎叫,发病后的成狐皮内层无油脂,皮张质量差,难以销售,给养狐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挫伤了养狐户的养殖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正> 狐狸属食肉目,犬科动物,因其毛皮质量优良、制裘性能好,经济价值较高,是养殖场重要的饲养动物之一。我国从1956年开始人工饲养狐狸,1995年以来得到迅猛发展,由于饲养中对防疫重视不够或疫苗使用不当等,常导致狐狸发病,狐狸自咬症就是养狐场的常见病之一,孤发生自咬症后,比正常孤吃食多,不长个,在笼内转圈嚎叫,发病后的成狐皮内层无油脂,皮张质量差,难以销售,给养孤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挫伤了养狐户的养殖积极性。目前我国许多狐场均有该病的发生,是养殖场和养狐专业户最头疼的问题,为此本文对孤狸自咬症的发病规律、发病原因以及预防和治疗措施给予探讨,以期对有关人员有所帮助。1 发病规律幼狐长到1.5~2千克时常发生此症,急性的几个小时内自咬死亡,慢性的8~10天咬一次,随着狐龄的增长,发病周期为每周咬一次,也有的半月咬一次。2 发病原因2.1 营齐不良多年来人们一直主张不喂肉,选用配方饲料喂狐。解剖证明,正常狐肠表层油脂较厚,病狐肠表层一块一块黑斑,表层没有油脂。2.2 环境影响笼舍通风性差,活动范围较小,加之所处庭院狭小、通风不良、日光不足等,受严重噪音影响,也容易发生此症。  相似文献   

3.
<正>水貂是珍贵的毛皮动物,其毛皮可出口创汇.自1956年我国开始饲养水貂的30多年来,多数貂场都有自咬症发生,发病率在5%左右.近年来,有的貂场自咬症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个别貂场种貂自咬症发病率达20%,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水貂自咬症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国内外都没有特异的防治方法.我们于1992年春、秋季和1993年春季在辽宁省某貂场采用二流基丙磺酸钠(Dimercaptopropanesulfonate SodiumDMPS)注射液给自咬症病貂肌肉注射,治疗病貂221例,自咬症状消失率为87.33%,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毛皮动物自咬症的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咬症是貉及狐狸等毛皮动物的一种常见病,发病带明显季节性。成年兽以春季发情期、产仔期多发,幼兽多发于8—10月份。病兽自咬自己躯体的某一部位,一般以咬尾、腿较多,造成毛皮破损。  相似文献   

5.
蓝狐属于食肉目犬科动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从长远看狐皮市场看好,需求量大,但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狐狸自咬症发生严重。据调查,某养狐场有近15%的自咬症狐狸,这样造成皮张破损,毛皮一文不值,给养殖场(户)带来很大损失。因此自咬症成为困扰养狐业的一大因素。1症状自咬症  相似文献   

6.
自咬症是世界范围内养殖的毛皮兽广泛流行的疾病之一,其危害主要表现在皮张质量的降低。目前对该症的发病机理和检测方法报道很少,因此早期诊断和淘汰患病个体成为防止该病发生的主要措施。从2007年起,课题组开始利用标记辅助选择或基因辅助选择等措施,寻找与水貂自咬症相关的候选基因和分子标记,共筛选出6对特异性分子标记,并发现3个候选基因的7个突变位点与自咬症的发生显著相关。文中对课题组近5年研究成果作一综述,为阐明自咬症的发病机理给予新的提示与参考。  相似文献   

7.
犬自咬症以犬自咬躯体的某一部位(多是咬后驱或尾巴),造成皮肤破损为特征。是犬科动物的一种共患疾病,临床上该病常发生于犬,给宠物犬的饲养及犬的养殖业带来很大麻烦,我国许多养殖场以及大量宠物犬均有发生,严重影响犬生长发育和品质,该病一直没有特异性预防和治疗措施。均采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法,在控制自咬症的发生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就自咬症的发病机理、原因、症状、诊断及防治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8.
犬自咬症以犬自咬躯体的某一部位(多是咬后驱或尾巴),造成皮肤破损为特征。是犬科动物的一种共患疾病,临床上该病常发生于犬,给宠物犬的饲养及犬的养殖业带来很大麻烦,我国许多养殖场以及大量宠物犬均有发生,严重影响犬生长发育和品质,该病一直没有特异性预防和治疗措施。均采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法,在控制自咬症的发生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就自咬症的发病机理、原因、症状、诊断及防治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9.
<正>狐自咬症的病因目前还不十分清楚,无特异疗法.1994年8月以来,我们对3个饲养户的6只病狐进行了治疗,并对其饲养的39只狐改变了原来的饲料配方.5只病狐一次治愈,1只治愈后又多次复发,对其采取脖套法后,病情稳定一个多月未见复发,其它狐自1994年10月以来未再出现自咬症,效果较好.河北省乐亭县城关镇五街某户饲养3个月的蓝狐12只,1994年8月中旬有2只狐发生自咬症,即来我站求诊.  相似文献   

10.
王某饲养狐狸96只,于2005年6月2日突然发病,病初有少数狐狸局部脱毛,啃咬脱毛处,而且患病狐狸逐渐增多,在一周内共发病48只,发病率达50%,而且呈蔓延趋势。经临床诊断,实验室检验等,确诊为狐狸痒螨病。经药物治疗及舍内与用具等彻底消毒,病畜隔离等防治措施,疴『青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1.
自咬症是毛皮动物的一种慢性病,其病因目前仍有争议。自然条件下该病主要发生于求把和荣担,狐狸极少发病’“’“‘’。1993年8月至9月,山东某蓝狐饲养场发生一起以对外界刺激敏感,定期兴奋,兴奋时尖叫,在笼内旋转,自咬后躯某一部位的疾病,疑为自咬症。该场共养蓝狐90只,截止9月18日,发病41只,其中有4只死亡,宰杀剖检1只。笔者从9月18日开始用五种不同方法对发病蓝狐对症治疗,现报告如下:l材料与方法1.l药物1.正.l“观矿由农业部动物检疫所研制1.1.2盐酸氛丙臻.VB;、青霉素钠、硫酸链霉素、Vc、病毒灵等购于青岛市台…  相似文献   

12.
1发病原因毛皮动物自咬症的发病原因很复杂,目前国内外对自咬症病因众说不一。据笔者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发现,自咬症发生最主要的原因是营养因素,微  相似文献   

13.
自咬症是笼养毛皮动物水貂、狐狸的常见病,严重影响着毛皮质量,然而其发病原因一直未得以明确。作者初步从分子遗传学角度探讨了水貂自咬症的发病原因。采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分别对正常水貂组和自咬水貂组进行了遗传基因差异上的比对分析。从10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40个重复性好的多态引物,提取水貂健康与患病群体DNA各40个,随机抽取10个构建基因池,进行RAPD标记研究。挑选出在健康组与患病组差异明显的S103引物(序列为AGACGTCCAC)并对其进行克隆,将克隆结果交上海生工生物有限公司测序。引物S103扩增出健康与患病水貂的特异条带,仅在患病水貂组中发现750 bp左右的DNA片段,而在健康组中发现600 bp左右的特异片段。此两条特异片段可初步作为区分健康和患病水貂群体的分子遗传标记,为进一步对水貂自咬症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狐咬尾症是养狐业的大敌,其病因复杂,说法不一,也是很难医治的一种疾病.笔者多年来应用中西药结合疗法治愈狐自咬症50余例.效果颇佳,现简介如下,供参考.1 病例介绍1998年8月20日,肇源镇杜芳饲养8只母狐,产下的仔狐45只,先后有23只仔狐发病求诊.主诉:几天内狐尾咬光,皮肤咬破,鲜血淋漓,并从创口溢出少许的渗出物,痛痒难忍,狂叫旋转不安,食欲减少.检查:其中三只狐后躯被毛咬光,频频嘶叫而造成狐群不安,体温,呼吸,心跳均无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15.
狐狸的自咬病直接影响着毛皮质量和社会经济效益,在养狐业中被公认为不治之症。1发病情况自咬病是长尾肉食动物的常见疾病,尤其以北极蓝狐发病最为敏感。据统计,患病狐死亡率70%以上。该病无明显季节性,但成年狐多在配种期和产仔期发作,幼狐多在8~10月份发作...  相似文献   

16.
貉子在饲养过程中难免会发生一些疾病,这很正常,一般的病症是可以治愈的.但有些病症只能预防,一旦发病则很难治愈,这就是被养殖户和专家称为二大顽疾的食毛症(自咬)和皮癣.这二种病发病相对较为普遍,而且疾患直接反映在皮毛表面,最终影响皮张质量,导致养殖效益大幅减少,因此是饲养户在养殖中应重点监控和防治的主要病患. 1 食毛症 食毛症的表现为貉子没有征兆地咬食自身的毛皮,形成面积不等的针毛、绒毛短缺.目前技术手段尚没有找到食毛症的真正病因,也没有药物可彻底医治.食毛症可在任何养殖阶段发生,长期饲养且有一定经验的养殖户认为,体内虫害和营养元素缺乏是造成食毛症的主要原因,他们通过药物驱虫与平常预防及膳食结构的有效搭配,基本能防止食毛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狐狸自咬症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咬症是狐狸的常见病,对该病一直没有特异性防治和治疗措施,从而引起成狐狸皮张不完整,皮内层无油脂、皮张质量差而难以销售,给养狐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挫伤了养狐者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8.
<正>银黑狐是一种大毛细皮的珍贵毛皮动物,其皮张价格昂贵,是制做高级裘皮服装的原料,近年来人工养殖数目在逐渐增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银黑狐的自咬症已成为饲养中的一大难题,发病率可达10%~15%,这种病症既影响皮张质量,也影响繁育.目前,自咬症的病因尚不清楚,仅见少数文献报道用亚硒酸钠-V_E治疗有效,但无确切的诊断依据,笔者尚未见到对健康狐和患自咬症狐血硒水平的评价报告.我们对21例银黑狐自咬症进行了治疗,并用荧光法对6只患狐和5只健康狐全血中的硒含量进行了测定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犬自咬症是犬科常见疾病,对于犬养殖业来讲,影响很大。本次研究从犬自咬症的发病原因分析入手,结合多年养犬经验,分析犬自咬症的治疗,期望经验之谈能给犬自咬症的治疗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生猪咬尾症是一种应激综合症,也称为"反不适综合症",由各种不适因素引起的一种非特异性应激反应。尤其在现代化规模化饲养条件下,不合理、不规范的饲养管理将引起生猪咬尾症。现围绕发病原因提出防治对策。1科学引种有相关文献报道,长白猪、哈白猪等品种发生咬尾症的较多,但民猪却不常发生。引种时,选择抗应激品种的生猪,可从根本上有效杜绝咬尾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