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草蛉茧蜂属(Chrysopophthorus)属于膜翅目茧蜂科优茧蜂亚科,是脉翅目草蛉科成虫寄生蜂.该属在中国大陆的区系分布迄今尚无报道.记述了草蛉茧蜂属在中国大陆一个新记录种——柄草蛉茧蜂(Chrysopophthorus petioles Chou),且提供了该属分布于古北区和东洋区的3个已知种分种检索表.研究标本保存于福建农林大学益虫研究所.  相似文献   

2.
重寄生于缀叶丛螟的黄盾纹钩腹蜂(膜翅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在浙江从缀叶丛螟Locastra muscosalis Walker幼虫的茧内育出黄盾纹钩腹蜂Poecilogonalos flavoscutellata Chen(钩腹蜂科Trigonalidae),并且在湖南也有发现。其实该蜂在缀叶丛螟上为重寄生,而直接寄主却是黄愈腹茧蜂Phanerotoma flava Ashmead(茧蜂科Braconidae)。黄愈腹茧蜂(黄色白茧蜂)在《天敌昆虫图册》(55页)已有介绍,不再赘述。黄盾纹钩腹蜂过去仅知在山东济南分布,在黄愈腹茧蜂上寄生尚系首次寄主记录,也是该蜂唯一寄主记录。现将该蜂形态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分布于我国、寄生于蚜茧蜂的大痣细蜂科Megaspilidae白木细蜂属Dendrocerus的3种蚜虫的重寄生蜂。文中列有分种检索表,形态描述、特征图、生物学记述、重寄生的寄主和初寄生蜂的寄主蚜虫。其中合沟细蜂Dendrocerus carpenteri Curtis和粗脊细蜂Dendrocerus laevis(Ratzeburg)为中国分布的新记录。蚜虫初寄生蜂经常被各类群重寄生蜂寄生,导致田间后期初寄生蜂虫口下降,影响蚜茧蜂控制蚜虫的效果。白木细蜂属仅产卵于僵蚜内的蚜茧蜂的老熟幼虫或蛹期,该蜂产卵于僵蚜内初寄生幼虫的体表,属外寄生的重寄生蜂。该蜂在福建6月份的自然条件下,从卵到成蜂羽化的历期为15~17天。  相似文献   

4.
绒茧蜂属Apanteles属于茧蜂科Braconidae,小腹茧蜂亚科Microgasterinae,是茧蜂科数量最多的三个属(Bracon.Opius和Apantele s)之一。它寄生鳞翅目幼虫,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本文就湖南未报道过的9种绒茧蜂作一介绍,其中灯蛾绒茧蜂Apanteles jayanagarensis Bhatnagar、刺蛾绒茧蜂A·parasacRohwer和柳天蛾绒茧蜂A.planus Watanabe为我国新纪录。现将9种绒茧蜂形态详细描述于  相似文献   

5.
麦蛾茧蜂对亚洲玉米螟幼虫寄生龄期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麦蛾茧蜂对亚洲玉米螟幼虫不同寄生龄期的选择及其子代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麦蛾茧蜂对亚洲玉米螟2~5龄幼虫均能不同程度的寄生,对4龄与5龄幼虫的寄生率(>50%)显著高于对3龄(35%)和2龄幼虫的寄生率(26%);子代寄生蜂寄生亚洲玉米螟2龄和3龄幼虫后不能结茧.寄生4龄幼虫的结茧率(4.0%)和羽化率(8.2%)均稍低于寄生5龄幼虫的结茧率(4.6%)和羽化率(8.9%),寄生4龄幼虫的发育历期长于寄生5龄幼虫;麦蛾茧蜂搜寻不同龄期寄主幼虫的时间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菜蛾啮小蜂的寄主辨别能力和种间竞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25 ℃下,以菜蛾3龄幼虫作寄主,研究了菜蛾啮小蜂对已被菜蛾盘绒茧蜂寄生寄主的产卵寄生行为及其在与菜蛾盘绒茧蜂共寄生寄主中的发育情况. 菜蛾啮小蜂能产卵寄生已被菜蛾盘绒茧蜂产卵寄生的寄主,形成共寄生,其寄生率随寄主体内的菜蛾盘绒茧蜂卵的孵化而下降. 菜蛾啮小蜂能寄生寄主体内的菜蛾盘绒茧蜂高龄幼虫,直接将卵产在绒茧蜂体内,而形成重寄生,重寄生率随寄主体内绒茧蜂幼虫年龄增大呈增大趋势. 共寄生寄主中的啮小蜂不能发育到成虫. 重寄生的啮小蜂能完成发育,并从绒茧蜂的茧中羽化. 当未被寄生和已被菜蛾盘绒茧蜂寄生的寄主同时存在时,啮小蜂主要寄生于未被寄生的寄主. 表明菜蛾啮小蜂具有辨别寄主是否已被绒茧蜂寄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结果表明,长尾潜蝇茧蜂对高龄幼虫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以2龄、3龄幼虫作为寄主时,混合接蜂的长尾潜蝇茧蜂的寄生率显著高于切割潜蝇茧蜂;以1龄幼虫作为寄主,切割潜蝇茧蜂的寄生率显著高于长尾潜蝇茧蜂.与其单独接蜂相比,长尾潜蝇茧蜂寄生率没有变化,而切割潜蝇茧蜂寄生率明显下降.温度对2种寄生蜂的寄生有显著影响,在25、30℃下长尾潜蝇茧蜂的寄生率明显高于切割潜蝇茧蜂,在20或35℃条件下这2种蜂的寄生率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茉莉花瘿蚊天敌10种,分属3目5科。它们是结颊长盾金小蜂、狭腹长盾金小蜂、黑色长盾金小蜂、蓝绿长盾金小蜂、瘿蚊广腹细蜂,大草蛉、中华草蛉、龟蚊瓢虫、黑背毛瓢虫和黄色小蚂蚁。文中描述了5种寄生性天敌的形态和简单的生活习性。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纵卷叶螟绒茧蜂对稻纵卷叶螟幼虫的控制作用。本文研究了在选择性和非选择性情况下,纵卷叶螟绒茧蜂对不同龄期稻纵卷叶螟幼虫的寄生率,稻纵卷叶螟与纵卷叶螟绒茧蜂在生长发育上的相互影响,及纵卷叶螟绒茧蜂对稻纵卷叶螟2龄幼虫的功能反应。结果表明,在非选择性情况下,纵卷叶螟绒茧蜂对稻纵卷叶螟1龄和2龄幼虫的寄生率明显高于对3龄幼虫的寄生率。在选择性试验中,寄生率因不同幼虫龄期组合的不同而不同,在1龄、2龄和3龄幼虫组合情况下,纵卷叶螟绒茧蜂对幼虫的选择性依次为2龄幼虫3龄幼虫1龄幼虫。稻纵卷叶螟幼虫在1龄和3龄初期被纵卷叶螟绒茧蜂寄生后,稻纵卷叶螟1龄和3龄的发育历期显著长于未被寄生的幼虫,而2龄幼虫被寄生后,发育历期未产生显著变化。以稻纵卷叶螟1龄幼虫为寄主,纵卷叶螟绒茧蜂未成熟期的发育历期显著长于以2龄和3龄幼虫为寄主的。纵卷叶螟绒茧蜂对稻纵卷叶螟2龄幼虫的功能反应模型符合Holling-Ⅱ型,纵卷叶螟绒茧蜂的寄生潜能A=22.727头。  相似文献   

10.
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在二化螟绒茧蜂寄生期间,寄主二化螟幼虫的取食总量比对照幼虫显著减少36.75%,而在蜂幼虫未啮出寄主体的不同寄生时间内。被寄生的二化螟幼虫和对照幼虫的取食量没有显著差异。通过对被寄生后的4龄和5龄二化螟幼虫生长速率的测定结果表明,被绒茧蜂寄生后的二化螟幼虫生长加快,发育受抑。被绒茧蜂寄生后的二化螟幼虫生长速率增大,但不包含蜂体的幼虫净生长速率下降:寄主蜕皮次数减少而不能化蛹。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菜蛾绒茧蜂对小菜蛾各龄幼虫的选择性,结果表明,菜蛾绒茧蜂能寄生小菜蛾各个龄期的幼虫,但当2,3,4龄幼虫同时存在时,该蜂偏爱寄生2,3龄幼虫,对2,3,4龄幼虫的选择系数分别为0.37,0.39和0.24.菜蛾绒茧蜂对25℃下发育的不同日龄4龄幼虫的寄生能力随寄主日龄增大而急剧下降,产卵寄生的雌蜂比例也随4龄幼虫日龄增大而急剧下降.对进入4龄并发育至该龄期37%时间以上的幼虫该蜂不能寄生.菜蛾绒茧蜂在寄主体内的发育速率及个体大小与寄主龄期大小有关,寄生于4龄幼虫体内的发育最快、个体最大,3龄的次之,2龄的发育最慢、个体最小.试验还表明菜蛾绒茧蜂对小菜蛾幼虫的控制作用除成功的寄生致死外,还包括因不成功的产卵穿刺攻击所导致的死亡.文中还对田间该蜂寄生率估计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寄主龄期对菜蛾绒茧蜂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观察了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被寄生时的龄期对菜蛾绒茧蜂(Cotesia plutellae)发育历期、结茧率及羽化雌蜂寄生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寄生于3龄小菜蛾幼虫的菜蛾绒茧蜂其卵—幼虫期的发育较寄生于2龄或4龄个体的要快,结茧率及羽化后雌蜂寄生能力要高,但寄生不同龄期寄主个体间的成蜂羽化率没有差异,表明小菜蛾3龄幼虫较2、4龄幼虫对菜蛾绒茧蜂的适合性要高.不同龄期被寄生的小菜蛾幼虫均有部分个体在寄生蜂幼虫成熟啮出前死亡,这种死亡在2龄、3龄时被寄生的个体中主要发生在幼虫期,而4龄幼虫被寄生的个体死亡发生期则逐渐向蛹期转移,4龄第三天被寄生的小菜蛾蛹期死亡率达62.5%,表明小菜蛾4龄幼虫对菜蛾绒茧蜂的适合性随年龄增加迅速下降.文中还讨论了寄主龄期适合性与该蜂产卵选择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在室内研究了布氏潜蝇茧蜂和长尾潜蝇茧蜂的种间竞争。结果表明,当寄主橘小实蝇幼虫供两种蜂同时产卵寄生时,2种蜂的各自寄生率与其单独存在时的寄生率相比无显著差异,2种蜂共存时的总寄生率比长尾潜蝇茧蜂单独存在时的寄生率显著提高,与布氏潜蝇茧蜂单独寄生相比无差异。2种蜂均能寄生已被另一种蜂产卵寄生的寄主幼虫。长尾潜蝇茧蜂寄生后0、24、48 h再供布氏潜蝇茧蜂寄生,2种蜂后代个体在寄主体内发育过程中,布氏潜蝇茧蜂数量逐渐减少,长尾潜蝇茧蜂数量无变化。布氏潜蝇茧蜂寄生后24或48 h后再供长尾潜蝇茧蜂寄生,长尾潜蝇茧蜂个体比例逐渐下降,而布氏潜蝇茧蜂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我国本土天敌昆虫对外来入侵害虫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效果,以中红侧沟茧蜂和管侧沟茧蜂为试材,在室内条件下测定了2种寄生蜂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寄生效果。结果表明:2种侧沟茧蜂均能寄生草地贪夜蛾的低龄幼虫,其中中红侧沟茧蜂寄生4、6和8日龄幼虫的结茧率分别为30.99%、19.01%和3.98%,死亡率分别为7.99%、6.98%和72.96%;管侧沟茧蜂寄生6日龄幼虫的结茧率为62.00%,死亡率为30.95%。2种侧沟茧蜂均具有防治草地贪夜蛾的潜力,管侧沟茧蜂对草地贪夜蛾的寄生能力优于中红侧沟茧蜂。  相似文献   

15.
吉林省农林天敌昆虫区系及多样性的研究(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吉林省农林天敌昆虫膜翅目的 2 4科 ,即小蜂科、蚁蜂科、巨胸小蜂科、广肩小蜂科、金小蜂科、姬小蜂科、跳小蜂科、平腹小蜂科、赤眼蜂科、柄腹金小蜂科、蚜小蜂科、长尾小蜂科、姬蜂科、茧蜂科、蚜茧蜂科、黑卵蜂科、青蜂科、土蜂科、蜾赢科、马蜂科、胡蜂科、螯蜂科、泥蜂科、蚁科 ,共 35 2种  相似文献   

16.
菜蛾绒茧蜂对寄主龄期的选择性和寄主适合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菜蛾绒茧蜂对小菜蛾各龄幼虫的选择性,结果表明,菜蛾绒茧蜂能寄生小菜蛾各个龄期的幼虫,但当2,3,4龄幼虫同时在存在时,该蜂偏爱寄生2,3龄幼虫,对2,3,4龄幼虫的选择系数分别为0.37,0.39和0.24,菜蛾绒茧蜂对25℃下发育的不同日龄4龄幼虫的寄生能力随寄主日龄增大而急剧下降,产卵寄生的雌蜂比例也随4龄幼虫日龄增大急剧下降,对进入4龄并发育至该龄期37%时间以上的幼虫该蜂不能寄生,菜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阿里山潜蝇茧蜂与长尾潜蝇茧蜂的种间竞争.结果表明:长尾潜蝇茧蜂不能识别被阿里山潜蝇茧蜂寄生过的寄主幼虫.寄主供阿里山潜蝇茧蜂寄生后再供长尾潜蝇茧蜂寄生,会造成寄主幼虫及蛹的大量死亡,在存活下来的寄主羽化出来的寄生蜂中阿里山潜蝇茧蜂占多数,总的羽化率(75.95%)比阿里山潜蝇茧蜂或长尾潜蝇茧蜂单独寄生时的羽化率(63.43%或62.25%)都高.寄主供阿里山潜蝇茧蜂寄生后间隔不同时间再供长尾潜蝇茧蜂寄生,各处理问长尾潜蝇茧蜂的羽化率无显著差异;时间间隔为132h时,寄生蜂总的羽化率最高,为86.63%.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吉林省农林天敌昆虫膜翅目的24科,即小蜂科,蚁蜂科,巨胸小蜂科,广肩小蜂科,金小蜂科、姬小蜂科,跳小蜂科,平腹小蜂科,赤眼蜂科,柄腹金小蜂科,蚜小蜂科,长尾小蜂科,姬蜂科,茧蜂科,蚜茧蜂科,黑卵蜂科,青蜂科,土蜂科,螺赢科,马蜂科,胡蜂科,螯蜂科,泥蜂科,蚁科,共352种。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苹果小吉丁优势天敌苹果小吉丁刻柄茧蜂空间分布型和抽样技术.[方法]应用多个聚集度指标和Iwao,Talor回归分析法对新疆伊犁河谷地区野果林苹果小吉丁刻柄茧蜂幼虫空间分布型进行研究.[结果]苹果小吉丁刻柄茧蜂幼虫空间分布型聚集分布,最适理论抽样数公式为N=t2/D2(1.858 01/(X)+ 0.20789).[结论]通过对苹果小吉丁刻柄茧蜂幼虫空间分布型研究,为今后研究苹果小吉丁刻柄茧蜂种群动态及保护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在室内调查了分别以2龄、3龄和4龄小菜蛾幼虫作寄主时,及20、26、28和32 ℃下菜蛾盘绒茧蜂和菜蛾啮小蜂间竞争结果.当2龄或3龄小菜蛾幼虫供2种蜂同时产卵寄生时,绒茧蜂的寄生率显著高于啮小蜂的寄生率;分别与其单独寄生时比,前者无显著差异,而后者则显著下降;二种蜂的合计寄生率与任一种蜂单独存在时的相比,以2龄幼虫作寄主时无显著差异,但以3龄幼虫作寄主时则显著提高.当4龄小菜蛾幼虫供2种蜂同时产卵寄生时,绒茧蜂的寄生率与啮小蜂的寄生率之间无显著差异;二种蜂的合计寄生率显著比绒茧蜂单独存在时的高,但与啮小蜂单独存在时的寄生率相比无显著差异.当2种蜂共存时,在所测试的4个温度下,绒茧蜂的寄生率均高于啮小蜂的寄生率,与其单独寄生时的相比,绒茧蜂的寄生率无显著变化,而啮小蜂的寄生率均显著下降.这些结果表明寄主龄期比温度对这两种蜂种间竞争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