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花生播种覆膜机除播种花生外,一般长期闲置,造成机具的浪费,稍加改动,可用于瓜菜生产的起垄覆膜,能充分发挥其效能。花生播种覆膜机一般由施肥、排种、喷药、起垄覆膜等装置组成,靠小型拖拉机(如12、14马力)牵引作业。双向起垄铲起垄,覆膜装置覆膜。多数机型起垄高度、起垄宽度、覆膜面宽度和质量等项目参数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按要求进行调整,适合茄果、瓜豆类和部分叶类蔬菜如茄子、西红柿、甜椒、西葫芦、芸豆、架豆、豇豆、  相似文献   

2.
沟垄集雨对紫花苜蓿和裸燕麦出苗及土壤贮水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沟垄覆膜集雨种植紫花苜蓿和裸燕麦,测定不同沟垄比和不同垄覆盖材料对植物土壤贮水量和出苗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沟中土壤贮水量随沟垄比增加而增加。普通地膜、可降解地膜和自然降水形成的土壤结皮具有减少土壤蒸发的作用,从而提高土壤贮水量。2012年5月7日紫花苜蓿出苗期测定结果显示,普通膜垄、可降解膜垄和土垄种植紫花苜蓿的土壤贮水量比平作分别提高为77,61和38mm。2012年4月27日裸燕麦出苗期测定结果显示,普通膜垄、可降解膜垄和土垄种植裸燕麦的土壤贮水量比平作分别提高102,83和61mm。普通地膜、可降解地膜和土垄处理提高了土壤含水量,从而提高裸燕麦株数;普通膜垄、可降解膜垄和土垄的裸燕麦株数比平作分别提高47,37和11株/m2。但高强度集雨不一定利于紫花苜蓿发芽,平作土壤含水量分布均匀,更有利于紫花苜蓿发芽。  相似文献   

3.
试验在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定西干旱气象与生态环境试验基地进行,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研究不同覆盖材料(普通地膜、生物可降解地膜和土壤结皮)和不同沟垄比(60∶30cm、60∶45cm和60∶60cm)对燕麦土壤贮水量和出苗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普通膜垄、可降解膜垄和土垄的土壤贮水量比平作分别提高8%,13%和15%,土壤贮水量随垄宽增加而增加。普通膜垄、可降解膜垄和土垄燕麦出苗率比平作分别提高8%,28%和33%,燕麦出苗率随垄宽增加而增加。普通膜垄、可降解膜垄和土垄的燕麦出苗期比平作分别提前1.1,3.9和5.2d,燕麦出苗期随垄宽增加而减小。普通覆膜、可降解覆膜和土垄可有效收集地面微降雨和地表径流,提高土壤含水量及贮水量,改善土壤水分状况,缩短燕麦出苗期,提高燕麦的出苗率。  相似文献   

4.
旱地垄沟集雨种植紫花苜蓿最佳沟垄宽比的确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寇江涛  师尚礼 《草地学报》2011,19(2):247-252
采用旱地垄沟集雨种植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研究不同沟垄宽比和覆盖方式对苜蓿干草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并通过回归方程确定适宜我国干旱半干旱区种植紫花苜蓿的最佳沟垄比。结果表明:膜垄、土垄处理平均年干草产量分别为5604.87和4844.81 kg·hm-2,分别较CK提高204.98%和163.63%;膜垄、土垄处理平均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为34.91和28.47 kg·mm-1·hm-2,分别为CK的2.25倍、1.83倍;膜垄的平均年干草产量、平均水分利用效率分别较土垄提高15.69%和22.62%;回归分析表明:当膜垄的最佳沟垄宽比为60 cm:60 cm、土垄的最佳沟垄宽比为60 cm:70 cm时,苜蓿的经济产量可以达到最大,分别为6009.3 kg·hm-2和5271.5 kg·hm-2,分别较CK提高226.99%和186.84%,膜垄处理的最大经济产量较土垄处理提高14.00%。因此,在试验地区及其相似地区采用膜垄集雨种植能显著提高苜蓿干草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建议采用垄覆膜集雨种植紫花苜蓿,沟垄宽比为60 cm:60 cm。  相似文献   

5.
1抗旱播种 比空坐水是指种两垄空一垄,把第三垄的苗种在第二垄上,空一垄来保证通风透光,这是一种有效的增产措施。二比空坐水播种不但比垄垄坐水播种增产,而且播种进度提高30%。一般39、43、46厘米的垄实行二比空种,玉米株距分别为33厘米、29厘米,26厘米,每亩(667平方米)保苗3300~3600株。二比空坐水播种十分适合地膜覆盖栽培,覆膜具有保墒增温、暄土壮苗效果,增产增收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6.
1 选茬改垄,夹施肥料 玉米的适应性较强,对土壤和轮作的要求不严格,除甜菜和向日葵外均可种植。但要选择排水良好的地块,整地改垄时,先耙后起垄。起垄的方法是将7铧梨摘掉1个铧,左侧两垄的铧与铧之间的距离调到97.5厘米,右侧三垄铧与铧之间的距离调到65厘米,这样往返作业形成4:6的间作区。要求做到伏秋整地,结合整地每亩(667平方米)施农家肥2000千克以上。也可以在播前将大垄的垄台用犁破开,  相似文献   

7.
沟垄作种植牧草改良重盐渍草地的效果及其水盐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其东  许鹏 《草地学报》1997,5(2):85-92
本文作者研究了三种不同宽度沟垄作种植草木樨地草地改良的效果,其中沟/垄宽度比为100:50cm的效果最优。水盐动态的研究表明:在未灌溉条件下,垄的含盐量逐渐增加,沟的含盐量则逐渐减少,但是在六月初后,受气温的影响沟内出现轻微返盐。在灌溉条件下,垄在灌溉后迅速积盐,尤其在0-5cm土层内积盐最多,并于5-7天达到峰值,之后积盐速度渐趋缓慢。  相似文献   

8.
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田间试验,研究不同覆盖材料(普通地膜、生物可降解地膜和土壤结皮)和不同沟垄比(60∶30,60∶45和60∶60cm)对紫花苜蓿土壤贮水量和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贮水量的排列次序为普通膜垄生物可降解膜垄土垄平作,在同一覆盖材料下,土壤贮水量、株高和分枝数随垄宽增加而增加,茎叶比随垄宽增加而减小。就同一覆盖材料平均值而言,与平作相比,土垄、生物可降解膜垄和普通膜垄的土壤贮水量分别增加16.7,29.2和34.9mm;株高分别提高28%,52%和56%;分枝数分别提高7%,20%和25%;茎叶比分别降低4%,11%和8%。在半干旱地区利用垄沟集雨种植紫花苜蓿,土垄、生物可降解膜垄和普通膜垄可以增加土壤贮水量,改善土壤水分状况,提高紫花苜蓿越冬率,促进紫花苜蓿生长,综合分析,生物可降解地膜可以作为半干旱区种植紫花苜蓿的最佳覆盖材料。  相似文献   

9.
玉米与草木樨间作的推广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玉米与草木樨间作的的试验表明,每隔2垄玉米种1垄草木樨或每隔4垄种2垄草木樨,均可培肥地力,改良土壤,从而提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  关健词:玉米;草木樨;间作;效益  相似文献   

10.
玉米密植通透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密植通透栽培可增加种植密度,提高光能利用率,实现种植密度较原来栽培方式增加10%~15%。种植方式由原来的65厘米或70厘米小垄,改为130厘米或140厘米大垄,在大垄上种植双行玉米。垄与垄相邻间玉米的行距为90厘米或100厘米,大垄上种植双行玉米之间的行距为40厘米,形成宽行栽培。  相似文献   

11.
地面不同垄沟形式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贺 《草原与草坪》2012,32(5):1-6,11
针对半干旱地区沟垄集雨种植马铃薯沟中水分富集叠加的可行性,将膜垄、土垄与平作的土壤水分进行比较,同时采用圭尔夫入渗仪测定了土壤水分入渗速率。用沟垄集雨种植技术,垄作为集水区,沟作为种植区,采用3种沟垄比和2种下垫面材料为处理,平作为对照,研究不同垄沟表面处理对土壤水分分布及入渗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集雨各时期,膜垄处理之间或土垄处理之间土壤水分相差不显著。集雨前期,由于土垄结皮厚度相对较薄,土垄与平作之间的土壤水分差异不明显;集雨中期,随着土垄结皮增厚,产生径流和减少蒸发,土垄沟中土壤含水量显著大于平作;在集雨后期,随降水减少和作物耗水增大,土垄沟中土壤水分与平作差异不显著。土壤贮水量差异层出现在土壤表层0~40cm,在有差异的土层,表现为膜垄的土壤贮水量高于土垄,土垄的土壤贮水量高于平作,8月13日测定,0~40cm土壤深度,MR60比ER60、MR45比ER45、MR30比ER30分别多贮水26.61、29.91、19.07mm;MR60、MR45、MR30、ER60、ER45、ER30比平作分别多贮水39.85、52.02、35.20、14.24、22.11、16.13mm。当入渗水头相同时,膜垄沟中土壤水分稳定入渗率大于土垄和平作,土垄与平作之间的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垄覆膜集雨种植对二年龄苜蓿草地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旱作条件下,垄覆膜集雨措施应用于紫花苜蓿种植,垄为集雨区,沟为种植区,研究不同沟垄宽比和覆膜方式对2年龄苜蓿草地土壤养分影响。结果表明,垄覆膜种植苜蓿第2年返青前、第2茬刈割后,各处理0~20,20~40 cm土壤全磷(TP)含量均无显著差异,膜垄、土垄处理0~20,20~40 cm土壤有机质(SOM)、全氮(TN)含量均随着垄宽度的增大而增加,且膜垄处理0~40 cm土层SOM、TN、速效氮(AN)、速效磷(AP)、缓效钾(SAK)、速效钾(AK)含量均显著高于土垄处理及CK(平作),所有处理中MR60、MR75土壤养分含量最高。刈割后和返青前相比,膜垄处理0~40 cm土层SOM的减少量显著低于土垄处理,膜垄处理0~40 cm土层TN的增加量及AN、AP、SAK、AK的减少量均显著大于土垄处理;相关性分析表明,各处理0~40 cm土层SOM的减少量与苜蓿的经济产量呈显著的负相关,0~40 cm土层TN的增加量、AP的减少量、AK的减少量均与苜蓿的经济产量呈显著的正相关。说明垄覆膜集雨种植紫花苜蓿能够有效的抑制SOM含量的降低,且膜垄的抑制作用大于土垄,同时促进TN含量的增加,有效地提高0~40 cm土壤养分,有利于土壤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3.
刘伟 《中国奶牛》1997,(4):22-23
新的奶牛青贮饲料资源大垄双行覆膜玉米秸秆○黑龙江省畜牧研究所(齐齐哈尔市161041)刘伟近年来,大垄双行覆膜(大双覆)玉米种植技术在黑龙江省农区得到了广泛推广应用,1995年种植面积达30万公顷。该技术不仅使玉米籽实稳产高产,而且极大地提高了玉米秸...  相似文献   

14.
起垄措施对重度盐碱化草地土壤水盐和植被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起垄处理5年(2003-2007年)后的重度苏打盐碱化草地土壤水盐分布、物理特性及植被状况等相关指标的测定,探讨了起垄措施对重度苏打盐碱化草地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与自然状态下的土壤相比,起垄提高了0~30 cm内垄沟和垄台的表层土壤含水量,垄沟的土壤电导率(EC)及pH呈现出一定程度的降低,其中0~10cm内的土壤EC显著降低(P<0.05),但是垄台土壤EC,pH升高,其土壤表面出现积盐现象,地表出现条带状碱斑;起垄后垄沟、垄台的土壤物理状况得到改善,其中垄沟0~10 cm的土壤容重显著降低而土壤孔隙度显著提高(P<0.05);起垄还提高了地表植被生物量和植被盖度。因此,起垄措施的应用加快了重度盐碱化草地的改良进程。  相似文献   

15.
侯光炯教授主持研究的旱地自然免耕的技术措施概括为“四连续”,即连续垄作、连续覆盖、连续免耕、连续植被。连续垄作是前提,土壤依靠垄埂提高温度,增加产量,同时依靠垄埂拦蓄雨水,防止地面冲刷引起水土流失;连续覆盖是关键,覆盖垄沟的实质是冬季保温保肥,夏季保...  相似文献   

16.
五项配套技术提升大豆“双高”经农业部有关专家认定,“三垄栽培”、“深窄密”、“大垄密”、“平作行间覆膜”、“原垄卡种”五项系统配套技术成为中国“大豆振兴计划”的突破性措施。据有关部门预测,在五项配套技术推广地区,高产高油大豆平均亩产增产6%,其中大豆“原垄卡种”每亩节约成本20—25元。“三垄”栽培技术具有增温、抗旱涝、蓄水保墒等特点,适应性广。技术要点是垄底深松、垄体分层  相似文献   

17.
高山水稻增产新法起垄覆膜湖北熊飞高寒山区由于气温较低、无霜期短、水稻有效生长期短,至使本来产量潜力较大的水稻一直处于低产状态。如何提高高山水稻产量?高山水稻增产新技术———水稻起垄覆膜、水插旱管栽培技术,能使高山水稻产量大幅度提高,一般增产40%以上...  相似文献   

18.
大豆45厘米双条密植栽培技术是在"垄三"栽培技术的基础上,为增加密度,垄距由65~70厘米缩小至45厘米,采用双条密植的栽培方法。增加密度,提高了光能利用率,克服了生产上往往保苗株数不够的问题。同平作窄行密植、大垄窄行密植和小垄窄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旨在观察沟垄压扁晾晒对苜蓿水分散失及青干草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和粗纤维(CF)含量的影响.以游客紫花苜蓿为材料,进行晾晒调制试验,设地表沟垄处理和刈割压扁处理2个因素,沟垄处理设平地晾晒和起垄晾晒2个水平,压扁处理设不压扁、间隔0、10、15和20 cm压扁5个水平,平地和不压扁为对照.结果表明,起垄...  相似文献   

20.
选择土层深厚、肥力较高、排水良好的地块。茬口以豆茬最好,也可选肥沃的玉米茬。在伏秋翻(松)后耢平耙碎,用机引七铧犁秋起垄并夹施底肥或秋翻地在早春及时抢墒耢耙,用机引七铧犁春起垄并夹施种肥。按整地作业标准做到墒、平、碎、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