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在江苏农垦二次创业的热潮中,为加快推进高效农业发展,新曹农场制定了农业结构调整三年发展规划,确定了发展高效农业的三项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一、农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先后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初期和当前正在进行的三次农业结构调整。前两次调整基本上是在计划经济直接作用下进行的,农民抱着极大的热情积极参与,顺利解决了农产品供求偏紧、总量不足的问题,提高了有效供给的能力,达到了增加总量的目的。农民在结构调整中也得到相应的实惠,收入迅速增加,生活大幅度改善。但这两次结构调整所实现的目标是相对单一的,所增加的总量也多属初级产品;  相似文献   

3.
新丰县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总体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新丰县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总体规划的思路、原则、目标、功能分区与空间布局、农业结构调整思路与方向、规划实施对策等.认为全县应构建农业"一中心二带三区四心"格局,即建立一个农产品综合服务与农业物流中心、两条农业垂直空间分布带、三大特色农业功能区、四个农业经济次中心,进而形成"一横三纵"农业经济走廊.并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方面提出了全县农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刘金莲 《山东农业》2003,(12):126-126
当前,全国各地都在搞农业结构调整,但又缺乏全局性的指导,使调整处于一种混沌状况,这样造成农产品的结构、供需失调。实现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目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明确农业结构调整难点的基础上,当前农业结构调整亟待解决以下五个问题:——进一步认识农业结构调整的深刻内涵。当前的农业结构调整,与20世纪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中初期的两次调整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一是农产品供需形势不同。前两次结构调整,是在农产品供求总体上偏紧的背景下进行,整个农产品市场还是卖方市场。这次…  相似文献   

5.
论农业结构调整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当前,我国各地都在进行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如何搞好这次农业结构调整,将对新世纪我国农业及国民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生产重要影响,因此,切实搞好当前的农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本在简述农业结构调整意义的基础上,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的几次农业结构调整,提出了这次农业结构调整所依据的生态不理论和生态经济学原则,之后,较全面地分析了当前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途径和配套措施,最后,指出了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应注意的问题,这些对指导目前我国各地正在进行的农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现阶段我国农业出现了一些尚待解决的新问题: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流通渠道不畅、生产集约化程度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同时我国农业面临着继1980年、1992年两次农业结构调整之后的第三次农业结构调整,这次调整是领域更大、层次更深、内容更丰富的全方位战略性调整。它将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一次变革和飞跃,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而农村信息化建设是实现这次结构调整的有力保证。 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转变经营观念,帮助农民获取全面、及时、有效的市场信息,是当前我国变革农业生产方式,提…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江苏省4次农业结构调整取得的成效,将存在的问题总结为农产品供给与消费需求不匹配、农业结构调整支撑农民增收效果不明显、农业结构调整受资源环境约束增强、农业结构调整忽略省内三大区域资源禀赋差异。明确了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路与原则,从优化品种和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结构两方面探讨了切实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与布局的策略,并且主张多措并举助推农业结构调整,如完善市场机制、深化农村改革、加强科技创新、加强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8.
李芳 《农业与技术》2012,(3):145+159
近几年,“三农”问题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上升到了国家高度,如何科学、合理地对农业综合开发环境下的农业结构进行调整,成了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中最主要的任务之一.有效地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基本出发点,优化农、林、渔、牧、副之间的产业结构,从根本上解决城乡经济结构失衡等问题.本文从农业综合开发的概念及任务出发,结合我国三次农业产业结构的历史进行分析,对于农业综合开发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之间怎样科学的结合,怎样通过两者之间的合理结合实现农业综合开发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双赢,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要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调整种植业结构,稳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推动三次产业融合,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推动现代农业提档升级,加快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如何加快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笔者进行了深入研究思考。一、当前种植业结构调整存在的主要问题1、结构调整不够科学。虽然玉米调减力度很大,但比重偏高的矛盾仍未根本改变,大豆面积虽有恢复性增长,但比重仍然偏小,与市场需求不相称,以中低端"大路货"为主,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要回顾了阜阳市农业结构调整的成就与历程,把建国以来50年阜阳市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作为第一轮调整,划分为自然调整、引导调整和市场调控三个阶段,并概述了每一阶段的特征和动力,得出了三点启示;分析了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的背景,提出了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及近期应坚持的原则和突出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构建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探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管理体制、地区差异、服务目标和内容,分析了难以适应新农村建设要求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构建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12.
系统分析自近代以来鄱阳湖区农业结构的演变与发展状况,指出当前湖区农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成为中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障碍。文章基于供应链研究视角,分析和研究了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风险来源和加剧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风险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出口农产品供应链再造和信息共享等风险预控机制,旨在为扩大中国农产品出口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农业结构的改变对农业经济增长及农民收入的影响显著。35 年来,广东三次产业在GDP 构成中的变化 趋势是第一产业(即农业)下降明显,第二产业变化不大,第三产业一直上升。尽管第一产业对GDP 的贡献下降,但经 过4 次农业结构调整,种植业大幅度下降(特别是粮食作物),牧业和渔业稳定上升,出现了新兴的农林牧渔服务业 等结构特点,使得广东在农地资源不断被挤占的情况下,仍能实现野农业增效尧农民增收冶。广东农业结构调整是政策 驱动尧国内外市场需求拉动尧农业技术推动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新世纪以来,面对农业生产要素日益稀缺尧全球 气温逐渐上升尧农产品市场需求再次变化等压力和挑战,下阶段广东农业结构应围绕农业生产低碳化尧农业产品品 质化尧农业效益高效化3个方向,使广东野农业产品结构冶尧野农业生产区域结构冶尧野农村产业结构冶向深层次发展和延伸。  相似文献   

15.
旧村改造在新农村建设中显得尤为必要与迫切。近几年,一些地方虽然已经开始了对旧村改造的实践,并且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着诸如资金不足、规划不合理、忽视群众主体地位、配套工作不到位、无法可依等问题。因此,应采取使筹集资金渠道多元化、制订科学合理的旧村改造规划、切实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落实旧村改造的配套工作、加快旧村改造的立法进程等对策,以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农牧交错区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的可持续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草地和农牧交错区生态系统重建机理及优化生态--生产模式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的要求,综合分析了我国农牧交错区的基本现状,系统论述了农牧交错区存在的草地“三化”突出、农业生产低下、自然灾害频繁等问题,研究和寻求生态系统退化、恢复和重建的关键技术与途径,进一步探讨在西部大开发中农牧交错区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7.
强化科技支撑 推进地震灾后新农村恢复和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四川省都江堰市虹口乡高原村为例,介绍了地震灾后科技支撑灾区农民生活、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态等恢复重建的主要成效,其主要做法是搭建产学研创新转化平台、强化需求对接、坚持"三生"兼顾、培育新兴产业、构建技术快速扩散新模式和强化辐射带动,最后提出加快恢复重建的建议,旨在为四川灾后新农村恢复与发展提供科技示范。  相似文献   

18.
松嫩平原西部盐碱地农业生物治理原理与开发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松嫩平原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背景和现状,结合该区农业生产地处农牧交错带的特点,论述了生态环境恢复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阐述了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提出了遵循生态学原理,以发展效益农业为中心的产业化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9.
基于2005年-2020年的江西省十一地市的面板数据,通过Johansen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研究农业产业结构与农业碳排放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农业产业结构,农业人口,城镇化率,农村用电量与农业碳排放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农业人口呈现负的推动作用,农业产业结构,城镇化率,农村用电量呈现正的推动作用,农业产业结构与城镇化率在推动农业碳排放增长中发挥了主要作用;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中,农业产业结构,城镇化率,农业人口,农村电气化水平在短期内对农业碳排放具有正向影响,农业人口在短期内对农业碳排放具有负向影响;在格兰杰因果检验中,农业产业结构与农业碳排放存在互为因果的格兰杰关系,农业产业结构会推动农业碳排放的增加,农业碳排放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农业产业结构。因此,需要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角度出发,确立农业碳减排目标,减少农业碳排放,把二者有机结合,推动农业朝着绿色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杜雄  张立峰 《中国农业科学》2007,40(12):2788-2795
 【目的】讨论华北农牧交错区以退耕为特征的生态系统生产力的演替与增进机制,为区域保持持久生态恢复和经济发展的动力提供思路和技术依据。【方法】采用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结果】在退耕后的生态系统中,退耕子系统的生物生产力比农作子系统降低38.34%~72.3%,其主要功能应偏重社会性的资源环境生产力,使理想中的“退耕-还草-养畜-赚钱”的良性循环难以实现。伴随退耕子系统的分化,农作子系统在自然与社会资源等方面汇集叠加,为退耕区域生态系统启动经济生产力新属性的阶跃奠定了基础。实证研究表明,通过退耕子系统与农作子系统的再度耦合,以及通过同田块创造以水肥为中心的微域生境分化与作物生产耦合,可使系统经济生产力提高8.85~13.35倍。【结论】退耕后生态系统的结构重建与开放运行,发挥市场经济下区域间互补性合作生产优势、建立开放式农牧生产结构,是华北农牧交错区系统生产力增进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