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紫薇花后果实很多,会消耗大量养分,从而引起植株营养的亏损。特别是新栽的植株,常常不能安全越冬,地上枝条抽条干枯,翌年春季从下部或树干基部再萌生枝条,使得树  相似文献   

2.
问:我是近一两年才爱上种花弄草的。冬天快到了,如何使花很安全过冬呢?银川章德洪答:木本花卉,如芍药、牡丹等都比较耐寒.在华中、华东可不采取防寒措施也可露地越冬。但在北方,为防冻防旱,秋季落叶后,要在基部培地,对较大植株不便培土的,要捆草防寒。球茎花卉,如大丽花、美人蕉等块根都不能露地越冬。入秋后花  相似文献   

3.
由山东省菏泽市牡丹研究所为日本岛根县“中国牡丹园”精选的2500株三年生、植株健壮、枝条匀称的菏泽牡丹,于10月下旬销往日本。这是日本在国内建立中国牡丹园后,首次从中国引  相似文献   

4.
牡丹为深根性花木,喜疏松肥沃土壤,一般作露地栽培,将其作为盆景材料还未曾见到。我们在这方面作了初步尝试,并在河南省第二届盆景展览中获奖。现将点滴经验介绍如下:一、选苗及培养土应选5年以上、枝条粗壮、无病虫害、易造型、易开花的植株。为了保证牡丹在有限的容器内有充分的养分供应,其盆土应疏松肥沃,适应牡丹生长。  相似文献   

5.
褐斑病 芍药褐斑病也称芍药红斑病,是芍药栽培中最常见的重要病害。由牡丹枝孢霉菌引起,病原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叶、病枝条以及落地的病残株上越冬。翌年春季产生分生孢子经气流和雨水或风传播到刚萌发的新叶上。一般植株下部叶片最先感病,逐渐蔓延至整株叶片,感病叶片初期出现略圆形绿色针头状小斑点,  相似文献   

6.
牡丹以黄河中、下游为主要栽培中心,在黑龙江栽培,其生长发育特点表现为春季4月上、中旬开始萌动,花蕾开始发育,5月末至6月中旬开花,7~8月花芽分化,9~10月份的秋季再发新根,10下旬落叶进入冬季休眠。牡丹进入休眠后,需要通过最低温度在零下28℃~30℃的寒冷冬季,有时甚至更低的温度;因此,高寒地区栽培牡丹,如何从技术上解决好牡丹安全越冬问题,使之越冬后生长发育健壮,花朵硕大,颜色鲜艳,花期延长,达到最佳的观赏时期和效果显得尤为重要。笔者经过多年的牡丹露地越冬防寒栽培引种试验并取得了成功。本文总结了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以往,我们繁殖牡丹,多以分株和嫁接为主,对套盆压条繁殖很少采用。殊不知,套盆压条却是高效率繁殖牡丹的好方法,尤其对那些不适宜分株的独干牡丹和不宜萌发土芽的珍稀品种更显示出优越性;省工省力,易成活,生长快。 1.品种选择:一些稀有的名贵品种,如魏紫、冠世墨玉等适宜进行此法繁殖。选择多年生、枝条多、土芽少、无病害、生长良好的植株备用。 2.具体操作:时间在秋分至(?)年初春,具体可选择土壤较干时进行。先将选好的植株用波尔多液喷  相似文献   

8.
张文利 《种子科技》2023,(17):84-86
牡丹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花卉,在我国重庆、湖北、河南等省(市)广泛栽植,其栽植管理技术及方法也较为特殊,需要予以重视。文章简述了牡丹生长条件和要求,探讨了牡丹栽植管理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方法,主要包括选地选种、深松土壤、肥水管理、修整植株、封土越冬以及牡丹常见病虫害防治等措施,以提升生产效益,促进牡丹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不论南方北方,只要不耐当地冬季气温的花草树木,都要进行防寒。在北方,防寒越冬的问题更为突出。季节性防寒有如下措施: 1.修剪及埋土:一些不耐寒的灌木或草本花卉可在秋末冬初将地上部分剪除,然后在植株基部培土,翌春扒除培土,又可从基部萌芽抽枝开花。适用于丛生性、萌发力强、新枝当年即可开花的种类,如月季、紫薇、木芙蓉及蜀葵、芍药、紫茉莉等一些宿根  相似文献   

10.
盆栽了3年的无花果,主干直径已有5厚米,高度也在70~80厘米。2006年挂果50多个,体积太大了,于是冒险尝试室外越冬(泡沫塑料包裹枝条,外套厚塑料袋),但终因忘了根部培土而失败。朋友家有一棵地栽无花果,已有近一房高。不知是适应了环境,还是地栽的缘故,每年冬季都安然无恙,就连小枝条也冻不死。  相似文献   

11.
为比较玫瑰与黄刺玫自然越冬抗寒性响应机制,在植株越冬期间(2020年10月—2021年3月),以玫瑰与黄刺玫的当年生枝条为试材,测定分析7个生理生化指标,对两者进行抗寒性分析比较,研究其抗寒生理机理。结果表明,在整个越冬期间,7个指标在玫瑰与黄刺玫枝条内变化趋势一致;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含量在玫瑰枝条内高于黄刺玫;玫瑰枝条的电导率变化幅度大于黄刺玫;含水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3个指标黄刺玫均高于玫瑰;黄刺玫枝条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抗冻阶段高于玫瑰。结合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在自然越冬前期,玫瑰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SOD起主要抗冷作用,在整个越冬期间,玫瑰可溶性糖含量始终持续较高,起到保护作用;黄刺玫通过可溶性蛋白和SOD适应低温,在自然越冬后期,POD含量升高,SOD含量始终维持较高水平,共同在抗冻阶段起到保护作用。在玫瑰与黄刺玫自然越冬期间,黄刺玫的抗寒性强于玫瑰,黄刺玫通过POD、SOD抵御低温,玫瑰通过可溶性糖抵御低温。  相似文献   

12.
牡丹温室催花,俗称“熏花”,是在温室内用人工升温的方法,使牡丹在冬季萌动、生长、开花。在重庆地区催花,其主要技术要点如下:品种与植株牡丹品种繁多,开花习性各异。有的品种生长势强,自然开花率很高,但在催花中,反而成花率很低或花朵的质量下降,不能保持原来的花型或花朵缩小。重庆地区适于催花的品种有:‘太平红’、‘富贵托金’(‘富贵红’、‘宫廷艳’)。植株的优劣,对成花率的高低及花朵形状的丰满、大小,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在选择植株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宜选株型紧凑、枝条健壮、整齐匀称的植株。(二)宜选鳞芽肥大、充实饱满…  相似文献   

13.
牡丹是我国的传统名花。近年 来,催花牡丹已成为人们馈赠亲朋的新宠。随着催花技术的不断成熟,催花牡丹产量也增长很快。但是牡丹催花是一种反季节栽培,打破了牡丹的自然生长规律,在催花过程中,植株依赖根系吸收获得的养分有限,主要靠消耗自身储存的营养物质,导致催花后的植株元气大伤,第二年几乎不能再开花,往往成为一次性消费。如此大量的种苗如果放弃不用,必然造成资源上的极大浪费,因此,开发催花牡丹的植株复壮技术很有意义。温室催花后的牡丹,经过 1-2 年的复壮栽培后,可恢复正常的生长势,甚至还可再次被用于催花。牡丹催花后的炼苗 …  相似文献   

14.
家庭盆栽牡丹在越冬时,应将盆移置于室外或温度较低的室内(温度保持在0℃以上、10℃以下);也可用草帘将盆包起来或埋入土中。适当浇水,即可越冬。夏季应将盆栽牡丹放置于荫棚下或半荫半阳处。浇水应于早晨和晚上进行,不可在烈日当头的中午浇  相似文献   

15.
樱花在生长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枝干流胶现象,其具体原因有如下几种。生理性流胶:当植株受到霜冻、冰雹危害以及机械外伤或肥水管理不当引起的树势过弱等引起的流胶。病理性流胶:是一种子囊菌危害,属真菌性病害,子囊病原菌在枝条或已死的枝条或枝干上越冬,当条件适宜时就会产生孢子,孢子发芽适温28℃~32℃。分生孢子靠雨滴在植株之  相似文献   

16.
<正>牡丹有白、黑、粉、红、黄、蓝、紫、绿和复色9大色系,随着牡丹的嫁接技术逐渐成熟,园艺工作者一直在探索如何使同一株牡丹花开多色。培育什锦牡丹是利用牡丹的嫁接技术,在同一株牡丹的不同枝条接上不同牡丹品种接穗,成活后一株牡丹可以开出3~9种颜色的花。砧木选择什锦牡丹的砧木选择时要考虑品种、株龄、生长势等因素,栽培中好的牡丹品种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17.
地上部病害 褐斑病(Cercospora varricolor Winter)为牡丹常见病害之一,病原菌为芍药杂色尾孢霉菌(Cercospora varricolor Winter),以病叶组织内的菌丝体和分生孢子越冬,翌年以分生孢子侵染叶片。5月上中旬开始发病,植株下部的叶片首先发病,产生病斑,随着病斑的逐渐扩大,分生孢子的再次侵染,病菌向植株的上部蔓延,7月以  相似文献   

18.
下月花事     
1 江西分宜严大进问:我有一大盆荷包牡丹,如何进行繁殖? 答可于2~3月间将植株从盆中脱出,抖去大部分宿土,删除老化坏死的根茎,从根茎间结合薄弱处撕开或剪断,每一小丛栽种一盆;也可将其根茎截成8~10厘米长的节段,每节带有数个芽眼,将其扦插于疏松肥沃的沙土中,可很快长成开花植株;此外,还可用剪去花苞的枝条进行扦插。种子繁殖可行秋播或将种子用湿沙贮藏至翌春播种,约需3年方可开花。  相似文献   

19.
月季植株生长旺盛,为了使它开出理想的花,整枝修剪是必不可少的工作。一、修剪的范围:①除去有损植株美观,妨碍新枝生长的枯枝和消耗养料、遮挡阳光、不利通风的老枝。修剪后可促生壮枝,减少病害。②为了使植株生长健壮和形状美观,剪除密枝条(可能是健壮枝条),使养分集中。③、除去病枝,避免植株畸形生长,减少病害蔓延的机会,利于生长发育。④控制部分枝条生  相似文献   

20.
紫叶李(Prunus cerasifera var. atropurpurea)为蔷薇科李属欧亚李的变种。是点缀绿地的优良彩叶植物。但在河北宣化地区,其栽培却常以失败告终,从而限制了它在园林中的应用。抽条就是树木越冬后枝条干枯失水的现象。宣化的地理位置介于长城与张北高原之间,属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春季风大少雨。紫叶李在此越冬后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抽条现象,以致很少有人再使用它。紫叶李在宣化只能在背风向阳的小庭院环境中安全越冬,在空旷地越冬后有70%~80%的新梢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