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建立适合山东鲁中地区生姜高产高效栽培的技术体系,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管理模式对生姜产量、养分效率及土壤硝酸盐的影响。4个管理模式分别为农民习惯模式、高产高效模式、再高产模式和再高产高效模式,其中农民习惯模式按当地农民常规种植进行,高产高效、再高产和再高产高效模式分别为设置一定增产增效目标下各种管理措施的优化组合。结果为:与农民习惯相比,高产高效、再高产和再高产高效3种模式均显著提高了生姜的产量和氮肥的养分效率,其中产量分别提高11.85%、25.75%和23.34%,氮肥养分效率分别提高47.94%、11.24%和33.14%。再高产模式下产量最高,高产高效模式下氮肥养分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2.
邵爱明 《安徽农学通报》2013,19(3):38-39,48
水稻高产创建的开展,有助于促进水稻单产持续提高。四团镇水稻66.7hm2示范方按照水稻高产栽培模式要求实施田间管理,统一操作,分户管理,从而使水稻获得了高产。分析了高产构成因素、茎蘖消长动态、高产栽培途径,并介绍了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开展玉米生产高产潜力和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探索,研究玉米超高产群体结构与功能,挖掘宁夏玉米增产潜力的内在因素,探索玉米最高产量潜力,探寻高产机理,明确增产的技术途径,建立高产潜力研究和大面积创高产标准化生产示范,制定高产高效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4.
在构建不同栽培技术模式(高产抛栽模式、高产移栽模式、农户模式)的基础上,监测了不同栽培模式下早稻产量及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的差异。结果表明:高产抛栽模式和高产移栽模式水稻产量均显著高于农户模式,增产幅度分别达到16.4%和17.7%,高产抛栽模式和高产移栽模式产量之间差异不显著。3种模式甲烷排放对全球增温潜势贡献均在90%以上。高产抛栽模式全生育期甲烷排放显著低于高产移栽模式和农户模式,而高产移栽模式和农户模式之间差异不显著,全球增温潜势变化趋势与甲烷排放相同。高产抛栽模式温室气体强度最低,农户模式最高,高产移栽模式居中。因此,在抛栽条件下,配以合理的肥料运筹是同步实现水稻高产和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5.
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多年多点多项多品种的小区高产栽培试验、高产攻关和高产示范,总结出了冬小麦在不同播期、不同穗型、不同年份条件下高产栽培技术模式。该模式可作为黄淮海地区冬小麦高产栽培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粮棉油高产创建活动的深入推进,安徽省粮棉油高产示范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快速,全省179个粮棉油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已建专业合作社126个,对推动粮棉油高产创建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全省尚有53个高产示范片是空白。为加快粮棉油高产创建工作,安徽省下发了《关于加快粮棉油高产创建示范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意见》(皖农合[2009]260号),  相似文献   

7.
玉米高产栽培是稳定新时期粮食安全的重要工作。本文首先简介了吉林省玉米生产的现状,以及构建玉米高产栽培模型的必要性。之后,文章经过分析提出了吉林省玉米高产栽培模式的构建的主要途径,包括:精细整地,构建玉米高产栽培的生长环境;科学选种,构建玉米高产栽培的生长基础;适量播种,构建玉米高产栽培的密度基础;恰当施肥,构建玉米高产栽培的营养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发挥粮食高产示范的带动作用,实现宝山区粮食均衡增产、稳产高产,推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宝山区自2008年开展了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从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的现实意义、实现粮食高产创建目标的可行性、粮食高产创建的技术途径三方面对宝山区粮食高产创建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9.
油菜高产栽培理论及综合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加大油菜高产栽培的研究力度,并注重油菜高产综合配套栽培技术的合理应用,对于提高油菜产量有着极大作用。就油菜高产栽培理论进行概述,并介绍油菜高产综合配套栽培技术,以期为促进油菜高产栽培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水稻高产研究的意义及目的,探讨了近年来水稻高产影响因素的研究,分析了影 响水稻高产的内在及外在因素,提出了制约水稻高产技术推广的问题,以期为今后提高水稻高产的研 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