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廷白 《中国蜂业》2001,52(1):19-19
蜂疗既是一门古老的医术,也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虽然数千年前即被人类用于医疗实践,但受到普遍关注与重视则应说是近现代的事。追溯蜂疗的历史,最早当属公元前2~1世纪中医药古代文献中关于蜂蜜、蜂蜡、蜂子、花粉等药用价值的记述;其后则有以蜂房、蜂针入药的记录。而三千多年前的古埃及人已对蜂蜜的医疗保健作用有了相当的认识,遂有埃及艳后以蜂蜜为美容秘方的记载和传说。至于以蜂针蜇刺治疗,在中外民间古已有之,有据可考者首推公元前2世纪古罗马医家盖伦以蜂针止痛的记载;后有查理曼帝国查理曼根·福克兰大帝用蜂蜇保健;沙皇伊凡雷帝以之…  相似文献   

2.
王金宝 《蜜蜂杂志》2016,(11):39-39
笔者内弟马永发在东宁市西崴子村养蜂,采蜜旺季时,笔者和老伴经常前往蜂场帮忙,也经常被蜜蜂蜇,多年未治愈的风湿性关节炎逐渐痊愈了,因此发现蜂疗确有实效,不过笔者建议患者在进行蜂针治疗时应先进行过敏测试,以防过敏。  相似文献   

3.
巧用蜂针(一)·吴孙玉“蜂针”虽然是1支小小的微型注射器,但若使用方法不科学,常常引起过敏(实际上绝大多数是超速反应)反应,如果用量不足,又会影响疗效和治愈率,甚至影响蜂疗的声誉。因此蜂疗工作者对蜂针的使用方法,不仅是前人智慧的重复,而应对蜂针的技巧...  相似文献   

4.
丁志贤 《蜜蜂杂志》2006,26(8):35-36
在医学科学迅速发展的今天,重新认识蜂针疗法这古老的自然疗法,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探索蜂针治疗某些顽症的机理,是每位蜂疗工作者的追求。1启发与执著谈起蜂针疗法,令我最难忘的是20多年前的一件事。1985年国内开展蛇毒治疗血栓病、脉管炎、深静脉炎等病,临床观察疗效很好,治愈率高。在接诊一位强直性脊柱炎病人接受蛇毒治疗有所好转,但治疗效果差,后听人讲蜂针疗法对此病疗效好。经打听国内开展蜂疗最好单位是江苏连云港蜂疗医院。经过一天乘汽车到了该院,参观蜂疗门诊全过程,并索取到了国内外蜂疗资料,虚心听蜂疗前辈介绍经验,回单位开展蜂…  相似文献   

5.
《中国蜂业》2017,(1):51-53
传统蜂疗以中医经络、藏象学说为基础,利用活蜂尾针作为针具,运用不同的操作方法和不同的刺激强度沿经络穴位注射蜂毒于皮下,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传统蜂疗有着诸如过敏、疼痛、伤害蜜蜂性命等不足,严重影响了大面积的推广应用。本文介绍的是创新后的一种蜂疗方法,活体采集蜜蜂毒液后,再与中药配伍,通过皮肤渗透吸收,发挥蜂毒亲神经性的特点,以中药提取物为推进剂,快速疏通堵塞人体的开关点或穴位,用物理、安全、简便的操作手段达到显著的疗效。为区别于传统蜂疗、无痛蜂疗、蜂毒刮痧、蜂毒按摩等方法,暂将此法命名为"蜂金刚免蜇蜂疗"。  相似文献   

6.
史发兵 《蜜蜂杂志》2013,33(1):32-33
提出蜂针配合拔罐治疗腰腿痛,减少了用蜂量,也达到了治疗目的,并对蜂疗的特点和实践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郑国庆 《蜜蜂杂志》2019,(10):18-18
读《蜜蜂杂志》2019年第6期34页彭程、汪燕、马振刚3位同志撰写的《蜂蜇伤的急救措施》一文,萌发本人意见。我今年78岁,是基层医院的外科主治医师,业余定点饲养土生土长的中蜂已有49年,开始养蜂怕蜇,以后不知蜇了多少次,蜇多了身体有了抵抗力,还与本地廖子俊同志学习蜂针疗法,帮几个病人治愈了病痛。  相似文献   

8.
蜂疗蜜蜂控制器是蜂针疗法控制蜜蜂的专用器具。用于蜂疗蜜蜂的捕捉、临时饲养、贮存、邮寄、提取、排列、调头、定位等,工作人员能得心应手地给患者蜂针治疗,并且实现了从捕捉一直到施蜂针之前,各个环节都使蜜蜂免受刺激,蜂针始终保持在蜂体内不外伸、不排毒、不被污染等  相似文献   

9.
蜂疗概论     
房柱 《中国蜂业》1995,(5):20-21,27
蜂疗概论江苏省连云港市蜂疗医院房柱(续上期)二.利用蜜蜂的分泌物─蜂针液、王浆、蜂蜡和蜂巢蜂针液(蜂毒)是蜜蜂螫器官酸腺和硷腺分泌的具有芳香气味的透明液体,螫刺时从贮液囊中经螫针排出。人类为了摄取野生蜂群中的蜂蜜或养蜂取蜜,难免要被蜂螫。蜂螫使人体出...  相似文献   

10.
蜂疗已被纳入临床诊疗科目,广泛应用于骨关节病的治疗。鉴于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过敏现象,笔者介绍活蜂蜇刺治疗中如何预防过敏的经验,供蜂疗界同仁参考。1过敏试验初次蜂疗的患者,一般取活蜂1只,针刺阳池穴或大椎穴,过敏体质者立即拔针,非过敏体质者可留  相似文献   

11.
陈瑜 《蜜蜂杂志》2016,(1):31-32
陈瑜大夫:您好!在2005年第6期《蜜蜂杂志》上读到您回《蜂刺疗渤读者的信,我感到非常的高兴。读《蜂刺疗法》后对我也有较大的帮助,我现在把自己蜂疗时的一些收获和问题写信告诉给您。我的爱人手脚一直麻木酸痛,用多种疗法都治不好,十分痛苦。后来我说服我爱人,用蜜蜂按《蜂刺疗法》介绍的作用点和阿是穴蜇刺,每天用蜂量由少到多,开始1~2只,后来在30只以上,除疼痛厉害时连续进行蜇刺外,其余都是间隔1~2天。  相似文献   

12.
有些疾病发作 ,病灶部位会出现疼痛或不适(在此指不舒服等不良感觉 ) ,比如慢性肝炎发作 ,右上腹部的肝区会出现隐痛、阵痛或不适。及时地解除这些疼痛和不适 ,可以缓解、控制住病情 ,并最终达到治愈的目的。近年来 ,笔者对由各种病因引发的疼痛、不适症进行蜂疗 ,效果显著。例 1 :沈某 ,男 ,2 0多岁 ,笔者的朋友。一年前 ,听其述说 ,肝区常出现隐痛 ,疼痛时伴头晕、乏力等症状 ,除此之外 ,还有胃口不好 ,并经常失眠。在其要求下施行蜂疗。采用点刺肝区和直刺右背部的肾俞、胃俞、肝俞、脾俞等穴。开始用 2只蜂 ,后增至 1 0只蜂 ,并保持这个…  相似文献   

13.
李炳清 《蜜蜂杂志》2008,28(1):44-45
即将过去的2007年,对于开展中医蜂疗的朋友们来说,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一年.因为这一年中医蜂疗"蜂蜇疗法"纳入了医疗服务项目,中医蜂疗迎来了多少个首次,第一回,这些首次,第一回,使中医蜂疗发展跨入了一个新时期.  相似文献   

14.
柯善英 《中国蜂业》2010,61(5):36-37
<正>蜂疗工作者必须了解"蜂毒过敏"与"蜂毒中毒"的区别,掌握"无痛蜂针"操作技巧,减轻蜂疗过程中的痛苦,才能让蜂针疗法普及到千家万户。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将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归纳如下,供蜂疗界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其发病率仅次于神经根型颈椎病。该病具有慢性发病和反复发作的特点,单纯使用药物很难根治。采用蜂蜇穴位辅以正脊通督的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蜂蜇穴位前要坚持试针,进行过敏性试验,即在不显眼的肌肉丰满部位用一只蜜蜂进行蜇刺,当即拔出蜂针,观察30 min,如局部红肿直径不超过5 cm,且无心悸胸闷等不良反应,方可进行蜂针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前 ,蜂针疗法及其疗效逐渐被人们承认和重视 ,为此 ,许多蜂疗研治工作者付出了不懈努力。然而 ,蜂疗研治工作者多是养蜂员 ,因缺乏临床医学的基础知识 ,只能盲目施治 ,严重地阻碍着蜂疗工作的开展 ,为了更好地研究这一学科 ,使蜂针疗法的效果达到医学科学的水平 ,笔者倡议临床科研工作者及蜂疗医师 ,采用现代医学科学的原则与方法共同研究这一课题—蜂针疗法研治规范。1 蜂针疗法的特点蜂针疗法不同于单纯的针灸疗法和药物疗法 ,它博采了以上两种疗法之精华 ,是一种集针、灸、药三位于一体的综合治疗方法 ,有着事半功倍的疗效。随着社会…  相似文献   

17.
李万瑶 《中国蜂业》2013,(27):38-40
2013年2月,笔者有幸受邀到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参加其国家蜂疗学会组织的蜂疗学术研讨会。在会上,笔者不仅感受到匈牙利人的豪爽与热情,也感受到其全民素质、受教育情况,而且还了解了匈牙利人对蜂疗的热爱。另外,笔者在宣传中国蜂疗保健及特有的蜂针疗法临床应用的同时,也见识了当地的蜂疗保健。匈牙利2004年5月正式成为欧盟成员国,2007年12月成为申根公约会员国,其工业、农业基础较好,已进入发达国家行列,如要去参观只要进入任何申根国就可自由行了。现谈一些笔者在匈牙利的一些感受,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本人热爱蜜蜂事业,现在更热爱蜂疗事业。在养蜂岁月里尝到人生百味,了解到蜜蜂对人类的益处,更令我震撼并亲身体验到的就是——蜂针疗法。自从加入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蜂疗分会后,对蜂疗更有深切体会,认识到蜂疗的良好保健养生,以及疾病治疗的效果。我从小就是一个爱折腾的人,正因为这个性格让我放弃了安逸的生活,拿着大学文凭去当一名蜂农。作为一名新时代的蜂农,必须全面了解蜜蜂所有的一切。  相似文献   

19.
(续2005年第5期) 前言 普遍被人们认识和接受的蜂针疗法,其实现治疗目的的主要作用是针刺反应与蜂毒的药理作用。采用传统蜂针疗法进行临床医疗操作时,有以下两点不足之处丞待解决:一是蜂针蜇刺操作时,在捕捉蜜蜂过程中,大多数蜜蜂在遭受捕捉刺激时,腹部常伸出螫针自卫,会损失掉一部分毒液,因此于注人患者体内的蜂毒数量难以精确确定;二是由于蜂毒中蚁酸类一些物质作用,常使患者受术局部有轻微的过敏一炎性反应,这些不良反应使很多患者对蜂针治疗想而生畏、望之却步,因而阻碍了蜂针、蜂产品医疗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吴新新 《蜜蜂杂志》2006,26(2):32-32
近年来,经本人采用蜂针疗法配与第二掌骨按摩治疗功能性痛经l0例,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10例,年龄15 ̄40岁,病程1 ̄5年,平均年龄32岁。2治疗方法初诊患者先询问病史,排除器质性病变而引起的痛经病例。首先在大椎上做皮试点,取1只中蜂或意蜂均可,直刺在该穴位上,并立即将蜂针拔出,待20m in左右观察反应的情况,如局部红肿直径小于5cm且无全身不适,方可接受治疗。在蜂针螫刺时,配合在第二掌骨病区的反应点上蜂针直刺,未在反应点上螫刺时,先按摩该病区反应点100次左右,然后直刺按摩点上,特别对月经来潮前发作的病例,有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