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面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种子产业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对种子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使中国种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值得广大种子工作者认真思考的课题。本文立足于从更新观念,调整发展思路;强化内部管理、主动适应市场等方面对种子产业的稳步发展进行了论述,以其对种业的发展起到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种子是最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优良品种对农作物增加产量和改善品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巨大的种子需求使得中国种子市场日趋成为国内外种业竞争的焦点,这既给中国种业发展带来了一定机遇,也使山东省种业面临着国际跨国种业集团的挑战。《种子法》实施近10年来,特别是2006年国办46号文件下发以后,中国种子产业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何使中国种业适应新的形势需要,在中国种子营销中充分利用好"4p"市场营销组合概念和"4c"理论,才能提高营销技术和技巧,立足国内市场,着眼于国际市场,把中国种业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3.
农业科研单位种子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中国加入WTO,中国农业的发展面临新的国际环境,中国种业开始融入全球一体化的潮流,跨国公司将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进入我国种业,种子市场存在竞争的压力,但也为农业科研单位的种子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种子市场。农业科研单位的种子科技工作者和种子企业家要抓住机遇,发挥自己的特长,在竞争中发展壮大自己。1各类型种子企业的状况分析1.1科研、生产、经营一体化的种子企业诸如国内丰华、亚华、隆平高科等以及国外跨国种子企业属于这一类型。这类公司实行种子科研、生产、经营一体化发展,经营实力雄厚,综合能力强。1.2生产经营型种子企业我国…  相似文献   

4.
从本期开始,本刊将连续刊载我国著名种子专家、《种子世界》创办人、新中国种子事业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张树元老先生亲身撰写的《我国种业发展概述》一文,以此献给关注中国种业发展的种子工作者。张老是中国种业发展的见证者,他自新中国种业创建初期就耕耘在我国种子战线,直到离开工作岗位,仍然每天高度关注中国种业发展的每一点变化,并及时与年轻的种子工作者沟通交流,以其丰富的阅历和活跃的思维实现了老骥伏枥。作为种业界元老,他经历了中国种业发展的风风雨雨。尤为可敬的是张老先生以超凡的记忆和眼界,虽年届八旬高龄,仍查阅大量珍贵史料,撰写了这篇回忆性文章,提供了真实历史。同时,此文也为正在奋斗的种业工作者重现了我国种业发展史,对建设好现代农作物种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国种业发展概述》共分六个部分:一、种子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我国历史上最悠久的农家良种时代;三、我国种子"四自一辅"时期;四、我国种子"四化一供"时期;五、"种子工程"建设及种业市场化时期;六、我国现代化种业大发展的春天来了。恳请广大读者阅读本文后评论,以共勉。  相似文献   

5.
1949- 2000年,中国种业经历了"三位一体"的计划供种阶段和"四化一供"的垄断经营阶段.随着国家种子工程的实施,种子生产作为"三高"农业中的一个新兴产业,为种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与保证,但始终没有摆脱计划经济的束缚,种子产业化的进程缓慢.尽管种业已经成为一门新兴产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对种子产业作为朝阳产业的地位仍缺乏认识. 2000年 12月 1日<种子法>的实施及 2001年 7月中国加入 WTO,使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和体系完全打破,中国进一步融入全球市场,国内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和残酷,国内种业企业将直接面对蜂拥而至的国外品牌,陷入群狼环伺的境地.目前中国种业市场正在进行价格、质量、数量、资金、规模、品牌等无序竞争,国内外竞争压力巨大,中国种子产业进入了关键时期,中国种业企业如同其他行业领域企业一样进入了买方市场,势必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发生赊销或分期付款现象.实行赊销或分期付款有利于尽快增加销售量,减少库存积压,但不可避免存在一定的风险.面对这种现状,我们必须要以应收账款管理作为核心建立预警机制,同时加强内部管理,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6.
中国种业市场品种繁杂、竞争激烈,利润和竞争导致了市场迅速下沉。产品同质化严重、种业门槛低、进货渠道充足等原因,让县级经销商、乡镇经销商成了独立存在的单独个体。销售网络角色的种种变化,使基层销售网络的建设、调控成了种子经营者最头疼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7.
种业在促进农业稳定发展、保障大宗农产品数量安全及质量安全方面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控制了种子,就掌握了农业竞争的主动权。巨大的种子需求量使我国种子市场日趋成为国际种业竞争的焦点。跨国种子公司大举进入我国种业,对我国不成熟的种子产业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威胁,我国种业可能失去安全保障。北大荒种业集团将以多种发展优势,致力于加快构建以市场机制为主体、产业发展为主线、科技为推动力的新型种业体系,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8.
才卓 《中国种业》2001,(5):6-7,32
伴随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 ,中国种业必将纳入国际竞争与大循环。因此 ,我们的大型种子企业 ,应借鉴国外同行业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与质量标准 ,并根据我国种业的实际情况 ,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 ,提高种子质量 ,加强品牌意识 ,增强竞争能力 ,迅速与国际接轨 ,使我国的民族种业在现实无序的竞争中得以稳步发展。目前 ,我国多数种子企业生产规模小 ,缺少系统条理的规章制度 ,缺少先进的种子检验、加工仪器设备 ,所生产的种子难以达到高标准。为了适应国际、国内种业的竞争与挑战 ,有必要建立一套严格的种子企业内部质量检控体系 ,实行质…  相似文献   

9.
正种子是最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而中国作为一个世界最大的农业大国,巨大的种子需求日趋成为国际种业竞争的焦点。在中国加入WTO以后,种业商机不断,同时也面临着各大世界种业巨头的挑战。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角逐并争得一席之地,是中国种业发展必须面临的问题。1知彼,掌握当今世界种业发展趋势综观世界种业的发展现状,总体呈现出两大趋势:一是行业高度集中,兼并重组成为企业发展方向,产业  相似文献   

10.
中国改革开放走过了30年的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种业在这30年的发展过程中,从“四化一供”、“种子工程建设”到目前的依法治种阶段,种子工作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同时也涌现了一批种子工作的开拓者和优秀工作者,并且始终观注着中国种业的发展,他们为我国种子工作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我们应该记住他们,学习他们,同时报道他们也是中国种业发展的记录者和传播媒介——《种子世界》的历史责任,为此,我们采访了对我国种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辽宁省农科院陶承光院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