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正为摸清"新冠"疫情对江西省和安徽省肉牛产业的影响,2020年2月8~15日,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营养室瞿明仁团队联合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高安综合试验站杨食堂团队、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合肥综合试验站贾玉堂团队,采用电话、微信和问卷等方式开展了调研工作。调研情况及结果如下:一、调研规模化肉牛养殖场基本情况(见表1)  相似文献   

2.
正2月1~10日,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传统中兽医兽药防治团队和张掖综合试验站对甘肃省45家肉牛养殖场户进行了电话、网络和问卷调查。调研对象包括25个养殖场与20个养殖户,涉及张掖、平凉、兰州、定西、临夏、白银等主要肉牛养殖地区,主要针对疫情防控对肉牛养殖场户牛存栏量、饲料、牛场运营和管理、疫病防治、屠宰、资金、人员方面带来的影响等内容进行了调研。调研  相似文献   

3.
正2月10~17日,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赵玉民、张嘉保、高云航和张越杰等岗位专家团队联合公主岭综合试验站和延边综合试验站以及相关人员,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给吉林省肉牛产业带来的影响、采取的救助措施以及后续恢复生产等情况,分别对吉林省种公牛站和肉牛养殖场户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4.
正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合肥综合试验站、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养殖设施设备岗位专家团队和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济南综合试验站联合,就当前疫情对安徽省内中小规模肉牛养殖企业造成的影响,于2020年2月10~13日,通过电子调查问卷或电话采访形式,调研了安徽省9县市13家肉牛养殖场的生产情况。调研内容涉及养殖规模、现有存栏量、牛源供应、饲草料供应、药品采购、  相似文献   

5.
正2月6~10日,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石家庄综合试验站会同河北省肉牛产业创新团队开展了调研工作。此次调研主要通过电话和问卷的形式进行,内容主要涉及疫情发生以来对肉牛养殖场生产和经营影响,包括饲料调运、产品销售、生产管理等可能面临的困难。一、调研结果及分析  相似文献   

6.
正2月4~10日,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齐齐哈尔综合试验站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对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及周边8个规模化肉牛养殖场和10多个养殖户进行了调研,内容如下:一、调研结果1.对生产用工的影响。疫情对生产用工有一定影响,但影响不大。因为牛场雇佣的多为本地人员,外地人员虽  相似文献   

7.
正2020年2月6~15日,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营养与饲料研究室王之盛团队、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遗传改良研究室钟金城团队、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红原综合试验站罗晓林团队联合行动,通过电话、微信和问卷等方式对四川省7个市州20家肉牛牦牛养殖场及2家饲料企业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生产经营影响情况进行了调  相似文献   

8.
正2020年2月7~12日,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牦牛繁殖技术岗位、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牦牛品种改良岗位联合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玉树、大通、海北等3个综合试验站,通过电话、微信、QQ等形式,就新冠肺炎疫情对青海省肉牛牦牛产业的影响进行了调研。调研区域包括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西宁市等地,涵盖5州  相似文献   

9.
正2月11~23日,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通辽综合试验站、乌拉盖综合试验站联合内蒙古现代农牧业肉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敖日格乐以及体系岗位专家张嘉保、赵玉民、高云航等专家团队,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给内蒙古自治区重点肉牛产区肉牛产业带来的影响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10.
正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随州综合试验站是全国34个肉牛牦牛试验站之一,也是湖北省唯一一家肉牛综合试验站,通过近五年的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笔者在多次与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的多位专家交流以及在外实地考察过程中,结合南方肉牛和湖北省的实际情况所形成的一点想法贡  相似文献   

11.
正就新冠肺炎疫情对肉牛产业的影响,结合河北省、河南省和湖北省调研报告,按照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营养饲料功能研究室的安排,本团队于2020年2月10日~15日继续调研了河北省23个肉牛养殖场、河南省6个肉牛养殖企业、湖北省5个肉牛养殖企业,调研区域包括河北省13个地区、河南省6个地区、湖北省5个地区,涵盖24州(市)34个肉牛牦牛繁育场、养殖场(企业)、合作社,同时对河北省、河南省、湖北省等3个省份所辖区域内的饲料厂、屠宰场进行了咨询与了解。对比分析此次疫情对河北省、河南省、湖北省肉牛牦牛产业的影响,具体调研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根据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统一部署,2月7~15日,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遗传改良研究室各岗位专家(团队)联合有关综合试验站和指导企业有关人员分区包片,采取电话、网络、问卷等形式对全国24个省(区)开展了调研。此次调研紧紧围绕配种人员流动受限所造成的产间距延长带来的近期和长期影响,物资及草料运输对规模化母牛场育肥场造成的近期及长期影响,以及对销售、消费和其他方面的影响等内容开展。功能室十位岗位专家联合其对接试验站等有关人员提交了内容翔实、分析透彻的调研报告。  相似文献   

13.
商情新闻     
《农村养殖技术》2008,(21):38-38
国家级肉牛产业综合试验站落户遂宁由国家农业部组织实施的中国现代肉牛产业技术体系西南地区综合试验站正式落户遂宁市美宁实业集团,这是西南地区唯一由企业为主体设立的综合试验站。  相似文献   

14.
正新冠肺炎疫情让我国的肉牛牦牛产业受到了不小的冲击。为尽快缓解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冲击,恢复肉牛牦牛生产流通秩序,从2月开始,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积极行动,对27个省(区、市)238个县市区域的780家养殖场户和企业进行了摸底调研,了解疫情下肉牛牦牛产业面临的困境,为陷入困境的企业和养殖场户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自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湖北省武汉市暴发后,各地方政府采取了封村、封路等措施,有效防止了疫情进一步扩散传播,但受疫情影响各行各业仍处于停摆状态,同时也对肉牛牦牛产业产生了一系列影响。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生产与环境控制研究室在各专家、站长的配合下,调研了山东省、黑龙江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林省等4省(区)及甘肃省张掖市、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江西省高安市、安徽省宿州市、云南省昆明市等地88个肉牛养殖场户以及西藏自治区12个牦牛养殖场在当前疫情下的生产情况。  相似文献   

16.
正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肉牛牦牛产业发展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对分布于全国20个省(区、市)的综合试验站及其相关产业主体进行了问卷调查和电话访谈。调研发现,疫情对肉牛牦牛产业发展既有短期的不利冲击,更有链条传导累积的中长期影响。建议相关部门着手解决投入要素和产品运输等短期现实问题,并利用产业链条长的缓冲空间,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化解中长期的累积影响。  相似文献   

17.
正新冠肺炎疫情及其防控措施对我国肉牛牦牛产业发展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为尽快缓解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冲击,恢复肉牛牦牛生产流通秩序,从2月开始,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积极行动,对27个省(区、市)238个县市区域的780家养殖场户和企业进行了摸底调研,了解疫情下肉牛牦牛产业面临的困境,为陷入困境的企业和养殖场户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新冠肺炎疫情及其防控措施对我国肉牛牦牛产业发展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为尽快缓解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冲击,恢复肉牛牦牛生产流通秩序,从2月开始,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积极行动,对27个省(区、市)238个县市区域的780家养殖场户和企业进行了摸底调研,了解疫情下肉牛牦牛产业面临的困境,为陷入困境的企业和养殖场户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本期特别关注,我们将呈现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对我国湖北省及周边省份的调研成果,了解疫情对相关省份的影响和专家们为推动当地肉牛牦牛生产恢复提出的对策,也为相关企业今后应对类似危机提供解决思路。(更多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国  相似文献   

19.
目前山东地区肉牛养殖主要以中小规模的肉牛育肥养殖场/户为主,自繁自养场、肉牛繁育养殖场相对来说比较少,为相应山东省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牛创新团队关于开展“2014年山东省肉牛发展调研工作”,进一步了解山东地区肉牛养殖现状,2014年7月笔者对山东青州市、梁山县、新泰市50余家农村肉牛养殖场(户)以及东营市规模化肉牛繁育养殖场进行了实地调查,重点考察了山东农村肉牛养殖场/户的养殖模式、养殖规模、肉牛品种、饲草饲料、疫病防控、养殖成本等,分析各种养殖模式的利弊及养殖效益,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希望能够为我省乃至我国肉牛养殖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20.
正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引进品种培育岗和母牛带犊营养与饲养岗的专家团队以及中卫综合试验站,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对宁夏肉牛规模养殖场经营状况的影响,于2月8~13日,对品种、牛源、饲养模式、繁育、饲料组成、饲草料储备、饲草料价格和运输成本变化情况、本地饲草料资源、牛肉与肉牛销售价格及销量等方面,通过电话、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