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世政 《海洋渔业》1983,5(5):211-212
<正> 辽东湾海蜇资源相当丰富,其年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30%左右。我省沿岸渔民捕捞海蜇生产的历史悠久。但在六十年代以前,被列为三类水产品,经济价值较低,因此,很少有专门从事捕捞海蜇的渔船和网具。七十年代以后,海蜇进入国际市场,出口价格较高,已被国家列为全额收购的海产品,从  相似文献   

2.
1 辽东湾海蜇资源现状 1.1 历年产量情况 辽东湾海蜇捕捞是当地渔民重要的收入来源,由于过度捕捞及生态环境变化,海蜇资源历年呈锐减趋势。附图为1998年以来锦州地区海蜇产量分布图,可以看出海蜇产量自1998年以来逐年下降,尤其近3年产量更低,其中2004年仅695t,创历史产量最低值。据调查统计,2004年整个辽东湾捕蜇渔民收入受到极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辽东湾海蜇渔业的捕捞方式修林海王文波,叶昌臣(营口渔业公司)(辽宁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大连116023)关键词:辽东湾,海蜇,捕捞方式辽东湾海蜇渔业是辽宁省近岸渔业中的主要渔业之一,约有10,000条小型渔船参加作业,年产量一般都超过10,000吨矾制...  相似文献   

4.
辽宁水产学会资源学组于1983年7月27-29日在大连市召开了海蜇渔业管理和资源增殖学术讨论会。出席会议的代表来自省内12个科研、教育、生产和管理部门;浙江海洋水产所、河北水产所和山东荣成水产所的代表应邀出席了会议,共34人。收到论文13篇:杭州湾海蜇资源的合理利用;杭州湾海蜇生殖习性研究;辽宁沿海海蜇资源及合理利用意见;辽东湾海蜇的管理策略;提高辽东湾海蜇经济效益探讨;辽东湾海蜇资源调查报告;  相似文献   

5.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渤海渔业资源的衰退,辽东湾海蜇(Rhopffema esculenta Kishinouye)资源的重要性日益显著;发展到上世纪90年代,辽东湾海蜇资源实际上起到了支撑辽东湾渔业生产,维持渔民生活的重要作用。海蜇增殖放流实验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前后十几年,取得了一定经验。辽宁省政府决定从2005年开始、在辽东湾实施海蜇公益性生产放流,  相似文献   

6.
相比"三农问题","三渔问题"远未获得重视.文章通过对辽东湾海蜇捕捞的考察,沿着渔业资源的特征这条主线,深入地探讨渔民的经济行为和社会冲突,揭示现存海蜇管理制度的缺陷.笔者认为,对于辽东湾海蜇捕捞,基于产权的渔业共同管理模式是一种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7.
<正> 海蜇是一种暖水性大型食用水母,作为珍贵水产品畅销国内外,浙江省是海蜇的主要产区,其产量在历史上占全国首位,海蜇在浙江省渔业上虽不是主要捕捞种类,但因其价格高,在外贸方面是争取外汇的产品,在生产好的年份,给渔民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到70年代中期,由于浙南海蜇群体发生量大幅度下降,继而失去了捕捞价值。目前杭州湾海蜇资源成为浙江省海蜇生产的主要  相似文献   

8.
认真研究海蜇生长规律和捕捞技术,合理利用辽东湾海蜇资源,努力提高渔获产量和生产效益,是发展沿海渔村经济的形势需要。经过几年来的认真研究和实际探索,在掌握海蜇生长规律的基础之上,对传统的海蜇网进行了统一改革定型设计,在去年海蜇生产会战中试验成功。现介绍如下:一、海蜇生长规律在辽东湾的海蜇分为两种,即面蜇和沙蜇。沙蜇自盖州白沙山以北逐渐减少,而面蜇自白沙山以南逐渐减少,甚至达到极少见的程度(以下海蜇均指面蜇)。(-)生活习性海蜇对海水盐度反应敏感,喜生活于海淡水交汇、水深在10米左右的泥质河口处。在天…  相似文献   

9.
2004年7月12日前辽东湾海蜇资源调查证实是近几年最好的一年。7月15日后,发现海蜇死亡。7月20日在海区发现大量霞水母,伞径30cm-100cm,触须4m-6m。7月28日开捕后统计,辽东湾海蜇大面积减产,与上年相比减产八成多。辽东湾海蜇如此大面积减产,前所未见,渔民人心浮动。经调查:2004  相似文献   

10.
今年7月28日下午2点半,一年一次的辽东湾海蜇捕捞正式开始,可没想到,大部分渔民都是空手而归。据统计,今年辽宁省海蜇总产量只有703吨,相当于多年平均产量的1/30。新鲜海蜇产量锐减,直接导致市场上的海蜇制品售价直线上升,一些用去年捕捞的新鲜海蜇加工而成的水发盐渍海蜇,售价达到了60多元/千克,与螃蟹的价格差不多。  相似文献   

11.
辽东湾海蜇是我国重要的水产资源,产量居全国首位。为了保护管理好这一资源,辽宁省政府在开捕前召开了专门会议,分析当前辽东湾海蜇资源保护和生产管理漏洞,为组织好今年海蜇秋汛生产提出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12.
违规捕捞何时休辽东湾中心渔场是我国海蜇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这里的海蜇品质好、产量高、出口量大。入秋时节,该地区如今唯一能够成汛的也只有海蜇这个资源品种了,因此,它关系到辽宁省沿海经济的发展与兴衰,关系到数万渔民的生存大计。辽东湾的海蜇于每年的六七月份繁殖,生长~个月后,幼蜇伞径可达10厘米一匕厘米,体重l-2公斤;至8月下旬,伞径则可达到35厘米,体重二三十公斤,大的有50公斤。科学的捕捞期应该是每年的立秋以后,也就是8月中旬左右。假如提前一个月捕捞,按照时价计算,平均每条船每天捕捞海蜇的收入是750元;…  相似文献   

13.
辽东湾海蜇是我国的重要水产资资,年均产量近万吨,年均出口1500吨,最高年创汇达2100万美元。每年秋汛一到辽宁、山东、河北、江苏、天津等省市渔船齐集辽东湾,万船竞发,争相捕蜇,皆满载而归。然而,近一两年来,违捕歪风屡禁不止,抬价抢购愈演愈烈。海蜇生产管理形势十分严峻。辽宁省政府针对海蜇保  相似文献   

14.
今年,文登市五垒岛湾海蜇资源好于往年,广大渔民生产积极性高涨,他们提前置办好海蜇网和配套加工设施,并自觉地到当地渔政部门办理海蜇捕捞许可证。为不使渔民延误渔时,这个市的基层渔政分站工作人员放弃了星期天休息时间,全天二十四小时坚守岗位,积极为渔民办证。据悉,该市今年参加捕捞海蜇的渔船共25O艘,都先后按规定领取了海蜇捕捞许可证。文登市渔民争相办领海蜇捕捞许可证@于洪亮@侯国胜  相似文献   

15.
海蜇是常年生活在辽东湾海域的一种大型食用水母,经捕捞加工后成为餐桌上的佳肴。谁能料到,1988年秋会因海蜇而掀起一场风波,使辽宁渔政经受了强烈的冲击和考验。辽东湾海蜇资源保护管理是辽宁渔政的一大政绩,是多年来被实践检验而令人信服的政绩。从1980年开始重点抓了三项管理措施:禁止拖网作业,保护水  相似文献   

16.
国内篇     
辽东湾海蜇资源集中保护管理工作正式展开(本刊讯)2007年7月12日,辽宁省海蜇资源管理指挥部在营口驻地召开了首次海蜇管理工作情况汇报会,  相似文献   

17.
<正>本刊讯日前,辽宁省深入开展海蜇资源管理海上执法工作,取得显著战果。7月15日下午16时许,辽宁省海蜇管理海上指挥部执法人员乘坐执法艇,经过7个多小时地奋战,航行70余海里,在营口鲅鱼圈锚地海域抓获涉嫌运输违捕渔获物运输船2艘,合计查获赤贝200余袋近2万余斤。为进一步加强辽宁省伏季休渔期间辽东湾海蜇资源管护工作,辽宁省海蜇资源管理海上指挥部抽调8艘执法船艇,对辽东湾海蜇资源实行全方位管控。15日下午15时,海上指挥部总指挥、辽宁省海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辽东湾海蜇捕捞为例,探讨“公地悲剧“的协调问题.发现,许多人误以为海蜇捕捞冲突是源自共用品造成的“市场失灵“,实际上,海蜇资源远不属于“共用品“,反而更接近于“私用品“.海蜇捕捞冲突是一个“公地悲剧“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核心在于产权,必须以此作为讨论海蜇管理相应政策建议的出发点.最后,文章认为基于产权的渔业共同管理模式是一种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19.
叶昌臣 《水产科学》2006,25(11):591-592
开拓渔业资源,通过管理,实现持续利用目标。本文主要讨论辽东湾海蜇(Rhopilema esculenta)的资源管理和渔业管理,以达到持续利用海蜇资源目的,造福于民。  相似文献   

20.
辽东湾海蜇数量变动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文通过对辽东湾海蜇亲体数量与补充量,环境因子与海蜇相对数量之间关系的回归分析,认为径流量可能是影响辽东湾海蜇数量变动,特别是剧烈变动的主要因素。二者之间的关系可用抛物线拟合。根据8~10月的径流量,可以预测翌年辽东湾海蜇数量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