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川草1号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叶片光合日变化测定结果表明,晴朗天气条件下,川草1号老芒麦叶片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其峰值分别出现在11:30和16:30,2个峰值之间有1个低谷,出现在12:30附近;经相关性分析发现,各生理生态因子与Pn的相关性大小顺序为:气孔导度>叶片温度>光合有效辐射>蒸腾速率>饱和蒸汽压亏差>水分利用效率>大气CO2浓度>空气相对湿度>胞间CO2浓度,其中,气孔导度、太阳有效辐射与Pn的关系呈极显著正相关,是对川草1号老芒麦光合作用影响最为强烈的因子,而气孔导度下降导致气孔关闭,因此气孔导度是光合午休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以"川草2号"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L.cv.chuancao NO.2)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底肥、不同施肥量和不同行距等处理对"川草2号"老芒麦进行种子丰产栽培技术研究,以期为"川草2号"老芒麦种子生产管理技术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复合肥作底肥施肥量为120 kg/hm2的平均种子产量最高,达1 612.26 kg/hm2,施肥量为120 kg/hm2比较适合老芒麦种子生产.施肥量过高.不但浪费资金投入,而且不利于"川草2号"老芒麦种子生产;复合肥作底肥行距为60 cm的种子产量最高,为1 534.5kg/hm2,在红原进行"川草2号"老芒麦种子生产,行距60 cm比较适合.  相似文献   

3.
以"川草2号"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L.cv.chuancaoNO.2)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底肥、不同施肥量和不同行距等处理对"川草2号"老芒麦进行种子丰产栽培技术研究,以期为"川草2号"老芒麦种子生产管理技术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复合肥作底肥施肥量为120 kg/hm2的平均种子产量最高,达1 612.26 kg/hm2,施肥量为120 kg/hm2比较适合老芒麦种子生产。施肥量过高,不但浪费资金投入,而且不利于"川草2号"老芒麦种子生产;复合肥作底肥行距为60 cm的种子产量最高,为1 534.5 kg/hm2,在红原进行"川草2号"老芒麦种子生产,行距60 cm比较适合。  相似文献   

4.
《四川草原》2004,(4):61-61
<正> 川草1号、2号老芒麦是四川省草原研究所从若尔盖高原本地老芒麦中选育成功的牧草新品利。川草1号老芒麦为疏从型禾草,幼苗叶片宽短、淡绿色,生长快、有短根茎,翌年返肯早、分蘖强、抗寒、  相似文献   

5.
在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牧草试验基地,对在适应性观察中表现较好的引进虉草"川草3号"与对照品种"川草2号"老芒麦和野生虉草于2001~2004年进行了物候期、抗逆性、越冬率、茎叶比及产草量等方面的观测对比,结果表明:"川草3号"虉草在生产性能、适应性、抗逆性等方面都优于对照"川草2号"老芒麦和野生虉草。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高寒牧区适栽优良牧草品种川草一号老芒麦的栽培技术,用于指导生产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川草2号老芒麦选育报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川草2号老芒麦(ElymussibiricusL,cv。chuancaoNo。2)品种,原品系编号为812189(下同),于1990年定名为川草2号老芒麦,它是根据我所1980年拟定的禾草育种计划,针对以若尔盖高原为主体的川西北高原寒温气候地域主栽禾草老芒麦存在的问题,加以改良提高,经系统选择育成的继川草1号老芒麦之后的又一个新品种。该品种由三个入选的优良株(穗)系混合组成,经过系统的育种试验和生产试验,证明是一个适宜本气候地域栽培的,主要经济性状表现不但优于红原原有的本地老芒麦,且优于川草1号老芒麦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8.
川草一号老芒麦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高寒牧区适栽优良牧草品种川草一号老芒麦的栽培技术,用于指导生产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在四川阿坝州壤塘县进行,以阿坝老芒麦、“川草1号”老芒麦和当地老芒麦为试验材料,对物候期、茎叶比、牧草鲜干重、种子产量进行了测定和比较。结果表明:阿坝老芒麦在适应性、牧草产量、种子产量等生产性能方面都优于“川草1号”老芒麦和当地老芒麦,但与“川草1号”老芒麦比较差异不显著,与当地老芒麦比较差异显著。本试验结果可为几种牧草的种子生产和牧草高产提供依据,从而更好地解决青藏高原地区主要的优势种老芒麦的种子供不应求的现状,更好地为青藏高原的天然草地植被恢复,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在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牧草试验基地,对在适应性观察中表现较好的引进稿草“川草3号”与对照品种“川草2号”老芒麦和野生稿草于2001-2004年进行了物候期、抗逆性、越冬率、茎叶比及产草量等方面的观测对比,结果表明:“川草3号”稿草在生产性能、适应性、抗逆性等方面都优于对照“川草2号”老芒麦和野生稿草。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