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通过对江苏涟水和安徽贵池进行的沼气池使用相关问题入户调查的对比研究,分析了不同地区户用沼气池在家庭能源消费及其经济、环境效益中的差异.研究表明,涟水和贵池农村家庭人均消耗的能源消费有明显的差异,沼气池的建设均使得家庭人均能源消费减少了40%以上,其减少的主要是生物质能源的消费;沼气池的建设并未引起家庭人均有效热的提高;农户建设沼气池有较好的经济效益.问卷调查显示,因沼气池建设给建池户带来的减少医药费开支等5方面的效应每年在100~200元以上,两地区有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满足农村家庭能源的消费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方面,也是农村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各级政府都将沼气池建设列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做出了贡献。对江苏省涟水县连续3年农村家庭能源消费人户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分析表明:沼气池的建设大幅度降低了农村家庭人均能耗;沼气主要替代的是薪柴、秸秆,还部分替代了液化气、煤炭等商品能;两种家庭人均有效热和有效热中商品能所占比例都存在差异显著;建沼气池家庭人均有效热普遍高于未建沼气池家庭,从而提高了家庭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村家庭能源消费阶段划分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国农村长期受到能源问题的困扰,家庭用能主要依靠当地可获得的自然资源,往往供不应求。80年代初中国农村基本解决了燃料不足的矛盾,农民开始选择使用优质能源。文章根据中国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的历史进程和未来发展,将其划分为三个基本阶段,即严重缺能阶段、基本满足阶段和商品化阶段,提出了各阶段划分的主要特征指标和基本特征,为认识农村家庭能源消费发展规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村家庭生活能源消费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中国6县3240户农村生活能源消费及相关问题的抽样调查为基础,给出了农村家庭生活用能问题的水平和构成,探讨了家庭生活用能的主要特征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进而对家庭能源消费,商品能替代作用,成本及最终用能效率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农村地区能源的供应和消费与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农村长期受到能源问题的困扰,家庭用能主要依靠当地可获得的生物资源,供不应求。20世纪80年代初基本解决了燃料供应不足的矛盾,农民开始使用优质能源。根据中国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的历史进程和未来发展,将其划分为严重缺能阶段、基本满足阶段和商品化阶段,为认识农村家庭能源消费发展规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农村家庭生活用能需求预测方法的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讨论了农村家庭生活用能需求预测方法,阐述了采用人均有效能量预测方法的必要性,通过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分析步骤,并与人均能量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陆慧  刘浩华 《中国沼气》2006,24(3):19-23,26
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分析、比较有沼气池农户、无沼气池农户家庭能源消费结构及发展趋势,得出结论:有沼气池农户、无沼气池农户家庭能源消费结构存在较大差异,有沼气池农户家庭能源消费中生物能、商品能、沼气所占比例分别为12.2%~20.6%,49%~64.1%,23.7%~29.5%,无沼气池农户家庭能源消费中生物能、商品能所占比例分别为16.4%~30.8%,69.2%~83.7%,有沼气池农户中沼气部分地取代了商品能消费,商品能的需求较无沼气池农户减少大约20%左右,同时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有沼气池农户、无沼气池农户家庭生活用能中生物能比例不断减少,商品能比例不断增加;收入在4000元以下的有沼气池农户在选择家用能源时,将优先选择户用沼气,通过使用沼气,农户消费的生物能、商品能的比例明显下降;随着沼气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农户商品能的使用量将下降70%以上。  相似文献   

8.
探究农村能源消费现状、消费结构、存在问题,对于解决我国农村能源短缺以及生态环境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实地调研、数据资料分析等方法对河南省焦作市2010年~2014年农村能源发展和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焦作市农村能源消费总量呈逐渐增加趋势,年均增长率为1.71%;农村能源消费以生产用能为主,农村生产用能总量和所占比重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农村生活用能总量和所占比重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焦作市近年来沼气工程和太阳能热水器等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较快,沼气年产气量和太阳能安装面积分别增长了18.97%和35.11%,但是农村能源消费结构仍以传统化石能源为主,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不足2%,调研结果为焦作市农村能源结构调整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农村户用能源消费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农业部与世界银行ESMAP和亚洲开发银行两次关于中国农村能源合作研究中农村家庭生活能源消费的抽亲调查为基础,揭示了农村户用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分析了农村经济发民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村能源消费市场及商品能源的消耗带来的变化,并且对目前中国农村户用能源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发展趋势和带来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农村能源消费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商品能消费的迅速增长,乡镇工业用能已为各部门用能之首,乡镇工业用能主要来自市场,缺少供应的稳定性且价格较高,节能工作是解决供需平衡的长期选择。家庭生活用能仍以生物质能为主,经济发达地区农村能源工作的主要目标是:稳定供应,平衡缺口,加强节能,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11.
基于浙江省湖州市2007年-2020年的主要能源消费数据,采用排放因子法估算主要能源碳排放量,利用扩展STIRPAT模型构建湖州市能源消费碳排放预测模型,并以人口数量、人均GDP、能源结构、单位产值能耗、农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例、农业机械总动力、产业结构等为因素,分析了影响湖州市能源消费碳排放主要原因。结果发现,湖州市能源消费碳排放量总体呈“降低-升高-降低”变化趋势;碳排放模型拟合程度R2为0.812,F检验显著性小于0.01,且验证发现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3.59%,说明该模型能较好的反应湖州市能源消费碳排放的特征;进一步分析发现,影响湖州市碳排放的主导因素为能源消费结构、单位产值能耗、农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农业机械总动力以及产业结构,其中上述主要因素对湖州市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指数分别为0.24%、-0.16%、-0.32%、-0.62%、-0.45%。  相似文献   

12.
赵一安  李莉 《中国沼气》2019,(1):114-116
文章对新疆沙湾县农户能源利用情况进行实地调研,研究新疆农村能源使用的总体现状以及主要能源使用的影响因素。通过对当前农户能源利用现状的描述性分析,采用Logit回归分析主要的3种能源煤炭、薪柴、液化气的影响因素。从能源普及率来看,农村能源主要是电力、煤炭和液化气;从消费量比重来看,电(100%)、煤炭(60.4%)、薪柴(17.9%)为主,天然气和沼气等清洁能源比重较低,煤炭几乎全部用于家庭取暖。通过模型分析可知,家庭常住人口对各种能源消费量影响都很大,家庭收入主要影响电(正向)和薪柴消费量(反向),煤炭消费量影响不明显。从能源消费升级的角度看,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地区农户能源的消费结构主要从薪柴、煤炭向液化气、电力等商品性便捷能源转换。因此,为了加快农村能源消费的升级,应加强教育,转变农户消费观念,提高农户的环保意识,改善交通条件,加强农村能源供应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家能源结构的转型,用户综合用能关键技术的研究迫在眉睫。文章研究了综合用能专属能源控制器应用,通过能源控制器对用户“水、气、电、热、冷”等多种用能数据、“温度、压力”等传感测量数据、开关状态等工况数据进行采集,运用边缘计算、物联网通信、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实现园区、社区、建筑等类型用户的各类用能信息采集与融通共享。设计用户综合用能耦合优化模型,开展用户用能设备的在线监测与优化策略研究,实现用能设备状态全面感知与综合用能智能优化控制,支持用户侧微网场景下的能源开发、转化、储能、传输、消费全过程的一体化监控。  相似文献   

14.
关于加快广西农村能源生态建设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超 《中国沼气》2002,20(2):46-48,50
1 现状1 .1 能源短缺 ,利用率低广西是煤炭石油资源短缺省份。煤炭探明储量为 2 3 .91亿t,占全国储量 (1 0 3 3 4亿t)的 0 .2 1 % ;人均煤炭储量 50t,为全国人均储量 (91t)的 54 % ;广西石油资源量为 0 .3 2亿t,占全国石油资源 (787亿t)的 0 .0 4% ;人均石油储量 0 .68t,是全国人均储量 (2 .6t)的 2 6.1 5%。 1 999年广西能源消费总量为2 472 .73万t标煤 ,人均 0 .52t标煤 ,低于同年全国人均能源消费量 (0 .988t) ,为世界年人均能源消费量的 1 4,是美国年人均能源消费量的 1 2 2 ;而同年广西农村耗能总量为2 3 92万t标煤 ,…  相似文献   

15.
为推动区域农村能源的有效供给和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系统分析了1992—2017年西南高原山区农村生活能源消费变化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农村生活能源的消费总量和人均消费量呈现先升后降的阶段性变化特征(2008年达到最高),至2017年分别较1992年增加了3.64%和65.13%。煤、秸秆和薪材是农村地区主要的能源消费种类。随时间的推进,沼气、油、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煤气和太阳能消费比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商品能源比例由1992年的30.05%增加到2017年的57.60%,体现出能源结构由传统的能源利用模式向多元化、优质化和商品化方向转变。能源消费强度的区域分布基本呈现北高南低的特征,能源消费结构也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因地制宜地采取商品、非商品能源多能互补的农村能源发展模式,重点推进秸秆、薪材等生物质能及太阳能的高效、清洁化利用,是促进西南高原山区农村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把当前世界面临的资源、环境、人口三大焦点问题的关系,用数学的理论概括为人均意识公式。然后用人均意识公式阐明我国农村能源形势的严峻性,进而说明了农村家用沼气在解决农村能源方面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村能源产品实施环境标志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标志是目前国际上实施环境政策的一种形式,是与环境保护相联系的一种产品标志。它主要是为了促进公众在消费方面树立更多的环境意识,激发公众把购买力当作一种环境保护工具,并促使企业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和技术,积极开发一些能适应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替代产品和清洁工艺产品,实现生产,消费与环境的高度协调统一,文章分析了研究了对农村能源产品实施环境标志的必要性,初步探讨了农村能源产品的环境标志评价指标,阈值水平和实  相似文献   

18.
正为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战略思想,助力脱贫攻坚,助力小康社会建设,推动能源消费革命,为绿色发展提供智慧能源消费和利用方式,本刊将开设"乡村振兴智慧用能"专题。征稿内容:小康社会建设中供电企业推动乡村能源消费革命的经验与探索;基于能源互联网技术的乡村智慧用能实践;乡村智慧用能  相似文献   

19.
国情催生阶梯电价众所周知,我国人均能源资源十分匮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为发达国家的1/10。一方面,电力有限,每逢用电高峰,客户反映电压低的投诉此起彼伏,供电员工东奔西跑,忙于抢修。另一方面,高收入人群奢侈用电,浪费惊人,5%的高收入家庭奢侈地消费了24%的电能量。由于历史原因,我国长期实行工业电价补贴居民电价的交叉补贴制度,这意味着浪费电能的行为不但不会受到惩罚,反而和节约用电的家庭一样享受  相似文献   

20.
正为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战略思想,助力脱贫攻坚,助力小康社会建设,推动能源消费革命,为绿色发展提供智慧能源消费和利用方式,本刊将开设"乡村振兴智慧用能"专题。征稿内容:小康社会建设中供电企业推动乡村能源消费革命的经验与探索;基于能源互联网技术的乡村智慧用能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