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尧玲  侯海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56-1157,1186
分析了民族地区基层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意义,提出新农村建设视野下民族地区基层服务政府建设的出路:转变政府职能,在多元主体的推动下实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培养基层政府的服务意识,为民族地区提供足量优质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加大对民族地区的财政投入力度,在社会主义法制下培养新型农民;改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透明化.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治理有效”,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工程,加强和创新乡村基层社会治理是推进新时代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民族地区乡村基层治理是我国乡村基层治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少数民族地方治理的基础,治理成效如何,不仅关系到民族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能否整体实现的战略大局,也关乎乡村振兴战略的整体推进。新时代民族地区乡村治理面临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双重困境,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推进乡村治理的关键所在,只有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建对民族地区乡村治理的引领作用,才能全面地推进民  相似文献   

3.
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是十九大报告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巫溪县社区居民自治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出巫溪县社区居民自治的实际对策。对于提高巫溪县社区居民自治的能力和水平,打造该县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举措,乡村治理法治化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农村地区的体现,对实现乡村治理体系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在乡村治理法治化的实践中,主要面临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基层政府治理能力有待提高、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热情较低、城乡社会治理水平差距大等问题。推动乡村治理法治化,应完善和贯彻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加强基层政府治理水平建设,提高村民参与自治的水平和热情,加强城乡社会协同治理。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村级治理现代化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实村级治理中村民参与程度不高、管理组织效率低下、农村人才外流,降低了村级有效治理的程度。基于这些农村问题,在浙江省枫桥镇"枫桥经验"指导下,伴随着政府职能下沉的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多元主体参与格局得到强化。社会组织极大地提升了基层治理活力,耿集乡贤工作协会作为农村组织在理论创新、文化引领和实践探索方面为我国村级治理提供可复制的经验样本。  相似文献   

6.
提升民族地区基层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是保障各民族人民共同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为实现乡村振兴发挥着“铸魂”“供智”“厚基”作用。研究发现,民族地区基层政府基于当地实际和特色,持续打造文化服务品牌、建设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健全“多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基层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但是,依然面临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利用率较低、专业化人才较为欠缺、数字赋能水平有限、“多元”主体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据此提出优化路径:着重提高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与利用效率、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增强数字赋能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创新“多元”主体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活力,为乡村振兴厚植“智治”基础,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基层社会矛盾和多元利益冲突呈现一些新的特征,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是实现国家社会治理法治化和现代化,建设平安中国的客观需要。通过探讨培育基层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完善社会治理法律体系,培育多元主体治理能力、培育基层民众法律意识,营造基层法治文化氛围等提出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基层治理队伍是目前我国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以社会系统理论为指导,探究西北Y社区多元参与的基层社会治理队伍建设问题。通过对Y社区基层治理现状的分析,结合相关政策和先进地区的经验,提出Y社区今后的发展应当多管齐下,从网格化管理、信息化平台搭建、三社联动下的社区建设等方面来进行突破。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不断提高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乡村作为基层的关键一环,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提升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水平,同时,正确处理与村民自治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商会、合作社等其他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通过基层党建引领带动自治、法治和德治建设,实现相互协调、优势互补、密切配合,凝聚起强大推进合力。  相似文献   

10.
西南民族地区农村自然灾害高发频发,灾害损失严重,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严重滞后。本文在综合考量地域、生态、民族等要素属性的基础上提出,西南民族地区农村自然灾害治理的基本向度是从"碎片化管理"走向"整体性治理";治理方略是以"人、文、地、产"为着力基点,建设立体式防灾减灾体系;治理机制是构建涵盖政府、农户、社会等力量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1.
提高政府绩效是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公共管理科学化的重要方式,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实施绩效管理"是对政府治理理念和方式的重大改革,有利于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政府改革。公民在基层政府绩效管理中有最真实的感受、是公共政策的受益人也是主要作用对象,基层政府与之联系密切,因此加强我国基层政府绩效管理、提高绩效评估科学化需要公民的广泛参与,这与我国社会目前的基本矛盾变化相适应,与建设使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相一致,要完善公民参与机制,建立沟通反馈机制,真正做到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落脚点,真正实现公民参与政府绩效管理。本文从西方国家的理论研究对比我国公民参与现状并提出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2.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0):196-198
社会治理理念的转变和治理环境的变化对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理念的推动下,贵阳市通过精简管理层级,构建"一委一会一中心""一社多居"的治理格局等一系列基层社会改革探索出了一条"一核多元、五力共治"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这些实践探索在治理的理念、目标策略和手段方面框塑了基层社会整体性治理模式。在今后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模式优化过程中,可以从公众需求的回应力、多元化的治理主体、治理层级、功能和部门的整合以及基层政府信息政务建设等几个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13.
农村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和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作为重要内容进行部署,为做好新时代基层治理工作明确了基本方向。本文以T市S镇为研究对象,通过对S镇农村基层治理现状进行实地调研,运用问卷调查方法及访谈当地村民、村干部等方法获得了详细的调研资料。研究表明,S镇基层社会治理总体情况较好,但是与面临日新月异的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群众更加个性化、更加差异化的需求相比,在治理人才缺乏,素养不高,缺乏资金保障,建设滞后,群众缺乏参与,制约治理,监督成效不显,缺乏抓手。针对存在的矛盾问题,对创新S镇基层治理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对策,重点在构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新格局,强化投入保障、提升资金和人才支持,创建网格化管理机制、促进基层治理精细化,健全权力监督体系、促进基层工作落实四个方面下功夫,期望为进一步提高农村治理水平和能力,推进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实行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是提升城乡基层治理水平的有效途径,对于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具有重要意义。自治是指在基层实行群众自治。城市和乡村中由居民或村民选举产生的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是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直接面向人民群众、直接服务人民群  相似文献   

15.
社会转型时期,将社会组织纳入社会治理主体范畴已成为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民族地区社会组织凭借区域与文化的组织特性,在现有法律框架下,在基层具体公共事务、公共服务与产品、基层民主管理等基层社会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具有广泛的参与空间。但民族地区社会组织参与面临行政化倾向和管理体制缺陷、参与制度化缺失、参与动力不足等瓶颈。因此,从参与体制机制、制度规范、参与平台、激励扶持等方面设计民族地区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化路径就显得十分重要而紧迫。  相似文献   

16.
黄婷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5):264-265,300
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语境下,推进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矛盾治理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社会组织在基层社会矛盾化解中发挥着"信息-预警"、"桥梁-对话"、"调解-疏导"的重要协同作用,有效弥合政府在基层社会矛盾治理中的不足。为此,应致力于在价值构建层面上进行合作与鼓励,在能力构建层面上加大培育扶持力度、加强社工人才建设,在制度构建层面上开拓渠道、完善法制,构筑共建共治共享语境下社会组织协同参与基层社会矛盾治理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7.
基层社会治理一直以来都是推动国家进步和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国家治理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了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概念,将构建社会治理体系放在了改革至关重要的位置上,强调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如何创新体制,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完善是我国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部分。从目前我国基层"三治合一"的现状着手,通过分析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途径,试图完善我国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8.
随着区域一体化的演进与要素流动性的风险叠加,公共危机跨行政区域与功能边界传播的特点日益凸显,农村地区作为公共危机的高发地段亟待提升应急治理能力。通过分析中国农村公共危机的府际治理现状,结合《州际应急管理互助协议》(EMAC)运作机制的相关经验,构建了中国基层政府"纵横联动、多元互动"的府际协同治理机制,旨在为中国基层危机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文件代表着国家意志,考察文件的动态变化能够透视出国家的战略走向与发展思路。从文件视角出发,对十八大以来的八个"中央一号文件"进行系统梳理,综合分析这段时期国家对乡村治理秩序的形塑,可以得出: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基"、以建构完善乡村治理体系为"核"、以打造维护乡村互动关系为"脉"是其基本的实践逻辑。总的来说,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围绕着"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这一中心议题来开展,并且兼顾了对内对外两个方向的工作。建构完善乡村治理体系着重关注统筹深化村民自治实践、推进乡村法治建设、提升乡村德治水平,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在多元互动的乡村治理格局中,打造维护好国家与乡村、城市与乡村、基层政府与乡村的互动关系同样也是国家的重要关切。  相似文献   

20.
基层政府作为基层治理体系的主导者,是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到基层社会的重要组织载体。如何实现社会治理重心下移与自身治理与服务能力的有机衔接是当前基层服务型政府建设面临的重要挑战。H市基层政府改革与创新实践经验表明,实现社会治理重心下移与基层服务型政府建设有机衔接的核心是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统筹与协调功能,关键是推动管理下移改革基层政府行政体制,基础是推动资源下移夯实基层政府服务能力建设基础,目标是推动服务下移建设人民满意的基层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