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常态下,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是旅游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基于此,从分析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入手,探讨两大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主要瓶颈,提出推动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2.
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可以通过创意、休闲体验、展示和技术途径实现融合,并形成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可围绕“基础研究→技术集成→内容制作→策划融合→营销与服务、品牌经营→衍生产品开发与营销、品牌再延伸→消费者购买环节”形成乡村文化旅游产业价值网络。从乡村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主体看,主要有政府、乡村集体、外来投资商和乡村居民个体,并由此形成多种融合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乡村文化旅游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在乡村文化旅游中存在着缺乏多元化发展思维、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并阐明了文化创意产业对乡村文化旅游业的促进作用,进而提出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文化旅游的融合途径,从树立多元化思维、鼓励创意发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融入创新精神、转变旅游结构,建立旅游文化平台等方面展开论述,旨在推动乡村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促进乡村文化旅游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4.
推动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实现乡村地区多产业协同发展,能极大弥补旅游产业及文化产业在发展资源、产业建设等的不足,进一步发挥文化产业及旅游产业多元化优势,强化乡村地区文化产业及旅游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为此,各地区应基于乡村振兴发展要求,切实做好对文化产业及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规划,从提升构建文化产业及旅游产业顶...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乡村旅游发展迅速,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乡村旅游转型势在必行。乡村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两个产业的融合能够创造出更多的可能,为乡村旅游业提供全新的发展机遇。重点关注我国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特点与内涵,着重分析两个产业之间的密切联系,以期为两者的融合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朵建伟 《新农业》2023,(6):82-83
党和国家十分重视“三农”问题,强调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与发展,其中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就是一种有效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本文对相关概念进行了概述,指出当前文化产业融合的必要性,论述了文化创意产业同乡村旅游产业融合所面对的问题,并探析了未来发展的思路与策略,旨在推动乡村地区的发展,落实乡村振兴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乡村旅游市场前景广阔,但依然面临很多困境。为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产业,促进乡村经济有效发展,结合观察法、调查法以及文献研究法,对全域旅游下的乡村文化旅游发展对策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融合政府、文化产业相关资源,拓展旅游项目可以有效提高乡村文化旅游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张曼婕 《湖北农业科学》2014,(14):3430-3433
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兴未艾且发展趋势强劲的背景下,以贵州省为例,研究分析了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和乡村旅游产业之间的互动与融合发展现状。结果表明,文化创意产业能促进贵州省乡村旅游的深度开发,对提升贵州省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而贵州省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为贵州省民族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基础内容和素材。因此,提出走民族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相结合的模式是促进贵州省第三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的设想。  相似文献   

9.
乡村旅游是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三产融合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湖南省桃江县洋泉湾村是湖南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和省级美丽示范村。为总结洋泉湾乡村旅游发展经验,推动三产融合高质量发展,分析了洋泉湾乡村旅游发展中资源缺乏有效整合、产业融合不足和共同致富组织化不强等问题,提出了洋泉湾乡村旅游通过“农业+”的模式与三产融合发展,并从三产融合、利益共享、文化传承方面探索洋泉湾乡村旅游发展的路径,以期为其他村庄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非遗文化作为新疆宝贵的文化资源,将其独特魅力与乡村旅游进行融合,实现产业跨越式发展和创新,是推动新疆乡村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当前新疆非遗文化资源的旅游经济价值没有得到深入挖掘,非遗文化资源的选择与乡村旅游特色不协调、不契合,缺乏全局性规划;非遗文化资源市场化程度不高;存在旅游类产品单一、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文化类品牌塑造;缺乏高素质人才、旅游服务质量偏低等问题。鉴于此,将从新疆非遗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互动关系入手,探索构建非遗文化与乡村旅游多元化融合发展模式,创立"乡村非遗文化旅游+"品牌和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体系,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1.
乡村旅游与脱贫攻坚的深度融合,是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必然途径。以麻阳苗族自治县为例,阐述了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融合发展的关系,并对麻阳县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融合发展进行了SWOT分析,提出了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融合发展的思路,设计了长寿康养型、生态观光型、产业融合型、红色印象型、文化传承型等5种融合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文化是乡村最根本的属性之一,也是乡村旅游的本质和灵魂。首先对国内外乡村旅游业与文创产业的研究现状进行论述。其次以河北省近郊乡村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优势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再次运用“旅游+”的核心概念,提出以乡村文化为灵魂、以旅游体验为方式、以文创产业为载体、以艺术设计为提升手段的近郊乡村文化旅游发展模式。最后,通过河北省仝家窑村的设计实践,论证河北省近郊乡村旅游与文创产业艺术化融合发展的建设构想。  相似文献   

13.
乡村旅游是乡村地区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的新业态,是中国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当前正迎来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从产业构成视角分析"农业旅游+文化旅游+生态旅游"的融合新业态,在旅游空间、对象、形式等方面分析了乡村旅游新内涵以及产业构成和旅游活动组合.在明晰乡村旅游内涵和产业构成的基础上,进一步从"需求侧"刺激和"供给侧"...  相似文献   

14.
新常态下,人们"看山望水忆乡愁"的需求日趋旺盛.为满足人们对美丽乡村的憧憬与向往,传统乡村旅游急需革新思维,在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中探索新型"打开方式".立足新常态背景,分析"乡村旅游+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价值与路径,为助力创意乡村旅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5.
乡村旅游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支柱,但近年来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促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从而更好助力乡村振兴,需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打造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品牌;提高乡村文化辨识度,丰富乡村文化旅游形式;完善基础设施,加强人才引进和培训,提升乡村旅游服务品质;推进乡村旅游集中连片发展,共享游客"流量"和经济红利;利用"互联网+"优势,拓展宣传推广渠道。  相似文献   

16.
研究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探索特色产业脱贫之路,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具体行动,对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皖西地区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资源优势明显、基础较好。但是,两大产业的融合度不理想,出现产业结构不合理、市场化程度不高、关联度不够、内生力不强等问题。应坚持产业融合发展理念,发挥区域历史文化、革命文化、生态资源、地理位置以及国家扶持政策等综合优势,创新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发展,提高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质量,衍生文化旅游产业新的业态,切实提高产业经济效益和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带动力。  相似文献   

17.
乡村休闲旅游贯穿农村一二三产业,是促进产业融合、乡村振兴的有效方式。以长沙市望城区5个乡村旅游重点村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研法和实地访谈法对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特征、影响因素进行归纳和分析。研究发现,交通通达性和住宿设施建设是制约发展的两大主因;同类同质产品难发展,创意成为突破点;构建乡村景观寻“乡愁”,旅游业态培育成关键。提出立足文化地理意蕴、加强旅游与农业融合、打造高质量的休闲旅游度假区等空间发展路径和产业融合路径,以此实现乡村休闲“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相似文献   

18.
腊树园村是宋玉故里,以宋玉文化为代表的乡村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很适宜进行乡村旅游开发来打造宜城的宋玉文化品牌。在进行宋玉文化资源的乡村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的基础上,从宋玉文化内涵挖掘、名人品牌打造、政策利用、旅游产业要素配套、农文旅融合发展和乡村旅游形象塑造等方面提出针对性的乡村旅游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9.
广西边境贫困地区乡村旅游资源丰富,适合发展乡村旅游,但是仍然面临着乡村产业单一、农民参与旅游意识不强、乡村治理效率低、乡村旅游文化内涵缺乏、乡村生态环境屡遭破坏等诸多困境.基于旅游产业效应理论及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五大目标要求,分析发现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的基础条件包含乡村旅游资源、乡村旅游市场需求、政府大力扶植等方面,并从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结合乡村振兴五大目标理清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的作用机制,最后提出实施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创新乡村旅游增效体系、完善乡村旅游服务、打造乡村旅游品牌、建立乡村旅游生态体系等助力乡村振兴的具体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20.
“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发展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以保康县陈家湾村为例,通过SWOT方法对陈家湾红色旅游资源进行分析,针对陈家湾村面临人才缺乏、红色旅游产品文化内涵缺失等问题,提出开发军事体验基地、忆苦思甜等产品,为陈家湾乡村旅游产业注入红色精神的文化内核,助力陈家湾实现乡村振兴和红色旅游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