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1 毫秒
1.
2018年6月21日,云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在试验基地云南高背鲫原种场开展金沙鲈鲤流水池养殖试验,共投放平均体重约20 g的金沙鲈鲤苗种5 000尾,合计100 kg。2019年9月26日进行测产验收,经过188 d养殖,共收获金沙鲈鲤208.32 kg,成活率93%,平均体重达44.8 g,最大体重95.0 g,平均全长17.3 cm,最大全长22.5 cm,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桑石磊 《农技服务》2014,(5):156-157
采用常规测量法测定丰产鲫和异育银鲫"中科3号"的形态特征,在水质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异育银鲫"中科3号"的主要生长性状为:60d后,平均全长15.47cm,平均体重58.25g,150d后,平均全长17.49cm,平均体重84.25g,270d后平均全长19.46cm,平均体重128.05g;丰产鲫的主要生长性状为:60d后,平均全长16.05cm,平均体重65.85g,150d后,平均全长18.33cm,平均体重98.24g,270d后平均全长20.48cm,平均体重150.25g。从两种鱼同池饲养生长对照来看,异育银鲫"中科3号"日增长率、日增重率分别比丰产鲫高0.02%、0.02%。试验结果显示异育银鲫"中科3号"是一个比较有前途的养殖新品种。  相似文献   

3.
人工养殖条件下达氏鲟生长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人工养殖条件下达氏鲟的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试验测量数据处理分析,结果表明:平均体重617.27 g,平均全长53.45 cm,平均体长42.38 cm的达氏鲟通过140 d的人工饲养达到平均体重为1379.32 g,平均全长为66.05cm,平均体长为53.55 cm的个体,其全长平均日生长量0.09cm、平均瞬时生长率0.151%,平均日增重量5.443 g、平均瞬时增重率0.574%;全长与体长之间呈线性关系TL=1.1398SL+4.9157,R2=0.9986,体重与全长的关系为WWTL=0.0002TL3.7423,R2=0.9977,体重与体长的关系为WWSL=0.0019SL3.3821,R2=0.9944,幂指数b值均大于3,表明体重在617.27~1379.32 g之闻的达氏鲟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生长为异速生长类型,体重生长快于全长和体长生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研究滇池金线鲃的胚胎发育情况,为其人工繁殖、种质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Olympus SZ61体视解剖镜观察人工催产受精的滇池金线鲃受精卵,记录其胚胎发育过程.[结果]在水温14.7~15.2℃的条件下,滇池金线鲃从受精卵至全部出膜需要200.6 h,有效积温达2977.9℃.滇池金线鲃的胚胎发育可划分为7个阶段及23个发育时期,其7个阶段分别为受精卵、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神经胚期、器官发生期及出膜期.初孵仔鱼全长约7.6 mm,卵黄囊较大且呈长椭圆形,喜伏于池底或寻找缝隙躲藏.[结论]在滇池金线鲃人工繁殖生产中,应对原肠中期的受精卵进行消毒,人工剔除死亡的受精卵,同时适当提高水温,加快胚胎发育速度,缩短孵化时间,降低水霉感染风险,提高滇池金线鲃孵化率.  相似文献   

5.
研究滇池金线鲃野生苗种驯养培育技术,结果表明:滇池金线鲃野生苗种易于驯养,生长快,成活率高,但喜迎水跳跃,进排水时要注意做好防逃工作。  相似文献   

6.
昆明金线鲃属三新种记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记采于昆明官渡区和西山区金线鲃属鱼类3新种。分别命名为官渡金线把Sinocyclocheilus guanduensis Li et Xiao,sp.nov,黄龙洞金线把Sinocyclocheilus huanglongdongensis Liet Xiao sp.nov和何氏金线把Sinocyclocheilus hei Li et Xiao sp.nov。官渡金线鲃侧线鳞平均72.4(66-76),侧线上鳞平均30(29-31),侧线下鳞18~19,与滇池金线鲃上述3种鳞片61.6(58~69)、22(18~26)和11~12显著不同,两者分子遗传距离4.2%-4.5%表明是两个不同物种;黄龙洞金线鲃口须长,吻须后伸过眼后缘,颌须后伸达前鳃盖骨后缘,体鳞细小。背鳍前体背大部裸露无鳞或细鳞隐于皮下,而显著不同于滇池金线鲃,两者分子遗传距离2.2%~2.4%,亦表明为不同种;何氏金线把以鳃耙3~4.侧线鳞80以上,口须长等与滇池金线鲃鳃耙5~6,侧线鳞58~69,口须短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索奥尼罗非鱼池塘当年养成达出口规格的模式,进行池塘养殖当年繁殖的奥尼罗非鱼苗种达出口规格的试验。在0.18hm^2池塘中投放全长为3-4cm的奥尼罗非鱼鱼苗2860尾,经178d养殖达到出口规格。奥尼罗非鱼平均体重为0.75kg/尾,最大为1.1kg/尾。平均体长为26.1cm,最大为29.5cm。总产量为1750kg.平均产量为9720kg/hm^2.养殖成活率为81.6%。  相似文献   

8.
澳洲龙纹斑鱼种生长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福建山区养殖条件下,进行澳洲龙纹斑Maccullochella peelii peeli鱼种的饲养试验。澳洲龙纹斑鱼种的平均体重和全长分别为(1.29±0.23)g和(4.56±0.30)cm;试验期水温22~28℃,投喂粗蛋白51.2%的商品饲料。经97d培育,澳洲龙纹斑鱼种的平均体重和全长分别达(12.84±1.30)g和(10.03±0.36)cm。澳洲龙纹斑鱼种体重和全长特定生长率分别为2.37%和0.81%;该鱼种体重与全长的最优回归方程为幂函数方程W=0.016L~(2.884)。以Gompertz非线性生长模型算得澳洲龙纹斑鱼种体重和全长生长拐点分别为11.8g和8.5cm,拐点日龄分别为170d和149d;全长生长拐点日龄的出现先于体重生长拐点。  相似文献   

9.
稻田大鳞鲃鱼种养殖试验,在5亩、8亩、10亩、15亩4块稻田中进行,投放全长3 ~4cm鱼种进行养殖,亩投放密度500尾、600尾,经过近4个月的养殖,用浮性膨化颗粒饲料,蛋白含量分别是35.2 %、28.8 %,粒径分别是0.5 mm、1 mm,补充天然饵料不足,用微生态制剂-光合细菌调节水质、预防疾病,收获时,大鳞鲃全长9.0~17.0cm,平均尾重52g,成活率87.6~89.4%,亩产量22.7~24.1kg。稻田养鱼,不仅提高了土地和水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而且提高了水稻的品质,稻渔双收,亩综合增收6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0.
金沙江鲁地拉电站建成,为渔业增殖和养殖提供129.45 hm~2水面。以短须裂腹鱼为材料,通过网箱设置、苗种投放和投饲管理,进行鱼种培育和成鱼养殖试验,总结裂腹鱼养殖模式和养殖技术,为电站库区推广养殖提供技术指导。试验结果:投放短须裂腹鱼1龄鱼种34 560尾15.62 kg,体重0.45 g,平均体长为2.77 cm,经12个月培育鱼种30 615尾685.7 kg,尾重达22.40 g,增加21.95 g,增重48.78倍,平均体长达10.06 cm,增加7.29 cm,增长2.63倍,成活率88.59%,饲料系数2.58;投放2龄鱼种16 732尾261.81 kg,体重15.65 g,平均体长为9.89 cm,经12~13个月饲养总产成鱼14 022尾2 046.10 kg,尾重达145.92 g,增加130.27 g,增重8.32倍,平均体长达17.46 cm,增长7.57cm,增长0.77倍,成活率83.80%,饲料系数2.99。结果表明,短须裂腹鱼具有生长快、病害少的特点,网箱培育鱼种和成鱼养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在河南省郑州市姚桥乡特种水产养殖场进行了罗非鱼和淡水白鲳套养试验,取得了较明显的经济效益,从2005年5月16日放养8~9 cm单性尼罗罗非鱼种12万尾,经过7个月养殖试验测定,共存活11.52万尾,成活率96%,平均体重756 g/尾,最大体重821 g/尾。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淀山湖本地青虾高效生态养殖模式,特进行了淀山湖本地青虾早繁苗试验和高效养殖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早繁苗试验每667m~2平均产苗约60万尾;高效养殖对比试验,试验组(种植黄花草)青虾体长范围3.7~6.4cm、体重范围1.34~5.29g、平均体重2.9g、青虾个体规格5cm的占35%以上、平均每667m~2产量为70kg,与对照组(未种植水草)相比,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3.
本文总结了北方稻田大鳞鲃鱼种的养殖技术,包括选鱼种与选田、稻田改造、消毒、鱼种投放、饲料及投喂、水质调节、农药施用等。经调查可知,收获时大鳞鲃全长9.0~17.0 cm,平均重量达52 g/尾,产量为340.5~361.5 kg/hm~2。稻田养鱼不仅能够提高土地和水资源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还能提高水稻品质。稻渔双收,综合增收达到9 000元/hm~2以上。  相似文献   

14.
为调整养殖品种结构,扩大名优品种放养量,提高鱼类质量和档次,2010年开展翘嘴红鲌网箱养殖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投放平均尾重0.24 g、全长7~10 cm的翘嘴红鲌苗种计30 000尾,放养密度为200尾/m2;通过近10个月饲养,平均尾重达到300 g,最大个体470g;产量55.2 kg/m2,纯利润达93 320元。  相似文献   

15.
对1龄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在静水池塘养殖条件下的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平均体全长25.99 cm、平均体重53.70 g的施氏鲟经过60 d土质静水池塘的培育,体全长增长58.83%,体重增长360.20%.体重与体全长呈幂函数关系,关系式为W=0.000 6 L3.484(R2=...  相似文献   

16.
从福建地区引进规格为2~3 cm的赤点石斑鱼苗种2万尾,在海南椰林地区进行室内水泥池流水养殖试验,结果表明:经过16个月的养殖周期,苗种成活率为36%,平均体重为396 g/尾,最大体重550 g/尾。  相似文献   

17.
泥鳅与家鱼鱼种无土生态养殖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达  和民  龙战勇  肖秀兰  刘红  杨春 《江西农业学报》2010,22(2):107-108,112
在废弃的游泳池,采用泥鳅与家鱼鱼种混养,不铺底泥,移植水葫芦,经6个月试验,泥鳅平均体重增重1.8倍,收获150 kg;草鱼鱼种平均体重690 g,收获210 kg;鲢鱼鱼种平均体重134 g,收获65 kg;鳙鱼鱼种平均体重50 g,收获25 kg。试验池水质达到了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通过在攀西地区利用池塘饲养大鳞副鳅,放养时平均全长37mm、平均体重0.48g的大鳞副鳅鳅苗20000尾,密度43尾/m2,试验时间30d。结果表明:大鳞副鳅经过30d的饲养,平均全长达到68mm,平均全长净增长31mm,日增长1.03mm,全长增长率83.78%;平均体重达到4.35g,平均体重净增重3.87g,日增重0.129g,增重率806.25%;成活率95.86%。  相似文献   

19.
从国外首次引入日本黄姑鱼受精卵,育成苗种后进行海水池塘及网箱的养殖试验,并进行越冬试验及亲鱼的继续培育。结果表明:(1)经5.5 个月的池塘养殖,个体平均体长达31.1cm、体重515.0g,养殖成活率为82.85%。(2)经5.5个月的网箱养殖,个体平均体长达28.1cm、体重438.8g,养殖成活率为81.66%。(3)日本黄姑鱼养殖水温下限为5.5-6.0℃。(4)经25个月的池塘养殖、亲鱼平均体长达54.0cm、体重2700.0g。  相似文献   

20.
日本黄姑鱼养殖试验初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国外首次引入日本黄姑鱼受精卵,育成苗种后进行海水池塘及网箱的养殖试验,并进行越冬试验及亲鱼的继续培育。结果表明:(1)经5.5 个月的池塘养殖,个体平均体长达31.1cm、体重515.0g,养殖成活率为82.85%。(2)经5.5个月的网箱养殖,个体平均体长达28.1cm、体重438.8g,养殖成活率为81.66%。(3)日本黄姑鱼养殖水温下限为5.5-6.0℃。(4)经25个月的池塘养殖、亲鱼平均体长达54.0cm、体重2700.0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