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做好农村老人的养老和护理工作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分析了目前农村寡居老人的健康实际情况,分析如何做好农村寡居老人的养老护理服务供给侧改革。  相似文献   

2.
乡村振兴战略是"十四五"规划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农村养老问题直接影响农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的农村养老现状和农村养老形式,然后从空巢老人数量、养老生活经费、农村养老模式及老人精神慰藉4个方面分析我国农村养老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农村养老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详细探究,最后...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问题的不断发展,山区农村老人相较于其他地区老人由于各种原因养老问题更加困难,尤其高龄老人生活很难处于良好照料的状态,山区农村高龄老人养老困难越来越突出,需要特别关注,本文以缙云县永安村为例对山区农村高龄老人养老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如何改善山区农村高龄老人养老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农村经济结构、家庭模式的转变,农村养老模式面临着新的挑战。由于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与城市相比较差,加上绝大部分农村地区尚未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随着子女纷纷外出,老人与子女分居,不可避免给许多孤寡老人的生活带来一系列的困难和问题,虽然政府给与了这些孤寡老人极大的帮助,但是光靠政府的努力还是不够的。分析通过调查提出解决思路和对策,能够引起更多社会人士对这些老人的关注,并且通过描述农村养老保障的现状与问题来思考和分析农村养老保障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5.
农村空巢老人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在我国的社会结构中占有相当比重,随着其年龄的增长和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现状应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于2008年5月在内蒙古卓资县进行的调研发现,农村空巢老人普遍存在着生活困窘、生活照顾缺位、医疗费用高、精神生活单一、孤独感强烈等问题.因此从加强孝文化建设、发展农村经济、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方面入手,探讨改善空巢老人的养老现状,逐步解决贫困地区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109-110
进入老龄化社会后,农村的养老问题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社会话题。本文通过对史各庄村老人的走访调查,对他们的生活情况进行描述,探讨了农村养老现状并提出建议,旨在呼吁更多的大学生关注社会养老现象,提高社会意识,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培养责任感,从而发挥学术调查研究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从上世纪90年代我国老龄化问题的初显到以惊人的速度形成"未富先老"的局面,我国老年人的数量和比例都以惊人的速度在增长,"养老保障"成为人们密切关注的新的社会问题。而农村残疾人的养老保障问题,因农村残疾老人与其他老年群体比较而言存在着巨大的生理和心理差异以及经济地位上的弱势,生存状况更加令人担忧,他们的养老问题成为家庭、社会和国家共同关注的焦点,要想获得更完善更充分的养老保障需要国家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以及家庭或社区给予更多的帮助和服务,即从多元化的福利治理中找到农村残疾人养老保障的途径。本文从我国农村残疾人的实际生活状况出发,分析目前我国在农村残疾人养老方面的现实问题,并对我国农村残疾人的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设提出政策框架和综合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伴随我国老龄化压力不断增大,老年群体愈加受到社会关注,而农村空巢老人这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其养老成为我国老龄事业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对江苏、重庆两个地区进行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两地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现状,分析空巢的原因,总结养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农村空巢老人如何养老提出对策建议,向社会传达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期望与要求。  相似文献   

9.
计划生育实施以来,我国农村"失独老人"数量快速增长,其养老保障问题已引起国家及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目前,农村"失独老人"养老存在保障资金不足、权益受损、老而无依等问题。本文将治理理论的核心要义运用于农村"失独老人"养老保障研究,认为有效解决农村"失独老人"的养老保障问题需要同时发挥政府、市场、社会多方面的力量: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社会的调节机制、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重视家庭养老的基础作用。  相似文献   

1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15):241-242
基于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数据,探讨了我国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规划安排的现状,结果显示,中国农村留守老人普遍缺乏对老年期的养老规划和准备,在少数进行过规划和准备的人群中,现金储蓄仍是其最主要的经济准备手段。传统的养老观念对农村留守老人影响较大,对于养老规划存在方式单一等问题。要逐步转变农村留守老人的传统观念,加强新模式的养老方式的宣传力度,丰富农村留守老人养老方式。  相似文献   

11.
老人如何安享晚年是当代社会所关注的热点问题。据《中国农村养老高峰论坛》数据统计,我国60岁以上老人约占2.3亿,其中1.2亿在农村。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有33.3%的老年人处于绝对贫困状态,剩余66.7%老年人中约50%处于相对贫困。农村地区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农村留守老人无人养老等社会问题凸显。养老的难点和短板在农村,农村是我国养老问题最严重、最难解决的地方,因此解决农村地区贫困问题是破解农村养老困境、释放老年人口"二次红利"的首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关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农村老人生活满意度是我国积极老龄化战略实施和农村现代化治理的重要内容。2017—2021年安徽民生调查数据显示,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冲击下,农村老人总体生活满意度下降;医疗卫生焦虑大幅上涨,对基本生存问题的担忧超过了对养老服务的需求;人力资本质量、社会经济参与正向影响其总体生活满意度。提升农村老人生活满意度的重点在于精准回应生活需求,赋予低龄老人经济再造能力,依托自然禀赋嵌入互助养老组织,构建多级联动的危机治理格局,优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农村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投身于城市化建设中,导致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的数量呈几何倍数增长。分析了我国农村空巢老人产生的背景和面临的养老问题,提出了因地制宜发展农村农村经济,吸引广大青年返乡,转变养老观念,丰富老人精神生活,弘扬传统美德,使"孝道"深入人心,建立特色农村养老新模式等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我国农村在经济结构、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养儿防老","父母在,不远游"等传统思想逐渐淡化,传统的耕作生活方式也有了改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进城打工,留下老人独守家乡。空巢老人已经沦为了弱势群体,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也成为了一大社会难题。本文将对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既适合我国国情,符合我国传统文化习俗,又能满足空巢老人养老需求的养老对策,使农村老年人能够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问题成为社会的热点。然而,人们大多关注城镇养老问题,对农村地区养老问题却鲜有问津。事实上,农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年轻人的需求,再加之大城市优势资源的吸引,大量农村青年涌入大城市务工。因此,在农村地区就出现大量空巢老人,其养老问题愈发严重,如何解决空巢老人养老问题是我们面对的一个新课题,亟需采取妥善措施加以解决。根据抽样调查,发现农村空巢老人普遍生活拮据,缺乏满  相似文献   

16.
在城乡流动的社会背景下,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日渐凸显,其中责任伦理的变化是影响农村养老方式改变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先对"责任伦理"先对农村老龄化的背景作了简要描述,进而以从"反哺"到"逆反哺"的伦理变迁为线索,并对我国农村老人所遭受的生活挤压作了诠释和分析,最后从责任伦理视角下以子女、老人和社会三个方面提出伦理重构的优化路径,以此来应对农村老龄化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7.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19):207-208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海阳市农村养老存在着子女赡养压力大、"空巢老人"数量增多、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仍有缺陷等问题,分析得出子女不在身边,老人生活供给水平不足是制约海阳市农村养老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海阳市农村养老要依靠多种措施强化家庭养老,丰富农村老人的精神生活以及加强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对策,以促进海阳市农村养老工作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7):225-228
几十年间,粗放的城镇化进程使我国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农村家庭结构产生了巨大变化,农村老人的生活也面临着诸多新的问题。新型城镇化目标强调农村的城市化,要求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在此背景下我们不得不对农村老年人的养老、医疗、照料等进行更多的思考。列举农村家庭结构变化的几点要因,客观描述了农村家庭结构变化给老人生活带来的困境,并从农村老年人社会保障工作视角提出了加快农村社区养老模式探索、完善农村养老和医疗服务体系、加快农村社会福利设施建设、全面优化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等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老龄化进程加速发展,其中,失能老人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失能老人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需要我们在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过程中对其给予更多的关注。养老和医疗是老年人最为关心的两个问题,传统的养老和医疗相分离的模式给老年人的生活带来诸多的不便,大力推进医养结合模式将提升失能老人的生活品质。但是,发展医养结合模式在现阶段面临着许多的制约因素。因此,就城镇失能老人的医养结合模式的构建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养老目前是我国面对的主要问题,吉林省在城市社区居民养老方面有一定的经验。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农村人口众多,农村老人养老可借鉴城市开展社区居民互助养老的成熟经验,在政策制定、人员配备方面给予更多的扶持,以帮助农村居民实现"自助+互助+第三方经营"的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