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8 毫秒
1.
采用挤压膨化技术对黑豆进行膨化,以黑豆馒头品质为测定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参数为挤压温度150℃,物料水分20%,螺杆转速170 r/min,喂料速度15 Hz.结果显示,在上述条件下经膨化处理的黑豆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为12.67%;对黑豆面团的流变特性和黑豆馒头品质进行测定,确定黑豆粉的最适添加量为20%.  相似文献   

2.
以糙米为原料,采用挤压膨化技术,通过改变挤压机机筒温度、物料水分、螺杆转速、物料粒度等工艺参数,研究挤压膨化对糙米中植酸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等营养因子的影响。通过调控不同的挤压膨化条件,如螺杆转速、物料水分、物料粒度以及挤压温度等条件,了解不同条件对营养因子的影响,并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实验得出最佳挤压膨化方案。其结果为:温度、粒度、水分含量及主机转速对植酸的影响均较大,而温度和螺杆转速对WSC的影响较大;为了最大限度的保持糙米营养特性,应该尽量使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使植酸含量降到最低。所以在挤压膨化中通过响应面实验得出最佳优化工艺参数为:粒度55.12、水分19.63%、温度134.21℃、主机转速21.41Hz。  相似文献   

3.
为了确定鹰嘴豆淀粉的最佳膨化状态,以膨化率为指标,用SLG35-A型双螺杆膨化机对鹰嘴豆淀粉进行处理,然后运用响应曲面法优化原料水分含量、温度、主频(螺杆转速)、喂频(喂料速度)等4个工艺参数,最终确定膨化率的最优工艺条件,并研究了挤压处理对鹰嘴豆淀粉吸水性指数、溶水性指数的影响,确定最佳膨化率的工艺参数为主频27 Hz,喂频24 Hz,水分含量16%,温度85℃,此时鹰嘴豆淀粉的膨化率为1.35%。结果表明,鹰嘴豆淀粉经过挤压膨化后,膨胀率、水溶性指数(WSI)和吸水性指数(WAI)都随着膨化条件的改变而发生不同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大米 豆粕和燕麦复合挤压工艺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米、豆粕和燕麦为主要原料,研究物料含水量、机筒温度、螺杆转速和喂料速度对糊化度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曲面法对挤压膨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物料含水量17.92%,机筒温度160.50℃,螺杆转速184.32 r/min,喂料速度21.99 r/min。  相似文献   

5.
借助双螺杆挤压机通过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设计,研究机筒温度、水分含量、螺杆转速和喂料速度4个挤压操作参数对高营养复合杂粮米的糊化度、复水性及整体质构的影响以及优化工艺参数。经响应面分析最终确定最优工艺参数是机筒温度157℃,水分含量17%,螺杆转速183 r/min,喂料速度232 g/min,在此工艺条件下复合杂粮米的糊化度为82.10%,与响应面分析得的预测值仅差0.49%,这表明此工艺具有潜在的工业化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加工谷物早餐时,挤压膨化影响产品的感官评价、膨化度、糊化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研究了原料成分、挤压膨化操作参数等因素的影响,主要考察物料含水量、机筒温度、螺杆转速、进料速度等参数对产品的影响。以膨化度、糊化度为考察目标进行了试验,最终确定最佳挤压工艺参数为:物料含水量16%,机筒温度设置为第3组,5个区温度分别为:80,90,110,130,165℃,螺杆转速为140r/min,进料速度为30r/min。  相似文献   

7.
以甘薯为原料,采用挤压膨化技术对甘薯挤压工艺条件及其理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影响甘薯粉挤压膨化的主要因素是膨化温度,其次是螺杆转速和物料粒度,物料含水量影响最小,最佳工艺条件是物料粒度40目、物料含水量28%,螺杆转速400 r/min,膨化温度165℃。在此工艺条件下甘薯粉的糊化度为90.11%。甘薯经挤压后总糖含量明显上升,可溶性纤维含量增加,淀粉含量显著下降,蛋白质、不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减少,吸水指数和水溶性指数大幅度提高,甘薯的理化特性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8.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研究挤压工艺条件对高粱仁膨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回归方程能较好地预测高粱膨化度随挤压工艺参数变化的规律,高粱挤压膨化的最佳工艺条件是:物料含水量25.5%,物料粒度60目,转速300 r/min,膨化温度164℃,膨化度3.22。  相似文献   

9.
响应曲面法优化高粱挤压最佳操作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粱为原料,研究系统操作参数,包括:物料含水率、喂料速度、螺杆转速、机筒温度对目标参数的影响,并以响应曲面法优化最佳操作参数,优化得到的最佳操作参数为:物料含水率15.77%,喂料速度26.97r/min,螺杆转速181.20r/min,五区温度158.28℃。  相似文献   

10.
针对油菜籽传统加工工艺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油菜籽全含油膨化预榨制油新技术,并研究了膨化操作参数对预榨饼残油的影响规律。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油菜籽为原料,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原料水分含量、膨化温度、模孔直径,以及喂料速度对预榨饼残油含量的影响,并得到最优工艺组合。结果表明,原料水分含量和喂料速度对预榨饼残油含量影响显著;在原料水分含量8%,喂料量33t/h,膨化温度95℃,模孔直径8mm的条件下,预榨饼的残油最低。此参数下的验证试验也与以上结论一致。与传统工艺相比,该技术显著降低了预榨饼残油(由18%以上降到15%以下),同时毛油质量得到改善,含磷量显著下降(由800×10-6降到150×10-6以下),有利于浸出过程的进行。  相似文献   

11.
青稞籽粒中β-葡聚糖在发芽过程中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确定青稞的处理条件对发芽率的影响,测定与分析发芽青稞中β-葡聚糖的含量的变化。不同温度和时间条件下,统计青稞籽粒的发芽率,并收集样品;采用苯酚-硫酸法,对不同发芽条件下青稞中的β-葡聚糖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分析。27℃浸泡6 h后,在27℃条件下培养15 h发芽率最高,在22℃培养条件下β-葡聚糖含量最高为10.01%;通过方法学考察,含量在0~1.0 m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3.9015X-0.0215,R2=0.9939(n=7),平均回收率为96.38%,RSD=1.53%(n=5)。以高含量β-葡聚糖为目的青稞加工,可选择在27℃条件下6 h浸泡,22℃培养发芽作为处理条件。  相似文献   

12.
以新鲜大麦叶为对象,研究湿法超微粉碎、真空冷冻干燥生产大麦苗的制粉工艺,探讨该工艺较优的流程及参数。结果表明,以喷雾干燥方式最大程度保留大麦苗的营养,最适宜大麦苗粉的加工为目标,其最优设计为:进风温度160℃,出风温度60℃,均质压力35 MPa。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不同配比的生物质炭基肥料对青稞生长、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以牛粪为研究对象,在限氧条件下经高温热解炭化制成生物炭,将生物质炭与一定比例的化学肥料混合,制成生物质炭基肥料。研究表明,随着碳化的进行,牛粪中的全氮和有机质(有机碳)含量降低,材料的碳氮比也随之降低,而全磷、全钾的含量升高;增施牛粪生物炭,青稞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升高,促进作物对肥料中养分的利用,进而利于青稞生长,草木灰与化肥配施的叶片叶绿素含量最高;不同处理籽粒产量之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化肥施入量减少至70%,牛粪生物炭施入量30%时,籽粒产量最高,达到4830.75 kg/hm2,高于有机肥、草木灰与化肥配施和羊粪的处理(较对照增产13.88%);22500 kg/hm2羊粪处理的秸秆产量最高;同等氮输入条件下,减少化肥施用量,增加生物炭,可以提高氮素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4.
不同因子对青稞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乙醇的水溶液为溶剂,青稞粉为原料来浸提青稞类黄酮,研究了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对青稞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得出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为75%,料液比为1:15,浸提温度为40℃,浸提时间1h。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不同浸提、干燥等工艺条件对优化GABA速溶红茶制备的问题,以‘金萱’品种的GABA红茶为原料,蒸馏水作为提取溶剂,以GABA含量为主要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化GABA速溶红茶浸提参数,研究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茶水比对GABA速溶红茶粉中GABA含量等的影响;在确定最佳浸提工艺条件基础上,分析喷雾干燥和冷冻干燥工艺对GABA含量的的影响,并确定制备GABA速溶红茶茶粉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GABA速溶红茶浸提过程中,浸提温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最大,浸提温度与总固形物提取率具有极显著关系(P<0.01)。经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15 min,茶水比1:15,在此最佳浸提工艺条件下,经冷冻干燥后获得GABA含量高达10.11 mg/g的GABA速溶红茶。  相似文献   

16.
利用双螺杆挤压机挤压加工米粉,研究操作参数对米粉理化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料含水量、机筒温度、螺杆转速和喂料速度等4个操作参数对米粉糊化度、色差和感官评价3个目标参数均具有显著的影响。随着原料含水量增加,糊化度先升高后降低,色差△E降低,含水量为40%时品质最好;随着机筒温度增加,糊化度升高,色差△E增大,机筒温度为100℃时品质最好;随着螺杆转速增加,糊化度、色差△E增大,螺杆转速为120 r/min时品质最好;随着喂料速度增加,糊化度、感官评价和色差△E先减小后增加,喂料速度为6 r/min时品质最好,12 r/min时品质最差。  相似文献   

17.
为了给西藏青稞高产栽培及新品种选育提供依据,选用不同种植密度、播期和施肥处理现有的4个主要青稞品种,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品种籽粒灌浆过程。结果表明,不同青稞品种在不同种植密度、播期和施肥处理下的籽粒灌浆特征表现出相似性,4个品种的平均灌浆速率大小依次为‘藏青2000’>‘藏青320’>‘喜马拉雅22’>‘藏青13’;播期、种植密度和施肥对青稞籽粒产量的影响作用力为:播期>施肥>种植密度;不同青稞品种灌浆期籽粒百粒干重均在3.54 g~6.71 g之间,所有试验处理平均百粒干重最高的是T1(播期为4月10日)处理的‘藏青2000’,达到5.8 g/百粒。综合分析表明,播期对4个青稞品种的灌浆特性和产量效益影响最为明显。因此,适时早播是青稞获得高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以山药为原料,研究了喷雾干燥法、热风干燥法生产山药粉的加工工艺,对影响喷雾干燥、热风干燥效果和山药粉产品品质的因素进行了考察。通过对山药粉喷雾干燥、热风干燥出粉率和产品品质影响最大的几个主要指标的单因素试验,选取了几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正交试验设计。结果表明,喷雾干燥加工制取的山药粉品质比热风干燥制取的较好,喷雾干燥条件为进口温度170℃,出口温度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