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大力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中国与俄罗斯农产品贸易面临新的历史机遇。本文利用UN Comtrade中中国与俄罗斯1995—2014年农产品贸易HS92两位编码数据,采用产品出口相似性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从竞争性、互补性两个方面对中国与俄罗斯农产品贸易发展现状进行探讨。结果显示,俄罗斯农产品出口与中国农产品进口存在较强的互补性,并且其互补性指数大于中国农产品出口与俄罗斯农产品进口互补性指数。中国与俄罗斯在较多的农产品上表现出紧密的贸易关系,存在较强的互补性,但是部分有竞争优势的农产品贸易关系并不紧密,两国在农产品贸易上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中国应该把握"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机遇,加强两国农产品贸易合作。  相似文献   

2.
吉尔吉斯斯坦是中国传统睦邻友好国家,农牧业生产在其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农业国际合作是中吉两国共建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最佳结合点之一。在分别描述中国、吉尔吉斯斯坦农产品贸易情况和中吉农产品双边贸易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测算1995—2017年中吉两国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和贸易互补性指数(TCI),对双边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进行分析发现,吉尔吉斯斯坦整体农产品RCA指数高于中国农产品RCA指数,但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农产品的互补性较强;梳理吉尔吉斯斯坦未来农业发展战略,采用SWOT分析方法剖析中吉农业发展合作环境发现,中吉两国农业合作耦合度高,产业互补性强,合作前景广阔。在此基础上,从农产品贸易、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等3个方面对未来中吉农业国际合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中亚5国是中国重要的贸易合作伙伴。在中国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中国与中亚5国的农产品贸易面临良好发展机遇。本文利用中国与中亚5国2006—2016年蔬菜类农产品贸易HS2002编码数据,从竞争性与互补性等两个方面分析中国与中亚5国蔬菜贸易发展情况。研究表明,中国在保鲜蔬菜、脱水蔬菜以及蔬菜汁的出口上具有比较优势;中国与中亚5国在蔬菜类的贸易上存在较强的互补性,其中,脱水蔬菜与蔬菜汁互补性最大;中国出口与中亚5国进口在保鲜蔬菜与冷冻蔬菜贸易上存在较强互补性,而中国进口与中亚5国出口在调理加工蔬菜、脱水蔬菜及蔬菜汁上存在较强互补性。中国与中亚5国蔬菜蔬菜类贸易具有很大增长潜力,中国应该把握住"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机遇,加强双边农产品贸易的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4.
中国- 柬埔寨农产品贸易现状及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产品贸易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中国是世界上第三大农产品贸易国。在中国与柬埔寨的经济合作中,农产品贸易始终占据着重要位置。因此,深入分析中国与柬埔寨的农产品贸易水平十分有必要,为更好地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推进中、柬双边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UN Comtrade数据库数据分析2006—2015年间中国与柬埔寨的双边贸易,并对中国和柬埔寨的主要农产品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进行了测算。研究发现,中国对柬埔寨贸易的结合度指数很高,但是柬埔寨对中国的贸易结合度较为松散,中国与柬埔寨的贸易联系较为紧密,竞争性方面,中国农产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整体略高于柬埔寨的比较优势指数,中国农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高于柬埔寨。互补性方面,中国与柬埔寨出口农产品相似度低,两国出口农产品具有较大的互补性。中国-柬埔寨农产品贸易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研究结果为"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柬埔寨贸易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5.
中哈农产品贸易比较优势、互补性和增长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UN Comtrade数据库)中SITC REV.3贸易数据,采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和经常市场份额模型,从贸易比较优势、互补性和增长潜力3个方面对1995—2015年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农产品贸易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中哈两国具有出口比较优势的农产品类别相互交叉,存在很大差异性;中国出口与哈萨克斯坦进口的互补性强且整体呈上升趋势,而哈萨克斯坦出口与中国进口的互补性较低且呈波动状态;中哈农产品贸易增长中既有市场扩大效应,又有竞争力提升效应,双边贸易增长潜力大,值得关注的是在2011—2015年第四时间段内哈萨克斯坦出口拉动效应最明显的是竞争力提升效应,其国内农业竞争力正逐步提升。  相似文献   

6.
近十年,中澳两国农产品双边贸易增长迅速,但发展不平衡;双边农产品贸易结构以两国自然禀赋为基础;中国进口澳大利亚农产品增长迅速,但占比增长缓慢。利用贸易专业化、产业内贸易及显性比较优势等理论与指数工具,对2003年至2012年中澳农产品贸易数据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两国双边农产品贸易竞争性弱、互补性强;两国农产品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产业内贸易程度不高;两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中弱澳强,不平衡局面很难改变。  相似文献   

7.
为优化中国和伊朗两国农业资源配置,拓展农业发展空间,促进两国经贸发展,在比较优势理论基础上,对2003-2006年中、伊农产品的贸易数据进行分析,通过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分析两国农产品的互补性.结果表明,中国与伊朗两国间具比较优势的农产品较多,但有强比较优势的不多,两国农产品总体上存在贸易互补性,建议贸易中还应...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向西开放战略的稳步推进,以及亚欧博览会的成功召开,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农产品贸易迅速发展。本文运用1995—2012年两国农产品贸易相关数据,描述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农产品贸易变化趋势,并采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对两国农产品比较优势和贸易互补性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农产品贸易正朝着体现两国农业资源禀赋特点和农产品比较优势的方向发展,但两国农产品贸易也面临严峻挑战,主要表现为哈萨克斯坦对中国农产品出口与中国农产品进口贸易互补性指数较低且处于波动状态,中国对哈萨克斯坦农产品出口与哈萨克斯坦农产品进口贸易互补性指数并没有随两国农产品贸易额的增长而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
水产品贸易在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运用贸易互补性指数和出口相似程度指数对中韩水产品贸易的互补性和竞争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韩水产品贸易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但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并着眼于进一步推动中韩水产品贸易的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哈萨克斯坦是第一个与中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签订双边合作协议的国家。哈萨克斯坦也是中亚最大国家和最大的粮食生产国。研究哈萨克斯坦农业发展现状及中哈农业合作潜力,对推动两国农业合作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哈萨克斯坦农业发展主要特点,农业种植业以粮食、棉花等土地密集型产品为主,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也占有重要地位,渔业资源也有一定优势。但哈萨克斯坦农业发展也存在较多问题,如基础设施薄弱、投入不足、技术落后等。中哈农业合作有一定基础且潜力较大,农业合作机制已初步建立并以科技合作为主,两国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强,农业投资处于起步阶段,中国新疆在两国农业合作中发挥主力军作用。基于对农业基础和合作现状的分析,本文对未来两国农业合作前景做出基本研判,即农产品贸易继续以互补性强的产品为主,科技合作以旱作节水和农产品加工等技术为主,农业投资以全产业链投资形式为主。  相似文献   

11.
老挝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在较大程度上推动了双边农产品贸易的不断发展,随着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推进和中老铁路的开工建设,中老农业经贸合作即将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期。本文在对中老农产品贸易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出口相似性指数(ESI)、贸易结合度指数(TCD)和贸易互补性指数(TCI)、产业内贸易指数(G-L)对中老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展开研究,结果显示双方农产品贸易竞争性较小,互补性较强,双方要积极开展农业合作,进一步推动双边农产品贸易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澳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和澳大利亚建交已40周年,两国的经贸合作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两国都作为农业大国和农产品贸易大国,在农产品贸易领域发展迅速.首先阐述了中澳两国农产品贸易的现状、基本特征与贸易结构,接着利用贸易专业化指数和出口相似度指数对中国和澳大利亚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和澳大利亚农产品的贸易竞争性整体较弱,仅在几类农产品中存在竞争.因此中国应该加强与澳大利亚在农产品贸易领域的交流和合作,以促进中国农产品的出口.最后提出了提高我国农产品综合竞争力,促进对澳大利亚农产品出口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1997—2015年中国和巴西农产品贸易数据,分析两国农产品贸易的特征及变化趋势。并在此基础上,从不同类别农产品贸易的显示性比较优势、互补性和增长潜力3个方面,对两国农产品贸易进行了较为全面与细致的深入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巴西农产品贸易快速增长;中国与巴西各自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体现了两国资源禀赋的特点,存在较大的差异;中国与巴西农产品贸易互补性较弱,两国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并没有随着农产品贸易的快速增长而显著提高;中国与巴西在部分类别农产品贸易强度较大,存在较为紧密的贸易关系,两国农产品贸易仍然存在较大的增长潜力。  相似文献   

14.
采用HS2002商品分类法,运用2002—2013年数据通过GL指数、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以及垂直型和水平型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对中哈(分别指中国、哈萨克斯坦)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现状、中国农产品对哈竞争力状况和中哈产业内贸易结构等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哈两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低下,产业内贸易以垂直型发展为主,两国农产品贸易的增量主要来源于产业间贸易,中国的农产品竞争力较低,竞争力有待加强。并提出进一步提升中哈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已正式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印度作为重要沿线国家,两国农产品贸易存在巨大的增长潜力和拓展空间,为中印农产品贸易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在此背景下,对中印农产品贸易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研究,有利于挖掘市场潜力、促进双边农产品贸易发展。研究结果显示:中印两国农产品贸易发展迅速,且两国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差异较为明显;整体上中印两国农产品出口竞争性有所减弱,但2012之后,两国农产品的竞争性不断加强。2004—2015年,中印农产品进出口额呈波动上涨态势,农产品贸易逆差也相应呈扩大趋势;中国向印度出口农产品种类主要集中在水果、蔬菜和其他农产品,而印度向中国出口的农产品则主要是纺织纤维及其废料产品,但其比例却一直大幅下降。未来中印农产品贸易发展仍具有一定的增长潜力,鉴于印度农业地位的下降和中国农业竞争力的弱化,两国农产品贸易有徘徊上升的可能。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农产品贸易的总体发展情况、竞争性和互补性3个方面进行研究,得出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以及各金砖国家在农产品贸易方面的特征。竞争性分析采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和出口相似性指数(ESI),互补性采用贸易结合度指数(TII)和产业内贸易指数(IIT)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认为,金砖国家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种类差别较大,互补性强;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的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大于竞争性,而且贸易结合度有日益增强的趋势,农产品贸易具有较大发展空间。根据这些特征提出拓展金砖国家间农产品贸易市场,在国际农业谈判中寻求共同利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贸易竞争性指数、产业内互补性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从贸易比较优势、互补性两个方面分析了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印度畜产品贸易。研究结果表明,中印两国畜产品贸易规模存在较大的上升空间,且贸易不平衡性较严重;中印双边畜产品贸易种类比较集中,主要集中于蚕丝、毛皮及其他动物类产品。印度出口畜产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高于中国,畜产品贸易处于比较优势地位;产业间贸易是中印两国之间畜产品贸易的主要方式,属于传统的互补性贸易,两国畜产品的产业内贸易还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中国对印度出口畜产品的贸易互补性远远高于印度对中国出口畜产品的贸易互补性。  相似文献   

18.
崔昕  李超  王威 《安徽农业科学》2015,(4):315-318,321
2011年俄罗斯成功加入WTO,使中俄两国农产品贸易的农贸特点和贸易形式都发生了较大变化,贸易壁垒消除、关税逐步降低以及各类法律法规的颁布和执行都将有助于中俄农产品贸易规模扩大.该研究通过贸易结构与指数分析,以互补性较强的水产品为例,探究了两国的贸易地位和贸易结构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目前较强的中俄水产品贸易互补性无法成为继续引导两国水产品贸易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必须积极探索两国水产品贸易中新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农产品进口需求持续增长和巴西农产品市场亟需拓展的共同作用下,中国和巴西两国的双边农产品贸易快速发展,并对世界农产品贸易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为深入了解中国和巴西两国的双边农产品贸易状况,利用贸易强度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就中国和巴西两国的双边农产品贸易模式和动态进行分析,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研究发现,中国与巴西的双边农产品贸易是基于各自的农业资源禀赋而开展的,两国的农产品比较优势差异较大,这是导致二者双边贸易市场地位极不对等的重要原因;中国和巴西农产品贸易具有较高的贸易强度,但更多体现为产业间贸易,产业内贸易程度则明显偏低;中国和巴西农产品贸易具有较强的互补性,所以两国贸易的提升空间仍然较大,但双边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将会扩大中国农产品贸易的逆差。  相似文献   

20.
2003—2012年,南非农产品的总体比较优势高于中国;中国和南非两国农产品之间存在着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的互补性。南非对中国出口的农产品中具有贸易增长空间的品种有水产品、水果、谷物、烟、酒、饮料及醋;中国对南非出口的农产品中具有贸易增长空间的仅棉麻和水产品两种。随着中国和南非两国经济的发展,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两国具有贸易增长空间的农产品贸易量将持续走高,中国和南非的农产品贸易增长趋势将势不可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