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比较青藏高原中华羊茅不同部位(全株、茎、叶和穗)的营养价值及分子结构特征,为建立高原牧草营养价值快速评定技术和家畜饲粮配方设计提供基础数据。试验采用概略养分分析法和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CNCPS)分析中华羊茅不同部位的营养价值,同时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技术对不同部位的分子结构进行研究,并探求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中华羊茅不同部位蛋白质组分和蛋白质分子结构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穗的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不溶粗蛋白质(NDICP)、难溶性真蛋白质(PB1)、酰胺Ⅱ区峰高、α-螺旋峰高、β-折叠峰高以及α-螺旋峰高/β-折叠峰高值均为最高,茎的上述指标较低;不同部位的蛋白质组分与蛋白质分子结构参数存在相关关系。2)中华羊茅不同部位的碳水化合物组分和碳水化合物分子结构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穗的淀粉和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NFC)含量最高;茎的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酸性洗涤木质素(ADL)和不可消化纤维(CC)含量最高;茎的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峰面积、纤维素复合物峰面积和峰高显著高于全...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探求不同热处理对豆渣碳水化合物分子结构的影响及其与营养价值、瘤胃降解特性的相关关系。本试验采用常规化学分析方法并结合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净蛋白质体系(CNCPS)和尼龙袋技术对不同热处理的豆渣进行营养价值评定,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技术分析豆渣碳水化合物分子结构的变化,进而探求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热处理使豆渣的营养价值和中性洗涤纤维(NDF)瘤胃降解率降低。2)不同热处理对豆渣碳水化合物分子结构中结构性碳水化合物(STCHO)、纤维复合物(CELC)、总碳水化合物(CHO)的峰面积以及3个峰面积中相应的峰高均有显著影响(P0.05)。3) STCHO与CHO的峰面积比,以及总碳水化合物中的峰高比可以有效地估测不同热处理豆渣的营养价值和NDF瘤胃降解参数的含量。综上所述,不同热处理对豆渣碳水化合物分子结构、营养价值和NDF瘤胃降解率均有影响,不同热处理豆渣中碳水化合物分子结构与其营养价值、NDF瘤胃降解特性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初步证明利用FTIR技术得到的豆渣光谱信息能直接反映其热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旨在揭示微生物厌氧发酵处理对张杂谷谷草分子结构特征和营养成分的影响及其机理。试验通过ATR-FT/IR图谱技术分析发酵处理张杂谷谷草与普通张杂谷谷草分子结构特征的差异,通过常规方法测定微生物厌氧发酵处理与普通张杂谷谷草的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等含量,进一步分析分子结构特征参数与营养成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微生物厌氧发酵处理对张杂谷谷草CP含量无显著影响,但会影响蛋白质酰胺II区分子结构;发酵张杂谷谷草的总碳水化合物第一亚峰峰高、第二亚峰峰高均显著高于普通张杂谷(P0.05),发酵张杂谷谷草的WSC含量显著高于普通张杂谷谷草(P0.05),WSC含量与总碳水化合物第一亚峰峰面积、第二亚峰峰高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本研究揭示,微生物厌氧发酵处理提高了WSC含量,改变了张杂谷谷草总碳水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特征,可提高总碳水化合物的消化性能。  相似文献   

4.
饲料中的粗纤维、NDF、ADF和ADL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本文介绍了用聚酯纤维滤网袋法测定饲料中的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木质素(ADL)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聚酯纤维滤网袋法具有简单、方便、快速和准确度的特点,可以进行纤维成分的批量快速测定。饲料中的粗纤维(CF)、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木质素(ADL)是粗饲料、糠麸类、杂粕类等饲料中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成分,主要由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等。到目前为止,国家颁布了国家标准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测定(过滤法GB/6434-2006/ISO6865:2000);国家标准饲料中中性洗涤纤维(NDF)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分析玉米秸秆和小麦秸秆的营养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near-infrared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 NIRS)分别建立玉米秸秆(corn straw)和小麦秸秆(wheat straw)的近红外预测模型,本研究从甘肃、新疆和河南3个省(区)共采集玉米秸秆样品155份、小麦秸秆样品135份,选取玉米秸秆124份作为定标集、31份作为验证集,小麦秸秆108份作为定标集、27份作为验证集,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改良偏最小二乘法(MPLS)等化学计量学方法分别建立玉米秸秆和小麦秸秆的干物质(dry matter,DM)、粗蛋白(crude protein, CP)、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 NDF)、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 ADF)和酸性洗涤木质素(acid detergent lignin, ADL) 5个指标的近红外预测模型。结果表明:1)玉米秸秆DM、CP、NDF、ADF和ADL的平均含量分别为94.60%、 5.16%、 63.88%、 36.33%和3.32%;小麦秸秆DM、 CP、 NDF、 ADF和ADL的平均含量分别为95.35%、3.42%、77.31%、46.59%和6.84%。2)玉米和小麦秸秆的CP含量预测模型交互验证决定系数(1-VR) 0.90,且外部验证决定系数(RSQ) 0.84,构建的模型可以用于实际预测。3)玉米秸秆DM、NDF、ADF和小麦秸秆DM各指标定标模型的1-VR值在0.80左右,可以粗略地预测其营养成分含量,其余各指标模型预测效果不太理想,模型需要进一步优化。综上所述,本研究为生产实践中快速预测玉米和小麦秸秆营养成分含量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且通过NIRS建立了其近红外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玉米品种[普通玉米和高直链淀粉玉米(简称高直玉米)]和淀粉老化处理对其营养成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子结构以及体外发酵参数的影响,并探索玉米FTIR分子结构参数与体外发酵特征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玉米品种和淀粉老化处理对部分FTIR结构参数、体外发酵总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和丁酸占比存在显著交互作用(P0.05),老化前高直玉米β-葡聚糖峰高、纤维化合物面积和峰高以及碳水化合物Ⅲ区面积显著高于普通玉米(P0.05);老化后高直玉米的丁酸占比显著低于普通玉米(P0.05),老化后高直玉米总VFA含量和丁酸占比显著低于老化前普通玉米(P0.05),但是老化后高直玉米与普通玉米在FTIR分子结构方面没有显著差异(P0.05)。高直玉米丙酸占比显著高于普通玉米(P0.05),而总产气量、甲烷产气量和氢气产气量显著低于普通玉米(P0.05);淀粉老化处理显著降低了总产气量、甲烷产气量、氢气产气量、干物质降解率和丙酸占比(P0.05),而显著提高了乙酸占比(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总产气量与酰胺Ⅰ区峰高、酰胺Ⅰ区与酰胺Ⅱ区峰高比、纤维化合物峰高以及总碳水化合物区域结构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酰胺Ⅱ区面积和峰高呈显著正相关(P0.05);干物质降解率与酰胺Ⅱ区峰高、酰胺Ⅰ区与酰胺Ⅱ区峰高比、纤维化合物峰高、碳水化合物Ⅰ区面积、碳水化合物Ⅰ区与Ⅱ区峰高呈显著负相关(P0.05);乙酸占比与酰胺Ⅰ区峰高、酰胺Ⅰ区与酰胺Ⅱ区峰高比、纤维化合物峰高和总碳水化合物区域结构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β-葡聚糖面积和峰高呈显著负相关(P0.05);总VFA含量与酰胺Ⅱ区面积和峰高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酰胺Ⅰ区峰高、酰胺Ⅰ区与酰胺Ⅱ区面积比和峰高比、纤维化合物峰高以及总碳水化合物区域结构呈显著负相关(P0.05)。综上所述,不同玉米品种和淀粉老化处理改变了FTIR分子结构以及体外发酵参数;体外发酵总VFA生成、干物质降解率和气体产气量与FTIR分子结构(除酰胺Ⅱ区外)呈负相关,而与酰胺Ⅱ区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大豆秸秆作为粗饲料的营养价值评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试验旨在测定大豆秸秆作为饲料的营养价值,以及氨化和微生物处理对豆秸营养价值的影响。试验采用化学分析和动物试验方法,测定豆秸与氨化、微生物处理豆秸的养分含量、动物采食量、干物质瘤胃降解率和日粮养分消化率。结果表明:豆秸饲料质地坚硬,酸性洗涤木质素(ADL)含量比玉米秸秆高66.74%,绵羊对豆秸的采食量比玉米秸秆低20.06%(P0.05),豆秸干物质(DM)绵羊瘤胃有效降解率比玉米秸秆低43.26%(P0.05)。豆秸经过微生物处理后,仅采食量得到一定程度提高(P0.05)。豆秸经过氨化后,中性洗涤纤维(NDF)和ADL含量分别降低6.75%和21.48%,采食量和干物质瘤胃有效降解率分别提高22.7%和32.09%(P0.05),但仍显著低于玉米秸秆(P0.05)。豆秸直接作为饲料,营养价值较低,经过氨化处理后其营养价值得到一定程度提高。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比较苜蓿不同加工形式产物(苜蓿干草vs.苜蓿青贮)二级分子结构差异及其与奶牛瘤胃内细菌数量的相关性。用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法图谱技术测定苜蓿干草与苜蓿青贮的碳水化合物二级分子结构差异,进而通过荧光定量PCR法测定提取DNA后的微生物菌群分布,比较苜蓿干草或青贮分别作为奶牛瘤胃发酵底物发酵24 h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特定细菌的基因表达量;分析碳水化合物分子结构参数和特定细菌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苜蓿干草的纤维性碳水化合物峰高、纤维性碳水化合物峰面积、总碳水化合物第二亚峰峰高、总碳水化合物第三亚峰峰高、总碳水化合物第三亚峰峰面积、总碳水化合物峰面积均显著高于苜蓿青贮的对应指标(P0.05),但与体外发酵试验中的其他瘤胃细菌含量无显著的相关关系。在体外发酵培养后,苜蓿干草组溶纤维丁酸弧菌数显著高于苜蓿青贮组(P0.05)。总碳水化合物第二亚峰峰面积与溶纤维丁酸弧菌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苜蓿干草与苜蓿青贮的总碳水化合物第二亚峰峰面积无显著差异,说明总碳水化合物第二亚峰峰面积这一分子结构特征参数不是影响溶纤维丁酸弧菌含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旨在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对豆粕、双低菜粕及普通菜粕碳水化合物的分子结构进行测定与分析,并结合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体系(CNCPS)、NRC模型分析其碳水化合物相关组分、真可消化养分与能值,评价3种饲料原料的营养价值。结果显示:豆粕的纤维素复合物峰高、峰面积均极显著高于双低菜粕及普通菜粕,双低菜粕纤维素复合物峰高极显著高于普通菜粕;豆粕中的酸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木质素含量显著低于普通菜粕;碳水化合物组分剖分中,豆粕内不可利用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普通菜粕;豆粕的维持水平消化能、生产水平代谢能、泌乳净能均显著高于普通菜粕。综上,从碳水化合物利用角度而言,豆粕饲用价值较高,双低菜粕次之,普通菜粕最差。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种植地对全株青贮玉米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影响及其与蛋白质营养价值、瘤胃降解特性之间的相关关系。本试验采用常规化学分析方法、美国康奈尔大学净碳水化合物-净蛋白质体系(CNCPS)、尼龙袋技术对不同种植地的全株青贮玉米营养价值进行评定,并结合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技术对青贮玉米蛋白质分子结构进行研究,进而探求蛋白质分子结构与蛋白质营养价值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种植地全株青贮玉米蛋白质化学成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CNCPS蛋白质组分中非蛋白氮、中速降解蛋白、慢速降解蛋白、不可利用蛋白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干物质及粗蛋白质有效降解率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2)通过FTIR扫描后发现,不同种植地对全株青贮玉米蛋白质分子结构中酰胺Ⅰ带的峰高、峰面积,酰胺Ⅱ带的峰高、峰面积,酰胺Ⅰ带与Ⅱ带的总峰面积、峰面积比、峰高比,α-螺旋、β-折叠峰高均有显著影响(P<0.05)。3)酰胺Ⅰ带峰高、峰面积,酰胺Ⅱ带峰高、峰面积,酰胺Ⅰ带与Ⅱ带峰高比、峰面积比以及α-螺旋峰高均可以作为预测因子对全株青贮玉米蛋白质营养价值及瘤胃降解参数进行预测。其中,青贮玉米蛋白质分子结构对粗蛋白质(R^2=0.81)、酸性洗涤不溶蛋白(R^2=0.88)、不可利用蛋白(R^2=0.85)及粗蛋白质快速降解部分(R^2=0.69)拟合最好。综上所述,不同种植地对全株青贮玉米蛋白质成分、CNCPS组分、干物质和粗蛋白质瘤胃降解参数及蛋白质分子结构均有影响。并且,蛋白质分子结构与蛋白质营养价值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可以借助青贮玉米蛋白质红外光谱参数对其蛋白质营养价值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研究超声改善氨化稻秸纤维结构工艺优化及其对瘤胃降解特性的影响。采用响应面设计优化氨化稻秸纤维的超声水平,以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酸性洗涤木质素(ADL)含量为响应值建立多元二次回归数学模型,得到最佳超声水平,并测定最佳超声水平下氨化稻秸与未处理氨化稻秸中营养成分的含量。利用尼龙袋法测定上述样品在奶牛瘤胃中干物质(DM)、NDF及ADF的降解率,得到各营养成分的动态降解参数。结果显示,氨化稻秸的最佳超声水平为超声功率112 W,超声时间17.3 min,液固比10.7:1,容器内声功率密度1.317 W/mL,在此超声水平下的氨化稻秸ADF和ADL含量的最小值分别为43.75%、7.95%,显著低于超声前(P<0.05),实际结果与模型预测接近,说明该模型可行。与超声前相比,氨化稻秸ADF降低了6.64%,ADL降低了11.38%。在瘤胃降解试验中,超声处理后的氨化稻秸DM、NDF、ADF的慢速降解部分(b)、潜在降解部分(d)和有效降解率(ED)均得到极显著提高(P<0.01),其中DM、NDF和ADF的慢速降解部分分别提高了36.52%、30.06%和22.19%,潜在降解部分分别提高了27.15%、28.56%和21.35%,有效降解率分别提高了25.09%、24.98%和24.00%。综上所述,适宜的超声处理可以降低氨化稻秸中ADF和ADL的含量,提高有效降解率。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不同水平尿素、氢氧化钙对玉米秸纤维含量的影响,本试验将尿素和氢氧化钙均按玉米秸风干重0%、2%、3%和4%的量分别添加,共16组,其中原玉米秸组为对照组,通过测定各组玉米秸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来确定尿素和氢氧化钙最适宜的添加水平。结果表明,试验组在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上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大部分试验组间也存在极显著或显著的差异(P<0.01或P<0.05)。在本试验设计条件下,尿素和氢氧化钙处理玉米秸时最适宜的添加水平分别为玉米秸风干重的4%和2%。  相似文献   

13.
在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收获调制期间,极易遭遇雨淋,雨淋及干燥方式对紫花苜蓿干草品质的影响较大。本研究以未雨淋和雨淋紫花苜蓿为对象,分别对其进行烘干、晒干和阴干处理,并分析紫花苜蓿干草的营养品质。结果表明:雨淋后紫花苜蓿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升高,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降低,相对饲用价值降低;雨淋对紫花苜蓿干草粗蛋白、木质素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没有显著影响。经烘干和晒干处理的紫花苜蓿干草粗蛋白、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及相对饲用价值显著高于阴干处理,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则是烘干和晒干处理显著低于阴干处理;干燥方式对紫花苜蓿干草中性洗涤纤维和木质素含量没有显著影响。雨淋和干燥方式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了紫花苜蓿干草的营养成分和相对饲用价值,未雨淋×烘干处理下的粗蛋白、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及相对饲用价值最高,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及木质素含量最低。总之,未雨淋紫花苜蓿的品质和相对饲用价值高于雨淋后的紫花苜蓿。干燥方式以烘干最能保存紫花苜蓿的品质,其次是晒干,效果最差的干燥方式为阴干。遭受雨淋后,采用烘干和晒干的方式能较好的保存紫花苜蓿干草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滤器和不同测定方法对青贮饲料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影响,本试验选取内蒙古地区常见的8种青贮饲料为供试材料,选用ANKOM滤袋、CAU滤袋和P2型玻璃坩埚为热抽滤装置,以传统的范氏法为对照,分别对青贮饲料NDF的测定进行耐高温α 淀粉酶处理, ADF的测定采用连续洗涤法。结果表明,8种青贮饲料的NDF和ADF含量,经ANKOM滤袋和CAU滤袋所测结果均无显著差异;通过P2型玻璃坩埚测定的NDF值普遍高于其他2种滤器测得结果,尤其以TMR青贮饲料最为显著;经P2型玻璃坩埚测得全株玉米(Zea mays)青贮和TMR青贮饲料的ADF含量显著(P<0.05)高于其他2种滤器的测得结果;与对照相比,通过在中性洗涤剂中添加耐高温α 淀粉酶,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和TMR青贮饲料NDF值显著下降,其他青贮饲料NDF值无显著(P>0.05)变化;连续洗涤法对苜蓿(Medicago stiva)青贮饲料和尖叶胡枝子(Lespedeza hedysaroides)青贮饲料的ADF产生显著(P<0.05)影响,对其他青贮饲料ADF无影响。  相似文献   

15.
水分和添加剂对辣椒秸秆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水分和添加剂对辣椒秸秆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为扩大饲料资源提供新的途径。试验选取末次收获辣椒后的辣椒鲜秸秆为原料,设3个水分(75%左右、65%左右和55%左右)梯度,分别添加甲酸(1.5% FW,FA)、丙酸(1.5% FW,PA)、玉米粉(100 g/kg DM,CF)和马铃薯渣(30% FW,PD),以不使用添加剂为对照组(CK),100 mL PE瓶常温青贮45 d,测定其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结果表明,水分、添加剂及其互作对辣椒秸秆青贮效果均有显著影响(P<0.05);随含水量的降低,pH和干物质升高,乳酸、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降低,含水量75%青贮饲料的pH和中性洗涤纤维最低,乳酸生成最多,氨态氮/全氮较低;与CK相比,添加FA显著(P<0.05)降低青贮饲料pH和氨态氮/全氮,增加乳酸和可溶性糖;添加PD和CF有效补充了发酵底物的不足,干物质和可溶性糖显著(P<0.05)增加;各添加剂组青贮料中均较少或未检测到丁酸。结合灰色关联度对参试青贮调制方式的青贮效果进行综合评价表明,含水量75%+FA的综合表现最佳,其次是含水量65%+PD。综上可知,辣椒秸秆适宜青贮的含水量为75%左右;添加马铃薯渣青贮于各水分条件下效果皆较优,在生产实践中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6.
牧草、玉米青贮和作物秸秆营养价值的洗涤剂法评定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4  
以豆科牧草苜蓿、毛苕子,禾本科牧草草芦、多花黑麦草,玉米青贮及小麦秸、玉米秸为试验材料,用Van-Soest洗涤剂法对中性洗涤溶解物(NDS)、半纤维素(HF)、纤维素(F)、酸性洗涤木质素(ADL)及酸不溶灰分(AIA)等成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豆科牧草的NDS平均含量为73%,F与HF含量之和平均为23%,而ADL平均含量为0.2%;其次为禾本科牧草,其NDS平均为38%,HF与F含量之和平均为59%,ADL平均含量为0.5%;玉米青贮的NDS含量为42%,F与HF含量之和为41%,而ADL含量为3%;秸秆类饲料的NDS平均含量为28%,F与HF含量之和平均为62%,而ADL平均含量为6%,其中小麦秸NDS含量仅为23%,尽管其F与HF含量为65%,但ADL含量高达9%。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 The paper was to study the degrad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types of roughage in Khorchin beef cattle. [Method] The nylon bag method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rumen degradability of six types of roughage: dry matter(DM), crude protein(CP), 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 and acid detergent fiber(ADF). [Result] Among the six types of roughage, alfalfa hay had the highest effective degradability of DM and CP in rumen; followed by alfalfa block, corn silage, leymus chinensis and corn stover, and the effective degradability of rice straw was lowest. In terms of effective degradability of NDF and ADF, alfalfa hay was the most effective, while leymus chinensis was the least effective. [Conclusion]Considering degrad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ix types of roughage in Khorchin beef cattle, alfalfa hay possesses the highest nutritional value, while rice straw has the lowest value.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收获期对饲用玉米纤维含量和组成的影响,试验以5个品种的饲用玉米(科多8号、科多4号、BMS001、BMS002和中原单32)为材料,分别在8月21日、9月11日和10月1日采样处理,运用范氏分析法研究了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半纤维素(HC)、纤维素(C)、酸性洗涤木质素(ADL)和酸不溶灰分(AIA)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1)NDF含量范围为50%--62%,ADF含量变化不规律、含量范围为20%-30%;(2)HC的含量范围为28%-40%,C的含量范围为16%-25%;(3)ADL含量范围为2.18%--3.75%,AIA含量则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9.
稻秸与玉米秸、杂交狼尾草及象草混合青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稻秸分别与玉米秸、杂交狼尾草和象草的混合青贮进行了研究,并采用乳酸菌(Chikuso-1)添加剂处理探讨其对不同原料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乳酸菌的青贮料pH、乳酸(LA)含量和氨态氮/总氮(AN/TN)均极显著优于对照(无添加物,P<0.01),乳酸菌对青贮料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粗蛋白质(CP)含量、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有机物消化率(IVOMD)的影响差异均不显著;添加乳酸菌的稻秸与玉米秸、杂交狼尾草混合青贮料干物质回收率(DMR)均极显著高于对照(P<0.01),稻秸与象草混合青贮料显著高于对照(P<0.05).不同混合青贮料的pH、LA含量、AN/TN、WSC含量、CP含量、ADF含量、DMR差异极显著(P<0.01).稻秸与玉米秸混合青贮料品质最佳,最差的是稻秸与象草混合青贮料.  相似文献   

20.
以取自山东省内草捆、草粉、草颗粒和青贮饲料4大类饲草产品为材料,通过滤袋法测定样品流失重量比率、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研究了不同粉碎细度(9目、18目和40目)和不同孔径的聚酯布、尼龙布、无纺布滤袋处理对饲草中NDF和ADF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粉碎细度处理对F58滤袋内样品重量流失率影响差异不显著,变化范围为1.37%~1.86%;对NDF含量影响显著,40目处理显著低于9目处理(P<0.05),与18目处理差异不显著。ADF含量在各粉碎细度处理间变化不明显,10个样品中有6个样品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不同滤袋试验结果表明,CAU滤袋测定样品NDF和ADF含量与F58滤袋差异不显著,而其它滤袋处理的测定值均与F58滤袋差异显著(P<0.05),聚酯布和尼龙布滤袋在ADF测定中出现封口内缘断裂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