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休闲渔业作为渔业经济的新兴产业,近年来在我国发展快、效益好、潜力大,所以应把发展休闲渔业纳入经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格局中,认真研究制定休闲渔业发展的新措施,以休闲渔业发展促进水产建设。休闲渔业作为渔业经济的新型产业,在我地有市场、有发展、有潜力。为此,我地要把休闲渔业纳入县域经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格局中去谋划,认真研究制定休闲渔业发展的新措施,以休闲渔业发展促进我地渔业建设。一、休闲渔业是新农村建设的最佳载体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涵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等诸多领域,直接体现的是一个地方  相似文献   

2.
树立新的管理理念 推进海洋渔业经济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我国渔业进入了由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变的新的发展时期.海洋渔业经济和渔业生产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努力实现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渔业总的指导思想下,海洋渔业也正在实现由传统捕捞业为主向捕捞业和种植养殖业为主的"大渔业"转变.  相似文献   

3.
渔业重大工程聚焦渔业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科技目标,承担了孕育颠覆性科学技术、突破核心关键技术的使命,是促进渔业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实现关键领域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我国现代渔业快速发展的利器。本文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的重大工程为例,总结了渔业重大工程谋划建设的一些思路和经验,阐述了渔业重大工程谋划建设路径,提出了加强渔业重大工程谋划建设的相关建议,以期为我国渔业科研单位重大工程谋划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甘肃渔业发展起步晚,基础薄弱,渔业产值占大农业总产值的比例很低;同时,冷水资源非常丰富,冷水性鲑鳟鱼类占全国产量的50%左右,发展潜力巨大。近年来,各地设施渔业和休闲渔业发展很快,为现代渔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促进了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耿宏健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6):14-14,71
目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蓬勃兴起,"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成为新时期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新农村建设不仅要求"新",更要求"质",新农村建设规划是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和重要标志,只有通过长远而科学规划才能确保新农村建设有序推进。  相似文献   

6.
休闲渔业是把旅游观光等休闲活动与现代渔业作业有机结合起来,以提高渔民收入、发展渔区经济为目的的一种新型渔业。发展休闲渔业具有投入少、见效快的优势,有利于提高渔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和收入;发展休闲渔业,可以带动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优化渔业产业结构,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7.
现代渔业园区发展现状及其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农业大发展的趋势不断前进。为促进我国渔业发展,促进渔民增收,以大量国内外关于现代渔业园区建设研究文献为基础,综合分析了国内外现代渔业园区的发展现状,对相关研究状况和进展进行了梳理,研究表明园区存在建设资金不足、建设模式雷同、技术支持乏力、运行管理机制失当等问题,针对相关问题对我国现代渔业园区提出了解决对策,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北京市农业局水产处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与北京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渔政站、水野救护中心共同努力,以全面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考察北京讲话精神为核心,坚持"调结构转方式发展高效节水渔业"的思路,以"高效、节水、生态、安全"为目标,努力推进规模化发展、园区化建设、标准化生产、市场化营销,由"生态渔业、休闲渔业、籽种渔业、精品渔业"构成的都市现代渔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全年任务。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典型的农业大国,消除贫困、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发展乡村旅游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我国现阶段的两大热门话题,也为我国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我国乡村发展问题的重大举措,而发展乡村旅游是解决我国乡村发展问题的又一重要途径。如何使乡村旅游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一体化,是解决农村发展问题的关键。以舟山为例,阐述"渔家乐"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体化发展的意义、途径和对策,以期对我国农村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城乡用地增减挂钩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新农村事业建设也取得了瞩目的成就,新农村规划和城乡规划已经成为"三农"问题研究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现代农业进一步发展、城镇化过程仍在继续的背景下,新农村建设规划如何实施,城乡建设和城乡统筹规划用地增减的程度与新农村建设成就的关系,是政府部门和学术界普遍关注的问题。结合多方调查结果,分析城乡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目的、采用的模式、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和意义,以指导该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1.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服务“三农”的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必须统筹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着力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农职院校具有服务地方"三农"的教育资源、人才资源、科技资源、信息资源和地域优势,而要实现农职院校服务"三农"与自身发展双赢,选取何种服务模式至关重要。文章以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服务"三农"的模式为例,探讨了服务"三农"的模式,提出了进一步服务"三农"的方法措施,以期为农职院校更好地服务"三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本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农业作为首都经济、社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积极开发农业多功能,挖掘农业新价值,对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和探索,取得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农业作为首都经济、社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积极开发农业多功能,挖掘农业新价值,对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和探索,取得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4.
发挥农业机械推广作用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谈军青 《北京农业》2011,(6):229-231
新农村建设是各级政府工作的重心,而农业机械的大力推广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农业机械推广对促进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途径,是促进农村经济更大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载体。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新农村建设综合评价模型,并将其运用到我国新农村建设实践中,才能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6.
新农村建设:实施主体及其动力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德升  焦云秋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9):14403-14404
从缩小城乡差距、政府的责任、实现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及复杂性等方面分析了政府成为新农村建设实施主体的必要性。探讨了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动力机制,介绍了目前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政府公共性的缺失:一是政府的自利性,使得政府偏离公共性的目标;二是政府受强势群体的支配,使弱势群体的利益难以得到保障。基于此,提出建立对政府官员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利用政府的自利性,建立科学的政绩考核体系与机制,规范政府行为,并实施政府公共权力的广泛社会化监督。  相似文献   

17.
借鉴台湾“富丽农村”建设经验加速福建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91年开始,台湾进行"富丽农村"建设并取得明显成效。积极借鉴台湾"富丽农村"建设的成功经验做法,立足福建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水平,加快改革与制度创新步伐,对提升福建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升级农村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和现实意义。该文分析了台湾"富丽农村"建设的特点与经验,并结合福建省新农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农业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研究现代农业文化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现代农业以及新农村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农业文化的内涵、现代农业文化的类型与作用进行归纳与探索,指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视阈下,要从保护与挖掘农业文化遗产、加强政府扶持、发展现代农业、打造文化产业、坚持创新发展等方面加强现代农业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9.
地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功能设计与模式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创新服务平台建设要立足于政府科技部门由"项目管理"向"资源管理、知识服务"的职能转变,着力于科技创新服务的主体培育、资源整合、机制建立、手段完善和能力提升。通过对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基本内涵、目标任务、社会功能和主要职能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地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思路和模式构想,力求构建基于服务企业自主创新、产业集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技术、信息、市场、人才、知识、政策、管理一体化现代科技创新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20.
青海的新农村建设和一村一品正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考察学习韩国"新村运动"和日本"一村一品"运动,客观分析和总结其发展模式与成功经验,对推动我省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