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杂交高粱良种繁育技术路线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杂交高粱良种繁育属于典型的循环选择路线,应坚持提纯不育系,抓好保持系;采用三圃制选择基数要大,标准要宽;减少原种繁殖代数,增加繁殖数量;用原种三代制种,保证杂种质量.  相似文献   

2.
杂交高粱良种繁育属于典型的循环选择路线,应坚持提纯不育系,抓好保持系;采用三圃制选择基数要大,标准要宽;减少原种繁殖代数,增加繁殖数量;用原种三代制种,保证杂种质量。  相似文献   

3.
自花授粉作物良种繁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以改良混合选择法为基础的“三圃制”(株行圃、株系圃、原种圃),是我国现行良种繁育技术的核心。它的具体做法是:单株选择、分系比较、混系繁殖。这种良种繁育技术,已经在国内沿用三十年之久,在生产上起了很大作  相似文献   

4.
1我国小麦良种繁育技术的种类及特点 我国小麦良种繁育的技术体系概括起来有三大类六种,一类是以循环选择技术路线为标志的三圃制和两圃制.第二类是以重复繁殖技术路线为标志的一圃制和四级种子生产技术.第三类是结合应用循环选择和重复繁殖技术路线的株系循环法和一圃三级种子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5.
张翔宇  李海  梁海燕  宋晓强  张知 《种子》2021,(1):134-137
依托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支持,在山西省晋北糜黍主产区,通过“三圃”制良种繁育技术体系(单株选择—株行圃选择—株系圃选择—原种圃繁殖),通过科研+公司+基地+农户的良种繁育模式运作,确保了糜子新品种繁育规范化、标准化,同时在推广上,通过科研+种业公司+农资服务部的合作推广模式,实现了技术支撑、生产保障和基层推广一体化,完善了山西省糜黍优良品种筛选、繁育、推广技术体系;带动了山西省糜黍良种繁育推广产业化发展,对山西省优质杂粮产业化发展和旱作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克服“三圃制”的不足,国内一些专家研究提出了“四级种子生产程序”、“一圃制”等农作物良种繁育新技术,这些方法繁育生产各级种子的起点均是育种家种子。本文论述了育种家种子的概念、特点,并对不同作物生产和保存育种家种子的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为农作物的良种繁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良种繁育是一门研究保持优良品种种性和优质种子生产技术的科学。多年来,我国自花授粉作物良种繁育的基本方法,是以改良混合选择法为基础的“三圃制”(株行圃,株系圃、原种圃)。其理论基础是50年代从苏联传入的李森科学说。当时,我国各地纷纷成立了“原种场”,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以“提纯复壮”生产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我省棉花原种生产遵照毛主席关于“什么工作都要搞群众运动”的教导,放手发动群众,改“复壮繁育”为“二年二圃”或“三年三圃”制的分系比较繁育良种方法,扩大了良种繁育规模,大大加速了棉花原种生产。搞好棉花良种繁育,加速原种生产是提高棉花单位面积产量和品质的一项重要措施。生产实践证明,一个高纯度的棉花良种,种植多年以后,异型株就会逐渐增多。如果不加强提纯复壮和选种留种工作,就会  相似文献   

9.
姚霄 《种子科技》2020,(7):86-87
三圃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成以来一直沿用的农作物良种繁育体制,对我国种子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的形势下,三圃制的合法性与现实意义应当引起重视,同时呼吁创建对种子生产进行过程控制的政策环境,确保产种质量。  相似文献   

10.
小麦良种繁育技术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小麦种子生产的诸多系统和环节中,良种繁育技术是确保小麦种子质量和产量达到要求的最重要的环节。针对新疆、兵团小麦良种繁育技术研究与应用落后的现状,本文作者在介绍了小麦良种繁育工作发展历程、两种技术路线之后,对小麦良种繁育技术的主要方法作了综述。分析了“三圃制”方法的主要弊端,介绍了“株系循环法”、“四级种子生产程序法”、“一圃三级法”等小麦良种繁育新技术。当前应把以“株系循环法”为技术的保种圃种源保存方法,逐步过度为保种圃与低温低湿库并重的双重保种技术,最终实现小麦良种繁育技术的革新,使其技术路线、生产程序、种子类别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