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规模化饲养、集约化生产、集中屠宰是畜牧生产发展在大方向。从“三聚氰胺”到“瘦肉精”等一系列问题,将畜产品安全提到了人们日常生活重要位置。人们对畜产品的安全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加强畜禽产品检疫监督工作,尤其是对大型屠宰场的监督显得尤为重要,为确保人们吃上放心畜产品,对动物产品必须进行严格的检疫和检验。  相似文献   

2.
动物及动物食品中的化学残留、激素残留和病害毒素不仅对消费者有害 ,并影响其产品的质量 ,也将严重影响人体健康。为了解决肉类食品的安全性问题 ,防止病害、毒害肉类上市 ,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促进畜产品向无公害、无激素、无病害的绿色畜产品方向发展 ,加快优质畜产品生产步伐。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省市试点要求 ,并结合自身实际 ,泰安市岱岳区出台了《安全肉标准化生产认证办法》(试行 )。《办法》要求生产安全肉要从饲养的源头抓起 ,并制定了从动物品种、饲养管理、防疫检疫到屠宰监督相配套的安全肉认证标准。在动物来源上 ,要…  相似文献   

3.
制约畜产品安全的因素及确保畜产品安全的主要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畜产品的品质要求,除了外观体脂硬度、胴体瘦肉率、肉品色泽和口感风味外,更主要的是要求畜产品内在卫生、安全巳符合质量标准。人民呼唤“安全肉”、“放心奶”,市场需要无公害、无污染的安全畜产品。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实现,畜产品的质量标准、管理标准均要与国际接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肉、乳、蛋等畜产品已成为国民饮食结构中的主要品种之一 ,如何有效地保障人们的食用安全也就成为监管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重点。此外 ,我国加入WTO以后 ,为提高我国畜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也有必要采取适当的动植物卫生措施 ,以保护人类、动物或植物的生命健康。为解决上述问题 ,建立安全畜产品生产体系已成为国内各界的共识 ,但根据我国的国情现状 ,笔者认为要在我国建立有效的安全畜产品生产体系尚有以下难点需要解决 :1动物的分散饲养不利于原料的品质控制我国畜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原因之…  相似文献   

5.
畜产品的安全追溯体系工程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畜产品安全追溯体系工程,就是要建立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过程体系,实现畜产品“从饲养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这已成为全球食品管理范畴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国于2006年开始实施畜产品安全追溯体系工程建设,工程总体包括:畜禽标识申购与发放管理系统、动物生命周期各环节全程监管系统、畜禽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3大部分。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明确对畜产品安全追溯加以规定,为此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6.
动物及动物食品中的化学残留、激素残留和病害毒素不仅影响其产品的质量,对消费者有害,也将严重影响人体健康。为了解决肉类食品的安全性问题,防止病害、毒害肉类上市,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畜产品向无公害、无激素、无病害的绿色畜产品和有机畜产品方向发展,加快优质畜产品生产步伐,必须从饲养的源头抓起,并制定从动物品种、饲养管理、防疫检疫到屠宰监督相配套的安全肉认证标准。在动物来源上,要求认证单位的动物必须来源于区境内符合国家规定的动物防疫条件、并依法取得《动物防疫合格证》的规模饲养场。饲养场要卫生、整洁…  相似文献   

7.
影响畜产品安全性的因素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顺红  张文举 《饲料工业》2005,26(21):12-14
安全畜产品,概括地说也就是“无疫病、无残留、无污染”的畜产品,在符合无公害畜产品产地环境评价要求的前提下,有毒、有害物质含量在国家法律、法规及有关强制标准规定的安全允许范围内。从养殖到餐桌实行全程质量监控,做到无重大动物疫病、药物残留不超标、对人类生活环境不造成影响。1影响畜产品安全性的因素分析1.1动物的饲养管理方面我国动物的饲养,大多数为农民分散饲养,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低,即使是肉类食品出口企业,也多采用“公司 农户”的养殖方式。虽然公司为确保产品质量,对农户实行统一管理,如统一供种、统一采购饲料、统一防…  相似文献   

8.
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为畜牧业发展的一个主要矛盾,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人们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畜产品出口的国际贸易,农民收入的增加,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畜产品质量不安全的主要因素来源于动物饲养环境、人畜共患传染病、投入品的使用(兽药和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等环节。表现在生产中滥用或非法使用兽药及违禁药品,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超标及畜产品掺杂使假等方面。1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1.1动物饲养环境不容乐观动物饲养环境受到污染,如工业“三废”、粪…  相似文献   

9.
浅议提高和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几项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肉、蛋、奶的需求量与日俱增,我国畜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同时随着畜禽数量的增加动物疫病的发生也呈上升趋势,动物疫病、兽药残留、违禁药品使用等多种因素增加了畜产品不安全的风险,已严重影响到国内消费和出口贸易。“红心鸭蛋”“瘦肉精”“三鹿奶粉”等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频繁发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动物蛋白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促进了畜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畜禽饲养方式已从千家万户的小规模饲养向规模化集约化饲养转变。但随之而来的是养殖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养殖产生的粪污在污染环境的同时又对畜禽的健康生产造成了威胁。健康养殖是畜牧业高产的前提,也是提供安全畜产品的保障。畜牧业既要为社会提供优质与安全的乳、肉、蛋等畜产品。更要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维护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11.
<正>规模化饲养、集约化生产、集中屠宰是畜牧生产发展在大方向。从"三聚氰胺"到"瘦肉精"等一系列问题,将畜产品安全提到了人们日常生活重要位置。人们对畜产品的安全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加强畜禽产品检疫监督工作,尤其是对大型屠宰场的监督显得尤为重要,为确保人们吃上放心畜产品,对动物产品必须进行严格的检疫和检验。我县所有畜  相似文献   

12.
猪肉安全生产可追溯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猪肉产量已居世界首位.但由于动物疫病的影响和兽药残留、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超标而被进口国拒绝、扣留、退货、索赔和终止合同的畜产品事件时有发生。近几年,中国出口的猪肉仅占全球出口总量的4%以下。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以畜产品安全生产、环境卫生和动物福利为内涵的绿色技术壁垒.不仅直接制约我们的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而且也严重影响了国内市场。因此,如何实现安全、优质和高效养殖,尽快解决“安全猪肉”的生产,让老百姓吃上“放心肉”以及扩大出口贸易.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建立一个适合国情的猪肉安全可追溯系统是实现猪肉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此系统可以对猪肉整个生产过程进行信息记录,并在出现猪肉安全问题时可以从猪肉追溯到生猪个体,方便人们快速采取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3.
肉与肉制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主要的动物性食品。要真正使老百姓吃上“安全肉”尚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该文将着重从饲养、屠宰、流通等环节分析如何生产出健康、符合卫生标准的肉与肉制品。  相似文献   

14.
肉与肉制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主要的动物性食品。要真正使老百姓吃上“安全肉”尚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该文将着重从饲养、屠宰、流通等环节分析如何生产出健康、符合卫生标准的肉与肉制品。  相似文献   

15.
正昌宁县田园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以实施"放心肉"工程为核心,严把"三关",即产地检疫关、屠宰检疫关、市场监督关;严格畜产品市场准入,从养殖源头到入市进入食物消费链,狠抓检疫监管、畜产品监测和专项整治,全面深入实施"放心肉工程",坚决杜绝病害动物产品流入市场,全力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初步实现了从市民放心消费到让市民安全消费的跨越式目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饮食意识也得到了加强。所以,改善肉品质量,实施"安全肉工程"势在必行。1"安全肉工程"的内涵1.1"安全肉"和"放心肉"的区别  相似文献   

16.
畜产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频频发生“瘦肉精”事件,令人“望肉却步”;我国畜产品出口也屡屡受阻,麻烦不断。事实说明,国内畜产品质量安全确实存在问题。确保畜产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是使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的重要保证,也是提高我国畜产品国际竞争力,扩大畜产品出口,保证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7.
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畜牧业生产已进入向国际化和现代化转化的新时期,在此关键时期,重视和关注动物产品安全,全面提高畜产品质量意义十分重大。目前,国际市场动物产品消费水准已进入安全、保健时代,国内对动物食品卫生安全要求也越来越高,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广大人民群众高度关注,人们不仅关心肉品的营养、口感,更加关心的是肉品的安全、放心,不仅注重动物产品是否染疫,还对其药物残留情况、质量状况等有更严格的要求。近几年来,禽流感、口蹄疫、疯牛病、二恶英、盐酸克伦特罗(瘦肉精)等动物疫病和违规使用违禁药…  相似文献   

18.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国际市场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发达国家纷纷采取法律和技术手段提高畜产品的安全管理水平,对畜产品进口设置了标准较高的“绿色壁垒”,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又开始运用“动物福利”这一道德壁垒对畜产品的国际贸易施加影响,而我国在动物福利方面还是空白,这无异于雪上加霜,使我国畜产品出口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挑战。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一直稳定高速发展,人均肉类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畜牧业总产值超过6000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0%之多。但我国畜产品在质的方面却存在着一些问题,由于兽药残留、动物疫病等一些潜在不安全因素的影响,我国畜产品的国际信誉较为低下,出口量尚不足总产量的1/5,从长远考虑这种现象必然会成为制约我国畜牧业稳定发展的“瓶颈”因素。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控制兽药残留和动物疫病,推出无公害畜产品,实现畜牧业发展由量到质的转型。其次,“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还是适应中国加入WTO,改善我国畜产品国…  相似文献   

20.
随着饲料工业和畜禽养殖业的发展,畜产品的数量已不再是人们生活需要的首要问题,而畜产品的质量优劣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英国出现的“疯牛病”事件给英国百年称雄的肉牛业带来了致命的打击。比利时发生的“二噁英”污染事件导致其畜牧业及畜产品加工业瘫痪以及我国因畜产品质量问题使畜产品出口受阻,这都说明畜产品的品质不仅关到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也关系人们的健康和生存,因此,生产安全,放心、高质的畜产品是畜牧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