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产地检疫,是防止检疫性有害生物传播蔓延的根本途径。近年来,西安市长安区林业种苗生产繁育工作发展速度较快,苗圃总面积273hm^2,每年的产地检疫率都在95%以上。要做好苗木检疫工作,提高产地检疫率,首先要加强产地检疫的宣传教育力度,增强人们对产地检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培训学习,不断强化检疫员的综合素质,切实有效地做好苗圃地的产地检疫工作。  相似文献   

2.
我省在七十年代初就开展了苗木产地检疫工作。随着检疫法规的逐步完善,经历了由产地检疫与调运检疫相结合;由单一的苗木检疫发展到对调运的森林植物及林产品的检疫;由单纯检疫机关的检疫发展到专、兼职结合、多部门配合协同把关的检疫。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3.
八、林木检疫包括哪些内容? 答:林木检疫包括两大部分 1.国际检疫:其内容包括进口检疫、出口检疫、过境检疫、旅检和邮检。 2.国内检疫:是我们检疫的重点内容,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产地检疫:查清种子、苗木产地检疫对象发生、发展情况,并积极采取除害处理措施,把检疫对象消灭在种苗生长期间或调运之前,这一工作叫产地检疫。产地检疫要求做到定期调查,掌握检疫对象的发生和消长情况,建立档案,并在有条件时积极建立无检疫对象的种苗基地。  相似文献   

4.
森林植物检疫就是为了防止危险性病虫传播蔓延,保护林业生产安全,根据国家和地方政府颁布的检疫法规,对森林植物及其产品在调运时所采取的检疫检验和除害处理措施。它包括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产地检疫就是对森林植物的种子、苗木和木材的生产基地进行调查,发现疫情及时清除,控制检疫对象传出。产地检疫是国内森林植物检疫的重要手段,也是把住检疫关的首要环节,尤其是在当前检疫技术较落后的情况下,做好产地检疫工作,就  相似文献   

5.
随着西部大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实施,各地区间的木材,种子和苗木的调运量增加,这对检疫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当前如何搞好种苗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提出了切合实际的办法。  相似文献   

6.
陈皝 《湖北林业科技》2019,48(5):45-46,67
检疫是属于风险管理的一种措施,具有防止传染病传播的预防作用。当前,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物流产业得到巨大的发展,各种林业检疫问题接踵而来,如庞大的检疫工作量,品种繁多的林产品,新增的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种类等。本论文试图通过实施产地检疫来解决现在的检疫难题。本论文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阐述了笔者所在宁化县开展检疫工作面临的难题。第二部分根据宁化县调运检疫工作现状,提出以产地检疫替代现场检疫,进行检疫台账管理来解决如今检疫难题的对策。第三部分阐述了以产地检疫替代现场检疫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简要回顾了森林植物产地检疫的发展,并对当前面临的新形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在市场经济中如何进一步搞好产地检疫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8.
通过苗圃地播种前检测及防病,种子产地检疫,种子消毒处理,种苗培育阶段防病及检测,出圃前检疫,造林后复检等综合技术措施,为大田生产提供无检疫对象的优良椰子、马占相思种苗。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最新研究成果,叙述了落叶松枯梢病苗木产地检疫技术程序和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的木材检疫虽已实行货证同行的办法,但木材上没有经过检疫的标志,只能验证检查数量是否符合,要查清一批应检木材是否经过了检疫,则要到产地去核实,并且核实难度也很大。为此,笔者建议在产地检疫时,采用“检疫号印”的办法。现就这一做法  相似文献   

11.
系统调查了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病害种类,采到罹病林木11科22种(属),鉴定出林木病原107种,引起病害134种。病原分类分别为真菌83种、螨类6种、寄生植物3种、细菌1种,生理性病原14类。病害种类按寄生部位分,叶部病害74种,干部病害38种,枝梢病害17种,种实、根部病害较少。按树种分,青海云杉病害23种,青杄病害13种,人工栽培杨树病害18种,山杨病害18种,桦树病害10种,山柳病害8种,华北落叶松病害6种,祁连圆柏病害5种,油松病害5种,梅属植物病害5种,苹果属植物病害3种,小檗属植物病害4种,杜鹃类病害3种,忍冬病害2种,其他林木病害8种。  相似文献   

12.
GA对林木种子萌发的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综述了近年来GA对林木种子萌发试验方面的报道,对GA的种类,代谢及信号传导,GA调节林木种子萌发的常用研究方法,GA在林木种子萌发中的作用以及GA调节种子萌发的作用机理方面做了详尽阐述。  相似文献   

13.
柿炭疽菌的室内药效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在凹玻片上测试10种不同杀菌剂对柿炭疽菌分生孢子萌发、芽管伸长、附着孢形成的影响,对诱发凹玻片上菌丝孢子产生和在PDA上菌丝生长抑制作用的研究,认为不同的杀菌剂对不同菌态的炭疽菌药效不同。药剂筛选结果表明百菌清、退菌特、多菌灵3种杀菌剂药效最好,但它们对病原菌的作用机制不同。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了解砧木对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接穗生长的影响,明确不同砧木嫁接苗生长差异的原因。本实验以山核桃本砧嫁接苗为对照,以美国山核桃C. illinoensis和湖南山核桃C. hunanensis为砧木的嫁接苗作为主要研究材料,分析比较其存活率、接穗生长量、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及愈合部输导能力等方面差异,探讨异砧嫁接促进山核桃接穗生长的可能原因。研究发现:(1)以美国山核桃和湖南山核桃为砧木时,嫁接成活率为90.45%和92.66%,而本砧嫁接的成活率仅为76.34%,且后期出现大量死亡现象;(2)以湖南山核桃为砧木的嫁接苗,新梢生长量、节间长度和复叶数,显著优于其余二者,其中本砧嫁接苗生长最差,单叶长和宽也最小,说明异砧嫁接有促进山核桃接穗生长的作用;(3)以湖南山核桃为砧木的嫁接苗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余二者,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其光合作用更强;(4)利用划走式切片仪将砧穗连接处切片观察,从切片情况可知,以湖南山核桃为砧木的嫁接苗再生组织中单位面积的导管数最多,且愈合较好;本砧嫁接苗导管数最少,且愈合较差。通过研究笔者推测山核桃异砧嫁接砧穗连接处愈合较好、再生组织间导管数多是其成活率高的原因,且异砧嫁接对山核桃接穗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麻竹不同地理种源的生物量及抗逆性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福建省麻竹在试验区的不同地理种源的生物量及抗逆性变化情况,以检验麻竹不同地理种源的引种效果。结果表明:参试种源在两个试验点的竹林系统生物量的分配情况为漳州:永泰>永春>宁德>华安>飞鸾>南靖>程溪;永安:永春>永安>永泰>宁德>华安>飞鸾>漳州>南平。在耐寒性差异分析中可知,永安和漳州点种源的耐寒性存在差异,永安造林区各种冻害程度更明显。抗病性差异分析中可知,各种源的差异不明显。从保存率差异来看,麻竹各种源在不同的试点的适应性有差异。漳州点平均造林成活率比永安点多1倍,根据两试点的造林成活率及发笋情况,表现较好、性状稳定的种源为永春、宁德等种源。华安与永泰种源仅在漳州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16.
不同寄主松树对松突圆蚧耐寒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测定过冷却点和低温暴露试验,比较不同寄主松树上松突圆蚧的耐寒性.寄生黑松和马尾松松突圆蚧雌成虫的过冷却点比寄生湿地松和火炬松的显著较高,2类过冷却点的平均值相差0.9~2.3℃,但寄生黑松和马尾松的雌成虫之间、寄生湿地松和火炬松的雌成虫之间均无显著差异.寄生马尾松2龄性分化后雌若虫的过冷却点比寄生湿地松的显著较高(高2.08℃);而2龄性分化后雄若虫则无显著差异.寄生马尾松的初孵若虫、1龄若虫、2龄性分化前若虫、2龄性分化后雌若虫、2龄性分化后雄若虫、雌成虫及种群总体,对低温暴露致死的起始敏感温度和-20℃低温暴露的死亡率,均比寄生湿地松的相应虫态和种群总体更低;寄生马尾松松突圆蚧种群的致死中有效伤害低温累积(LSIT50)比寄生湿地松种群的低;2种寄主松树松突圆蚧各虫态及种群总体在低温暴露下死亡率的变化规律均符合改进后的双变量逻辑斯谛模型.研究结果说明:寄主松树能够影响松突圆蚧的过冷却点和低温暴露死亡率,寄生湿地松种群的耐寒性比寄生马尾松种群的弱.  相似文献   

17.
氮磷沉降对森林土壤生化特性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活动引起的氮磷沉降给土壤带来严重影响。外源性氮可以直接增加土壤全氮和碱解氮的含量,提高土壤磷的有效性,减少全磷含量;外源性磷可以促进树木对土壤氮的吸收,可能造成土壤全氮含量下降。外源性氮对微生物群落存在促进、抑制和没有影响3种情况。外源性磷通常可增加微生物生物量,改变原有的森林微生物群落组成;氮沉降可以提高、降低或无影响土壤酶的活性。氮磷沉降对不同土壤酶种类的影响效果各异。氮沉降的影响也与土壤深度及酶的种类有关。对磷沉降影响土壤酶的研究甚少。未来氮磷沉降的研究热点包括热带氮磷沉降、土壤氮磷比和氮磷沉降交互作用对土壤的影响,不同地形、森林类型、林龄条件下氮磷沉降的对比分析,生态系统中缓冲氮磷沉降作用的关键因子及全球气候变化下氮磷沉降对土壤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为了指导河北省滦平县的苹果栽植,以3a生国光苹果苗木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栽植时期苗木的成活率及生长情况,结果表明,4月8日栽植的苗木成活率、下部小主枝上的长梢数分别为92.67%、9.26个,极显著高于4月15日和4月22日栽植的处理;新梢平均长度为39.93cm,显著高于4月15日和4月22日栽植的处理;单株长梢数13.73个,显著高于4月22日栽植的处理。4月15日栽植的苗木成活率、下部小主枝萌芽率、下部小主枝上的长梢数分别为75.67%、39.71%、7.58个,极显著高于4月22日栽植的处理;单株中梢数为14.95个,显著高于4月22日栽植的处理。3个栽植时期的地径、单株短梢数和叶丛枝数无显著差异。表明4月8日栽植苹果苗木的生长情况优于后面的2个时期,在滦平县4月份内栽植苹果苗木应越早越好。  相似文献   

19.
绿化观赏竹的抗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对国内外绿化观赏竹抗性的研究进展做了较全面的总结,并参考其它植物抗寒性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对绿化观赏竹抗性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一些设想。目前国内绿化观赏竹抗寒性的研究领域主要有绿化观赏竹抗寒性良种选育与引种、抗寒耐旱生理及增强越冬抗寒性提高水分利用率的措施等方面,而对绿化观赏竹的抗寒锻炼、抗寒与旱害的动态发展过程及分子水平的研究等则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可能会成为未来绿化观赏竹抗性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竹林地下鞭根系统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竹林地下鞭根系统的研究进展,主要内容包括:竹林地下鞭根系统的数量结构、年龄结构和空间分布的研究,竹林鞭根系统生长特性以及经营措施对它影响的研究,竹根和竹鞭的解剖研究.竹林鞭根的生物量、能量和物质循环的研究,竹林鞭根的吸收能力、根际固氮以及内源激素和生物酶的研究等;总结了竹林地下系统研究的特点,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