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2 毫秒
1.
在奶牛饲养场中,奶牛消化系统疾病以前胃疾病最多。奶牛前胃疾病以消化机能障碍为主要特征。临床表现为奶牛食欲不振,甚至厌食,反刍和嗳气次数出现变化,以及粪便干燥或腹泻。通常所说的前胃疾病是指前胃驰缓、瘤胃臌气及瓣胃阻塞,这些疾病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当,不但影响奶牛产奶,还能造成奶牛死亡,给养殖户带来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
前胃驰缓,中兽医称之谓脾虚慢草或脾胃不磨,是指以食欲反刍减少(或消失),前胃兴奋性降低,收缩力减弱,瘤胃内容物运转缓慢,菌群失调,全身机能紊乱并逐渐消瘦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消化机能障碍性疾病.  相似文献   

3.
前胃驰缓,中兽医称之谓脾虚慢草或脾胃不磨。应用单纯的西兽医疗法治疗本病,疗效往往不太理想,并且容易反复发作。近几年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25例奶牛原发性前胃驰缓进行综合治疗,收效良好,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从1999年2月~2005年12月共收治奶牛原发性前胃驰缓23例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述了奶牛前胃驰缓的危害及治疗意义,奶牛前胃驰缓的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奶牛前胃驰缓的西药治疗与中药治疗;提出了奶牛前胃驰缓的预防措施,并对前胃驰缓的诊治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5.
<正>前胃驰缓是由于前胃运动机能减弱,兴奋性和收缩力降低,消化机能紊乱而引发的牛常见的消化机能障碍性疾病。主要的临床特征是食欲减退,反刍异常,前胃蠕动减弱,瘤胃内容物性质改变等。近几年,随着齐齐哈尔市铁锋区扎龙乡奶牛养殖量的增加,乡农业中心临床病例不断增多,从2010年9月~2011年9月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奶牛前胃驰缓,共治疗79例奶牛前胃驰缓,治愈77例,治愈率达97.5%。  相似文献   

6.
前胃驰缓是前胃兴奋性降低,收缩力减弱,消化机能紊乱的一种疾病,临床上以前胃蠕动机能减弱或停止为特征。本病是反刍家畜的常见病,舍饲牛多发。  相似文献   

7.
<正>牛胃属复胃,分为四室,即: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真胃)。前三个胃总称为前胃。前胃病是牛消化系统疾病的重要病态,也反映在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过程中。主要病状特点是:食欲障碍、饮欲障碍、反刍与嗳气障碍以及"翻胃吐草",包括前胃驰缓、瘤胃积食、瘤胃鼓气、创伤性网胃炎、瓣胃阻塞。应用中药治疗牛前胃病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将本人对牛前胃病中药治疗的要点分述如下。1前胃驰缓前胃驰缓是前胃神经兴奋机能低下、收缩力减  相似文献   

8.
(一)前胃驰缓前胃驰缓是以前胃的运动机能减弱,兴奋性和收缩力降低,消化机能紊乱的一种疾病,又称脾虚慢草。1.病因。多因羊只长期采食大量不易消化的饲料如玉米秸秆、豆秸、青干草等粗硬的饲草,发霉变质饲料和精料所致。2.症状。  相似文献   

9.
前胃驰缓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支配前胃运动神经兴奋性降低,导致瘤胃收缩机能减弱,瘤胃内容物迟滞,继而出现消化障碍,患畜食欲、反刍减退以及全身机能紊乱的消化道疾病。前胃驰缓属反刍兽前胃疾病,对反刍兽的健康及生产性能的影响极大。在兽医临床上,棚圈饲养的反刍动物前胃疾病占内科消化系统疾病的80%,前胃疾病的发病率高达70%,前胃驰缓在兽医内科疾病中是常见、多发病。  相似文献   

10.
羊前胃弛缓是由各种原因导致前胃兴奋性降低、胃壁收缩力减弱,胃内容物后运缓慢,腐败发酵,菌群失调,引起消化机能障碍以及全身机能紊乱的一种疾病,中医称为脾胃虚弱。1病因前胃驰缓的病因比较复杂,一般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1.1原发性的病因原发性前胃驰缓亦称单纯性消化不良,病因都与饲养管理和自然气候的变化有关。由于饲养管理不当,饲料品种单一,长期饲喂粗硬难消化的饲料,如秸秆、麸皮等,或长期饲喂过多精料而运动不足,  相似文献   

11.
前胃驰缓是以饲喂精料为主的奶牛的常见病,对生产影响很大。花溪奶牛基地奶牛饲养户饲养奶牛296头,其中经产母牛178头。每天每头奶牛饲喂青、粗料41-43kg,饲喂混合糖料9-12.5kg。饲喂块根饲料、渣料4-8kg。奶牛由于长期饲喂较多的精料,运动不足,前胃神经机能紊乱,胃粘膜神经感受器刺激力下降,引起前胃兴奋性和收缩力减弱,常导致前胃驰缓等前胃疾病的发生,从1996年1月一1999年6月,经产奶牛发生前胃驰缓等前鲁疾病356头次,经用前胃康治疗.治愈342头次,治愈率96%,现报导如下:豆奶牛前胃驰援的病状表现发病早期:食欲减退,反…  相似文献   

12.
山羊前胃驰缓是前胃的运动机能减弱,兴奋性和收缩力降低,消化机能紊乱的一种疾病。1临床症状急性前胃驰缓,患畜精神沉郁,病初食欲减退,有时出现食欲异常,如喜食粗料和多汁饲料而拒食精料和酸性饲料。反刍减弱甚至停止,嗳气增多,瘤  相似文献   

13.
前胃弛缓是前胃机能紊乱,兴奋性降低,收缩减弱或缺乏,导致临床上表现以食欲不定、反刍和暖气紊乱、瘤胃蠕动减弱或异常等为主征的一种较常发生的前胃疾病. 1病因 接诊大量的前胃驰缓的病例中,其中以原发性前胃驰缓病占多数且病症较轻.患牛多因饮喂失调,或饲料过于单一,或饲喂霉变草料,或患病前劳役过度等,致使脾胃虚弱,消化功能较弱,久则日渐消瘦,出现"脾虚慢草"证.但门诊常因轻视和误诊而耽误治疗,导致预后不良.随意大剂量投服盐类泻剂导致瘤胃炎症加剧,导致病情加重.  相似文献   

14.
前胃驰缓,是奶牛的一种多发病,对奶牛的健康影响很大。慢性前胃驰缓因病程长、病情重、对奶牛产奶影响大、死亡率高、治疗费用贵等原因.危害则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5.
1病因分析 原发性前胃驰缓的原因主要是饲养失宜引起。如长期大量饲喂粗硬劣质难以消化的饲料(如干甘薯藤、干花生苗、豆荚、玉米秸等)和发霉变质以及有刺激性的饲料(如发霉酒糟、冰冻饲料等),致使胃黏膜感受器过度受刺激,以后转为驰缓;或长期大量饲喂柔软缺乏刺激性的饲料(如麸皮、细碎精料等),不足以兴奋前胃机能,均易发生前胃驰缓。此外,突然改变饲养方式(如放牧突然改为舍饲),草料突然变换,时饥时饱,过度使役或缺乏运动以及维生素、矿物质缺乏等,都能导致前胃运动机能紊乱而引起本病。  相似文献   

16.
前胃驰缓是前胃神经兴奋性降低,收缩力减弱,饲料在前胃不能正常消化和向后移动,因而发酵腐败产生有毒物质,引起消化障碍和全身机能紊乱的一种疾病.通过对牛前胃弛缓的病因、症状等的分析,阐述了用中医和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该病之具体措施.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建议.  相似文献   

17.
前胃驰缓是前胃的兴奋性和收缩力降低,消化机能紊乱为特征的疾病,其发病率很高,尤其是舍饲牛多发,下面简要谈谈对该病的诊治方法,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8.
1 前胃驰缓 该病是由于冬季青绿饲料缺乏加之冬闲,牛活动少,引起前胃机能紊乱,蠕动次数减少。病牛食欲减退、反刍减少、瘤胃蠕动减弱。  相似文献   

19.
瓣胃阻塞,俗称“百叶干”,是牛的一种严重胃疾 病,主要是因前胃驰缓,瓣胃收缩力减弱,内容物充满 而干涸,致使瓣胃扩张、坚硬、疼痛,严重消化不良所 引起。笔者采用中西结合法治疗患牛18例,治愈17例,现提供治疗方法如下,供参考。1病因及发病机制1.1病因本病是耕牛多发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阻塞多发于冬春季节,由于缺乏青饲料,长期饲喂麸糠,豆秸等粗硬饲料,缺乏饮水以及运动不足而引起。继发性阻塞常见于皱胃阻塞,前胃驰缓等疾病经过中,往往伴发本病。1.2发病机制依据瓣胃的机能,主要起着水泵和加…  相似文献   

20.
<正>羊前胃弛缓是由各种原因导致前胃兴奋性降低、胃壁收缩力减弱,胃内容物后运缓慢,腐败发酵,菌群失调,引起消化机能障碍以及全身机能紊乱的一种疾病,中医称为脾胃虚弱。1病因前胃驰缓的病因比较复杂,一般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1.1原发性的病因原发性前胃驰缓亦称单纯性消化不良,病因都与饲养管理和自然气候的变化有关。由于饲养管理不当,饲料品种单一,长期饲喂粗硬难消化的饲料,如秸秆、麸皮等,或长期饲喂过多精料而运动不足,或饲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