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畜禽业》2021,(4)
近年来,我国猪养殖业逐渐向规模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导致在养殖过程中容易发生各类传染性疾病,包括非洲猪瘟。非洲猪瘟自2018年传入我国,其具有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以及传染性强等特点,对我国生猪养殖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因此,基于非洲猪瘟的影响,深入分析非洲猪瘟的防控难点,并结合防控经验,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减少疫情对生猪养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畜禽业》2021,(6)
2018年非洲猪瘟迅速传入中国,给我国生猪产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以此导致许多养殖户破产,猪肉价格一路飙升,这也增加了我国居民的肉类消费成本。虽然非洲猪瘟疫情对养殖场及农户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疫情防控意识。因此,疫情发生后,更应该加强非洲猪瘟防控理念,避免再次发生疫情。  相似文献   

3.
《畜禽业》2020,(2)
近年来,非洲猪瘟在全球发病率较高,该病发病急,过程短,家猪感染后不超过1周死亡。自2018年8月我国辽宁发生第一起生猪非洲猪瘟疫情发来,在全国多地均有发生,发病场以中小规模养猪场为主,疫情对我国养猪业造成严重冲击,使生猪产能大幅下降。介绍了非洲猪瘟的传播途径、发病特点,提出了针对中小养猪场户科学防控非洲猪瘟的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4.
张友 《畜禽业》2023,(2):73-75
目前,我国非洲猪瘟疫情处于平稳状态,但仍存在较高的疫情反弹风险,防控非洲猪瘟依然是中小规模养猪场生猪疫病防控的重中之重,必须持续加强非洲猪瘟防控力度。从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以及剖检病理变化概述了非洲猪瘟,阐析了非洲猪瘟与其他急性、热性、出血性猪病的鉴别诊断及其实验室诊断方法,并提出了中小规模养猪场常态化防控非洲猪瘟的措施建议,旨在为高质量防控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畜禽业》2021,(8)
生猪养殖为养殖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部分地区由于生猪圈舍设计不规范、圈舍环境差、生猪防疫体系不健全等因素,导致非洲猪瘟疫情发生。非洲猪瘟的传染性强、致死率非常高,一旦暴发将大幅度降低养殖户的经济效益,给生猪养殖业带来较大影响。因此,为了保证生猪养殖行业的稳定发展,应严格落实非洲猪瘟疫情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6.
《畜禽业》2020,(8)
当前,境外非洲猪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情频发,为了坚决防止境外动物疫情传入,采取长期有效的防控措施保障边境安全对境内动物安全生产具有重大意义。百色市狠抓防控非洲猪瘟各项措施落实,开展打击动物和动物产品走私行为专项行动,有效防堵境外非州猪瘟等重大疫情,实现了没有发生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情、生猪生产稳步发展的目标。论述了百色市边境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现状、采取的防控措施以及思考。  相似文献   

7.
《畜禽业》2020,(3)
非洲猪瘟是一种高传染、高致死的猪病,该病会造成生猪存栏量急速下降,造成市场猪肉供应紧张,带来一系列社会和经济问题。面对来势汹汹的非洲猪瘟疫情,我国探索出区域防控对策,对疫情进行分化防治,达到了较好成效,为进一步巩固成果,防止类似突发性疫病的侵害,必须建立防控长效机制。以此为背景,对非洲猪瘟区域防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行阐释,对非洲猪瘟区域防控的具体实施策略进行探讨,以便更好地认识和运用区域防控方法,稳定生产和经济。  相似文献   

8.
浅谈非洲猪瘟研究进展与防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明  范国伟 《畜禽业》2019,(10):86-87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动物传染病,目前我国已有多个省份发生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工作任重道远。介绍了非洲猪瘟病毒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及常用检测方法等,阐述了当前防控工作存在的难点,并提出了可行的防控措施,以期为非洲猪瘟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畜禽业》2020,(1)
自从非洲猪瘟疫情爆发以来,对我国生猪养殖带来巨大冲击。当前非洲猪瘟疫情仍然较为严峻。主要对在非洲猪瘟疫情严峻的形势下怎样搞好生猪养殖进行探讨,希望可以为生猪养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畜禽业》2021,(4)
非洲猪瘟虽然不是一类人畜共患传染病,但是对于畜牧养殖户来讲,非洲猪瘟的传染性强、发病率比较高,同时病毒有一定的潜伏期,患病后的生猪容易出现出血热的情况,严重者会直接导致死亡,因此非洲猪瘟这一传染病急需引起畜牧养殖户和防疫工作者的重视。自我国出现首个非洲猪瘟的疫情之后,相关工作人员就将防控非洲猪瘟作为了重点,力求在防控过程中做到尽早诊断、严格防控。因此,就非洲猪瘟的诊断和防控措施做了简述。  相似文献   

11.
浅谈中小猪场非洲猪瘟防控措施的具体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18年8月我国首例非洲猪瘟发生至今,国内已有很多省份发生非洲猪瘟疫情,给我国中小型养殖户造成很大损失。结合广东雷州市中小型养猪场养殖场现状,阐述了非洲猪瘟防控措施在中小型养猪场的具体应用,为养殖户有效预防非洲猪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非洲猪瘟是近年来在我国生猪养殖领域出现的新型疫病,其发病过程短,死亡率高,对养殖行业造成了严重破坏。对非洲猪瘟疫情分布、传播途径、防控措施进行分析和讨论,希望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畜禽业》2021,(4)
我国是全世界最大的猪肉生产和消费国,在我国肉制品消费中,猪肉占比重很大,难以被替代。近几十年来,非洲猪瘟在世界多地流行,我国一直高度重视非洲猪瘟的监控与预防工作,但是,自2018年8月3日,非洲猪瘟首次传入我国,之后开始大范围传播,疫情从最初的单点迅速爆发,演变成了地方性流行,对全国的生猪市场造成了重大影响。现就非洲猪瘟的传播特点和目前的防控措施做出总结,以期对我国未来非洲猪瘟的防控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畜禽业》2021,(1)
非洲猪瘟属于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是最常见到一种传染疾病,生猪的感染没有年龄和品种的差异,并且死亡率高。一旦出现非洲猪瘟感染,会对我国的养猪业造成极大的冲击,因此需要加强预防,从环境卫生和防控意识方面进行改善,从而减少病原体出现的可能性,以此对非洲猪瘟展开防控。针对非洲猪瘟防控中的问题与对策展开探究,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从而控制非洲猪瘟的发生,提高生猪养殖的经济效益,保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落实。  相似文献   

15.
《畜禽业》2021,(9)
非洲猪瘟具有急性、高度接触性以及热性等特点,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所引起的一类传染病,在生猪感染后会产生十分严重的症状,而且具有极高的死亡率。一些中小规模养殖场由于缺乏足够的防疫意识,没有健全相关防疫设施,也未能有效落实防疫措施,进而降低了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工作质量,给养殖业主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也不利于我国养猪业的健康发展。针对中小规模养猪场对非洲猪瘟的防控实践进行分析,介绍了非洲猪瘟病毒的特点、传播方式和临床症状,并提出具体的防控措施,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现阶段,我国野猪的非洲猪瘟防控形势依然十分复杂、严峻。非洲猪瘟疫情的传入、发生以及传播存在一定的风险。针对如何搞好家猪、野猪非洲猪瘟的联防联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生猪养殖和非洲猪瘟病毒的特点决定了我国非洲猪瘟的防控形势仍然严峻,在短时间内难以根除,需要树立打持久战的信心。对非洲猪瘟防控的重点和难点做了简要的论述,对下一步非洲猪瘟防控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畜禽业》2020,(10)
非洲猪瘟是一种病毒性动物疫病,具有高传染性、高致死率等特点,该病暴发以来我国生猪存栏量急速下降,造成市场猪肉供应紧张,带来一系列的社会和经济问题。自2018年8月3日我国公布第一例非洲猪瘟以来,福建莆田市城厢区和三明市尤溪县先后发生了非洲猪瘟,根据农业农村部等各级政府要求,全面对所有存栏生猪进行非洲猪瘟紧急排查日报告制度,同时提出生猪调运监管是控制疫情蔓延的关键之一。根据福建大田县乡镇工作实际情况,浅谈在新形势下,以防控非洲猪瘟蔓延为主要措施的生猪产地检疫工作的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19.
《畜禽业》2020,(7)
随着非洲猪瘟疫情的缓解,生猪生产也在稳步回升,对其他地区的出口也在稳步增长。为保证生猪产品质量达标,严防非洲猪瘟疫情的发生,必须严格生猪产地检疫工作,确保生猪生产安全,保障市场供给。围绕基层畜牧兽医站生猪检疫检验工作进行研究讨论。  相似文献   

20.
《畜禽业》2022,(1):55-56
非洲猪瘟疾病与以往的动物疾病相比,具有很高的致死率,且全球范围内还未研发出相应的特效治疗药,其疾病的出现对生猪养殖户来说威胁性极高。从非洲猪瘟传播因素出发,探讨了非洲猪瘟防控期间养猪场生物安全管理措施,以期为生猪养殖场的非洲猪瘟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