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农村》2016,(10)
正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个称职的母亲。离婚后,为了给女儿创造优越的生活条件,我除了上班之外,业余时间还做兼职。平时,女儿喜欢吃什么我就买什么,衣服也要买品牌。为了女儿,我放弃了自己的娱乐爱好,全部心思都放在了她身上。然而,我为女儿所做的这一切她似乎并不领情,不是嫌我做的菜不好吃,就是找茬发脾气,每天中午回来吃完饭就走了。我问她去那么早干嘛?她说去老师家补课。直到有一天,我无意中发现女儿其实没去补课,而是跑到网吧去上网了。于是,我把女儿狠狠地训斥了一番。一天晚上,表姐打来电  相似文献   

2.
惊喜     
<正>女儿读初二时,有一段时间,她像变了个人,每天都很晚才回家,还总是戴着耳麦,不出房间,也懒得跟我聊天了。她的表现让我有一丝不安、一点疑惑。一连几天,女儿一边看书一边还嘟嘟哝哝地哼着不知名的曲子。由于我既要忙家务,又要经营生意,也就没有太在意她的表现。一天午饭后,女儿洗刷好碗筷,我便上前想跟她谈谈心。不曾想,她竟以看望同学为由,一溜烟走人。我沉住气,告诉自己要有耐心,以后再好好跟  相似文献   

3.
正同学聚会上,丽丽自豪地对我们说:她那8岁的女儿,不仅学习成绩拔尖,还是个厨房小能手,会自己煮饭做菜,比她这个当妈妈的做得还要好……我很惊讶,想想我那同龄的女儿,不光不会做饭,甚至连煮饭开关在哪都不知道。相比之下,我有些汗颜。我从不让女儿下厨,一是怕耽误她学习,二是怕不安全。万一不小心被菜刀割伤了手,或被炉火、热油烫伤,又  相似文献   

4.
天下父母心     
<正>一大早,玉华姐就在文友QQ群里发布特大喜讯:"桂红姐女儿考上清华啦!""桂红是个才女,她女儿更是个才女!""想想我都好激动!"玉华姐发自内心"快乐着别人的快乐",我几乎能想象到她神采飞扬的样子。其实我与桂红姐并不相识,但却久仰她大名。一半因为她曾是铜化同事、文字爱好者、集团报纸的老通讯员,一半因为她家有位出类拔萃的女儿。人们说起她时,一定会特别强调:"她  相似文献   

5.
金坪 《农村百事通》2009,(22):67-67
有一位叫师旦的母亲诉说自己10岁的女儿居然有了隐私。她偷看了女儿的日记本.发现女儿正在暗恋一位男明星。本子上写满了“我爱你”、“我想你”……之类的话。她很想和女儿挑明.又担心女儿会埋怨家长在侦查她的“隐私”。如果放任不管的话.又害怕女儿过早涉及情爱影响成长。这位母亲迷惑地说:“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6.
丽君的话我向来是言听计从的,著书的愿望很快在我的脑子里涌现。寒假到了,我把自己关在小屋里,脑海里全是创作的火花。丽君每天都来一趟,给我带来一些好吃的,可每天只是停留片刻就走,每次走后都给我留下鼓励的目光。她每次临走前都是拉着我的手说:“创作最好与社会和国家紧紧地联  相似文献   

7.
小麦 《新农村》2024,(3):44-45
<正>前段时间,知乎上一位妈妈的“求助信”刺痛了无数网友。起因是她4岁的女儿特别害怕被朋友拒绝,女儿只要听到朋友说“不和你玩了”,便会陷入惶恐焦虑中,甚至嚎啕大哭。长此以往,小朋友都拿准了她的“软肋”,常用这句话来“要挟”她。为了能和其他人一起玩,女儿常常委曲求全,自己很喜欢的玩具,不得不拱手让人;明明很想当公主,害怕被孤立,只能每次委屈着当女巫;甚至被要求当众学狗叫,女儿也照做了……当她听到女儿哭诉“妈妈,他们都不和我玩”时,既心疼又无措。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2017,(8)
<正>女儿的暑假生活转眼已过了一半。这天开家庭会议,我让女儿总结一下暑假里的生活,都玩了什么,学了什么,有什么事让她记忆深刻?她便侃侃而谈起来,从读书的种类到学游泳的快乐,再到钢琴过十级的兴奋……听得我们都为她鼓掌叫好。正当大家为女儿的进步深感欣慰时,她突然站起来,嫩手拍腿,脆声高喊道:"我也学会了当医生,就像爸爸一样,我  相似文献   

9.
正今年暑假,女儿开始练毛笔字、学书法。每次写字,我都提心吊胆得不得了,衣服、墙、桌子、地上随时都可能成为牺牲品——到处墨迹斑斑。为了不弄脏衣物,又不打消女儿学写毛笔字的兴趣,我在文具店买来一块水写布,供她练习使用。女儿对水写布"以水代墨"的神奇效果兴趣盎然,但又百思不得其解,非要缠着我给她讲个明白。问题一:什么是水写布?水写布有哪些特点呢?水写布给书法界带来了全新的设计概念。水写布是以绒布为  相似文献   

10.
《新农村》2021,(10)
正女儿告诉我,今天老师表扬她了。我点点头,提醒她不要骄傲,继续努力。女儿保证下午完成所有作业,我不放心地问了又问:"说话算数?"因为老师和我闲聊中提到女儿动作有点慢,于是在她上学前左叮咛右嘱咐,直至女儿不耐烦地打断我:"妈,你烦不烦?"烦?我怔了一下,突然醒悟过来:确实,对待女儿的教育,我的确有些"烦"!老师表扬她,我不是点赞而是提要求;  相似文献   

11.
赞美的力量     
<正>"妈妈,你这一招真灵!"女儿放学刚一进家门,就兴奋地对我说。我一边接过女儿的书包一边问她:"快跟妈妈讲讲,怎么个灵法?""按你教的方法,早上到校后,我把那封信交给了杨思洋。第一节课后,她主动来找我和好,我俩的‘战争’终于结束了,她还帮我出了很多好主意呢!"看着女儿一周来愁眉不展的脸上终于重现灿烂的笑容,我心里的一块石头也落了地。上周,女儿因表现突出,被老师和同学一致推选为值周班长。那天她挂着胸卡在镜子前照了又照,还神气地让我配  相似文献   

12.
<正>下班回家,女儿告诉我一件令她十分尴尬的事。她说她在某快餐店消费时,遇到了一个没有素养的员工,令她很是无语,当即就终止了在那里消费,且发誓以后再不到那家店消费了。我一问才知道,原来是一个在门上负责拉门以及招呼客人的员工影响了女儿的食欲。当时女儿就坐在门边的一个位置,点了食品,吃  相似文献   

13.
李美珠 《新农村》2008,(2):31-31
前两天,上小学一年级的女儿放学回家说:“妈妈,老师让捐款,每人至少2元。”我掏出2元钱给了女儿。可没过几天,我见女儿很不高兴,就问她,她说:“有个小朋友捐了100元,老师给他一朵小红花,我没有。”其实,我是想到会有孩子多捐款的,但我没让女儿这样做。我认为,一般情况下有关部门不应组织儿童捐款。因为,这不是让小孩表达爱心,而是比拼家长的经济能力。  相似文献   

14.
刘亚华 《新农村》2021,(3):45-45
女儿做事喜欢拖拉,总是丢三拉四,每当见她一点小事都做不好,我就会忍不住训斥她。那天让她洗澡,她在房间里转来转去,一会儿找衣服,一会儿找浴帽,好半天也没进浴室,我火冒三丈。她见我生气了,急忙钻进浴室,可是没过多久,里面传出她的声音:"妈妈,忘拿毛巾了!"听到这话,我更是冒火,于是好一顿训斥:"你怎么回事?老是记不住,我跟你说过一万遍了!"  相似文献   

15.
正闺蜜的小女儿向我哭诉:"阿姨,我是不是做啥事都不行啊?妈妈骂我是废人!"听了孩子的话,我很吃惊,也很心疼:一个四年级的孩子居然被父母贴上了"废人"的标签,这对孩子今后的成长与进步会造成多大的影响啊!这真不是小事!于是我急忙约来闺蜜,很郑重地跟她谈起她小女儿的教育问题。闺蜜向我吐了一肚子的苦水:女儿在家如何不听话,如何不自立啦;四年级的  相似文献   

16.
母亲的存折     
《河南农业》2005,(3):44
那天,女儿放学回家,突然没头没脑地问了一句:“妈妈,我们家有多少存款?”不等我作答,她又继续说道:“他们都说咱家至少有50万元。”我奇怪地看着女儿:“你说的‘他们’是谁呀?”“我们班同学。他们都说你一本书能赚十几万元稿费,你出了那么多书,所以咱们家应该有50万元吧。”我  相似文献   

17.
《农家致富》2014,(1):64
我4年前离婚了,儿子跟着我。去年,我认识了现在的先生,他也带着女儿,我们一起组建了新的家庭。为了避免矛盾冲突,我尽量迁就先生的女儿,吃的、穿的都买双份,平时孩子的需求我都会满足她。但是孩子对我依然很冷淡,处处与我作对,经常在她爸爸面前告我的状,说我总是欺负她等等。听多了,一方面先生  相似文献   

18.
请你听我说     
(接上期)丽君的话我向来是言听计从的,著书的愿望很快在我的脑子里涌现.寒假到了,我把自己关在小屋里,脑海里全是创作的火花.丽君每天都来一趟,给我带来一些好吃的,可每天只是停留片刻就走,每次走后都给我留下鼓励的目光.她每次临走前都是拉着我的手说:"创作最好与社会和国家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既然你要著书,内容就该有份量,有份量的作品永远来自你内心深处无私境界.一个不爱生活的人,永远也创作不出有份量的作品……"她的话成了我创作的源泉,产生了强大的共鸣.  相似文献   

19.
正和一位久未谋面的朋友闲聊,谈起孩子,朋友一脸惆怅。原来他上小学的女儿羡慕校园里其他同学全身上下都是名牌,天天嚷嚷着要买名牌服装与鞋子。在女儿的软磨硬泡下,朋友狠狠心给她买了一双上千元的名牌鞋子,女儿这才罢休。最近,我8岁的儿子居然也迷恋上了名牌,说小朋友们都穿名牌呢。裤子非"阿迪达斯"不穿,鞋子、上  相似文献   

20.
姨妈的爱情     
<正>那一年,她不顾家人反对,与他共同徜徉如歌岁月;那一月,她陪着他接受放疗,无助又不能言表;那一日,他的生命走到尽头,留下她被痛苦吞噬;那一刻,心随风而逝,从此孤单而忧伤……她是我的姨妈,他是我姨父,一对普通而平凡的小学教师。2008年地震刚过,我就接到老家的电话:"你姨父得了肺癌,我们刚找了川医的教授会诊,只能进行保守治疗,但都没敢告诉姨父实情。"很快,亲戚们瞒着姨父,把他连哄带骗地从老家送来了成都,在一家医院进行放疗,希望能控制住病情。姨妈每天陪着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