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七五”期间,20万多万份农作物种质资源已入“国家种质库”长期保存,“八五”还将入库保存10万份。“八五”结束,“国家种质库”保存种质总数半达30万份。为防止不可预料的自然灾害造成珍贵种质资源的损失或绝灭,在青海建立了一座“国家复份种质库”。该库建筑面积284m^2,其中保温库体面积76.5m^2、容积183.5m^3,库容量大于40万份。于1992年底投入运行,相应的数据库正在建立之中。“八五”  相似文献   

2.
新疆自治区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现状及战略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农作物种质资源十分丰富,尤以野生近缘种为最.目前拥有可容纳10万份作物品种资源的自然中期保存库一座,现保存有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和新疆主要农作物品种资源57种作物近2万份.近年来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还存在许多不利的影响因素,制约着新疆作物遗传资源研究的发展.本文依据新疆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现状,分析了影响发展的不利因素,提出了未来研究重点,包括资源收集、建立完整的资源保存体系、深入开展鉴定评价、进行种质创新等.  相似文献   

3.
我国作物种质资源保存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卢新雄  陈晓玲 《中国农业科学》2003,36(10):1125-1132
 近20多年来,我国作物种质资源保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至2002年底,国家已初步建立起作物种质资源保存体系,包括国家长期库和国家复份库各1座,中期库8座。长期库贮存种质已达33.4万余份,隶属35科192属712种,贮存数量居世界第一位。国家种质圃30个,共保存无性繁殖作物及多年生种质4.3万余份,隶属900多个物种。试管苗种质库2个,保存种质2300份。此外还建立了2个野生稻和1个野生大豆原生境保护区。笔者在文中介绍了我国在库存种质持久安全保存技术、超干燥贮存技术和离体保存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就当前种质保存研究的几个热点问题予以评述。  相似文献   

4.
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推进甘肃种业振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是西部农作物种质资源大省,目前共保存各类农作物种质资源20万余份,但面临着种质资源种群减少、濒危物种激增、质量下降、保护不彻底等问题。鉴于现有种质资源保存条件简陋,鉴定评价缺乏深度挖掘,优异种质及重大品种培育未取得突破等现状,通过分析甘肃省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及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从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与保护,夯实种业发展基础;加强种质资源鉴定评价和育种创新;建立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的长效工作机制等方面提出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推进种业振兴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5.
正4月11—13日,记者在"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专项工作会议"上了解到,该专项自2001年立项以来,已经取得了五大成效:一是资源保存增量显著。新收集各类资源超过17万份,已入国家库圃资源12.2万份,长期保存的资源总量达49.5万份,居世界第二位,进一步丰富了我国种质资源库存多样性;二是鉴定评价富有成效。完成超过26万份种质、各20—30项基本农艺性状的鉴定,并深度鉴定评价水稻、  相似文献   

6.
正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引领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表示,"十三五"时期我国加快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体系建设,建成完善了由1座长期库、1座复份库、10座中期库、43个种质圃、205个原生境保护点以及种质资源信息中心组成的国家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体系;成立了农业农村部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心,保存资源总量突破52万份,位居世界第二。  相似文献   

7.
建国以来,我国农作物品种资源事业蓬勃发展,初步形成了品种资源工作体系,初步具备了国家级种质资源长期保存条件。在种子保存、管理和开发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就。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作物起源中心之一,解放后,特别是“六五”和“七五”期间,在“广泛收集、妥善保存,深入研究,积极创新,充分利用”的方针指引下,先后组织开展了两次全国性的征集和补充征集品种资源的活动,收集的资源总数达35万份,作物资源总量已接近世界先进国家水平。通过“七五”科技攻关,我国建成了具有国际水平的总容量超过40万份的现代化国家种质资源长期保存库,到7月底,已库存16万份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作物品种资源经长期收集整理,现已有30余万份,居世界第一位。为使这些资源能够长期妥善的保存,先在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内建成了国家Ⅰ号种质库和国家Ⅱ号种质库。其中国家Ⅱ号种质库为目前世界上容量最大、设备先进的现代化种质库之一,它集中保存了我国所收集到的全部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9.
贵州省作物种质资源保存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贵州省拥有较为丰富的作物遗传资源,有的传统种质属稀有、特有资源,是国家作物遗传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迄今整理、保存了以稻、油菜、玉米、小麦等为主的贵州作物种质资源2万余份。采用种质资源库(包括国家长期库、中期库和地方中短期库)与异生境繁种相结合、国家和地方两级联动、互为补充保存体系,实施种质更新和资源保护。概述了贵州省作物种质资源的保存现状和保护途径。并就加强贵州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促进交换与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农家致富》2023,(11):46-47
<正>近期,农业农村部以公告形式公布了首批可供利用的农作物种质资源目录,在中国种业大数据平台上线运行农作物种质资源共享利用信息系统,农业农村部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心印发了《农作物种质资源共享利用办法》。日前,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和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心负责人就社会关注的热点回答了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1.
建立现代化的种子库保存作物种质,是防止具有优质、高产、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的珍贵基因丢失的重要关键。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基因库的建立。据统计,全世界已建立了500多座种质库。随着种质库的建立,庞大的种质库系统迫切要求在种质的收集、保存、分发、利用中建立信息管理系统,以便种质的管理者和使用者迅速获得所需的种质信息。目前世界上种质保存系统最先进的国家是美国。美国现掌握40万份种质,并建立了种质信息网络系统;全国各地区、各农业研究单位可随时向中心输入数据或查询种质信息。日本于1983年底建立了农业生物遗传资源研究所;在筑波科学城建立了现代化的种子贮藏  相似文献   

12.
科技短波     
《新农村》2006,(12)
我国建成种质资源“航母”我国目前已创建了世界上唯一的长期库、复份库、中期库相配套的完整的种质资源保存体系,建立了确保入库种质遗传完整性的综合技术体系,长期安全保存作物种质资源包括180种作物38万份,居世界首位。摘自《农村信息报》福建武平8.2万亩土地吃上“营养餐”  相似文献   

13.
<正>日前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获悉: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建成了一批现代化的作物种质保存体系,国家种质库(圃)目前共安全保存39万余份种质资源,拥有的作  相似文献   

14.
<正>2015年8月,在宁夏农林科学院副院长张富国的主持下,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平台技术负责人、首席专家郑勇奇研究员为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平台枸杞保存库授牌,标志着宁夏农林科学院枸杞保存库正式进入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宁夏农林科学院于2012年被纳入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平台参建单位。截止2014年底,整理与数字化描述枸杞种质资源1 300份,并提交国家林木种质资源网;完成130份资源特性描述;采集枸杞树种子150份,提交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平台超  相似文献   

15.
中国作物野生种质资源考察和研究中国农业科学院品资所郑殿升中国是一个作物种质资源十分丰富的古国,全国共收集资源材料35万份,其中在长期库和种质圃保存的约28万份。据统计,目前我国作物的主要种类约600多种,包括粮食作物30多种,经济作物70种,果树作物...  相似文献   

16.
作物种质资源研究回顾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旭  李立会  黎裕  方沩 《农学学报》2018,8(1):10-15
经过上百年的发展,作物种质资源研究在全球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随着国际社会政治环境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目前种质资源研究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发展趋势和特征,包括种质资源考察收集全球化、保存保护多元化、鉴定评价精准化、基因发掘规模化、种质创新目标化、共享利用主动化等。中国作物种质资源研究在建国后也取得了重大进展与突破,查清了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本底的物种多样性,创建了农作物种质资源科学分类、统一编目、统一描述的技术规范体系,创建了世界上唯一的长期库、复份库、中期库、种质圃、原生境保护点相配套的种质保存和共享利用体系;开展多种农作物种质资源精准鉴定评价,新基因发掘取得显著成效;高效作物种质创新及其利用技术不断完善,并在作物育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5年,中国颁布了《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30年)》,提出了今后作物种质资源研究的五大行动,为种质资源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战略支撑。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特性评价鉴定信息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引进的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信息系统(CGRIS)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品种资源研究所编著的《农作物品种资源信息处理规范》标准,对河北省种质库保存的55种作物20962份种质资源性状数据进行了分析、归纳和标准化处理;并结合河北省种质管理的实际情况,对CGRIS系统进行了必要的扩展和属性改动,初步建成了河北省种质资源特性评价鉴定数据信息查询系统。  相似文献   

18.
<正>种质资源,是由亲代遗传给子代的遗传物质,它是培育新品种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战略资源。地球上约有30万种植物,蕴藏着丰富的种质资源,只要挖掘和利用其中的一小部分,就足以为作物育种开辟广阔天地。迄今为止,全世界已经建成各类种质库1400余座,收藏种质资源700多万份(含各国重复保存部分)。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刘旭介绍,我国历  相似文献   

19.
《北京农业》2008,(6):41-41
<正>我国种质资源保存、研究集中在北京。目前在京研究机构保存的农作物种质资源共计40.18万份,其中小麦、玉米、蔬菜种质资源达17万份。畜禽方面,奶牛胚胎、蛋种鸡、种猪等畜禽的良繁体系在国内占有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20.
<正>我国种质资源保存、研究集中在北京。目前在京研究机构保存的农作物种质资源共计40.18万份,其中小麦、玉米、蔬菜种质资源达17万份。畜禽方面,奶牛胚胎、蛋种鸡、种猪等畜禽的良繁体系在国内占有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