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淡水鱼类高温期暴发性流行病是到目前为止我国养鱼史上危害鱼的种类最多、危害鱼的年龄范围最大、流行地区最广、流行季节最长、造成的损失最大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此病在各地有不同的名称,如腹水病、出血性腹水病、暴发性出血病等。进入高温季节后,此病的发生率更高,危害更  相似文献   

2.
侯和菊 《内陆水产》2005,30(7):15-16
淡水鱼类暴发性流行病是到目前为止我国养鱼史上危害鱼的种类最多、危害鱼的年龄范围最大、流行地区最广、流行季节最长、造成的损失最大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此病在各地有不同的名称,如腹水病、出血性腹水病、暴发性出血病等。进入高温季节后,此病的发生率更高。危害更大,广大水产养殖者须密切关注与积极防治。  相似文献   

3.
夏季高温季节鱼类暴发性流行病是到目前为止我国养鱼史上危害鱼的种类最多、危害鱼的年龄范围最大、流行地区最广、流行季节最长、造成的损  相似文献   

4.
冯国民 《内陆水产》2007,32(8):44-45
淡水鱼类高温期暴发性流行病是到目前为止我国养鱼史上危害鱼的种类最多、危害鱼的年龄范围最大、流行地区最广、流行季节最长、造成的损失最大的一种  相似文献   

5.
吴春年 《内陆水产》2000,(10):39-39
主要淡水养殖鱼类暴发性鱼病是我国养鱼史上危害鱼的种类最多,危害鱼的年龄范围最大,流行地区最广,流行季节最长,造成损失最大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目前此病的名称较多,有叫溶血性腹水病、出血性腹水病,也有叫出血病、细菌性败血病等。其病原体有: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鲁克氏耶尔森氏菌和弧菌。 1症状 疾病早期及急性感染时,病鱼的上下颌、口腔、鳃盖、眼睛、鳍基及鱼体两侧轻度充血,鳃丝苍白,此时肠内尚有少量食物。严重时鱼体表严重充血以至出血 (内出血 ),眼眶周围也充血,眼球突出,肛门红肿,腹部膨大,腹腔内积有淡…  相似文献   

6.
淡水鱼类高温期爆发性流行病是到目前为止我国养鱼史上危害鱼的种类最多,危害鱼的年龄范围最大、流行地区最广、流行季节最长、造成的损失最大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此病在各地有不同的名称,如腹水病、出血性腹水病、爆发性出血病等.进入高温季节后,此病的发生率更高,危害更大,广大水产养殖者须密切关注与积极防治.  相似文献   

7.
一、暴发性出血病暴发性出血病是我国养鱼史上危害鱼的种类最多、鱼龄范围最广、流行地区最广、流行季节最长、危害养鱼水域类别最多、造成损失最大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1991年在我国主要养殖区开始流行,危害的鱼种类有异育银鲫、白鲫、鲫、团头鲂、鲢、鳙、黄鳝、加州鲈、草鱼等多种淡水鱼类。在水温9~36℃均有流行,水温持续在28℃以上及高温季节高发。发病严重的鱼场发病率高达100%,重病鱼池死亡率高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8.
细菌性败血病又称暴发性流行病、出血病、出血性腹水病、腹水病等。其危害严重,流行最广,周期最长,殃及的鱼类品种最多,死亡率最高,患此病的鱼从发病到死亡仅3d~5d,短期内会造成大幅度死鱼,甚至绝  相似文献   

9.
鱼类暴发性流行病防治的几点意见鱼类暴发性流行病(鳊、鲫鱼流行性出血病)是1989年以来我国至今为止危害种类最多、年龄范围最大、地区最广、季节最长、死亡率最高的一种鱼病,它给渔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危害。虽然目前已有很多种鱼药可以治疗此病,但在施药过程中,...  相似文献   

10.
克胜 《海鲜世界》1991,(4):26-26,25
近年来,随着渔业生产的发展,养殖方式改变,放养密度加大,水质不易掌握及苗种频繁南调北运,致使在养殖鱼类中,不仅常见病的发病率有所增加,而且新发现了以往很少发生、甚至没有发现的危害性极大的鱼病。如:鲢孢子虫病。鲤鱼单极虫病和目前对鲢鳙等鱼危害最大的暴发性鱼病,这些病可引起鱼大量死亡.使生产遭受损失,为此,鱼病工作应大力加强.要根据不同季节采取不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1.
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病又称出血病、暴发性出血病,是我国养鱼史上危害鱼的种类最多、危害鱼的年龄范围最大、流行地区最广、流行季节最长、危害养殖水域类别最多、造成养殖经济损失最重的主要鱼类病害,危害鱼类品种主要有鲫、草鱼、团头鲂、鲢、鳙、鳝等,给渔业生产造成很大损失。  相似文献   

12.
近三、四年来,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养殖的鳜鱼流行一种以“白鳃、白肝”为特征的严重疾病,又称为桂花鱼综合性出血性败血病、出血病、暴发性毒性疾病。此病流行快、死亡率高,属危害最大的暴发性疾病,在夏、秋季流行最为严重;发病率50%以上,不少发病池全池鱼死亡,...  相似文献   

13.
鱼类暴发性流行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淡水养殖鱼类暴发性流行病,我们最早于1986年10月在崇明县大同养殖场发现,当时引起异育银鲫大批死亡,因病鱼体表充血、腹部膨大、腹腔内有积水、溶血,因此称为异育银鲫溶血性腹水病。随后不仅在上海各郊县流行,至今已在全国近20个省、市广为流行,流行季节也从最初的10月、11  相似文献   

14.
李书林  邓明星 《水利渔业》1994,(1):38-39,43
报道了对宜城县养殖鱼类暴发性出血病的调查和分析情况,指出了此病的病原体是嗜水气单胞菌等病菌,病症与草鱼出血病相似。流行季节主要是6-8月份,危害鱼类重点是2龄以上的鲢;提出了预防和治疗暴发病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单晓鸾 《齐鲁渔业》2005,22(10):21-24
1暴发性败血症(细菌性出血病) 这是目前草鱼养殖期间危害最大、流行面积最广、流行季节最长、损失最为严重的一种传染性疾病。  相似文献   

16.
<正> 淡水暴发性鱼病是近年来新出现的、流行范围最广、发病种类最多、死亡率最高、危害和损失最大的急性传染病,故最初被称之为淡水养鱼暴发性鱼病即细菌性败血病。 几年来,笔者深入到河北、天津、北京、山东、江苏、河南等地做鱼饵料、添加剂、渔药的售后技术服务,目睹此病的流行与危害极其严重,现将发病的原因、规律、防治措施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鱼类暴发性出血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类暴发性出血病又称细菌性败血症,是危害养殖鱼类最为严重的传染病之一。该病发病急,危害鱼的种类多、年龄范围大,流行面积广、季节长,给广大养鱼户造成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针对该病应采取预防为主,有病早治,内服外用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科学养鱼》2002,(5):61-61
暴发性鱼病是我国养鱼史上危害鱼的种类最多、流行地区最广、流行季节最长、造成损失最大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1998年在长江三角洲主要养鱼区流行,以后每年均可发病,主要危害团头鲂、鲢、鲫、鳙等鱼类,死亡率达20%~80%,今年气候变暖,其发病期提前,应尽早做好预防工作。一、发病原因该病由致病微生物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引起。池底淤泥过深、水质老化、池塘环境恶化、饲养管理不当,放养密度过大和寄生虫的侵袭是其诱发因素。二、主要症状及病理变化病鱼体色发黑,离群独游,常靠近岸边缓游,濒死前作挣扎状上窜,最后下扎到…  相似文献   

19.
常见养殖鱼类细菌性疾病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暴发性出血病 又称细菌性败血症,是我国目前危害鱼的种类最多、范围最大、流行地区最广、流行季节最长及造成损失最大的一种传染病.该病主要由嗜水气单胞菌及温和气单胞菌两种病原菌引起,发病后的鱼体表充血,肛门红肿,腹部膨大,腹腔内积有大量的腹水并有溶血现象,肠道内无食物,却有很多的黏液.病时有时伴有眼球突出,鳞片竖起,鳃丝末端腐烂等现象.  相似文献   

20.
细菌性败血症,又叫淡水鱼类暴发性流行病、溶血性腹水病、出血性腹水病等,是在我国渔业生产中流行地区最广、流行季节最长,造成危害最大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近两年,我省在主养鲤鱼套养鲫鱼、白鲢、花鲢的池塘里暴发了大面积的细菌性败血症,呈现出了发病率高、速度快、死亡量大、不易控制等特点,本文就笔者遇到的细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