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5 毫秒
1.
互叶醉鱼草的繁殖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满足道路和城市园林绿化的需求,乌拉特前旗于近几年培育了互叶醉鱼草。互叶醉鱼草又名紫花醉鱼木,马钱草科醉鱼草属落叶灌木。主根发达,株高达2~3米。枝条细弱,披散下垂,单叶互生,披针形,长4~8厘米,全缘。簇生状圆锥花序生于2年生枝上,基部有少量小叶,花冠紫蓝色,有浓郁芳香,花期5~6月。  相似文献   

2.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水麻(Debregeasia orientalis和醉鱼草(Buddleja lindleyana)在不同土壤磷水平下的生长响应和磷累积特征.结果表明:随着磷处理浓度(0、5、10、15、20、25、30 mg· kg-1)的升高,水麻的株高、根长及生物量均升高,而醉鱼草各处理间的生物量差异不显著;水麻地上部和根部最大磷含量分别为7.57、5.07 g·kg-1,醉鱼草分别为3.75、4.08 g·kg-1;水麻地上部最大磷累积量为103.32 mg· pot-1,而醉鱼草仅为18.07 mg· pot-1;水麻和醉鱼草地上部磷富集系数分别为7.41~12.93和1.95~5.06,迁移系数分别为1.47~2.33和0.87~1.08.综上所述,水麻在富磷环境下表现出较强的适应能力和磷累积能力,醉鱼草也能适应富磷环境,但其磷累积能力较弱.因此,水麻和醉鱼草都具有高效移除土壤中过剩磷素的潜力.  相似文献   

3.
互叶醉鱼草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生物学特性 互叶醉鱼草又名紫花醉鱼木,马钱草科醉鱼草属落叶灌木。主根发达,株高达2-3米。枝条细弱,披散下垂,单叶互生,披针形,长4~8厘米,全缘。簇生状圆锥花序生于2年生枝上,基部有少量小叶,花冠紫蓝色,有浓郁芳香,花期5~6月。蒴果卵形,深褐色,种子多数、有短翅,果期8~9月。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大叶醉鱼草(Buddleja davidii Franch)提取物对黄脊竹蝗(Ceracris kiangsu Tsai)的生物活性,采用冷浸法、索氏提取法、超声波法提取大叶醉鱼草有效成分,分别对黄脊竹蝗2龄和4~5龄跳蝻进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超声波法对大叶醉鱼草有效成分的提取率最高,且其提取物的杀虫效果最好,对黄脊竹蝗2龄和4~5龄跳蝻的LC<,50>分别为15.71、24.58mg/mL;其次为索氏提取法,LC<,50>分别为19.07、28.07 mg/mL;冷浸法最低,LC<,50>分别为54.53、72.80 mg/mL.同一种方法提取物的杀虫活性随提取物浓度的提高而增大,相同浓度提取物对黄脊竹蝗2龄跳蝻的杀虫效果明显高于对4~5龄跳蝻.  相似文献   

5.
小麦开花习性观察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小麦开花习性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观察。小麦从抽穗到开始开花,一般需4~6天,单穗开花的天数为3~4天。开花最多的时间是开花后的第二天,占总开花数的一半以上,开花的顺序很有规律性,呈波浪式,由内向外扩展。小麦昼夜均能开花,但晚间的开花数甚少,仅占9%右左。白天开花出现两次高峰,第一次在上午10~12时,高峰明显,第二次在下午4~6时,不甚明显。  相似文献   

6.
在3种基质和2种生根剂的条件下,通过随机组合对醉鱼草进行了扦插生根试验。结果表明:生根剂对醉鱼草生根影响呈现极显著差异性,生根效果明显;基质对醉鱼草的生根显著差异性不明显,生根效果不明显;生根剂和基质对醉鱼草的根长均呈现极显著差异性,对根长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7.
大花醉鱼草和狭叶醉鱼草具有较高的观赏与药用价值,也是南方地区特殊环境绿化中优秀的先锋修复植物。以2种醉鱼草为试材,采用正交试验设计,选取枝条部位、基质、 IBA浓度与IBA浸泡时间4个因素,研究了各因素对2种醉鱼草扦插成活的影响及其扦插繁殖方法。结果表明, 2种醉鱼草的成活率、最长根长受基质影响最大,枝条部位对2种醉鱼草的平均根长影响最大, IBA浓度对大花醉鱼草根条数的影响最大,基质对狭叶醉鱼草根条数的影响最大,可根据不同的育苗目标调整处理方法。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大花醉鱼草、狭叶醉鱼草最佳扦插条件分别为"枝条顶梢+河沙基质+1 000 mg/L的IBA+30s的IBA浸泡时间"、"枝条顶梢+河沙基质+500 mg/L的IBA+60 s的IBA浸泡时间"。该研究可为2种醉鱼草的规模化生产以及资源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新型鱼用麻醉剂的麻醉效果,采用不同浓度(2、4、6 g/L)醉鱼草Buddleja lindleyana Fortune粗提物水溶液对平均体质量为220 g左右的鲫Carassius auratus进行麻醉效果试验,并分析了浓度为6 g/L的醉鱼草水溶液对鲫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醉鱼草粗提物水溶液浓度的提升,鲫麻醉所需时间减少,复苏所需时间增加,呼吸频率下降;3个浓度条件下鲫复苏率均为100%,其中浓度为6 g/L的醉鱼草水溶液对鲫麻醉效果最为明显;对鲫血清生化指标检测表明,醉鱼草粗提物水溶液对鲫有麻醉作用,CAT的显著升高也表明其激发了肝细胞的氧化防御反应,细胞通过提高CAT的生产速率来抵御物质带来的氧化损伤;安全性评价结果显示,醉鱼草对鲫无毒性。研究表明,醉鱼草对鲫有明显的麻醉效果,可作为新型鱼用麻醉剂进行开发与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多花指甲兰Aerides rosea的开花特性与繁育系统,为多花指甲兰的种质资源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观察记录温室栽培条件下多花指甲兰的花部特征和开花进程,检测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性,估算杂交指数(OCI)及进行人工控制授粉试验。【结果】(1)多花指甲兰5—7月开花,开放时有香味,单株花期约15 d,单花花期约10d。花蕾期为开花前1~5 d,初花期为开花后1~4 d,盛花期为开花后5~6 d,末花期为开花后7~8 d,凋谢期为开花后9~10 d。(2)总状花序,有1~4个花序,花序较长,密生数十朵花,整株花期一致。(3)在花蕾期,花朵还未开放时花粉已具备活力,部分柱头具备可授性;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性在盛花期(开花5~6 d)达到峰值。多花指甲兰的OCI为4。(4)无论是否去雄、套袋,不进行人工授粉的结实率均为0,而人工自花授粉、同株异花授粉和异株异花授粉的结实率分别为85.71%、88.00%、84.00%,均高于不进行人工授粉的植株。【结论】多花指甲兰自5月初开花至7月底结束,盛花期较短,持续约2 d。多花指甲兰不存在无融合生殖现象,是需要传粉者传粉的自交和异交混合的...  相似文献   

10.
醉鱼草属(Buddleja L.)观赏植物资源及其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文灵  陈贤 《西南农业学报》2006,19(Z1):371-376
中国城市的园林绿化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花灌木类园林植物明显不足.醉鱼草作为一类优良的造景植物材料,目前中国对此的认识和应用还很不够.简要介绍了的观赏醉鱼草的形态特征、观赏特性、栽培养护技术、园林用途及国外观赏醉鱼草的开发利用现状;对中国醉鱼草属观赏植物种质资源及利用现状进行了阐述,并就开发利用中国的观赏醉鱼草资源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大叶醉鱼草和醉鱼草的扦插繁殖效率,以这2种醉鱼草的1年生半木质化枝条为扦插材料,研究了低浓度下的IBA和NAA处理对其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醉鱼草和大叶醉鱼草在不同低浓度IBA与NAA的处理下,均能缩短不定根产生日期;不同激素种类及浓度处理下,大叶醉鱼草的扦插生根效果指数均优于醉鱼草;对比IBA和NAA的处理效果发现,IBA处理的这2种醉鱼草生根效果优于NAA处理;不同浓度的IBA和NAA对这2种醉鱼草扦插生根的影响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IBA 200 mg/L为大叶醉鱼草扦插生根的最优浓度,生根效果指数最佳达19.85,IBA 150 mg/L为醉鱼草扦插生根的最优浓度,生根效果指数最佳为6.4。  相似文献   

12.
醉鱼草是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木本花卉,本文就蓝花、白花、紫花3种醉鱼草在东营地区的生长表现做简单探讨。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醉鱼草花期重叠而又错开,很好的满足了园林绿化的需求,蓝花品种根幅大、冠幅宽、根的条数也多,相对于其他醉鱼草品种较为优良。  相似文献   

13.
1.本试验是1980年夏间在沈阳东陵沈阳农学院试验场田间进行。其目的在讨论高粱三尺三优良恢复系、3197B 保持系、447新选系在沈阳环境下的开花习性,以供进行杂交育种者的参考。2.在沈阳环境下,高粱由播种至开始开花需要71.07±0.96日,各品种间差异不显著。3.高粱每日开花时间有集中的趋势。从总开花数看,则以3~7时为最多,占开花总数的93.79%,其中以4~6时达71.26%为开花的最盛时间。4.高粱花开放的温度是16℃~21.9℃之间最多,占总观察花数的90.98%为最适温度。过低(16℃以下)或过高(35℃以上)均不适宜。5.高粱在田间环境下,花的开放大都集中于相对湿度95%至100%之间,其间高粱花开放的最多,约占总观察花数的93.57%。饱和湿度对于高粱花的开放非但没有阻碍,而且这时开花数占绝大多数。6.高粱在温度16℃~21.9℃与湿度95%至100%时开花的最多,占总观察花数的90.86%。若温度降低,花的开放需要较高的湿度,相反,温度升高,则需要较低的湿度。7.高粱每株由开始开花至不再开花所需时间为7.4±0.6325日。在田间环境下各品种间差异不显著。8.高粱开花的最盛日期及其开花数是以开始开花后的第3~7天为最多,占总观察花数的85.64%其中第4~6天为盛花期,占总观察花数的61.66%。9.高粱每植株开花的数目与品种的关系很大,即差异极显著。10.供试的高粱三个品种十五个穗中开花的次序是以穗的上部最先开放,中部次之,下部最迟。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海南南繁生态区玉米自交系雄穗发育动态,以6个不同类型玉米自交系KWS2-4321、13H6、10H9、KWS2-2220、11H37、PHHJC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玉米自交系雄穗鲜重、雄穗体积发育动态,雄穗逐日开花与逐时开花规律及雄穗逐日散粉特点。结果表明:雄穗鲜重发育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雄穗发育第1~4 d鲜重变化不大,第7~10天鲜重迅速增加,第13~16天稍有下降,玉米自交系雄穗鲜重与发育日数间经拟合附合二次多项式数量关系;雄穗体积与雄穗鲜重变化趋势不同,随雄穗发育进程的推进呈先升高后下降,最后又升高的变化趋势;雄穗开花可持续6~8 d,第2~4 d为盛花期,超过开花总量50%,第1 d开花较少,第2~4天开花数急剧增加,第7~8天开花数显著降低;07∶00、08∶00雄穗开花数量较少,09∶00、10∶00雄穗开花数量迅速增加,其开花数超过当日总开花数40%,11∶00开花数有所下降,12∶00之后开花数显著减少;逐日散粉量随散粉日数的推进呈现先升高后下降趋势,散粉后2~4 d达最大峰值,散粉持续5~8 d,与逐日开花规律基本一致。雄穗鲜重第7~10天增加快,雄穗体积与雄...  相似文献   

15.
以1年生树锦鸡儿、沙棘、互叶醉鱼草、鞑靼忍冬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正常水分CK(土壤田间持水量为75%~80%)、轻度干旱T1(土壤田间持水量60%~65%)、中度干旱T2(土壤田间持水量45%~50%)和重度干旱T3(土壤田间持水量30%~35%)胁迫下4种灌木的生长特征和耗水规律。结果表明:(1)生长季,随着土壤水分的胁迫加重,4种灌木的总生物量、地上生物量和总耗水量均呈下降趋势;根冠比和水分利用效率(WUE)呈正相关关系。(2)相同水分条件下,4种灌木的单株日耗水量和月耗水量大小排序为树锦鸡儿沙棘互叶醉鱼草鞑靼忍冬,且在每月的分配比例不同:5、6、10月耗水少,7—9月耗水多。(3)不同水分条件下,4种灌木的耗水量表现为CK T1 T2 T3。总的来看,树锦鸡儿属于高耗水低水分利用效率的树种,适宜在轻度干旱下生长;互叶醉鱼草属于低耗水高水分利用效率树种,适宜在重度干旱下生长;沙棘、鞑靼忍冬分别适宜在中度、正常水分条件下生长。因此,在不同生境下应有针对性地进行树种选择,达到适地适树。  相似文献   

16.
苹果树正常开花时间为4~5月份,而在9月中下旬~10月上旬进行再次开花,这种一年有二度开花现象称苹果树二次开花。秋季二次开花时的主要表现为整株无叶,却花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不同根系处理、不同贮藏时间对互叶醉鱼草设施贮藏过程中苗木失水率、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根系保水介质处理下的贮藏苗木失水率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呈上升趋势,成活率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在设施低温1℃~3℃、高湿90%~95%贮藏条件下,可有效降低互叶醉鱼草种苗失水率,提高苗木商品性,并延长裸根造林时间30~40 d,苗木成活率可提高20~30%,冬季贮藏优于春季贮藏。  相似文献   

18.
互叶醉鱼草种苗设施贮藏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不同根系处理、不同贮藏时间对互叶醉鱼草设施贮藏过程中苗木失水率、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根系保水介质处理下的贮藏苗木失水率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呈上升趋势,成活率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在设施低温1~3℃、高湿90%~95%贮藏条件下,可有效降低互叶醉鱼草种苗失水率,提高苗木商品性,并延长裸根造林时间30~40 d,苗木成活率可提高20%~30%,冬季贮藏优于春季贮藏。  相似文献   

19.
以地被菊俏粉阁为试材,分期短日照处理40 d(当日17:00至次日8:00),设置5个处理(以不遮光为对照),测定植株生长发育的相关指标并记录开花进程,探求营养生长时间对菊花生长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周期处理前,T4处理(营养生长40 d)俏粉阁根系长度、鲜质量及干质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俏粉阁株高、冠幅随着营养生长时间的增加逐渐增加,处理22~28 d,T2,T3,T4处理株高、冠幅生长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处理36~42 d,对照处理株高、冠幅生长量最大;俏粉阁花期随着营养生长时间的增加出现延迟,T4处理植株到达花期各阶段的间隔时间最短,开花最晚,但各处理植株开花总时长差异不显著;T4处理植株开花量、舌状花长度、花径、重瓣性及花粉活力显著高于其他处理。随着营养生长时间的增加,俏粉阁株高、冠幅、根系长度等逐渐增加,盛花期花朵品质提高,但开花出现延迟。当营养生长20 d时进行短日诱导,生长速度最快,开花最早,花朵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20.
大叶醉鱼草提取液杀蝗虫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大叶醉鱼草(Buddleia davidii)研究开发环保农药,寻找防治害虫的新途径。[方法]将大叶醉鱼草叶制成乙醇提取液,分别对蝗虫进行胃毒和触杀试验,观测其杀虫效果。[结果]浓度为50%的大叶醉鱼草乙醇提取液的胃毒作用最强烈,杀虫效果可达50%;浓度为75%、100%的大叶醉鱼草乙醇提取液的触杀效果均在80%左右。[结论]大叶醉鱼草乙醇提取液对蝗虫有一定的胃毒作用,并且不同浓度的大叶醉鱼草乙醇提取液对蝗虫的胃毒强度不同;大叶醉鱼草乙醇提取液、水提取液对蝗虫都有一定的触杀作用,并且乙醇提取液浓度越高,作用越强烈,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