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利用抗病品种来防除蚕病危害,是蚕病综合防治中最为经济有效的措施.从五十年代开始,国内外都相继开展了桑蚕抗病遗传育种的研究工作.通过几十年试验研究工作的摸索和积累,初步建立了一套桑蚕抗病遗传育种的试验研究方法.但是这些方法,还远不能适应当前抗病遗传育种试验研究的发展.较严密的抗性测定是桑蚕抗病遗传育种研究领域中应该采用的重要措施.本文通过具体实例介绍应用机率值分析  相似文献   

2.
野桑蚕与家蚕对敌敌畏的抗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李兵  沈卫德 《江苏蚕业》2003,25(1):57-58
野桑蚕是家蚕的亲缘类群,其遗传背景、生活习性及对农药的抗性等方面与家蚕有一定的相关性。在蚕期,野桑蚕作为危害 桑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对其进行农药防治十分困难。蚕期常用的农药是敌敌畏,本文就野桑蚕和家蚕对敌敌畏抗性进行了分别调查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催青条件控制雄蚕单一性别孵化的品种选育(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控制桑蚕性别发生的研究,国内外均有试验报道.桑蚕用孤雌生殖的办法来繁殖后代,已有成功的方法和例子,但由于其子代孵出的均为雌蚕,且其综合经济性状又差于雄蚕,故未能实用化.所以人们一直寄希望于雄蚕单一性别孵化,在养蚕业上实现强健好养,饲料效率高,茧丝质优良的雄蚕化生产.目前能实现全雄蚕孵化的办法主要有利用隐性伴性平衡致死系统;利用诱发桑蚕雄核发生而使孵化的个体均为雄蚕等做法.为进一步探讨开发控制雄蚕孵化的途径,我们课题组利用sch蚕对催育条件的敏  相似文献   

4.
田善富 《中国蚕业》2004,25(3):15-16
野桑蚕茧丝性状的直接利用价值有待发掘,但由于野桑蚕具有独特的生物学性状,且与家蚕有较高的亲缘关系,在家蚕的遗传育种学、分子生物学、生理生态学等科学研究中有较高的利用价值.以野桑蚕作材料的许多相关实验取得了较好的研究结果,从而野桑蚕被认为是良好的实验昆虫.野桑蚕长期生存于室外,室内人工交配、制种比较困难.为了提高繁育野桑蚕种质量,以便大量饲育野桑蚕,本实验对野桑蚕的室内人工制种方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2014年-2015年秋,广东省蚕业技术推广中心对参加国家桑蚕品种鉴定的桑蚕新品种华康2号进行了两年实验室鉴定.通过蚕期饲养表现、茧质调查成绩、丝质鉴定成绩及综合经济性状的对比分析,客观反映了华康2号在广东的饲养情况及性状表现,为国家蚕品种审定和推广提供科学、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蚕学通讯》2001,21(3):54-55
1 .分子生物学基础理论研究丝蛋白分子结构与丝蛋白基因表达调控机制的进一步阐明 ,将为增产蚕丝、改进丝质提供分子生物学理论基础。2 .分子连锁图与家蚕基因工程研究高密度的分子连锁图可使数量性状基因座 (QTL)精确定位 ,分子标记可提高桑蚕常规育种的选择效率 ,反向遗传学的发展将会促进基因工程技术应用于桑蚕品种改良。3.性别控制与专养雄蚕性连锁平衡致死基因的应用已有很大进展 ,专养雄蚕将成为 2 1世纪提高桑蚕产丝能力和改善丝工艺性状的重大突破口。4.发育生理与昆虫激素在蚕业上的应用蜕皮激素、保幼激素以及保幼激素类似物…  相似文献   

7.
桑蚕耐氟性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我国在桑蚕耐氟性遗传规律、杂交时品种间的配合力和一些发育性状与耐氟性间的相关性,运用系统选育和杂交改良方法提高桑蚕品种的耐氟性,以及耐氟性品种的选育等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研究表明,为提高蚕品种的耐氟性,杂交改良方法优于系统选育方法。  相似文献   

8.
野桑蚕的遗传多样性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野桑蚕和家蚕亲缘关系非常近,具有共同祖先;野桑蚕演化历史悠久,而且分布范围较为广泛,也正是由于这两个原因导致了它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研究野桑蚕的遗传多样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对家蚕遗传育种、近缘野生资源的保护、特殊性状基因库的建立与研究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蚕业是中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丝绸及相关产业使用的原料为茧丝,茧丝性状可谓被直接利用的家蚕最重要的经济性状,主要由蚕品种遗传基础决定.因此,茧丝性状的遗传学研究一直是蚕业科技的重要领域,备受家蚕育种学家关注.然而,茧丝性状为数量性状,其遗传基础的解析是蚕学研究的难点之一.鉴于对茧丝性状遗传控制机制的认识对于家蚕育种的重要意义,从经典遗传到分子层面均具有众多研究,但至今尚无任一控制家蚕茧丝性状的QTL位点获得功能上的实验验证.本文综述了该领域的主要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桑蚕丝绸研究所王玉平等,从山东烟台桑蚕品种选育中心选育的家蚕品种9405、9406进行试繁,对其原种和一代杂交种的经济性状进行了试验。1、原种饲育主要性状:(1)9405:中国系统二化性四眠蚕品种。蚁蚕黑褐色,孵化较齐,行动活泼。稚蚕有趋光性和趋密性,有少量三眠蚕发生,各龄眠起齐壮蚕体色青白、素斑,蚕体粗壮  相似文献   

11.
《广东蚕业》是广东省蚕学会主办的蚕业科技刊物,面向生产和科研,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具有热带亚热带技术特色。主要刊登有关栽桑养蚕技术、桑蚕病虫害防治、桑蚕品种资源与利用、遗传育种与良种繁育、蚕桑化学与副产物综合利用、蚕  相似文献   

12.
日本国立遗传研究所所长田岛弥太郎博士应农业部邀请,于1981年11月下旬至12月初来华,在西南农学院举办的《桑蚕遗传讲习班》上作了学术报告。田岛博士是日本著名的桑蚕遗传育种专家,斑纹和卵色限性品种的首创人,特别擅长于蚕的辐射诱变和染色体工程,著有英文版的《桑蚕遗传学》和《蚕,一种重要的实验室工具》等书。曾去印度、苏联、欧美和东南亚国家考察和讲  相似文献   

13.
《广东蚕业》2008,42(4)
《广东蚕业》是广东省蚕学会主办的蚕业科技刊物,面向生产和科研,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具有热带亚热带技术特色。主要刊登有关栽桑养蚕技术、桑蚕病虫害防治、桑蚕品种资源与利用、遗传育种与良种繁育、蚕桑化学与副产物综合利用、蚕  相似文献   

14.
粘质赛氏败血病病原菌侵染桑蚕会引起桑蚕败血病.在桑蚕的幼虫、蛹和成虫期都可感染,尤以蛹期最甚.主要病征表现为蚕尸体变色,体壁有时出现褐色小圆斑,组织离解液化,渐变红色,最后流出红色污液.桑蚕的这种病害,称为桑蚕粘质赛氏败血病.该病在生产上发生较为普遍,并带来一定的损失.为此,我们对病原菌的生物学性状进行了研究,目的是想防治提供一些参考意见和理论依据.现将试验工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试论蚕种生产上化性和眠性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性和眠性是桑蚕重要的经济性状,决定于品种的遗传性,但其表现受到外界环境的很大影响.现行蚕品种大多杂交育成,品种不同,其遗传稳定程度有较大差异.近年来,蚕种生产中因化性和眠性变化造成了不少损失,即由于某些环境因素诱导所致.但一定的环境条件引起一定的性状变化,必有其规律,若能认识其变化规律,掌握在哪个时期给与怎样的环境条件,其性状向哪个方向变化,就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控制化性、眠性向生产所要求的方向发展,提高  相似文献   

16.
调查合肥地区野桑蚕生物学、经济学性状表明: 野桑蚕越冬卵孵化不齐,孵化期长,一日内孵化有光周期性,发育快,龄期短;性状表现常拟态、拟色;蚕逸散、爬行快,蛾会飞。随机交配的野桑蚕是三、四眠混合群体,数量性状、形质性状个体间开差较大,遗传混杂,能为家蚕育种提供丰富遗传变异材料。经济性状:全茧量0.46g,茧层量0.049g,茧层率9.63%,丝长246m,百米切断数3.5,如用其作杂交亲本,应着重克服茧质差、丝长短、解舒劣的缺点,吸取其发育快、龄期短(15.2——19.5H)丝特细(1.28D)的遗传基因。  相似文献   

17.
根据北方蚕业科研协作区第十七届学术年会会议精神及桑蚕专业组确定的桑蚕新品种鉴定任务,我们按照《北方蚕区桑蚕品种共同鉴定工作细则》的要求,尽量使鉴定工作做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以期获得参鉴桑蚕品种的饲养习性、生物学特点、经济性状及在山东地区的适应性。2006年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工业及乡镇企业的发展,氟污染对蚕业造成的危害日趋严重,加强对桑蚕品种抗氟性的资源普查,分析不同品种抗氟性能与主要数量性状之间的相关性,无论是对抗氟机制及遗传规律的研究,还是对抗氟品种的选育,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因  相似文献   

19.
《蚕学通讯》2011,(4):35-35
《蚕学通讯》是重庆市蚕丝学会、西南大学主办的蚕业科技期刊。报道国内外在栽桑、养蚕、病虫害防治、蚕桑遗传育种、生理生化及生物技术、茧丝、蚕桑综合利用、野桑蚕等方面研究的最新科技成果、研究动态  相似文献   

20.
野桑蚕血缘对家蚕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家蚕雌与野桑蚕的雄交配,得到961B、961C、961D、961E四个形态性状不同的蚕品种.经与亲本比较,这4个带有野桑蚕血缘的蚕品种表现出龄期经过短,健康性增强,但茧层量低,交配能力弱,不受精卵多,卵质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