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如皋市2010-2011年度油菜全生育期气象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造成油菜减产的主要原因是冬季和早春的旱冻,使油菜功能叶片受冻,造成单株结角减少,以及初夏产量形成阶段遇持续高温干旱,使籽粒灌浆不足,粒重降低,最终影响产量。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如皋市2012年大棚西瓜各生长阶段的气象条件对西瓜生长的影响,以期从中找出大棚西瓜丰产丰收的气象因素,从而对今后的大棚西瓜生产有所借鉴,在不同年份的气象条件下,有针对性地加强管理,提高产量,增加效益。  相似文献   

3.
结合道孚县八美镇油菜种植实际情况,分析当地油菜生长的适宜性气象条件(温度、水分、光照)及气象灾害对油菜生长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防御措施,以期提高油菜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4.
油菜生育期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油菜生育期内不同生长阶段气象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油菜生长发育受气象条件的影响很大,对气温最为敏感,温高光足是油菜物候加快的主要气象因素,苗期低温干旱、大田生长期的低温多雨水则是其发育迟缓、物候偏迟的重要原因。同时提出了油菜生长过程中相应的栽培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从播种一冬前苗期、越冬期、返青拔节孕穗期、抽穗扬花一灌浆成熟期等阶段简述了2012年如皋市小麦生长期农业气象条件,认为2012年如皋市小麦生长期农业气象条件是利大于弊,属丰产气候年型。  相似文献   

6.
分析2011年气象条件对如皋市蔬菜生长、销售及价格的影响,以为当地的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鄱阳湖地区油菜生产气象条件分析与种植气候区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鄱阳湖地区油菜生产的特点,对影响油菜生长和产量形成的气象条件进行分析,并建立油菜气候区划指标.根据鄱阳湖地区1961~2005年油菜生长季气候要素分析显示,影响该区油菜生长发育的主要气候要素为降水和日照条件,关键生长发育期为播种出苗期和开花结荚期.采用1: 5万数字高程模型(DEM)和GIS空间分析,将影响油菜生长的关键气候要素插值生成分布式数据,并根据建立的油菜气候区划指标对鄱阳湖地区油菜种植进行区划.结果表明,除鄱阳湖滨湖区及湖区的南部为油菜种植一般区外,其余地区均为油菜种植的最适区和较适区,尤其鄱阳湖地区北部,为油菜种植的最佳区.  相似文献   

8.
如皋市地处长江中下游,是农业大市,油菜是主要油料作物,常年种植面积20万亩.但在品种上存在产量不稳、品质欠优的状况,寻求适合我市生态条件的高产优质油菜新品种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辣椒是金乡县著名农作物之一,种植规模大,面积广,从业人数多。本文通过分析辣椒不同生长期对气象条件的需求,对照金乡国家气象观测站1981—2010年30年的气象数据,分析金乡县辣椒生长的气象条件,指出了影响金乡县辣椒生长的气象灾害,并提出了种植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油菜生育期内不同生长阶段气象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油菜生长各个生育期,气象条件影响很大,气温最为敏感,降水有利有弊,降水太多的不利影响大于降水少的不利影响。日照影响相对较弱。苗期干旱、生育期的低温多雨水和倒春寒则是其发育迟缓、物候偏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油菜在全国各地都有种植,油菜的种子和花蜜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经济和药用价值。油菜在种植过程中容易受到光照、降雨以及温度等气象因素的影响,不同种类的油菜对气象因素的抵抗能力并不一样,同类型的油菜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对各种气象因素的需求也不相同。本文结合常德市油菜种植现状,探究不同气象因素对不同类型、不同生长阶段油菜生长的具体影响,进而分析适宜油菜生长的最佳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2.
油菜在全国各地都有种植,油菜的种子和花蜜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经济和药用价值。油菜在种植过程中容易受到光照、降雨以及温度等气象因素的影响,不同种类的油菜对气象因素的抵抗能力并不一样,同类型的油菜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对各种气象因素的需求也不相同。本文结合常德市油菜种植现状,探究不同气象因素对不同类型、不同生长阶段油菜生长的具体影响,进而分析适宜油菜生长的最佳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3.
北疆昭苏县是主要经济作物油菜种植区,每年的播种面积2×104hm2(30亩),占经济作物面积的85%以上。该区过去以种植高芥酸、高硫甙的白菜型油菜品种为主。产量低品质差是制约该县油菜生产的主要因素。为了提高油菜产量,改善油菜品质,2004年引进青杂5号,该品种适宜在昭苏县海拔1500~2100 m的每个乡场推广种植,目前占到昭苏县油菜种植面积的50%以上。结合青杂5号品种生育特性和昭苏县的气象条件和总结出该品种的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4.
安徽油菜生产的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徽境内气侯温和、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光、温、水条件搭配较好,有利于冬油菜的种植.然而近年来安徽境内农业气象条件灾害频发,制约了油菜的生产.本文分析了安徽境内油菜种植的有利和不利的气象条件,提出了发展油菜种植生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监测油菜种植面积有助于了解油菜生长状况,为油菜病虫害、湿渍害、冻害等灾害损失评估提供数据基础。【方法】文章以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为研究区,使用国产HJ-1A/B 30 m分辨率时序多光谱数据,通过地面调查及资料分析确定油菜与其它易混淆作物的主要NDVI时序特征,建立油菜识别决策树,估算了2009—2015年(不包括2011—2012年生长季)冬前油菜种植面积。将基于油菜开花期影像的最大似然法提取的油菜面积作为定性验证数据。以油菜籽面积统计数据和Google Earth高分辨率影像数据对冬前油菜提取的面积和空间位置结果进行定量评价。【结果】定性评价结果:2009—2011年生长季的决策树方法提取冬前油菜面积结果与开花期影像最大似然法提取结果基本一致,2012—2015年生长季的油菜提取面积空间分布差异较大。定量评价结果:决策树方法提取冬前油菜面积的用户精度达到80.40%~95.56%,生产者精度达到82.56%~91.43%,相对误差低于15%。【结论】基于NDVI时间序列特征的决策树算法估算冬前油菜面积具有可行性,但仍受到云和冬小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1999—2000年信阳市杂油菜冻害旱害情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信阳市是河南省油菜主产区,常年油菜种植面积150万亩左右,其中60%以上为甘蓝型杂交油菜。1999~2000年度信阳市杂交油菜生长期间遭受了严重自然灾害,减产40%左右。为此,我们对杂交油菜种植面积较大的固始、息县、淮滨等县进行田间调查分析,认为冻害和旱害是造成信阳市杂交油菜减产的主要原因。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1 1999~2000年信阳市油菜生育期间的气候条件1999~2000年信阳市杂交油菜生长期间遭受了3次较大的自然灾害。一是播种期间发生3次明显的连阴雨天气,使较大面积的油菜田没能适时播种;二是2000年1月份出现多年少有的大雪天气,0…  相似文献   

17.
油菜在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有着广泛的种植历史,随着最近几年粮食结构调整,其种植面积在不断的扩大,极大的促进了当地的油菜产业和粮油加工产业的发展。但是随着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该地区的病虫害经常发生,在种植过程中如果防治不及时很容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是绝产。本文主要分析了油菜在生长过程中的病虫害的主要症状以及主要的防治对策,希望本次研究对更好的防治病虫害发生,提高油菜产量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甘蔗种植对气象条件的要求,分析了罗城县历年甘蔗种植的气象条件,结果表明:罗城县的温度条件、降雨分布、光照条件基本符合甘蔗生长期间的需求,当地的低温冻害对甘蔗的生长影响不大。当地气象部门应针对甘蔗的各个生长阶段提供更全面的气象服务,以为提高甘蔗的产量和糖分的积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程黔 《农业展望》2012,8(4):12-15
2012年以来,中国冬播油菜产区内部分地区出现了连续阴雨的低温天气,对油菜生长造成一定影响。在全球油菜籽减产、国内油菜种植面积下滑、食用油价格上涨以及油菜籽下游产品价格走高的格局下,2012年油菜籽市场对油脂加工企业来说将是一个"风险年"。  相似文献   

20.
南通市气象条件对当地油菜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红霞  黄严帅  吴瑞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403-6404,6497
利用2004~2009年南通气象局的气象资料和南通市农业局的油菜试验资料,分析了南通市近5年油菜生长的气象条件,以及南通市气象变化特点对油菜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