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8 毫秒
1.
香椿属于木本蔬菜,嫩叶可食用.当旬平均气温为15℃时,幼芽才开始萌动展现新叶.露地香椿一般采摘期为4月中旬.香椿温室生产是将已落叶的1~2年生香椿的茎秆移入温室,在高度密植情况下给予一定的温度和水分让其萌芽,然后陆续采摘展开的嫩叶,种好温室香椿应抓好以下5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
红叶椿芽菜     
红叶椿芽初生时.芽薹和嫩叶为棕褐色,8~10天长成商品芽。其外形与红香椿相似.只是鲜亮程度介于红香椿与褐香椿之间。红叶椿嫩芽脆嫩,多汁,香味略淡于红香椿,味甜。每100克鲜品中含糖3.76克、蛋白质8.28克、脂肪7.28克、维生素C79.3毫克。在河南、山东、安徽、河北等地均可栽植。  相似文献   

3.
<正>香椿,能适应当地千变万化的环境条件,为人们提供营养价值高的嫩芽(称椿芽或香椿头)。菜用香椿以取食其嫩芽嫩叶为主,栽培效益颇高。园地选择菜用香椿林栽培目的是采收椿芽,要求椿芽产量高,芽薹生长缓慢,不易木质化,产品肥嫩鲜美。因此,林地应选择交通方便,气候适宜,土壤湿润肥沃,土层深厚,光照条件好,有灌溉条件的地块,这样便于管理和经营。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村发展食用香椿的传统经营方式是零星栽植,这种栽植方式简便易行,见效快,但多生长在四旁,商品量很有限,采芽上市集中在4、5月份,效益也不太高。而发展温室香椿集约化栽培,是一项很好的集约化经营模式,经济效益非常可观,可满足春节市场供应。为更好地提高香椿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5.
<正>香椿与蕨菜单独栽植时,香椿矮化密植的更新换苗频繁,乔化稀植的土地利用率低;蕨菜则需遮阴设施。试验证明香椿与蕨菜间作不仅能充分利用光能、地力和空间,比单作产量增加40%~50%。现将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间作模式。选择背风向阳、肥沃、pH值5.5~7的沙壤土,以南北向做畦挖穴。  相似文献   

6.
香椿又名香椿芽、香椿头,属楝科香椿属多年生落叶乔木。香椿以嫩芽、嫩叶供食,可鲜食、炒食、凉拌、油炒或腌制。其香味浓郁、脆嫩甘美、营养丰富,被视为蔬菜珍品。  相似文献   

7.
香椿嫩芽、嫩叶是营养丰富的高档、优质蔬菜。香椿采用矮化栽培技术后,其经济效益可提高1.5~2倍。采用叶面喷肥可增产10%~20%。  相似文献   

8.
杜厚林 《新农村》2014,(11):24-24
香椿,又名椿树,它生长速度快,材质优良,具有较强的抗逆性,能适应当地千变万化的环境条件,又能为人们提供高营养价值的嫩芽即椿芽或香椿头。菜用香椿以取食其嫩芽嫩叶为主要目的,栽培效益颇高,其高产栽培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9.
香椿是我国特有的传统美味佳菜,其嫩芽、嫩叶是人们喜食的名贵木本蔬菜,也是外贸出口的土特产品.以栽培香椿获得大量优质嫩芽为目的矮化密植技术,急需普及推广,因而,笔者根据调查研究,现将香椿的矮化密植栽培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以滇中地区2年生香椿为材料,研究定干高度、环境条件各单因素对香椿萌芽特性的影响,并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法研究采摘频率、采摘嫩芽长对香椿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环境条件(温室大棚),定干高度为80 cm的香椿总的萌芽数约为60 cm定干的1.5倍;同一定干高度(80 cm)下,温室大棚内香椿总的萌芽数约为露地的1.8倍,且温室大棚内香椿产量高、嫩芽抽生周期短。在香椿设施采摘技术研究中,定干高度70 cm和80 cm对香椿产量的影响不显著,采摘频率对香椿产量的影响极显著;其中每20 d采摘1次的香椿产量最高,芽长15 cm时采摘的产量较芽长10 cm时采摘的产量高,但采摘频率和采摘嫩芽长的交互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香椿是一种落叶乔木,属于楝科香椿属,为我国独有树种。主要的栽培品种有红香椿、褐香椿,红芽绿香椿和红叶香椿。香椿是优质的木本蔬菜,嫩叶和嫩芽香味浓郁,风味独特,深受群众喜爱。  相似文献   

12.
正香椿属楝科,为多年生落叶乔木,是我国独有的一种树上佳蔬。其顶端嫩芽、嫩叶脆嫩多汁,芳香馥郁,风味独特,是不可多得的优良蔬菜。香椿的采摘期短,鲜嫩易腐。在常温下放置2~3天,无论是新鲜度、风味或质地都会大大降低。1周不到就几乎失去特有的食用价值。为解决香椿的一季生产常年消费的问题,笔者经过试验,为读者提供几种保鲜和简易的食用加工保藏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 温室香椿生产经济效益非常可观,667m~2苗圃可生产香椿芽400~600kg,可创经济效益2万元左右,现就日光温室香椿的主要栽培技术阐述如下:1 整地施肥 塑料日光温室栽植香椿一定要施足底肥,按667m~2计算,优质农家肥应不少于  相似文献   

14.
香椿芽即香椿刚萌发的嫩叶、嫩芽。为了提高产量,便于采摘和集约管理,有些地方开始营造以生产香椿芽为目的的香椿矮林。现介绍合肥市骆岗镇官塘村花卉园艺基地实施的一套实用的香椿矮化丛状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5.
香椿是一种珍贵的多年生落叶乔木,新梢和嫩叶营养丰富,可以食用,其味浓郁芳香,在山区是一种无公害的绿色保健蔬菜。从营养价值、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来看,香椿栽培前景十分广阔。从香椿的生物学特性、影响香椿生产的外部条件、香椿的栽培方法等方面做简要阐述,以期指导香椿生产,为山区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于2014—2015年进行了款冬花覆膜栽培不同栽植期和栽植深度试验,结果表明,早春栽植平均出苗率为95.98%,较初冬栽植出苗率高出2.05百分点;平均折合产量为3659 kg/hm2,较初冬栽植增产1.64%。栽植深度为5 cm时出苗率最高,达99.38%;7 cm时次之,为95.14%。栽植深度为5 cm时折合产量最高,为4020 kg/hm2;栽植深度为7 cm时次之,折合产量为3605 kg/hm2。早春栽植且深度为5 cm的款冬花折合产量最高,为4025 kg/hm2。初冬栽植且深度为5 cm的款冬花折合产量次之,为4015 kg/hm2。综合考虑认为,陇西款冬花覆膜栽培的最佳栽植期应为早春土壤解冻后,适宜栽植深度为5~7 cm,其最佳深度为5 cm。  相似文献   

17.
食用香椿矮化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育苗、栽植、矮化、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食用香椿矮化丰产栽培技术,以促进食用香椿的优质栽培,为种植户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香椿盆栽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品种选择、幼苗培养、盆土配制与栽植盆选择、栽植、室内管理、嫩芽采摘等方面介绍了香椿盆栽技术,以供盆栽香椿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香椿是河南驻马店市常见的一种高大乔木,以嫩叶和嫩芽供食用,可以炒食、凉拌,亦可腌制,脆嫩多汁,风味特别,是一种营养丰富、食用价值很高的蔬菜。香椿喜欢温和湿润的气候,不耐旱、寒,生长适宜温度一般在10~30℃。香椿喜光喜水肥,温室栽培要注意使其得到充分的光照、充足的水肥供给,还要创造昼夜温差大的小环境,这样栽培的香椿生长速度快、产量高、肥嫩且香气更加浓郁。驻马店市温室栽培香椿通常采用1~4年生的紫香椿,该品种比绿香椿香味浓郁,纤维少,含油脂多,品相品质好,幼龄苗木要采取一定的矮化技术生产,产品主要供应元旦和春节市场,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香椿嫩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为确定香椿嫩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用乙醇溶液浸提,结合超声波辅助方法,萃取香椿嫩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探讨了影响提取率的主要因素,最后用正交法确定了较好的提取工艺,并用方差分析进行了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在1.00g样品中,加50mL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水溶液提取剂,浸泡24h后,超声波辅助萃取45min,连续萃取2次,总浸出率可达96.47%。香椿嫩叶中的叶片黄酮提取率为7.45%,叶柄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