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八十年代开发的新型杀虫剂——苏脲1号,是一种新型几丁质抑制剂。它对害虫具有杀幼虫和杀卵的效应。它不直接杀死害虫,而是通过干涉抑制几丁质的沉积而破坏害虫新表皮的形成,从而导致害虫不能正常脱皮而变态死亡。它对人畜安全,对环境污染较轻,对天敌影响较小。苏脲1号对害虫的综合防治效果极佳,故称第三代新型杀虫剂。  相似文献   

2.
除虫植物     
一些植物有着神奇的灭虫能力 ,如万寿菊等就是极好的天然灭虫药。万寿菊原产墨西哥 ,我国各地都有栽培。它那刺鼻的气味是一种奇妙的驱虫药。在花圃四周种上万寿菊 ,整个夏季 ,它都可当壁障。从楝树中分离出的苦楝树素 ,是理想的杀虫剂。害虫一旦接触它便会绝食而亡。日本专家发现 ,有的害虫宁肯饿死也不去吃经楝树素处理过的作物。将楝树种子粉末撒在土里 ,或将楝树种子掺合在谷物中 ,可防治害虫。研究发现楝树提取物可防治12种农林害虫。除虫菊原产于南斯拉夫 ,我国各地都有栽培。花中因含除虫菊素而使多种农业害虫麻痹中毒而亡。美国斯蒂…  相似文献   

3.
一些植物有着神奇的灭虫能力。下面介绍几种 :万寿菊 :是一种极好的天然灭虫菊。万寿菊原产墨西哥 ,我国各地都有栽培 ,它那刺鼻的气味是一种奇妙的驱虫药。楝树 :从该树中分离出的苦楝素 ,是理想的杀虫剂。它能阻止害虫接触植物 ,害虫一旦接触便会绝食而亡。人们将楝树种子粉末撒在土壤里 ,或将楝树种子掺在谷物中 ,可有效防治害虫。研究发现 ,楝树提取物可防治 12种农林害虫。除虫菊 :我国各地都有栽植。花中含有除虫菊素 ,可使多种农业害虫麻痹中毒而亡。美国研究 ,认为除虫菊是世界上最安全、最有效的天然杀虫菊 ,正在进行大规模种植开…  相似文献   

4.
除虫植物     
一些植物有着神奇的灭虫能力 ,如万寿菊等就是极好的天然灭虫药。万寿菊原产墨西哥 ,我国各地都有栽培。它那刺鼻的气味是一种奇妙的驱虫药。在花圃四周种上万寿菊 ,整个夏季 ,它都可当壁障。从楝树中分离出的苦楝树素 ,是理想的杀虫剂。害虫一旦接触它便会绝食而亡。日本专家发现 ,有的害虫宁肯饿死也不去吃经楝树素处理过的作物。将楝树种子粉末撒在土里 ,或将楝树种子掺合在谷物中 ,可防治害虫。研究发现楝树提取物可防治 12种农林害虫。除虫菊原产于南斯拉夫 ,我国各地都有载培。花中因含除虫菊素而使多种农业害虫麻痹中毒而亡。美国斯…  相似文献   

5.
林木害虫预测、预报工作,就是根据害虫的生物学特性,预报出林木害虫在短期、中期或几年后某一害虫大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反对它的起着重大影响的各主导因素来预先推测它的动态。我们在同林木害虫的斗争中,首要的问题是正确地掌握害虫的数量变化和其它各种因子之间的相关性,从中找出害虫的发生发展观律。利用这种规律,就可以推测出当年或几  相似文献   

6.
电子计算机已日益广泛应用于各学科之中。亦为林业害虫的测报和综合防治,以及种群生态学的研究,提供了现代化的先进工具。在应用数论统计方法进行林业害虫的预测预报中,采用二元回归分析方法是比较简便易行的。它是用来研究随机现象中的相关  相似文献   

7.
蜘蛛杀虫剂     
澳大利亚狄金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蜘蛛的毒液对主要作物的害虫是致命的,它能够阻止害虫的生长繁殖。他们集中力量用厄网蛛、球蛛和狼蜘蛛的毒液来杀死棉铃虫或者使其失去繁殖能力。研究人员相信,这种杀虫剂也可用  相似文献   

8.
马尾松毛虫天敌的种类多,数量大,是这种害虫重要的死亡因子,甚至是终止害虫的猖獗因子。研究它的天敌种类组成,数量变化,种类的生物学、生态学,有利于充分地发挥天敌自然控制作用,合理地利用天敌和有计划地引进天敌。  相似文献   

9.
为害禾本科竹亚科植物的害虫称为竹类害虫。竹类害虫按其为害竹子的部位不同,又可分为笋期害虫、食叶害虫。枝干害虫及竹材害虫,而食叶害虫则是竹类害虫中比例最多的一类,约占竹类害虫总数的70%左右。因此,竹类食叶害虫的存在对发展竹业生产是一个很大的威胁。本文对我国竹类食叶害虫的研究历史、研究概况作了回顾,并对90年代研究的进展情况作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0.
美国一家公司正在研究一种静电杀虫器。它比普通农药的火虫效率高几十倍,而且没有任何化学污染。使用时,携带一台微型柴油发电机,将金属管接上电源,再从农作物上扫过,当农作物叶子触到金属管时,可杀死农作物上的害虫以及土壤里作物根部附近的害虫。这种方法不会使作物被电击烧毁,而且长期使用害虫不对其产生抗药性。  相似文献   

11.
营林技术措施不仅可以促进林木速生丰产,而且是防治林木害虫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营林技术措施能改变害虫发育繁殖的条件,抑制害虫的发生;可以改变林间昆虫和其它生物的种类及组成,使害虫的天敌增多;可以直接消灭害虫,大大减少其数量;可以提高林木抵抗能力,减轻其为害。它是“防重于治”的重要手段,是林木害虫综合防治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内容。现就营林技术措施的主要方面,结合我省实际情况,举例说明它对防治林木害虫的作用。 一、选择抗虫树种或品种:近几年来在南京、溧阳、苏州等地发现的松干蚧是马尾松和赤松的毁灭性害虫,引起松树枯死.  相似文献   

12.
格郎央小黄粉蝶Eurema blanda(Eoisduval).是在格郎央等阔叶树种上发现的一种重要害虫,它以幼虫取食叶片,特别是取食刚长出的嫩叶、嫩芽,造成枝梢枯萎,在害虫大发生时将叶子全部吃光(见图1),严重影响树木的生长,甚至死亡。因此开展对格郎央小黄粉蝶的研究,有效地控制该害虫的发生,对发展阔叶树种有着重要的意义。现将我们两年来研究和观察的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3.
四川地域辽阔,地形地貌复杂,处于亚热带与温带区交错地带,具有南亚热带至寒带的多种气候类型,森林植物种类繁多,发生多种森林害虫和繁衍多种有益的天敌类群.目前已知林木害虫1400余种,天敌昆虫300余种.每种森林害虫总是占有一定的区域即分布区,而害虫的分布既与它的种系历史发展相联系,又与环境相适应而构成森林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受寄主、气候、地形等生态因素的影响.因此,害虫分布区是一种包含时间和空间的自然现象,对森林害虫地理分布、现状和规律的研究,运用自然规律为生产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根据四川森林害虫种类、分布和灾  相似文献   

14.
光肩星天牛重要生物学特性及防治适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表明光肩星天牛在呼和浩特地区每 2年发生 1代 ,跨 3个年度。该害虫分别以卵、卵内幼虫、幼虫及蛹在寄主皮下及木质部越冬 ,翌年 4月底 5月初重新开始取食为害 ,成虫于第 3年的 7月初出现 ,7月底进入盛期。其扩散方式为从林缘向林内逐渐扩散为害。当林内寄主树不适产卵 ,害虫则由林内向林外扩散。相反当林分受害较轻时 ,害虫可从它处侵入林内为害。在林缘栽植害虫喜食寄主树会相对减缓害虫向林内的扩散。该害虫的化学防治适期为每年的 5月上旬至 6月中旬 ,生物防治适期为每年的 6月份。  相似文献   

15.
除虫植物     
一些植物有着神奇的灭虫能力,如万寿菊就是极好的天然灭虫剂,万寿菊原产墨西哥,我国各地都有栽培。它那刺鼻的气味是一种奇妙的驱虫药。在花圃四周种上万寿菊,整个夏天,它都可以充当防虫屏障。 从楝树中分离出的苦楝素,害虫一旦碰上便绝食而亡。日本科研人员发现,有的害虫宁肯饿死也不敢去吃楝树素处理过的作物。将楝树种子粉末撒在土壤里,或将楝树种子掺在谷物中,可有效防治害虫。经研究,楝树提取物可防治12种害虫。 除虫菊原产南斯拉夫,我国各地都有栽培。花中含有除虫菊素,可使多种农林业害虫麻痹中毒而死。 艾和菖蒲是较…  相似文献   

16.
天敌是自然界存在的控制害虫的有效物种,利用它往往不需要任何费用,无污染,而且还可以通过人们的主观努力,大大增强其控制害虫的能力。许多害虫常常被天敌控制在一个有虫而不成灾的水平,所以在害虫的综合防治中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和充分利用。寄生昆虫是森林害虫天敌的主要种类,在森林害虫生物防治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7.
用材林害虫管理经济阈值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森林害虫是用材林的大敌。在森林害虫科学管理决策专家系统中,害虫危害的经济阈值是最重要的判别依据。该文通过大量的调查,系统的研究和实际检测,研究了食叶害虫种群控制、蛀干害虫种群控制和树干韧皮部害虫营林防治经济阈值模式。  相似文献   

18.
<正>7216细菌农药是病原细菌的苏云金杆菌类的芽孢杆菌。它被害虫取食后,在害虫的消化道里萌发,芽孢形成的同时,在菌体的另一端产生蛋白质毒素,破坏害虫肠道及其它组织。害虫感染后不大活动,食欲减退,接着虫体变褐,发黑,软化、腐烂发嗅。7216细菌农药具有传染性,易发生流行,控制害虫群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我省两种重要的森林害虫——马尾松毛虫、大袋蛾发生面积大,危害程度重,对林业生产威胁很大。几年来,在调查和防治一些森林害虫的过程中,经常发现寄蝇在很多林木害虫体上寄生,而且寄生率高,大大压低了害虫虫口密度,使这些害虫不能大发生。就松毛虫而言,寄生蜂、鸟类和寄蝇对它起了很大的抑制作用。我们在省内林区多次调查,查明了寄蝇对森林害虫寄生的良好效果,现将调查结果报道于后。  相似文献   

20.
苏联《植物保护》1974年第7期报道:1965年在巴什基里亚对乌尔根奇松树进行观察时发现,松毛虫所有茧的一半处在离地2米高的树干上。所以,可补充早期根据害虫茧来计算它的数量的方法。如果在穿过l公里被观察的林分行程中有5个茧,那末这标志着松毛虫的数量在增长。这个方法能够在害虫数量增长的早期阶段发现害虫。对茧的分析给予足够充分的关于害虫群体质量状况的情报:它的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