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分析陕西省公益林的基本情况与管护经验的基础上,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公益林经营与管护费用严重不足;(2)公益林建设和经营管护的法律体系不健全;(3)公益林建设管理滞后;(4)公众参与度不够;(5)集体林或个人造林划入禁伐区、保护区,林农利益没有得到相应补偿。提出了公益林的管护应完善公益林生态补偿政策;尽快出台公益林管理政策;加强公益林管理机构体系建设,强化监督考核机制;注重农户在公益林建设中的参与;妥善解决农民投资造林的资金回收问题。  相似文献   

2.
生态公益林是林业生态建设的主体。笔者通过阐述当前广东省博罗县生态公益林的区划与分布、效益补偿的落实以及管护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分析了目前当地生态公益林的建设管理现状,在"国家-省-市"三级生态公益林建设管理体系逐步健全的同时,进一步建立县级生态公益林,并分别从科学区划、加强管护和宣传、拓宽投入和多功能森林经营的实施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和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
关于我国公益林管理的初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资源保护与发展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应对气候变化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公益林经营管理成为生态建设的重要抓手.通过开展公益林区划界定,国家级公益林面积已占到林业用地面积的38%,全国公益林面积已占到森林面积的56%.公益林管理制度已初步建立.通过实施国家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中央财政建立了稳定增长的国家级公益林补偿机制,地方财政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建立了地方公益林补偿机制,公益林建设成效已有显现.但也存在诸如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偏低,补偿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各地对公益林管理政策落实不到位,以及相关法律依据缺失等问题.要根据国家财力状况逐步提高公益林补偿标准,实施差别化的补偿政策;建立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加快公益林保护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立法,建立公益林管理的长效机制;加强对公益林管理政策贯彻落实的监督.  相似文献   

4.
2008年禄劝县生态公益林的实施,调动了云龙乡广大公益林所有者和经营者的积极性,保障了林农的切身利益,巩固了林业生态建设成果,促进了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和发展。本文从云龙乡公益林建设与管护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目前云龙乡公益林管护存在的问题,提出新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
以2004年青海省国家级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实施为背景,分析了集体和个人公益林管护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青海省集体和个人公益林管护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乌兰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实施情况,分析了生态公益林管护、建设状况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做好公益林管护和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1.森林资源管护:中央财政对天保工程区内的国有林和集体所有的地方公益林给予森林管护补助,国有林每亩每年补助10元(2017年起),集体所有的地方公益林每亩每年补助3元。国有林的管护由行使国有林管理职能的单位落实护林人员进行管护,集体所有的地方公益林的管护由县林业局统一落实护林人员进行管护,管护人员报酬根据管护面积和难易程度由各县确定。2.公益林建设:中央财政对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实行补助政策,2016年起,人工造林每亩补助500元,  相似文献   

8.
对天保工程区内外的公益林资源进行整合管护是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也是长期林业工程建设过程中经过实践检验的最有效的森林管理措施之一。康县境内地形复杂、山大沟深、森林资源丰富且分布不均,天保工程区内外的公益林相互交织,国有林和集体林插花分布,管理主体多元,致使全县森林管护任务十分艰巨。特别是在实施林权制度改革后,集体林地全部承包到农户,森林管护任务进一步加大。为了更好的管护康县森林资源,从2000年开始全面停止了天然林的商品性采伐,2004年启动实施公益林建设,建立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区域内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凸显,实现了县域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在分析了康县天保工程区域内外公益林资源整合管护现状的基础上,论述了康县天保工程区内外公益林资源整合管护采取的措施,商榷进一步提升天保工程区内外公益林建设成果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针对荔波县生态公益林管理中面临着公益林补偿标准偏低,补偿金分配不合理和发放不及时,公益林管护方式欠佳,公益林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滞后等问题,作者提出了提高补偿标准、取消州县配套补偿金、建立公益林区划的动态调整机制、适度放宽公益林禁封程度、设立公益林管理机构、加大公益林管护单位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等生态公益林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木里县国有生态公益林管护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提高国有生态公益林管护工作质量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促进国家天然生态林保护工程的实施。  相似文献   

11.
由于生态公益林建设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尤其是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初步建立,生态公益林的管护模式如何适应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下简称林改)后林权主体分散经营的体制,以及基层林业站监管机制如何建立等,是目前生态公益林保护与建设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作者根据近几年的工作实践,通过对生态公益林的补偿管护模式和监管机制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丰都县生态公益林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仍存在对公益林保护认识不足、布局分散、补偿偏低、管护长期性与经济社会发展矛盾加大、科技支撑不足等问题,针对现状提出今后加强公益林管理的保护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如皋市生态公益林建设情况及管护现状,分析了公益林管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皋市公益林管护措施。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金寨县公益林区划建设的背景、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意义,以及主要的生态区位,全县现已实施公益林184 767.06 hm2,其中国家公益林127 387.07 hm2,省级公益林57 380.00 hm2,主要分布在淮河一级支流史河、西淠河、二级支流长江河、竹根河等河流的源头两岸,梅山、响洪甸水库周围,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范围,该文根据公益林的林分现状提出了相应的经营技术措施,同时对公益林的资源管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正>国家公益林就是指生态区位符合国家公益林标准的生态公益林,目前,贵州省的国家公益林面积为344.33hm2,占林业用地面积的33.38%,截止到2011年底,已经有296.52万hm2的国家公益林被纳入到了中央和地方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中,并且落实公益林管护人员五万多人。本文就从国家公益林的概念入手,进而结合贵州省分析了国家公益林在管护承包中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措施办法,以其为从业人员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6.
玉米是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三大粮食作物之一,为促进玉米产量持续稳定的增长。隆阳区结合国家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玉米产业、国家现代农业玉米产业体系建设玉米示范县、部级粮食高产创建整乡推进玉米高创、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主要科技增粮项目、农业综合开发玉米高产样板等项目的实施,通过玉米技术集成与创新应用取得显著成效。本研究归纳总结了玉米高产高效技术集成创新应用,为大面积生产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尤溪县生态公益林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介绍了尤溪县生态公益林区划、管护、资金使用等管理现状;深入分析地尤溪县生态公益林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包括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切实加强生态公益林的管护工作、适当调整生态公益林布局等完善生态公益林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了传统的经营权,清晰了产权,保障了收益权,落实了处置权,可以保证林农以主人的方式参与进林地管护中来,从而形成一种林农自发的看管模式。在集体林权制度的推动下,我国很多地区都开始逐渐将生态公益林承包给农户来经营,作为一种公共的资源,生态公益林有着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如何更好的激励、引导和规范林农参与生态公益林的看管,已经成为相关林业界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百色是广西的重点改革地区,近年来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生态公益林的管护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下面就根据百色地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生态公益林的实际情况来探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生态公益林的管护工作。  相似文献   

19.
兴隆山保护区现有国家级公益林2.828万hm~2,占林业用地面积的99.9%,享受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面积0.703万hm~2,占公益林总面积的24.8%。通过多年管护,形成了组织机构健全,管护责任明确;规章制度完善,管护措施落实;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保护氛围;严格资金管理,确保使用效果4条管护经验,分析了基础设施力量薄弱,管护难度增加;林农牧矛盾突出,管护压力增大;林分结构不合理,林地生产力较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偏低等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扩大舆论宣传,强化经营管护,加强基础建设,提高补偿标准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20.
对近年来平阳县生态公益林建设与管理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当前平阳县生态公益林建设与管理存在问题,提出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完善补偿机制、提高林分质量、创新管护机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