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水产》2014,(7):40-42
<正>A异育银鲫"中科3号"品种来源: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人工选育,是利用银鲫双重生殖方式,从高体型(D系)异育银鲫(♀)与平背型(A系)异育银鲫(♂)交配所产生的后代中选育出来,再经异精雌核发育培育而来的异育银鲫新品种。审定情况:2007年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GS-01-002-2007。特征特性:异育银鲫"中科3号"的核基因组与A系异育银鲫相同,线粒体DNA与D系异育银鲫相同,生长速度较推广养殖的高体型异育银鲫(高背鲫)快13.7%~34.4%,出肉率高6%以上,遗传性状稳定,体色银灰,鳞片紧  相似文献   

2.
惠州市农业技术推广奖首次评奖活动中,评出获奖项目8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水产系统的《高体型异育银鲫(高鲫)池塘混养》、《斑节对虾养殖技术推广》2项获一等奖。该市工992年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已经确立,全市共工7项,其中水产系统2项,即《翡翠贻贝筏式吊养》和《高鲫养殖推广》。  相似文献   

3.
高体型异育银鲫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从异育银鲫混合品系中选育出来的一个相对体高较高、生长速度较快的新品系。高体型异育银鲫的生活习性系广温性底层鱼类,具有无需人工越冬、性温驯,抗病力强、易人工饲养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湖北省麻城市市长蔡绪安带领该麻城市政府办、水产局、黄土岗镇主要负责人,深入麻城市大成锦鲤养殖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进行调研。麻城市大成锦鲤养殖专业合作社现有养殖池塘350亩,展示池10 口,养殖员50人,年销售收入达700万,  相似文献   

5.
《中国水产》2013,(8):43-44
A.异育银鲫"中科3号"品种来源: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人工选育,是利用银鲫双重生殖方式,从高体型(D系)异育银鲫(♀)与平背型(A系)异育银鲫(♂)交配所产生的后代中选育出来,再经异精雌核发育培育而来的异育银鲫新品种。  相似文献   

6.
我县于1994年开始进行异育银鲫主养、混养试验获得成功。1996、1997年承担了省、市水产局下达的“池塘主、:t养异育银鲫技术的推广”项目。1997年我县实施该项目面积达1498.34亩,其中主养面积734.34亩,)1养面积764亩,亩均产量分别为656.27公斤及675公斤,饵料系数为1.  相似文献   

7.
<正>异育银鲫"中科3号"是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在揭示银鲫雌核生殖和两性生殖双重生殖方式的基础上,利用银鲫双重生殖方式,从高体型(D系)异育银鲫(♀)与平背型(A系)异育银鲫(♂)交配所产后代中选育出来,再经异精雌核生殖培育而来的异育银第三代新品种。该品种于2008年在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第三届第五次会议上通过了审定,获全国水产新品种证书,为适宜推广的养殖品种,品种登记号为GS01-002-2007。具有生长速度快,遗传性状稳定,其体色银黑,鳞片紧密,不易脱鳞等特点,适宜在各种可控水体内养殖。  相似文献   

8.
《水产科技》1991,(4):10-10
高体型异育银鲫(高鲫),今年一月由惠州市科委组织鉴定后,各地都积极推广养殖。到五月底止.由惠州市繁殖和组织供应的高鲫鱼苗已达250万尾,其中惠州市100万尾,广州市50万尾,江门市36万尾,东莞市30万尾,佛山市15万尾,肇庆市14万尾,清远市5万尾等,推广面积约达8000亩。  相似文献   

9.
<正>异育银鲫"中科3号"是利用高体型银鲫(♀)与平背型银鲫(♂)交配产生的第3代异育银鲫新品种,具有以下优点:①生长速度快,比普通异育银鲫快20%以上;②遗传性状稳定;③体色银黑,鳞片紧密,不易脱鳞;④寄生于肝脏造成肝囊肝死亡的碘泡虫发病率低。2008—2009年,江都市水产管理  相似文献   

10.
虎形地水库猪鱼配套生态养殖试验尹学斌(湖北省麻城市水利局431600)熊光焰(麻城市虎形地水库管理处)湖北麻城市虎形地水库养鱼水面33.3hm2,库容775万m3。1993—1995年,在该库开展猪鱼配套生态养殖试验取得良好效益,现予报导。1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11.
邓炳云 《水产科技》1994,(3):18-18,21
高体型导育银鲫(简称高鲫)是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和农业部“八五”重点推广项目。我市自1989年6月引进中试,1991年开始大面积推广养殖以来,一直深受广大养殖户的欢迎,近年每年生产出700多万尾鱼苗仍供不应求。实践证明,高鲫体型好、肉质鲜嫩、生长迅速,比本地鲫快长4—6倍,常规鱼塘每亩混养200—300尾,  相似文献   

12.
异育银鲫为异精雌核发育银鲫的子代。它是人工选育出来的优良品种,具有生长快、食性广、生活力强、群体产量高、肉质细嫩、营养丰富等优点,并且制种简便而子代不发生分离现象,有利于扩大苗种生产。自 1976年开始生产至今,已作为淡水养殖的优良新品种而在全国推广养殖。我所培育的异育银鲫是方正银鲫♀×建鲤♂的属间“杂交”产生的后代,笔者根据近几年生产实践,认为提高异育银鲫出苗率,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亲鱼的选择   亲鱼选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后期亲鱼培育及苗种的体型和生长速度。   1.方正银鲫原产于我国黑龙江…  相似文献   

13.
湖北省麻城市浮桥河水库科研所董永川、孙进余两位高级工程师从1981年开始从事鳜鱼人工养殖试验工作,利用本水库鲢鱼产草大、价值低廉的有利条件,将花鲢、白鲢鱼苗与体型稍大些的鳜鱼放在一起,提供一个“大鱼吃小鱼”的机会,转化为高蛋白质。为了解决因水域过宽,鳜鱼因追逐、捕食鲢鱼苗消耗体力而生长缓慢的问题,该所科研人员提出改池养为网箱养殖,通过采用这一科学措施后,  相似文献   

14.
江都市渌洋湖养殖场于2008-2010年承担了江苏省水产三项工程《异育银鲫"中科3号"引进与示范推广》项目,在项目完成的基础上,2011年4-5月,项目组又进行了异育银鲫"中科3号"规模化半人工繁殖试验.试验培育异育银鲫"中科3号"F2母本规格450 g/尾9 500尾,兴国红鲤父本600g/尾3 500尾,繁殖异育银鲫"中科3号"鱼苗19 500万尾.现将繁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齐齐哈尔市区自1996年引进高体型异育银鲫以来,养殖生产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但养殖模式多为套养。1998年我们与齐齐哈尔市技术推广站合作,在市园艺渔场以池塘主养高体型异育银鲫(80:20),取得了显著效果。一、材料1.池塘:两个,面积23亩,各11.5亩,呈长方形,东西走向,平均水深1.5m。2水源:为地下井水,水质良好,注排方便,每池设JY系列增氧机一台。3.鱼种:高体型鲫鱼夏花从南方购入,家鱼春片从本地购入,其规格草鱼为53(占5%),鲢鱼为60g(占10%),鳙鱼为80g(占5%)。二、方法1.清塘消毒:5月10日,采用生石灰彻…  相似文献   

16.
正异育银鲫"中科3号"是桂建芳院士所在的鲫鱼育种团队培育出来的异育银鲫的第三代新品种,于2007年12月份通过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的审核。该品种生长速度快、出肉率高、碘泡虫病发病率低,并且养殖技术简单易行,成活率高,适合在全国范围内的可控水体推广养殖,深受养殖户的喜爱,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美国大口胭脂鱼驯化及繁殖养殖技术研究"于1997年10月23日在武汉通过专家鉴定。美国大口胭脂鱼由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1993年从美国首次引进。美国大口胭脂鱼原产于北美洲,属鲤形目,胭脂鱼科,该鱼具有肉味美、个体大、产量高、抗病力强、适温广、易捕捞等特点,国家外国专家局、农业部、湖北省科委、湖北省引智办将美国大回胭脂鱼列为"九·五"重点科研、推广项目。"九·五"期间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计划推广鱼苗1.5~2亿尾,实现产值十亿元。参加会议的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的总体研究成果居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部分研究处于国际领先…  相似文献   

18.
<正>近几年银鲫鱼的养殖品质有所下降,并出现一些问题,另外银鲫鱼的养殖热度也有所下降,造成效益明显衰退,严重影响了很大一部分养殖户的养殖热情。2012年宁化县被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列为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异育银鲫"中科3号"是宁化县渔业科技入户工程的主推品种之一。异育银鲫中科3号肉质好,生长快,成活率高,市场广阔,适合大规模推广养殖。泉上镇有10户示范户养殖该品种,通过近几年来的养殖,现总结一套异育银鲫"中科3号"生态养殖技术,旨在为池塘养殖异育银鲫中科3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一、品种概况(一)培育背景鲫鱼是我国重要的大宗淡水养殖鱼类之一,适合在全国各种可控水体中养殖。因其适应性强,分布范围广、味道鲜美等特点,深受养殖户和消费者的欢迎。本培育单位于2008年培育成功的异育银鲫"中科3号"是目前鲫鱼养殖中主养品种。近十年的推广养殖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同时因其体型、体色具有很好的市场接受度。但在养殖实践  相似文献   

20.
黄□洪 《海洋与渔业》2010,(8):47-47,42
高背鲫,又名高体型异育银鲫,是杂食性鱼类,产粘性卵子。作者利用雄性的兴国红鲤与高背鲫交配,以网箱作产卵池,鱼卵在网箱内孵化,取得了较理想的繁殖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