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竹不同繁殖材料造林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竹蔸、竹鞭、无鞭母竹、有鞭母竹等繁殖材料形成林分5年的观测,结果表明:有鞭母竹成活率、出笋率、长竹率、新竹生长等指标较好,但造林成本较高,竹蔸造林其次,无鞭母竹造林虽成活,但不长竹。综合考虑,选择毛竹繁殖材料的次序为有鞭母竹、竹蔸、竹鞭。而无鞭母竹不能上山造林。  相似文献   

2.
竹子的常规繁殖方法可分为有性繁殖 (即种子繁殖 )与无性繁殖两类。由于竹类植物的开花周期长 ,可达几十年甚至上百年 ,所以很难得到种子。因此 ,大多数竹种的繁殖主要还是通过无性繁殖来实现。无性繁殖主要有带鞭、秆分植和埋鞭繁殖等方法。随着竹业的发展对竹苗的需求愈来愈大 ,应用传统方法难以满足对竹苗日益增长的需求 ,在许多地方已采用扦插繁殖和组织培养这两种快速繁殖方法进行大规模地工业化生产竹苗。1 扦插繁殖竹子扦插繁殖是指用竹子的秆、枝或鞭根的一部分作为繁殖材料 ,在苗床上促休眠芽萌动发生不定根 ,在短时间内培育成根…  相似文献   

3.
选择适宜的栽培地点栽培毛竹应选择海拔800米以下、土层深厚、肥沃、湿润和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地形以避风的山谷、山麓、山凹和山腰地带为好。选择适宜的栽培季节俗话说:“竹子无皮,四季可移”。就是说竹子一年四季都能移栽。但最好的季节还是春季。农历一二月是最适合栽竹的时期,应选择无风和阴雨天为宜。选择适宜的母竹移栽母竹应选择1~2龄竹、竹鞭处于壮龄阶段、鞭色鲜黄、鞭芽饱满、鞭根健全的竹子。同时还要是胸径3~4厘米、生长健壮、枝叶繁茂、分枝较低、节间均匀、无病虫害的林缘或疏林中的竹子为好。精心栽培母竹挖掘运到造林…  相似文献   

4.
楠竹属单轴散生茎竹类。它是由地上部分的杆、枝、叶和地下部分的鞭、根、芽组成一个统一的有机体,竹连鞭,鞭生笋,笋长竹,竹又养鞭,循环繁殖。为了摸清楠竹鞭根系统生笋、退笋、成竹的规律,以提供正确的竹林经营管理措施,1974年和1975年,我们先后在本所楠竹试验山和红山大队,于发笋成竹期间挖出了一百多条鞭根系统进行调查记载。 1974年春在本所试验山挖出52条鞭根系统,计58根母竹,面积0.4亩。1975年  相似文献   

5.
毛竹冬笋生长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90株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cv.pubescens)和30条毛竹鞭跳鞭上的冬笋生长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显示:①母竹胸径大小与冬笋产量之间的相关性方程为y=63.815x-80.805,R~=0.0802,相关性不显著;②母竹年龄2a的冬笋产量显著高于6a的冬笋产量,t=2.409>t_((29)0.05)2.045,母竹年龄4a的冬笋产量也高于6a的冬笋产量t=2.508 3>t_((29)0.05)2.045,母竹年龄大小对笋产量有显著的影响;③毛竹竹鞭跳鞭上的冬笋数量,来鞭大于去鞭,来鞭上的冬笋占冬笋总产量的71.4%,冬笋生长的范围多数在距母竹100cm以内,占冬笋总产量的68%;④通过母竹找到竹鞭的冬笋,去鞭上的冬笋产量显著高于来鞭上的冬笋产量,来鞭冬笋产量仅占2.62%;⑤随着母竹年龄的增加,冬笋的着生点距离母竹越远,2年生的母竹其冬笋产量、冬笋根数长在100cm以内的达41%,长在200cm以上的只有24%,而6年生的母竹,其冬笋产量、冬笋根数长在100cm以内的仅有14%和18%,长在200cm以上的达46%和42%。  相似文献   

6.
栽竹不同于栽树。栽竹不能指望所栽的母竹本身长大成材,而是依靠母竹蔸上的芽苞所连的竹鞭抽鞭发笋,长成新竹,蔓延成林。栽竹时,要掌握好选、挖、运、栽、管五个环节。 1.选1-2年生的母竹。因其所连的竹鞭一般都处于壮龄阶段,鞭色鲜黄,鞭芽饱满,鞭根健全,具有抽鞭发笋的能力,造林成活率高。 2.挖母竹。挖母株时要注意保护鞭芽,少伤鞭根,不要猛摇竹干,以免扭伤母竹与竹鞭相连处。母竹挖起后,留枝3-5盘,削去竹梢。挖掘小杂竹时可2—3株为1丛,带土  相似文献   

7.
毛竹分布的最北界为安徽北部、河南南部山区。   笔者从 1994年起,对河南省薄山林场毛竹造林成活率不高的问题进行系统研究,总结出豫南山区提高毛竹成活率的 5大措施: 1选好母竹   调运母竹应尽量靠近造林地,以减少运输时间,避免母竹受大的损伤。母竹应选择通直圆满、生活健壮、分枝低、枝叶浓绿、节平、无病虫害、 1~ 3年生、胸围 15~ 25cm的竹子。   带鞭挖起,留去鞭 70~ 80cm,来鞭 30~ 40cm。多带宿土,不伤鞭根、笋芽。留 5~ 7盘枝,将梢削掉。   母竹随挖随运随栽。若运输距离较远时,要用稻草将鞭根和宿土一并包…  相似文献   

8.
毛竹(楠竹)是一种生长快、成材早、伐期短、用途广的树种。竹材不仅是发展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重要原料,而且又是天然的防空屏障和作战掩体。因此,发展毛竹生产有很重要的意义。栽培毛竹有很多育种方法,但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母竹栽植,埋鞭造林;一种是用毛竹种子育苗,实生毛竹造林。母竹  相似文献   

9.
关于母竹规格等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竹在移竹造林中,对母竹在留来去鞭的长度问题上历来是争议的。有的认为来鞭要留40厘米,去鞭要留70厘米;有的认为来鞭应留66厘米,去鞭应留83厘米。其他在留宿土问题上,在母竹栽植的深浅问题上也有不少争议。但是,长期以来,母竹为什么要有这样的规格,谁也没有讲清过。母竹规格等问题究竟怎样?为了弄清这些问题,我们于一九七九年十二月五日在宜兴县大贤岭林杨虬山岭工区宿舍对门的二号界对一九七五年栽植的(1—2年生),现已抽鞭产竹的15株母竹鞭蔸进行了解剖分析,现将解析的方法和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一、母竹选择 母竹年龄应选1—2年生,胸径以5厘米左右较为合适。母竹过小,造林效益来得慢。母竹过大,难于挖掘栽植,也影响成活率。母竹要求分枝低,健壮无病虫害。  二、挖掘母竹 ①根据母竹第一盘枝的方向大致判断地下竹鞭的走向。在母竹基部50厘米处开挖,找到竹鞭后将其斩断;②来鞭保留30厘米长,去鞭保留50厘米以上;③挖掘时切忌摇动竹杆,以免损伤杆柄而影响成活;④母竹保留5—7盘枝桠。就近造林及时栽植,不必包扎。但在短距离搬运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好竹鞭、笋芽。  三、栽植技术 ①使母竹鞭根舒展,用细土将母竹周围…  相似文献   

11.
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又称楠竹,原产我国亚热带地区。属竹亚科、刚竹属、竹种。干高10米以上,最高可达20米。一次开花结实,花期5—8月。种子成熟8—10月。颖果长椭圆形,褐色。每斤种子约2万粒左右。毛竹可用无性和有性两种方法繁殖。无性繁殖包括母竹、根株和鞭根移植,是我国传统的繁植方法。但使用这种方法,种苗较缺,挖取费工,运输困难,且成活率低,造林成本也高,使远距离大面积造林受到限制。有性繁殖是采用种子育苗,以实生苗造林。这是六十年代广西总结的一种多快好省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大连地区竹子的引种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竹子在大连地区没有自然分布,为了解决森林动物园中大熊猫的饲料来源,从1983年起,进行了部分竹子品种的引种栽培试验,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如竹子品种的筛选,竹林地的选择,用移株法和母竹移植法进行栽植,竹子的引鞭造林,以及竹林的抚育管理等技术。  相似文献   

13.
水竹,为小型散生竹种,其笋味鲜美,易加工,产量高;竹材韧性强,是优良的篦用竹材;水竹也是所有竹类中最耐水湿的竹种。黄山区在排水不良的退耕还林地中推广水竹移植造林,既取得了生态效益,又增加了经济效益。一、造林地的条件水竹在背风向阳、土壤疏松、保水良好的壤土上生长为最好。水竹造林,“水”为关健,因此水源要充足。但在土壤长期含水量达100%以上时则生长不良。排水特别不畅的造林地,应在中间和四周挖长形排水沟。整地后每亩挖穴150~200个,以便尽早满园,早获效益。二、竹母采挖造林应在早春1~2月份进行,也可提前到上年的11~12月份,以利于竹母在出笋前有一段过渡缓苗期。挖取竹母应选择1~2年生、无病虫害、分枝较低、节间匀称、竹鞭笋芽饱满、鞭根多的枝叶完整茂盛的母竹。要保证来鞭15cm,去鞭25cm以上,并尽量多带宿土。母竹应砍去顶梢,做到切口平滑,留4~6盘枝丫。水竹几株生长在同一竹鞭上,可一并挖起,成为一“丛”母竹,修剪疏去生长细弱的竹子,每丛留3~5株作为母竹移植造林更佳。竹母挖好后,可采取十几株一捆,根部集中用草包或旧麻袋等包好、捆好,防止泥土散失,并保护“螺丝钉”及笋芽、鞭根等。竹母挖运过程中,要轻拿轻放,尽...  相似文献   

14.
盆竹的栽培     
李泽相 《云南林业》2004,25(6):18-18
竹子刚劲挺秀,风雅宜人,品种多达1 300个,其中不乏可供盆栽的园艺品种,如凤尾竹、佛肚竹、飞白竹、笋竹等。 栽植时应采用移母竹的方法,成活率较高。可选用生长正常,竹节间密,分枝点低,竹鞭生长旺盛的母竹进行分株。挖掘时应注意保留竹鞭长30-60cm,其中新茎要占2/3。因新笋都是从上一年鞭长出来的,还应注意竹秆与竹鞭相连处及鞭上须根不能损伤,并带足土团,否则不易成活。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揭示厚竹内源激素及新竹发育对繁殖方式的响应特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析内源激素,结合样地调查,分析厚竹不同繁殖方式对一年生新竹的内源激素及新竹数量和规格的影响。结果表明:断鞭、埋鞭和移母竹3种繁殖方式所繁殖的新竹,其内源激素含量及不同器官之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在4种内源激素中,玉米素核苷(ZR)对繁殖方式的响应最为敏感,赤霉素(GA)次之,吲哚-3-乙酸(IAA)和脱落酸(ABA)相对较小。不同器官比较,ZR和ABA在竹叶中含量最高,GA在竹秆中含量最高,IAA含量在不同部位差异不明显。不同繁殖方式比较,移母竹繁殖的新竹地径和高度最大,断鞭繁殖的次之,埋鞭繁殖的最小。不同季节移栽母竹对新竹高度和地径有极显著影响,但对新竹数量影响不显著,12月份为厚竹移母竹造林的最佳时期。12月份移栽母竹,母竹地径对新竹的数量和规格无显著影响,3月份移栽母竹,新竹的地径和高度在一定范围内随母竹地径的增大而增加,造林母竹规格以地径4~6 cm较好。  相似文献   

16.
毛竹肉桂混交对毛竹林初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7~1999年进行毛竹肉桂混交造林试验,结果表明竹桂混交可促进造林母竹的生长,也可促进新生毛竹的生长:造林当年竹桂混交林地母竹的成活率、母竹当年长新率(母竹造林当年长新竹的比例)分别比毛竹纯林造林地增长0.8和10.4个百分点;3年内混交林地新生毛竹数量、竹高、冠辐、枝盘数和竹鞭数、鞭径、1m长竹鞭鞭节数、鞭幅、鞭深年均增量分别比毛竹纯林造林地新生毛竹高64.3株/hm~2、46.1cm、17.9cm、4.0枝和1.1根、0.23cm、~2.7节、18.9cm、-1.4cm。竹桂混交在闽南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散生竹造林,母竹移植后期望发鞭多,竹鞭长,以加快成林速度,增加新竹数量。要尽量避免产生跳鞭竹(鞭梢穿出地面长成小竹)。产生跳鞭竹原因除与土壤粘重板结、地下水位较高、施肥不当等因素有关外,还与母竹栽植的深度有较密切的关系。本院1981年3月营建的竹种园,同年10月对刚竹属11个小型散生竹种跳鞭竹与正常竹竹鞭深度的调查结果表明,跳鞭竹的产生与母竹栽植深度密切相关。一般刚竹属小型竹种产生跳鞭竹的母竹,栽植深度都小于10厘米,而生  相似文献   

18.
为了摸索楠竹的地下部分和母竹情况及发笋、退笋、成竹的关系,减低退笋,制订竹林丰产措施,我所在1975年用机械提水冲洗楠竹鞭根的基础上,1976年5月份当新竹基本长成时,又进行了第二块标准地竹鞭的冲洗,观察其发笋、退笋、成竹情况及其与竹鞭、母竹的关系。冲洗标准地位于山脚西北坡,坡度34度,面积0.47亩,土壤为含中等石砾黄壤,土厚1—1.2尺左右,总立竹数71根,其中母竹46根,新竹25根,密度151根/亩。林地在1974年浅垦过,未清除杂树、柴蔸。楠竹分别着生分布在11条主要鞭系  相似文献   

19.
一、引种栽培的目 的撑绿竹是理想的造纸原料,繁殖能力强、适应性广、生长快、成材早、一次造竹林永续利用。竹林有很强的水土保持功能,竹子鞭根发达、相互交错,具有很强的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功能,是生态建设中重要的竹种。仁怀市有发展竹林资源的环境,对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湖北省崇阳县桂花林场,调查毛竹的母竹特性对新竹与地下鞭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年母竹发笋多于1年与2年母竹;胸径>4 cm及胸径2~4 cm母竹发笋均多于胸径〈2 cm母竹发笋;栽植4年的母竹发笋多于栽植3年、2年及1年的母竹;1年鞭的母竹发笋多于2年与3年生鞭的母竹。不同年龄的鞭长与鞭重所占比例依次排列为:壮龄鞭>幼龄鞭>老龄鞭;在以母竹为中心的1.5 m范围内,竹鞭上的壮芽数、弱芽数、笋芽数及休眠芽数依次为74.86,21.10,56.68个及8.68个,分别占总芽数的24.64%,13.98%,26.88%及3.19%。壮芽比例越高,说明地下鞭系统活力越旺盛。毛竹造林时要对母竹特性予以高度重视以提高造林成活率与增加来年新竹数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