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6 毫秒
1.
云南省薪炭林消耗占森林资源总消耗的61.6%,现有薪炭林资源远不能满足现实需求,只有发展薪炭林才能解决农村的能源问题.薪炭林具有轮伐期短,易繁殖,造林密度大,产量高,投工少,见效快等特点,但因其经济效益较低,人们对其具有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认识不足,导致农民造林的积极性不高,加之资金投入少,阻碍了其发展.为此提出要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增加投入,以及树种选择,多途径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加快营造薪炭林的步伐.  相似文献   

2.
窿缘桉是我国华南地区比较速生的薪炭林树种之一。为了探讨造林密度与产量及其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从中找出最佳经济效益的最佳造林密度,为发展薪炭林提供科学依据,一九八四年我们营造四十亩窿缘桉薪炭林进行观测,对不同的造林密度的产量及其经济效益进行初步研究。一、试验地概况  相似文献   

3.
薪炭林具有轮伐期短,产量高;一次造林,多年砍伐;投工少,见效快等特点。替代能源的难于普及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决定了薪炭林是云南省广大农村的主要能源,发展薪炭林不仅可解决农村能源短缺问题。同时可起到保护森林资源,扩大有林地面积,改善生态环境的功效,截止1997年云南省薪炭林面积发展到60.46万hm^2,与其它林种相比。发展还很缓慢,新形势发展迫切需要我省强化薪炭林建设力度,目前制定的到2010年全省12个地州市建立薪炭林基地66.5万hm^2的发展规划还远远不够,因此要提高认识,增强意识;讲求科学,注重实效,加强领导,增加投入,加快我省薪炭林的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4.
薪炭林具有轮伐期短,产量高;一次造林,多年砍伐;投工少,见效快等特点。替代能源的难于普及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决定了薪炭林是云南省广大农村的主要能源。发展薪炭林不仅可解决农村能源短缺问题,同时可起到保护森林资源,扩大有林地面积,改善生态环境的功效。截止1997年,云南省薪炭林面积发展到60.46万hm~2,与其它林种相比,发展还很缓慢,新形势发展迫切需要我省强化薪炭林建设力度,目前制定的到2010年在全省12个地州市建立薪炭林基地66.5万hm~2的发展规划还远远不够。因此要提高认识,增强意识;讲求科学,注重实效;加强领导,增加投入,加快我省薪炭林的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5.
最近,“薪炭林造林技术研究”在和林格尔县通过了自治区级鉴定。该课题是由和林格尔县林业局、林工站经过4年多的努力完成的。它提出了成本低、产量高、经济效益显著的薪炭林系统栽培技术措施,并研究了平茬利用技术,提出了主要乡土薪材树种的初茬年限。专家们认为:这项研究对  相似文献   

6.
宋西德  侯琳 《沙棘》1994,7(4):16-20
在陕西渭北黄土高原地区布设沙棘薪炭林营造技术试验,结果表明该地营造沙棘速生丰产薪炭林宜选择光照充足的梁坡台地,阳坡上下部,峁顶等立地类型;重视做好头年秋季整地蓄墒,适当深栽,砸实土壤,采用植苗造林,春季造林宜早,均能提高造林成活率。为提高抄棘薪炭林产量,造林密度不宜过大,株行距1m×1m者,亩生物量可达1871.3kg。同时,加强沙棘幼林地的抚育管护,做好病虫防治都能提高沙棘造林质量。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新平薪炭林培育及利用现状进行全面的分析,提出了通过加强薪炭林后备资源的培育,大力发展电力、沼气等项目替代能源的建设,制定相应政策措施,控制资源消耗,从而达到合理利用薪炭林资源的目的,对保护县域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缓解薪材供求矛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据连清复查资料,云南省年森林资源赤字达234.80万m~3。对部分县(市)农村年消耗结构统计分析结果,能源性消耗占年总消耗量的61.2%。因此发展薪炭林是解决农村能源、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的有效途径,同时阐述了发展薪炭林的意义、典型事例及发展薪炭林的途径,并提供了发展薪炭林的适宜树种。  相似文献   

9.
博白县既是重点产粮区之一,又是重点缺柴区之一。在该地区进行营造薪炭林试验,可以引导人们把农业区附近的宜林低丘台地用本地树种造林绿化起来,调节农区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又可将薪炭林单独经营,促进其它林种恢复和发展,并对薪炭林的单独经营摸索出系统的经营管理方法。博白县薪炭林造林试验研究是中国科学  相似文献   

10.
薪炭林是内蒙古西部地区常见林种,不仅可解决农村能源短缺问题,而且具有防风固沙效益和多种用途。为了提高薪炭林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促进薪炭林的正常生长发育,对薪炭林造林技术进行了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从生产条件、设计方案、建设目标、建设内容、抚育管理、效益分析、投资估算等方面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1.
薪炭林是一项生物能源工程,与矿物能源比较,薪炭林能源可以再生,只要掌握永续均衡利用的经营原则,就不会有能源枯竭问题。 1986年我们受林业部造林经营司委托,承担了一项薪炭林树种和造林密度试验,通过薪炭林树种的遗传研究,确定其潜在的生产力,提高短轮伐期集约培育的薪炭林产量,选择和推广用于试验的优良乔、灌树种品系。试验分两阶段,即育苗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农村耗能是以薪柴为主,年薪材消耗量为3252万m~3,其中67%是薪材(成材),枝桠柴仅占33%。全省现有薪炭林的面积、蓄积远不能满足农村对薪材的需要。为解决农村能源,主要途径是发展薪炭林。另需推广节能灶、鼓励农民多烧枝桠柴等等,以减少全省森林资源的消耗,要发展薪炭林,就需要加强领导,积极宣传,重视薪炭林的规划、改造及薪炭林树种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根据甘肃省农村能源的消耗现状和薪炭林建设状况,分析讨论了该省大力发展薪炭林的必要性以及发展薪炭林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薪材是我国农村人民生活的主要能源之一,消耗量大,资源有限,供需矛盾突出,由于薪炭林的经济效益不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近年来薪炭林营造出现严重滑坡,本文论述了在发展薪炭林过程中必须抓好有关结合点,以扭转薪炭林营造连滑坡的局面。  相似文献   

15.
刺槐是辽西地区的一个乡土树种,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辽宁省北票市在造林生产中发现,凡是发展刺槐薪炭林的乡村,都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本市红石砬乡自然条件较差,1980年前农村生活困难,缺吃少烧。1981年以来,乡里组织各村开发荒山,高标准水平槽整地,营造刺槐薪炭林,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现在全乡刺槐薪炭林发展到4万多亩,相对集中连片,长势喜人,  相似文献   

16.
黎蒴(Castanopsis fissu Rehd.et Wils)亦称黧蒴栲、大叶锥、大叶栎等,是华南地区优良的薪炭林树种之一,但长期以来,人工造林成效不高,发展缓慢。对于黎蒴薪炭林的生长特点及经营方式,迄今为止,研究报导甚少。为此,我们于1981年9—10月在黎蒴薪炭林的主要产区之一——广东省英德县连江口公社和广东省英德林场进行了专题调查,现将结果整理如下,以期对黎蒴薪炭林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火炬树(Rhus typhina L.)是漆树科漆树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目前多用于水土保持林、薪炭林和城乡绿化。由于该树种具有造林成活率高、生长快、易繁殖、观赏价值高等特点,近年在我省发展较快,为解决火炬树造林技术问题,我们从1981年开始进行了5年的造林试验,现将主要造林技术总结如下。一、造林整地火炬树属阳性树种,幼苗喜光,生长快,根系多集中分布在15—35cm深的浅土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的试验地布置在红壤和灰化红壤土类、中等偏下立地条件丘陵地区。1982年以来对薪炭林的造林、育林技术问题进行了历时10年的探索。先后选择了21个主要薪材树种,共营造各种试验林13.6hm2。经过多年多点试验和连续测产分析比较后,已筛选出丘陵区薪炭林造林的最优树种、适宜的密度、最佳的混交方式和造林类型,结果表明,采用本试验方法造林,薪材产量可提高4.5倍。此外,本试验还对参试树种各部分的比重,含水量、燃烧值进行了测定。本研究成果为丘陵地区营造薪炭林,规划与建设薪炭林基地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对教学、科研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在生产中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对8年生马占相思人工林生长的研究结果表明,经营薪炭林的造林密度以1.0m×1.5m或1.5m×1.5m为宜,轮伐期为4年;经营用材林的造林密度则以2m×2m或2m×3m为佳,轮伐期为7~8年。与大叶相思比,经营用材林马占相思的经济效益比大叶相思高近2倍。  相似文献   

20.
尹玉 《林业调查规划》2004,29(2):109-112
薪炭林具有轮伐期短,产量高,投工少,见效快等特点,其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已被社会各方面普遍认同。分析了发展薪炭林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指出了发展薪炭林不仅可解决农村能源问题,同时可起到保护森林资源,扩大有林地面积,改善生态环境的综合功效,并以此提出了发展薪炭林建设的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