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豆科研试验田管理是大豆科研工作的重要内容,依据试验要求,结合多年试验田管理档案,制定、试行并完善了大豆试验田规划落实、优质苗床构建、播种至收获等阶段管理的操作规程与作业标准。  相似文献   

2.
鲜食玉米与普通杂交玉米相比,具有长势较弱,生长不够整齐,前期怕渍,病害、虫害较重等特点。除严格按照鲜食玉米品比试验操作规范,做好试验田间准确设计、数据准确记载、分析准确无误以外,抓好鲜食玉米的高产配套技术,在统一的管理标准下,发挥各参试品种的潜力,提高各参试品种的产量水平及品质,是提高品比试验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玉米区域试验田整齐度差的原因及改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整齐度是玉米区域试验的一个重要调查指标,也是玉米获得高产的关键。然而试验田整齐度差的现象在许多试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直接影响到田间试验的准确度和精确度,针对玉米试验田整齐度差的状况,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原因及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4.
针对玉米育种试验田施肥不均匀、行距控制难、机械化程度低、大畦浇水多、用工多、效率低、精准度差等问题,研究出了"2行畦"精准高效种植法。本方法将施肥、开沟、起埂机械化一次完成,"一杆双行"加快播种速度,覆土平整一次成畦,实现了精准施肥、开沟、播种作业,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试验精准度与均匀度。  相似文献   

5.
<正>秦龙种业:玉米育种硕果累累走进秦龙种业试验站,映入眼帘的几句大字标识——"年年出成果,岁岁夺丰收;劈荆创新路,勇摘皇冠珠",显示出秦龙人的雄心壮志和奋斗目标。郭秦龙介绍,种子试验站占地面积约3.3 hm2,设置有玉米品种展示田、新组合观察田、玉米品种密度试验田,还承担了陕西省鲜食玉米生产试验和青贮玉米生产试验。最引人瞩目的是秦龙玉米品种百亩高产展示田,种植规范、管理精细,玉米生长健壮,迎风招展的叶片托起整齐绽  相似文献   

6.
<正>杂草是农业生产的大敌,其适应力强,根系庞大,常与作物争水、争肥、争营养,对作物的产量、品质影响较大,为了更好推广玉米田间除草技术,应用上海迪拜农药有限公司生产的20%农盛水剂在玉米田进行了行间除草试验,为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点选择试验田选在荥阳市广武镇三官村的玉米田,地势平坦,两合土土质,水肥管理一致,栽培玉米品种为豫玉22。试验田常年杂草发生较重,以马唐为优势种,平均  相似文献   

7.
杨万深 《中国种业》2020,(11):106-110
育秧是水稻科研田间试验工作的关键环节,依据科研试验材料的多样性和特殊性,结合目前水稻生产上的育秧方法,提出了适应科研试验的水稻育秧操作规程、作业标准。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河北省邯郸县新星种养合作社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签订合作协议,将以邯郸县2000亩土地为试验田,携手推广以小麦、玉米害虫为主的生物防治技术,利用天敌攻克小麦蚜虫、玉米  相似文献   

9.
李登海是山东省登海种业有限公司总裁,著名的农民玉米育种家。2003年春节期间,中国农业科学院玉米专家佟屏亚研究员应登海种业邀请,赴海南省参观了登海种业南繁育种基地、种子繁殖田和新品种试验田,并和李登海总裁就中国玉米生产和种业发展形势进行了交流。1玉米高产是一个永恒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规范粮食仓储管理,科学指导粮食储存和适时出库,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统一安排,由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牵头组织有关科研院校和全国主要粮食产区省级粮油产品检验机构,在参考了2000年、2004年有关部门颁布的稻谷、玉米、小麦储存品质判定规则和相关标准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1.
正为探讨玉米新品种泛玉298稳产高产栽培技术及其产量形成因素,开展泛玉298高产栽培试验。结果表明:2016年泛玉298高产试验田产量为11 797.5kg/hm~2;施肥方式为"轻基肥、重苗肥和补穗肥"有利于泛玉298产量形成,避免苗前大水大肥;适时灌溉可缓解散粉期高温和干旱对玉米授粉的影响,保障稳产、高产。75 000株/hm~2密度下,配套相应的水肥管理措施对促进泛玉298稳产、高产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玉米粗缩病是玉米粗缩病病毒(MRDV)引起的一种玉米病毒病,是我国北方玉米种植区流行的重要病害之一。进入20世纪90年代,该病发生有明显上升趋势。2011年濮阳市农科院玉米试验田粗缩病大发生,发病率在10%~50%,个别重病地方病株率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13.
玉米是三大粮食作物之一,本试验在东北中熟区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试验田进行筛选鉴定,通过对40个不同品种表现的抗病性、抗倒伏性以及产量上表现的差异性,从而推选出适合当地生态条件的高抗、高产、稳产玉米新品种。  相似文献   

14.
<正>笔者从吉林省农科院获悉,近日国家玉米产业体系病虫害防控研究室主任王振营研究员、王晓鸣研究员、陈捷教授、董金皋教授、李晓研究员等植保岗位专家一行5人在该院植保所高月波所长和晋齐鸣研究员的陪同下,考察了在该院设置的国家玉米产业体系玉米病虫害抗鉴试验田。在学术报告会上,王振营研究员、王晓鸣研究员、陈捷教授、董金皋教授  相似文献   

15.
自1996年以来,我市每年都采用不同的品种和不同的栽培方法培创小面积夏玉米超高产试验田,其中,1996年全市有5处0.45hm2夏玉米平均产量达到了13500kg/hm2;1997年在上述地块继续进行夏玉米超高产栽培攻关试验,虽然在玉米生育过程中,遇...  相似文献   

16.
玉米是我国一种非常重要的农作物,其产量和质量对食品质量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因而一直以来都得到国家高度的重视。对于玉米来说,种植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是确保玉米产量与质量的两个重要环节,如何高质量落实这两个环节的工作非常值得探究。为进一步明确和掌握玉米种植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技术,重点从播种前准备、播种作业、田间管理、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来分析论述,可以为从事玉米产业研究和玉米生产的朋友们提供一些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17.
为助力新形势下内蒙古自治区玉米种业转型升级,推进种业振兴和乡村振兴进程,对内蒙古自治区玉米种业发展现状、优势条件及存在问题剖析探讨,分析发现:种子企业为内蒙古自治区玉米品种选育的主体;内蒙古自治区众多育种单位在特色玉米品种选育、育繁基地建设、资金政策支持、团体协会协作等方面存在明显发展优势;但在企业管理营销、育种模式创新、科研资金投入等方面协调性较差。未来内蒙古自治区玉米种子企业发展应围绕企业管理及科研人才引培、种质资源与核心技术创新利用、科研平台与育繁基地建设优化、种业发展模式多元化创新、相关政策法规宣传落实及扩大特色科研育种优势等方面进一步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主要分析了玉米品种田间试验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以及试验田的规划设计及操作规程,并结合实际情况,阐述了田间管理的注意事项,为筛选出适宜当地种植的综合性状表现好的玉米品种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农业生产增产增效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玉米间种草木樨是黑龙江省在中、低产地区生产上开辟的肥田养畜新路。试验示范面积已达11.5万亩,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我所于1986~1988年,在本所试验田进行了玉米草木樨间种效应研究,旨在揭示间种效益产生机理,为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通过开展农机农艺融合、农机化新技术推广、农艺主动适应农机等产业发展模式的实践与探索,总结分析各环节机械化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办法,制定作业标准和规程,推广全程机械化和标准化生产,解决了用工短缺、比较效益低下的问题,提高了农户种植积极性。制种玉米生产已初步形成了全程机械化作业模式,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3.1%,与半机械化作业对比每667m2可节约种植成本约750元。实践表明:全面推广制种玉米全程机械化,要通过转变传统农艺生产模式和推广农机新技术,促进农机农艺高度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