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采用针药合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针灸治疗;观察组采用针灸配合中药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愈19例(47.5%),显效16例(40.0%),好转4例(10.0%),无效1例(2.5%);对照组治愈1...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配合当归止痛场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将30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分为A组200例,B组100例,A组采用耳穴贴压配合当归止痛汤治疗,B组采用吲哚美辛口服治疗。结果:A组治愈150例(75%),好转38例(19%),未愈12例(6%),总有效率为94%,治愈率为75%;B组治愈49例(49%),好转37例(37%),未愈14例(14%),总有效率为86%,治愈率为49%。A组疗效明显优于B组(Hc=20.141,P〈0.01)。结论:耳穴贴压配合当归止痛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且经济、方便,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绝经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谷维素、维生素E治疗,连续1个月为1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分肾阴虚和肾阳虚2种证型联用中医药治疗,肾阴虚型治以左归饮为主,肾阳虚型治以右归丸为主。以上2种证型均在主方的基础上根据兼夹症加减,每天1剂,水煎服,连服个1月为1疗程。结果 1疗程结束,观察组治愈、好转、未愈的例数分别为40、8、2例,对照组则分别为31、5、14例,以观察组的疗效为优(Hc=5.69,P〈0.05)。结论绝经综合征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疗效佳,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熊去氧胆酸与易善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比观察熊去氧胆酸与易善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疗效。方法将52例确诊为NAS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6)与对照组(n=26),治疗组口服熊去氧胆酸15~20mg/kg,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易善复2粒,每日3次。疗程均为半年。结果治疗组治愈4例,好转20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治愈0例,好转23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88.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c=1.166,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酸转肽酶(GGT)、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L)、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治疗组的TG、CHOL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熊去氧胆酸与易善复对治疗NASH均有效,但熊去氧胆酸的降TG、CHOL作用更为明显,且其费用低,有较好的经济成本效益,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及总结护理要点。方法将13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70)和对照组(n=68),治疗组采用药物治疗配合中药熏蒸腰部以及做好熏蒸前、中、后的护理;对照组采用药物及干扰电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显效、无效的例数分别为27、42、1,总有效率为98.6%;对照组治愈、显效、无效的例数则分别为11、26、31,总有效率为54.4%。以治疗组的疗效为优(Hc=29.36,P〈0.01)。结论采用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做相关护理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强生婴儿护臀霜与周林频谱仪联用和皮炎平霜对成人尿疹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9例成人尿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采用强生婴儿护臀霜与周林频谱仪联用治疗,对照组33例采用皮炎平霜外涂治疗。结果:观察组治愈、显效、好转、无效者分别为30、4、2、0例,对照组则分别为18、8、4、3例,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平均治愈时间为(3.8±0.7)d,短于对照组的(6.9±0.8)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强生婴儿护臀与周林频谱仪联用治疗成人尿疹,能促进尿疹愈合,缩短治疗时间,其疗效优于皮炎平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桂枝生脉五苓散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重度新生儿硬肿症的临床资料,属常规复温、补液及对症治疗者(对照组)50例;属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桂枝生脉五苓散口服或鼻饲者(中药组)50例。结果中药组和对照组的硬肿消退天数为(4±1)d和(6±1)d,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的例数分别为7例和17例,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中药组治愈48例,好转0例,死亡2例(合并肺出血2例);对照组治愈40例,好转2例,死亡8例(合并肺出血5例,肺透明膜病2例和缺血缺氧性脑病伴颅内出血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Hc=5.87,P<0.05)。结论在常规复温、补液及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桂枝生脉五苓散可缩短重度新生儿硬肿症的病程,减少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KTP-Nd:YAG激光联合人工鼻泪管植入术治疗下泪道阻塞的疗效。方法将下泪道阻塞患者49例64眼,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组(26例36眼)和单纯组(23例28眼)。联合组行KTP-Nd:YAG激光联合人工鼻泪管植入术治疗;单纯组采用KTP-Nd;YAG激光术治疗。手术后8个月以流泪症状和泪道冲洗情况判断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术后均无出现感染,术后8个复诊,联合组治愈29例,好转4例,无效3例;单纯组治愈16例,好转5例,无效7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4.395,P〈0.05)。结论 KTP-Nd:YAG激光联合人工鼻泪管植入术治疗下泪道阻塞治愈率高,符合泪道生理结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43例结核性脑膜炎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与对照组(20例)。在抗结核治疗和脑脊液负流量置换基础上,治疗组鞘内注射尿激酶和地塞米松,对照组鞘内注射异烟肼和地塞米松。总疗程为8周,前4周每周注射2次,后4周每周注射1次。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脑脊液常规、生化、压力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16例,好转5例,无效2例;对照组治愈8例,好转4例,无效8例。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脑脊液常规、生化、压力均明显改善,且以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P〈0.01)。结论鞘内注射尿激酶能使脑脊液各化验指标较快恢复正常,临床疗效明显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颅脑并外展神经或面神经损伤的疗效.方法:颅脑并外展神经或面神经损伤60例,例为对照组,行药物或手术等常规治疗,另30例为高压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伤后早期行高压氧治疗.结果:高压氧组60d内,治愈率93.3%,平均治愈时间32.5d,例未愈.对照组60d内治愈率26.7%,平均治愈时间93d,例未愈.结论:高压氧治疗颅脑并外展神经或面神经损伤,能缩短疗程,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IgA肾病的疗效。方法:45例IgA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和治疗组23例,对照组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辨证服用中药,疗程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尿常规、24h屎蛋白定量、血肌酐、BUN等变化。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显著缓解、好转、无效的例教分别为8、9、4、2例,对照组则分别为3、4、9、6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Hc=6.467,P〈0.01)。治疗后,两组的血肌酐、红细胞计数均比治疗前显着降低(P〈0.01或〈0.05).且以治疗组更为明显;治疗组的24h尿蛋白定量也明显下降(P〈0.05),但对照组则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IgA肾病的疗效优于单纯西医疗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HSK)的效果。方法62例HSK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32例(32眼)采用昔洛韦眼用凝胶滴患眼;对照组30例(30眼)采用阿昔洛韦滴眼液滴患眼。两组同时服用抗病毒口服液和消炎痛,用药14d后检查,记录患者的眼部刺激症状及角膜的情况;随诊12个月,观察其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25例,好转6例,无效1例;对照组治愈15例,好转11例,无效4例。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Hc=5.591,P<0.05);且治疗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8.1%vs50.0%,χ2=5.350,P<0.05)。随诊12个月,治疗组的复发率为3.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HSK效果好,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白芨治疗消化道出血的作用。方法 56例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观察组给予奥美拉唑和白芨粉同时治疗。结果观察组1周后复查治愈22例,好转8例;对照组1周后治愈6例,好转8例,无效住院治疗1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芨对消化道出血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口服西药联合中西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45例U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给予柳氮磺胺毗啶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甲硝唑注射液及中药香桃Ⅰ号药液灌肠,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总疗程2~4周。结果治疗组治愈14例,有效5例,无效2例;对照组治愈6例,有效10例,无效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5.125,P〈0.05)。结论口服西药联合中西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其间的护理配合亦很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天性麻痹性斜视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后天性麻痹性斜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常规注射维生素B1、B12,静滴能量合剂;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中药辩证论治和针刺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1~3个疗程,分别于治疗1、2、3个月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经治疗1个月后,治愈、好转、无效的例数为18、33、9例,治疗2个月后分别为35、21、4例,治疗3个月后则分别为49、9、2例;对照组患者经治疗1个月后,治愈、好转、无效的例数为7、24、29例,治疗2个月后分别为14、20、26例,治疗3个月后则分别为29、11、20例;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 c=15.864,23.409,17.773,均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天性麻痹性斜视效果显著,副作用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硫酸镁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硫酸镁(25%硫酸镁0.1~0.3mL/kg.d),7d为1疗程,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7d后,治疗组住院时间及憋喘、哮鸣音、湿哕音、咳嗽等症状缓解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愈、好转、无效的例数为34、21、5例,对照组则分别为23、27、10例,以治疗组的疗效为优(Hc=4.499,P〈0.05)。结论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辅以硫酸镁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人工肝支持系统联合中药凉血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根据患者病情采用本院开展的不同模式人工肝支持系统(血浆置换联合血浆灌流、胆红素吸附联合血浆置换、双重血浆吸附联合血浆置换、分子吸附再循环)联合凉血解毒化瘀方治疗46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30例对照组仅给予基础疗法加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血氨明显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46例患者中临床治愈9例,显效25例,有效6例,无效3例,死亡3例,总有效率86.96%,优于对照组,随访半年存活率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肝支持系统是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有效手段,联合凉血解毒化瘀方中西医结合疗法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臭氧治疗手足癣、甲癣和阴道念珠菌病的效果.方法 手足癣63例、甲癣149例、阴道念珠菌病75例均随机分为对照组(30、23、33例)和治疗组(33、26、42例).手足癣和甲癣对照组用癣粉溶液浸泡患处30 min,治疗组则在浸泡全程加用臭氧治疗仪向水中输入臭氧;阴道念珠菌病对照组用0.1%新洁尔灭洗外阴阴道,治疗组用臭氧水拭洗外阴阴道.两组均口服氟康唑片150 nag/d,连续3 d.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手足癣对照组和治疗组治愈、好转、无效的例数分别为20、10、0和29、4、0;甲癣对照组和治疗组治愈、好转、无效的例数分别为11、12、0和20、6、0;外阴念珠菌病对照组和治疗组治愈、好转、无效的例数分别为23、10、0和42、0、0.各疾病两组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臭氧治疗手足癣、甲癣和阴道念珠菌病的疗效好,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药胶体溶液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水浸法提取并制备中药胶体溶液.选择临床确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105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中药胶体溶液外敷治疗,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及口服吲哚美辛治疗.结果临床应用中药胶体溶液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56例,总有效率100.0%,而对照组49例,总有效率79.6%.结果显示:中药胶体溶液治疗疱疹后遗神经痛效率优于对照组(X2=3.245,P〈0.05).结论中药胶体溶液更能有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外伤性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不同部位与程度的外伤性十二指肠损伤病例,采用不同的术武,综合评价其外科治疗方法。结果与结论:36例中治愈35例,术后十二指肠瘘2例,死亡l例;十二指肠损伤虽然早期诊断较困难,术中探查也易被漏诊,但只要加强全身与局部检查,动态观察,认真进行综合分析是可以做到早期诊断的,选择合理的术式是完全可以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和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