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蜂爱分蜂是指在人工养殖的条件下,中蜂蜂群在繁殖季节经过一次分蜂后,会无节制多次无序分蜂。多次分蜂往往会造成蜂群弱小、抗逆性差、采集力低、抗病力不强、产量不高等一系列问题,是中蜂养殖难的症结所在。那么,造成中蜂爱分蜂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和控制中蜂爱分蜂问题,使饲养的中蜂群在分蜂季节少分蜂或不分蜂,让中蜂容易养成强群、大群。下面介绍中蜂爱分蜂的原因和控制分蜂的办法,供大家讨论:一、遗传因素和强群标准每年春季和夏秋时节,  相似文献   

2.
在春季控制中蜂发生分蜂热,是加快蜂群繁殖壮大群势,提高产蜜量的关键。近年来,我们对中蜂发生分蜂热的主要原因初步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认为要控制中蜂发生分蜂热,就必须在蜂群未发生分蜂情绪之前,在蜂群管理工作上加以组织,区别对待,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现将控制中蜂分蜂热的蜂群组织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土法养中蜂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在广大的山区农村,仍习惯用土法养中蜂,土蜂蜜深受消费者所喜爱。土法养中蜂的分蜂依靠自然分蜂,虽然有许多优点,但自然分蜂的最大缺点是分蜂群飞逃,蜂群一旦飞逃难以收回。重庆市武隆区是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县,开展土法养中蜂防止分蜂群飞逃的研究,探索出一种土法养中蜂的分蜂收蜂装置。该收蜂装置制作简单,操作方便,男女老少皆可操作。  相似文献   

4.
中蜂长期处于野生半野生的生活状态,保持着强烈的分蜂性,这是中蜂种群繁衍的需要,也是种群适应自然的一种本能。这种分蜂性对于野生种群的扩大是十分有利的,但对于人工饲养蜂群却是不利的。气候环境、蜜粉源条件、蜂群群势、蜂巢容积、蜂王状态、遗传等众多因素都能导致蜂群产生“分蜂热”,采取因时、因地的控制措施,才能有效延缓和消除蜂群的“分蜂热”。  相似文献   

5.
正百花盛开的春天,蜜粉源充裕,为中蜂繁殖创造了优良的生活环境,蜂群随之日益增长,子丰蜜足。江南一般3月中旬中蜂进入分蜂期,蜂农将迎来一个繁忙的季节。然而中蜂传统的桶养饲养模式,无法查找蜂王,更不用说将蜂王囚禁管控。因此,对于分蜂,蜂农既高兴分蜂能扩群,又担心没见着蜂群分出而随之丢失。为此,笔者对传统桶养中蜂的人工分蜂进行了一些探索,与蜂友们分享。1传统桶养现有的分蜂模式现有桶养中蜂分蜂,在笔者生活的浙江中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6.
野生中蜂的收捕●杨朝环●中蜂新法饲养基础讲座之31怎样收捕自然分蜂群和迁逃群各地中蜂自然分蜂和偶然飞逃的时间差异很大,如云贵高原地区一般是在春末夏初和秋末出现。无论是新法饲养、还是旧法饲养的中蜂群,大部分会发生自然分蜂和迁逃,这是收蜂养的大好时机。下...  相似文献   

7.
自然分蜂是指在一个蜂群内,通过雄蜂的出现,到蜂王在台基里产卵,培育出一只新王,老王和一部分工蜂飞离旧巢,找到了新居,变成了二个或二个以上的蜂群,叫做自然分蜂。 (一)中蜂分蜂的生物学特性中蜂是我国丰富的蜂种资源。自然分蜂对长期处于野生的中蜂来讲,有利于保留种族,延续后代,在自然界中由于长期受条件的限制,巢内往往狭小,限制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不得不分出小群,长期形成了分蜂性强的习惯。同时分蜂也是蜂群繁殖的一种方  相似文献   

8.
范克民 《蜜蜂杂志》2011,31(3):24-24
中蜂爱分蜂,难以养成强群,加上湘中春天的连绵阴雨天多,碰上几个好天气,中蜂发展快,蜂群就在箱内大造雄蜂房,准备分蜂,一到“清明”节前后就大举进行分蜂。别说夺高产,有的年份连蜜的影子都无法看见。  相似文献   

9.
中蜂容易产生分蜂热,有分蜂热的蜂群,即使采取控制措施,分蜂意念也很难消失。因此,饲养中蜂要预防分蜂热,而不要等到产生分蜂热以后再去处理。预防分蜂热就要采取各项有效措施,始终保持蜂王产卵量在群势要求的范围,我的具体措施是:1.选种育王:优良的产卵新蜂王对预防分蜂热有很大作用,因此,要选产卵力强、分蜂性弱的蜂群做种群育王。为了育出优质蜂王,应采用复式移虫育王,切忌急造王台育王。在春季,可提早补助几个蜂群,促使这些蜂群产生分蜂热用自然王台  相似文献   

10.
好分蜂是中蜂的一个重要生物学特性。好分蜂从经济角度上看是缺点,但对蜂群种族的生存和迅速地增殖,却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控制中蜂好分蜂的习性,饲养成强群,提高产蜜量,必须要深入认识中蜂的生活规律。养蜂实践证明,中蜂好分蜂的习性是能够被认识和掌握的。好分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长白山中蜂是我国宝贵的蜜蜂品种,由于长期处于野生和半野生状态,它保持着强烈的分蜂能力,这种分蜂性能对于野生中蜂是有利于保存和延续种族,但对于人工饲养却不利于管理,也不利于高产。一、自然分蜂分蜂前准备期:天气晴暖,蜜粉丰富,蜂群繁殖较快,当达到6~7框...  相似文献   

12.
<正>中蜂喜欢新王新巢所以爱分蜂,一旦发生分蜂养蜂人只好抬眼观望欢送。为了省事,减轻劳累,自然分出的蜂群很难收回,分出蜂群总量的50%。自然分蜂是自然现象,要想群蜂逐年发展,养蜂人应总结经验,顺应中蜂繁殖的自然规律来进行人工分蜂。活框养殖春季繁殖一定要有发展空间,避免产生人为的分蜂热,这是养强群的第一决窍。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中蜂蜂群繁殖、采集、分蜂、飞逃、病害与敌害等方面的行为特征进行阐述,分析蜜蜂产生相应行为特征的现象及原因,以期帮助蜂农掌握蜜蜂不同状态下的行为特征,人为去弊存利,采取有效措施,使蜂群朝着有利方向发展,促进中蜂健康高效养殖。  相似文献   

14.
《中国蜂业》2020,(6):24-25
<正>如何控制中蜂群数量每年春天分蜂季节,经常有庭园式定地养蜂的蜂友诉说一个问题:为了控制自然分蜂,经常割除王台,适时扩大蜂巢,但自然分蜂次数还是很多,蜂群数量规模过大。笔者认为,仅靠割除王台和扩巢降温控制分蜂热是不行的,必须在此基础上,按照中蜂特性,结合多种手段管控。有些蜂群分蜂性强,人为控制分蜂,不但效果不好,还会造成损失。囚王控产,蜂群会产生抵触情绪,消极怠工,还会发生工蜂产卵;给中蜂加设隔王防逃器,会发生弃王飞逃现象;王台  相似文献   

15.
谈中蜂的繁育中华蜜蜂●刘焱森整个蜂群的生产能力、抗病能力、繁育能力、分蜂性等均与蜂王遗传物质有关,所以蜂王品质的好坏关系到整个蜂群生产和发展的好坏,中蜂也不例外。1种蜂的选择中蜂种用蜂王、雄蜂的选择应根据其特性,从1年以上的群中挑选,具体从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6.
自然分蜂是蜜蜂最重要和最突出的群体活动。常见中蜂在春秋季节发生分蜂,分蜂不仅是蜂群种群繁殖的方式,而且是蜂群适应自然环境的一种反应。探讨蜜蜂分蜂的原因与机理,对于有效地利用和控制分蜂,提高养殖效益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处于自然状态下的中蜂蜂群,依据当地的生态条件,在每年的一定时间内都规律性的发生自然分蜂,人们称为自然分蜂期,但在自然分蜂期,总是有一些蜂群不发生自然分蜂,有少数蜂群甚至几年也不发生自然分蜂。自然蜂群的分好,在蜂群生物学上涉及到蜜蜂生存和群体的增殖问题;在养蜂生产方面,又直接关系到对蜂群的管理措施和产品收  相似文献   

18.
《中国蜂业》2011,62(7)
第一关,春季繁殖分蜂关,由于中蜂喜好结半球形蜂巢,我们就顺着中蜂的习性,让蜂群在蜂桶中繁殖,把从桶中分出的第一群养在活框箱内,利用活框巢脾摇蜜,然后把桶中随后分出的小蜂群用土法养起来,不取蜜,到越冬时就是个强群了。  相似文献   

19.
养蜂问答     
问:王台出现,是不是可以认为蜂群进入分蜂期?中蜂分蜂有何规律?(广东卢耀祖)答:王台出现是蜂群进入分蜂期的标志。王台封盖蛹化即进入人工难以抑制的高峰期,谓之“分蜂热”。新王将出房,老王  相似文献   

20.
谢涌 《中国蜂业》1989,(4):22-22
众所周知,中蜂有好分蜂、不易维持强群的缺点,给中蜂生产带来了不利因素。然而,事物的发展都有其正反两个方面,笔者多年的实践证明:当中蜂自然分蜂时,可因势利导,采取相应措施,充分利用分蜂群造脾、采集积极等方面的潜力,促使分蜂群尽快发展为强群,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有关措施介绍如下,供同行们试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