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晔  张峰  赵亚中 《水利渔业》2002,22(4):30-31
利用室内小型流水池驯养史氏鲟水花1万尾,经过暂养、开口、驯化等技术环节,养殖60d,获10-15cm史氏鲟鱼苗6500多尾,平均尾重10-14g,成活率65%,平均售价15元/尾,投入产出比1:3.26。  相似文献   

2.
2005年5月下旬到6月上旬,在黑龙江省特产鱼类研究所鲟鳇鱼试验基地对10尾性成熟雌性史氏鲟进行活体手术取卵试验,10尾雌性史氏鲟体重在45.5~10kg之间,10尾雌性史氏鲟亲鱼经人工催产均顺利产卵,亲鱼均采用手术取卵,手术后的雌性史氏鲟亲鱼养殖3个月成活6尾,亲鱼成活率为60%。手术取卵亲鱼的取卵率在95%以上,所取卵的受精率在90%左右。  相似文献   

3.
谢彩云 《福建水产》2011,33(4):76-78
本文介绍了安溪县水产技术推广站2010年~2011年在水库开展网箱养殖史氏鲟过程及结果。2010年5月10日投放史氏鲟平均全长10cm大规格苗种3.2万尾,分6个网箱养殖,面积600m2,养殖密度约为53尾/m2。经过383d饲养,史氏鲟总产量24729ks,平均产量41.22kg/m2;总产值858326元,平均产值...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集约化养殖鲟鱼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朱新 《水利渔业》2003,23(1):29-30,42
在8口3 9m×4.0m的水泥培育池中,先后对7739尾西伯利亚鲟、50000尾俄罗斯鲟和70000尾史氏鲟的水花分别进行50~60d的集约化苗种培育,其个体在8cm以上且完全摄食人工配合饵料的种苗总成活率分别为74 82%、87 86%和66 92%,利用闲置的1200m2的鳗鱼养殖池进行5000尾西伯利亚鲟、5000尾俄罗斯鲟和4500尾史氏鲟的商品鱼生产性养殖,10个月后其商品率超过95%。  相似文献   

5.
利用温泉水高密度养殖史氏鲟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氏鲟具有个体大、生长速度快、遗传可塑性强等特点,山东省文登市淡水养殖试验场利用地热水资源,成功引进、养殖黑龙江产史氏鲟,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苗种引进2001年6月28日,该场由山东青岛引进体长8cm/尾-10cm/尾、体重4g/尾的史氏鲟鱼种1000尾,采用帆布兜充氧方式进行汽车运输,装鱼250尾/m3水体,途中运输5小时,运输成活率100%。二、养殖池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表1放养密度、规格与鱼体增重的关系1材料方法2000年8月20日,丽水市水产良种试验场从上海引进全长10~20厘米的史氏鲟和杂交鲟共计100尾进行室内饲养;同年10月28日,又引进全长32~35厘米的史氏鲟和杂交鲟共120尾。饲养池为结构相同的长方形水池,池深1.5米,面积2米2;养殖水体是该场的天然地下温泉水,水温常年保持在18~19℃,池水呈微流水状态,并有气石充氧。采用手工制作的幼鳗配合饲料进行投喂,每天投喂4~5次,试验设12个试验组,每批的史氏鲟和杂交鲟各3组,具体情况详见表1、表2。…  相似文献   

7.
在8口3.9 m×4.0 m×0.6 m的水泥培育池中,对购进的7739尾西伯利亚鲟、50000尾俄罗斯鲟和70000尾史氏鲟的仔鱼分别进行50~60 d的集约化培育,培育结果,鱼种的体长达8 cm以上,且能够完全摄食人工配合饵料,三种鱼苗的培育成活率分别为74.82%、87.86%和66.92%。利用闲置的1200 m2养鳗池进行西伯利亚鲟、俄罗斯鲟和史氏鲟的商品鱼饲养,10个月后其商品率均超过95%。  相似文献   

8.
史氏鲟隶属于鲟形目、鲟科,原产于黑龙江流域,属亚冷水性鱼类。史氏鲟营养丰富,市场价值较高,发展前景看好,因而近年来投资鲟鱼养殖的人越来越多。哈尔滨市水产研究所于2001年5月27日从黑龙江省抚远县引进史氏鲟受精卵11万粒,每粒0.5元,总计5.5万元。在室内孵化及苗种培育,培育过程中着重加强了水质调控及病害防治工作,至7月1日共培育出史氏鲟幼鱼49800尾,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三年间水产分院自行孵化史氏鲟及杂交鲟(史氏鲟·达氏鲟)发眼卵350万粒,三年共获仔鱼水花242万尾,销售水花6.65万尾,培育7—10cm幼鱼1803万尾,其中销售已转口幼鱼159.8万尾,转口率72—88。未转口幼鱼20.5万尾。经过三年大规模养殖,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以酵母硒(总硒含量2 000 mg/kg)的形式分别向基础饲料(硒含量0.78 mg/kg)中添加0、2、4、6 mg/kg(饲料中硒总含量为0.78、2.42、4.26和6.73 mg/kg)的硒,研究饲料中添加酵母硒对史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幼鱼(25.89±0.74) g生长性能、肌肉品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实验选取360尾体质健康的史氏鲟幼鱼,随机分配至12个养殖缸(30尾/缸),养殖周期为10周。结果显示:(1)饲料中添加酵母硒对史氏鲟幼鱼肌肉硒含量、水分、粗灰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及饲料转化率(FCR)、内脏比(VSI)、肝重比(HIS)没有显著性影响,但肥满度(CF)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6.73 mg/kg添加组的史氏鲟幼鱼增重率(WGR)和特定增长率(SGR)显著升高,肌肉蒸煮损失、冻融损失和滴水损失均显著降低;(2)对史氏鲟幼鱼投喂添加2.42~6.73 mg/kg的酵母硒饲料,其肌纤维密度显著增加、肌纤维直径显著降低;(3)添加6.73 mg/kg的硒显著提升了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结果表明,饲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