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鳖的人工养殖热潮已慢慢退去,有些地区已转向养龟,那么养龟的前途又会如何呢 ?我们不妨以养鳖的历程来对比一下。   从养鳖来说, 1980年前后,我国开始从南到北掀起人工养殖热潮,至 1995年达到顶峰 (每只小鳖售价 35元,一些地区每公斤成鳖卖到 400~ 600元 ),前后经过 15~ 16年稳步的上升发展期,至 1997年市场饱和,每只小鳖只售 5~ 6元,成鳖只能卖每公斤 80~ 100元。到 1998年小鳖降到每只 2~ 3元,成鳖降到每公斤 60~ 70元。但据调查,技术好、管理水平高的养殖场,每只小鳖的纯利仍有 1~ 2元,而成鳖每公斤也有 20…  相似文献   

2.
肉豆蔻:1999年以来,价格走势十分稳健,尽管曾出现一度降至每公斤50元左右的情况.但在短暂休整之后。目前已与历史上最高的每公斤80元的价格持平.发展形势令人非常乐观。山奈:1999年前期,最低价格为每公斤12元左右.下半年以后.已升至每公斤22元左右。随着市场旺销季节的到来,其后市爆发力难以估计。因为历史上最高价格曾冲到每公斤65元的价位,发展空间十分广阔。公丁香:近年来。公丁香的市场价格曾一度跌至每公斤9元左右,而转入1999年以来.由于市场需求日渐旺盛,致使其价格节节攀升。目前,其在市场上…  相似文献   

3.
近年的八角市场不景气。八角干果价格从2000年的每公斤30元,呈直线下降,直到2012年的每公斤6-10元。2012年鲜八角的收购价为每公斤2.6元,除去人工费每公斤1.6元以及管护等费用,林农种植八角的利润已接近于零。八角长期低迷的价格,让大多数种植  相似文献   

4.
信息窗     
竹荪市场供大于求价格猛跌。被誉为“真菌皇后”的竹荪,近年来人工栽培发展很快,产量激增,1990~1991年全国产量达到150~200吨。而目前竹荪的消费市场仍十分狭窄,产品供大于求,形成大量积压,价格也大幅度下降,由原来每公斤800~1200元降至目前的100~150元,且因生产成本高,亏损极为严重。(据《致富信息报》)中美合资生产维得酸枣果肉汁。中美合资天津通用食品有限公司开发的维得牌酸枣果肉汁已投  相似文献   

5.
杜仲由原来的每公斤28元(主干皮)卜升到35元,直至上涨到45元至55元,但市场L主干技好皮有价无市,各地客商吸纳殷切。此外,杜仲叶也行情颇好,由原来的不收购,变为各地收购门市部敞开收购,其价格也由原来的每公斤1.5元,升到25元,直至涨到4.5元。原因是因为国外市场大量吸纳优质杜仲皮和上千吨杜仲叶,造成市场俏销。中药材杜仲价格一路上扬  相似文献   

6.
近来,养殖业效益颇好的养鳖热渐渐滑坡,不少有眼光的养殖户已把目光投向龟类养殖。笔者目前采访“浙江省海宁市袁花镇龙头阁动物养殖场”蒋张林时,蒋张林精湛的论述了鳖、龟类的养殖前景。从养殖鳖来说,1980年前后,我国开始从南到北掀起人工养殖热潮,至1995年达到顶峰(每只小鳖售价35元,一些地区每公斤成鳖卖到400元~600元),前后经过15至16年稳步的上升发展期,至1997年市场饱和,每只小鳖只售5元~6元,成鳖只能每公斤卖80元~100元。据调查,技术好、管理水平高的养殖场,每只小鳖的纯利仍有2…  相似文献   

7.
实用新技术转让1、餐具洗洁精:利用本新技术配方,每公斤餐具洗洁精成本仅为1.20元,目前市场售价每公斤7.00元左右,若办一个年产100吨左右的餐具洗洁精厂,投资仅为3~5万元。年利润在50万元左右。2、工业陶瓷清洗剂本产品适用于厕所、马桶及陶瓷墙、...  相似文献   

8.
香菇是食用菌中的“珍品”,是我国享有盛名的出口“山珍”,每年有大量的香菇出口日本、德国、美国、加拿大以及东南亚各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高的换汇率,一般情况下每公斤香菇于品,售价大约20~80美元,在国内市场上每公斤售价约50~100元;鲜菇产品每公斤售价10~20元,因此栽培香菇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目前香菇在国内、外市场上非常走俏,是大宾馆、大型宴会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味佳肴。香菇之所以受到人们的青睐,不仅因为它香味沁牌,鲜美适口,营养丰富,而且还由于它具有较好的保健功能,含有许多药物成分;可治疗多种疾病,如…  相似文献   

9.
蟾蜍又叫癞蛤蟆,其头部两侧各有一个耳后腺,内含白色浆液,医药上称为"蟾酥",是一种名贵的药材.蟾蜍短缺价扬,已由1996年的每公斤400元,一路上涨到每公斤1800元,并将继续攀升.因此,人工养殖蟾蜍是一个前景广阔、简单易行的致富项目.  相似文献   

10.
竹荪是世界上珍贵的食用菌,以“菌中皇后”著称。曾被我国历代皇帝列入宫廷御膳,也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每公斤干品可换50克黄金。在港澳市场上,每公斤售港币5,200元。国内收购价600—900元。国家“星火计划”已把它列为技术开发项目之一。一、竹荪的形态特征竹荪在真菌分类学上属于担子菌纲鬼笔科,是一种腐生性真菌,原生于竹林土壤中或阔叶林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强劲脚步 ,植树造林、治理环境已成为各地的重头戏。林木种苗一时因之走红市场 ,价格扶遥直上 ,出现货俏价扬的好势头。今春 ,甘肃省陇东一带的主要造林苗木品类中 ,刺槐每株由去年同期的 0 0 2元~ 0 0 3元涨到 0 0 8元~ 0 1 5元 ,山杏由 0 0 5元~ 0 0 8元涨到 0 1 5元~ 0 2 0元 ,新疆杨由 0 4元~ 0 6元涨到 1 2 0元~ 1 60元。苗木何以走红市场 ?业内人士分析 ,今年苗木俏销价扬势在必行 !其原因主要有五点 :一是苗木市场长期徘徊不前 ,价格低落 ,使育苗面积日渐缩小 ,市场供苗能力削弱 ;二是西部大开…  相似文献   

12.
静宁是甘肃苹果生产大县,苹果售价在苹果市场中独占鳌头,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产地最高批发价近年来每公斤均在6元以上,2009年产地批发价达到6.60元每公斤,再创新高。静宁的苹果发展很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13.
台湾金平菇又名台湾金黄菇(见照片),子实体色泽金平、口感细嫩、味鲜香浓,是一种畅销台湾和欧美市场的美味食用菌。目前,每公斤鲜品收购价4.0元~4.5元,栽培效益十分可观,现将其生料畦栽技术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蜘蛛,由于生态条件不断恶化,再加上连年不断的滥采,动物类药材蜘蛛货源紧缺,而蜘蛛丝作为人造肌腱、人造血管等的高级原料,社会需求量很大,价格不断上涨。目前,每公斤高达600至1500元。 全蝎,为我国传统名贵药材。目前药市淡全蝎的市场价格每公斤在400元左右,比1994年上涨了一倍。盐全蝎的市价每公斤亦高达350元,预计今后几年其价格还将继续攀升。 虻虫,为常用中药材。市场货源极为紧缺,其价格也曾从1996年时的每公斤40元狂涨以1998年的600元左右。1999年其价格虽然有所回落,但仍高居在每公…  相似文献   

15.
“前段时间买的还每公斤5.25元。今天每公斤3元就能买到手.少掏近一半钱。”家住浙江省杭州市三里亭市场附近的周先生逢人便说:“湖南桂东冬笋大量涌入我们这儿.贷鲜价廉.快去买哟!”  相似文献   

16.
药食两用的桂圆肉,近年来市场货源供不应求,价格一直呈上涨趋势。1985年每公斤市场价仅13元,1986年上升为60元,去年至今年初再次上涨至80至95元 据了解,桂圆肉市场价格逐年上涨、  相似文献   

17.
芝麻菜是近几年风靡日本、韩国的一种保健型稀特蔬菜,在一些地方栽培,上市后以其鲜嫩的口感、丰富的营养及浓郁的芝麻香气而倍受消费者的喜爱。芝麻菜产量较高,播种1个月可收获鲜菜2500kg~3000kg,目前,北京、济南市场的销售价格每公斤高达2元~3元,种植效益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18.
黄太平、大秋和玲当果为黑龙江小苹果栽培区主要品种,至今有六十余年栽培历史。其中玲当果系美国韩森教授育成,单果重20克左右,果倒卵形浓红,果肉白色,汁多味酸,香味浓。树性强健,较为丰产,然而,过去谁也没有把小玲当果看在眼里。有人形容小苹果“硬、酸、苦、涩、小”,而它又酸又硬又小,五个字却占了三个字。别的品种每公斤0.30元。它却每公斤0.16元。所以,生产上一度出现把玲当树改接,但并不令人们满意。然而,随着加工业的发展,玲当果的身价也提高了。加工厂收购每公斤0.66元;生食批价每公斤0.80元,零售价1.60元。价格提高到了5~10倍。所以,我们认为,在寒地适当发展玲当果,满足加工业和市场需要是时候了。其理由有如下四点: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来由于各地大力发展果木生产,毁林种果,砍掉了许多林木药材,导致国内药材市场普遍缺货,供不应求。同时,从去年至今东南亚各国经济出现转机,对我国树皮类中药材需求转旺,频频拉动价格猛涨。据国内十几家药材市场调查,以下几类树皮药材贷少价扬。 杜仲皮:产量低,需求增加,已从上年的10元/kg上涨至13~15元/kg。 海桐皮:市场缺货,供不应求,已由 2.5元/kg上涨至 5元/kg。 桑白皮:市场用量大,库存不足,由 2元/kg上涨至3~5元/kg。 紫荆皮:货源奇缺,供需矛盾尖锐.由前几年的1元/kg…  相似文献   

20.
新县历史上是河南省银杏的重点产区,建国初期已步入全国年产白果 5万公斤以上的百强县行列;以后也一直处于全省领先地位,面积逐渐扩大,产量猛增。但近几年来产值下降,白果每公斤由过去 60元降到 20元左右,银杏叶由过去每公斤 14— 16元降到 4— 6元,还大量滞销。为此,县领导与业务部门研究,扩大视野,转变观念,从传统的银杏生产中解脱出来,面向大市场,重新调整银杏生产布局,大力发展用材银杏。大战三年,投资两千多万元 (包括投工 ),建成 666.7公顷银杏用材林基地。具体做法是:一是科学规划,认真实施。从全县资源普查中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