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绿豆(Vigna radiata (L.) Wilczek)是我国主要的食用豆类之一,枯萎病是最主要的绿豆病害之一,其抗性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其产量和品质的好坏。当绿豆植株感染枯萎病后,常表现为叶片黄化、植株矮化、根部腐烂、叶片褪绿、枯萎等症状。本研究利用系统选育出的4个抗病高代品系开展研究,通过对参试品系的病害进行调查分级及病害相关性研究,初步明确枯萎病对绿豆植株农艺性状的影响,同时筛选出抗性水平能达到高抗的品系供利用。结果表明:1号品系的枯萎病病情指数为8.75%,划分等级为高抗,其产量和相关农艺性状均优于其他品系,可作为抗病材料加以利用。此外,绿豆枯萎病的病情指数与株高的P值<0.5,相关系数为-0.73,呈显著负相关;病情指数与分枝数、单株荚数、小区产量的P值<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98、-0.99、-0.99,具有极显著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为挖掘新疆长绒棉已育成品种的特异性状及遗传潜力,选用38个2010—2019年育成的长绒棉品种为材料,应用系统聚类和灰色关联度等方法对其产量水平、早熟性情况、农艺性状、品质性状及抗病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8个长绒棉育成品种的产量均高于同期对照,皮棉产量为1 778.75 kg/hm2,平均增产达12.39%。生育期平均为136.82 d,霜前花率平均为93.74%。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7个农艺性状与38个育成品种皮棉产量的关联度由高到低为铃重>衣分>子指>株高>始节位>果枝数>铃数。育成品种纤维长度变幅为36.4~41.4 mm,纤维长度≥37 mm的品种有32个,占育成品种总数的84.21%;断裂比强度变幅为42.8~48.8 cN/tex;马克隆值变幅为3.6~4.5;整齐度指数变幅为87.4%~90.1%。年际间枯萎病病情指数变幅在0.05~10.68,38个品种均为高抗、抗和耐枯萎病类型;属高抗黄萎病(病情指数≤10.0)的品种有17个,约占育成品种的一半。将38份长绒棉品种的7个农艺性状和4个纤维品质性状进行了聚类分析并划分成了4个不同类群。综上,2010—2019年育成品种产量总体趋势表现较为平稳;生育期呈现出逐年缩短的趋势;霜前花率总体表现为逐年升高趋势。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发现铃重、衣分与皮棉产量的关联度最大,关联系数达到0.79。长绒棉育成品种纤维长度呈现逐年增长趋势;断裂比强度、马克隆值和整齐度指数均无较大突破,但维持在了较高水平。38个育成品种分属高抗、抗或耐枯萎病类别;黄萎病病情指数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通过聚类分析将38个育成品种分成了4类,第Ⅰ类主要属于植株高度较高的品种,第Ⅱ类主要属于衣分较高的品种,第Ⅲ类主要属于铃重较大的品种,第Ⅳ类主要属于植株高度较矮的品种,生产中可根据特定育种目标选择杂交亲本进行改良。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出和田地区设施番茄高抗黄化曲叶病毒病品种,为设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防治及抗病品种的选择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供试品种均发现不同程度的黄化曲叶病毒侵染,番茄品种间株高、茎粗和叶片数随着黄化曲叶病毒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叶片净光合速率(Pn)和产量以特美特36号最高,与优拉578和东风199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品种戴安娜、优拉578、东风199、澳粉1号、芬娜和艾利斯相对抗病指数为0.86~0.99,为高抗品种。从抗病性、植株性状、叶片光合参数和产量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以品种特美特36号、东风199和优拉578表现较好,可作为新疆和田地区设施秋茬番茄抗黄化曲叶病毒病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4.
为了客观评价小麦品系的主要性状,为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提供依据,对3份较为稳定品系的产量、农艺性状、品质性状进行方差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品系的产量均比对照(永良4号)高,但无显著性差异。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程度依次分别为:芒长(0.254)〉主茎穗长(0.189)〉有效分蘖数(0.171)〉结实小穗数(0.122)〉单穗粒数(0.111)〉不孕小穗数(0.109)〉单穗粒重(0.032)〉株高(-0.040)〉韧度(-0.063)〉千粒重(-0.216)〉粒径(-0.620)。籽粒硬度、沉淀值、湿面筋含量、干面筋含量、容重与产量呈弱的负相关。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间无显著相关性,只有株高和容重呈显著负相关。品系07-1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较好。  相似文献   

5.
西瓜枯萎病是西瓜的主要病害之一,通过对苗期叶片喷施过氧化氢(化学式H_2O_2)检测叶片温度、叶片气孔面积和毛状物数量,从抗病品系和敏感品系中找出差异。结果表明,苗龄为10~15 d的幼苗,叶片喷施H_2O_2处理后,与对照相比,抗病品系叶片温度下降极显著,而感病品系叶片温度下降不明显;处理后25 d的幼苗气孔面积增加0.03 mm2,而感病品系面积减少0.026 mm~2;叶片表皮毛的毛状物数量无论是抗病品系还是感病品系处理与对照相比均极显著降低。表明叶片温度和叶片气孔面积可以作为西瓜抗枯萎病的苗期标记性状,而表皮毛不能作为西瓜抗枯萎病的苗期标记性状。  相似文献   

6.
对21份黄瓜高代自交系材料进行了枯萎病、炭疽病、褐斑病和黑星病4种病害的苗期人工接种抗病性评价.试验通过对幼苗抗该4种病害的病情指数分析,获得高抗枯萎病、高抗炭疽病、高抗褐斑病和高抗黑星病自交系各3份、4份、6份和1份.其中Q6对4种病害具有较好的多抗性,病情指数均达到高度抗病级,分别为4.67、10.67、9.67和9.84;43-1-2、0735可兼抗枯萎病、炭疽病和褐斑病;XL612、86兼抗炭疽病和褐斑病.本试验为黄瓜多抗育种和骨干亲本抗性遗传改良提供了抗源材料.  相似文献   

7.
【目的】获得高抗水平的转拟南芥NPR1恢复系水稻253株系,比较转基因水稻与其非转基因野生型抗病性和农艺性状的差异,以期为转基因抗病育种提供材料。【方法】以通过连续自交获得的转AtNPR1基因253 T3代纯合株系和非转基因253为材料,于分蘖期采用剪叶法接种白叶枯病菌菌株13751于水稻叶片,14 d 后,对稻株发病情况进行调查;收获期考查6个转基因株系的农艺性状。【结果】6个转基因T3代株系植株的抗病性可稳定表达,其病斑长度均显著短于非转基因野生型253;253-3的抗病能力比野生型253增强50%以上,其他 5个株系253-4、253-7、165、166、167对水稻白叶枯病表现出高抗水平,抗病能力增强90%以上。与野生型253相比,转基因株系植株生长正常,不同株系间部分农艺性状无明显变化规律,而部分农艺性状显著升高或降低;株系166的株高、穗长、有效穗数、一次枝梗数、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和单株产量等显著优于非转基因恢复系253。【结论】拟南芥NPR1基因可作为培育广谱抗病作物的热门候选基因,株系166可作为水稻抗病育种的新种质。  相似文献   

8.
[目的]获得高抗水平的转拟南芥NPR1恢复系水稻253株系,比较转基因水稻与其非转基因野生型抗病性和农艺性状的差异,以期为转基因抗病育种提供材料.[方法]以通过连续自交获得的转AtNPR1基因253 T3代纯合株系和非转基因253为材料,于分蘖期采用剪叶法接种白叶枯病菌菌株13751于水稻叶片,14d后,对稻株发病情况进行调查;收获期考查6个转基因株系的农艺性状.[结果]6个转基因T3代株系植株的抗病性可稳定表达,其病斑长度均显著短于非转基因野生型253;253-3的抗病能力比野生型253增强50%以上,其他5个株系253-4、253-7、165、166、167对水稻白叶枯病表现出高抗水平,抗病能力增强90%以上.与野生型253相比,转基因株系植株生长正常,不同株系间部分农艺性状无明显变化规律,而部分农艺性状显著升高或降低;株系166的株高、穗长、有效穗数、一次枝梗数、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和单株产量等显著优于非转基因恢复系253.[结论]拟南芥NPR1基因可作为培育广谱抗病作物的热门候选基因,株系166可作为水稻抗病育种的新种质.  相似文献   

9.
抗枯萎病香蕉新品种引种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9个香蕉抗枯萎病新品种(品系)进行了田间试验,并对各品种的产量、生育期、假茎和叶片性状、果实商品质量和风味、抗逆性以及生产应用价值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科1号、粤科1号、中山抗黄1号田间表现中抗;抗枯1号田间表现抗病;抗枯5号3个品系、海贡和粉杂1号田间表现高抗;海贡或粉杂1号综性状优良,较适合在香蕉枯萎病病重区栽种。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不同病害级别小麦黄花叶病对小麦叶片相对叶绿素含量及产量的影响,以45份不同基因型的小麦品系为供试材料,在病害的盛发期对这些品种进行病毒分离物鉴定、田间抗性评价分级、顶部叶片叶绿素SPAD值的测定及成熟后小区产量的测定。结果表明,所有参试材料对黄花叶病均未表现出免疫,在植株体内均检测到小麦黄花叶病毒(WYMV),但均未检测到中国小麦花叶病毒(CWMV)。按照抗性四级分级标准,仅驻麦395等7个品种表现为抗病,占供试品种的15.56%。不同小麦品系对病害响应不一,在测定的三个时期,不同病害级别的小麦品种的叶绿素含量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整体表现出随着病害级别的升高,叶绿素含量下降,各病害级别中的旗叶叶片的SPAD值表现为1级〉2级〉3级〉4级。随着病害级别的增加,产量也呈现逐步降低的趋势。不同病害级别的产量数据表现为1级〉2级〉3级〉4级,且各病害级别间产量有极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抗性的小麦品系随着病情指数的增加,小麦植株叶绿素及产量指数均呈下降趋势,加强抗病品种选育将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