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土层薄、石砾多的干旱阳坡营造阔叶林,工程量大、苗木成活率低,特别在干旱、多风及降雨量少的春季.采用常规方法造林,难以达到绿化效果.采用苗木低温假植、提前整地和延时栽植等一套"阔叶苗木低温假植延时造林技术",比常规造林时间延时40~60 d,安全避开恶劣气候对苗木的不利影响,造林保存率达到98%.  相似文献   

2.
新疆杨是高台县主要造林绿化树种,多年来一直采用常规扦插育苗,但由于插穗处理不合理、春季干旱、低温等原因,导致新疆杨发芽成活率低。笔者通过采取倒置催根、地膜覆盖等综合措施,有效提高了育苗成活率和苗木质量,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以大叶相思为研究对象,针对干热河谷特殊的立地条件,采用Pt.(彩色豆马勃)菌根化育苗及干旱胁迫处理措施,研究不同处理下苗木的造林效果。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和接种Pt.菌剂的育苗技术能显著的提高大叶相思苗木的造林成效,大叶相思苗木的造林成活率、幼树树高和地径的增长量随着接种Pt.菌剂剂量的增加而提高,其提高的程度为干旱胁迫下的高于常规浇水的,表明水分胁迫和接种Pt.菌剂对该苗木质量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大叶相思在干热河谷的最佳育苗措施为干旱胁迫处理下接种Pt.菌剂15 g,常规浇水下接种15 g,该树种出圃苗木质量评价指标为地径、根粗、侧根长、主根长和苗高。  相似文献   

4.
李咏梅 《现代农业科技》2009,(21):165-165,168
通过速生杨裸根苗秋季深栽造林试验,结果表明,深栽造林的苗木各项指标均优于常规栽植苗木,尤其以60cm深度栽植的苗木成活率最高,达94.7%,其越冬抗抽干能力强,生长量大,可推广应用于西北干旱风沙区造林。  相似文献   

5.
兰州北山干旱区云杉卡氏造林试验结果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解决干旱山区造林保存率低下的问题,在兰州市北山干旱山区的徐家山试验基地相同立地条件下,采用卡氏、干旱造林方式进行云杉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卡氏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明显高于干旱造林,3年生卡氏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均达93%以上;采用卡氏造林的苗木高生长、地径生长、发枝数、新梢生长量均明显高于干旱造林,二者差异性显著。  相似文献   

6.
陕北秋季旱地植苗造林技术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北地区位于陕西最北部,这里十年九旱,平均年降雨量450~510毫米之间,且多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内,属干旱半干旱地区,一般春季少雨多旱,且风沙很大,加剧了苗木水分的蒸发量,致使大部分苗木因失水而死亡。加之春季造林季节短,很难适应大面积造林,同时由于气温较高,苗木在运输、栽植过程中水分损失较大,大大降低了苗木成活率。而秋季植苗造林有利因素较多,其造林成本低,成活率高。因此,在陕北干旱山丘地带应大力推行秋季植苗造林。  相似文献   

7.
半干旱区枣树绿苗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朝阳市是全国大枣主产区之一,栽植枣树的面积大,品种多,长期以来,枣树栽植是采用传统栽培方法,即用自然休眠越冬的枣苗裸根造林。在漫长的休眠过程中,枣苗往往会遭受低温冻害、干旱等自然灾害,苗木在起苗、运苗、栽植过程中易失水受伤,造林成活率低。据统计,朝阳市枣树栽植成活率达不到50%,严重制约了枣树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宁夏南部干旱山区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干旱山区造林技术,包括整地、苗木选择、苗木运输、栽植等方面内容,以为宁夏南部干旱山区造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年降水量在180mm以下,年蒸发量近2000mm以上,干燥度≥4的干旱荒漠地区固沙造林,应用常规技术造林,苗木板难成活,应用容器造林技术造林,可较大幅度地提高造林成活率与保存率,降低造林成本。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苗造林技术,包括苗龄和苗木规格、造林季节、苗木栽植前的保护和处理、栽植等方面内容,以为提高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苗造林的成活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安阳西部太行山属干旱石质地区,土薄石厚、干旱少雨、立地条件差,造林难度大。安阳市在立地条件差的阳坡地大力营造山桃人工林,造林成效显著。为提高造林苗木等级产量,满足造林需求,积极开展了圃地山桃育苗等级产量影响因子试验研究。结果显示:该地区在圃地山桃育苗播种时采用沙藏催芽、以秋冬季采取人工开沟点播育苗效果好,出圃苗木等级和产量高。  相似文献   

12.
影响干旱沙地樟子松造林成活因素数量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影响干旱沙地樟子松造林成活率的5种因素———土厚、风、干旱程度、光照、苗木质量的数量化分析得出,造林成活率的影响因素按大小排序为:光照、干旱程度、风、土厚、苗木质量;造林保存率的影响按大小排序为:风、光照、干旱程度、苗木质量、土厚.并且各因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3.
<正>容器苗是利用容器加营养基质进行播种、苗木移植来繁育的苗木。容器苗造林能够保持苗木根系完整、不伤根,使苗木充分利用容器中原有的营养土和水分,不用缓苗,直接生长。采用容器苗造林将有效地提高干旱瘠薄阳坡和沙地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14.
固体水在植被恢复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寻找促进干旱缺水地区植被恢复的新途径,在青海省大通县和四川省盐源县采用固体水处理、秸杆覆盖处理、对照组等方法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固体水能够提供3个月以上的水分给苗木,使苗木在干旱期生长,使用固体水的造林成活率均在90%以上,其中山杏Amygdalus sibirica,白榆Ulmus pumila,青杨Populus cathayana,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和火炬树Rhus typhina的成活率分别比对照提高了32.6%,26.7%,24.2%,7.4%和61.1%;固体水的释水速度约为4~5 g*d-1,后期快于前期,正好为苗木进入旺盛生长提供必要的水分,可以较明显地提高造林成功率.综合成本分析表明,固体水造林技术更适合在干旱缺水、造林成活率很低的地区应用和推广,其最终成本低于常规造林和覆盖造林的成本.图3表2参10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尾叶桉苗木采用Pt菌剂和水分胁迫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该苗木生长及营养物质积累的影响,并对其抗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Pt菌剂处理对尾叶桉苗木生长及营养物质积累的影响显著,尾叶桉苗木在接种菌剂后,生长受到促进,其中在常规浇水条件下营养物质的积累以接种菌剂10g最好,而干旱胁迫条件下营养物质积累以接种菌剂15g最好;抗旱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尾叶桉苗木接种菌剂15g为最佳造林措施。  相似文献   

16.
春天气候干旱,风大,易使造林地块土壤集结,土质干旱,新植幼树干枯,苗木难以成活。凤城市刘家河镇林业站从2004年春开始采用保湿剂(复合保水剂)浸根造林技术,到2008年春,栽植苗木成活数达4298.52万株,幼苗成活率达到95%以上,不仅减少补植费用,还大大提高了农户造林的积极性。具体方法: 1.春季造林前,将准备栽植的苗木捆成小把,每  相似文献   

17.
在太行山区气候干旱和造林立地条件日益恶劣的情况下,各地均采用了容器育苗造林,由于大多数容器育苗都是壤土育苗,壤土育苗土球过重,土球易散,普通塑料袋不易降解,不利于根系发育,影响苗木生长发育,造林起运困难。近年来灵寿县在浅山干旱阳坡采用了杏树轻机质容器育苗造林,轻机质容器育苗装袋、起苗、栽植方便,  相似文献   

18.
青石山地干旱瘠薄,造林绿化难度大,成活率、保存率较低。该文从造林整地、苗木选择、栽植、覆盖保墒、抚育管理、封山育林等方面介绍青石山干旱瘠薄山地造林技术,以为今后提高青石山区干旱瘠薄山地造林成活率提供综合配套的技术措施和造林方法。  相似文献   

19.
覆膜造林是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造林的主要方式之一,可以起到提温保墒的作用。本文从造林时间、苗木准备、整地、栽植、苗期管理等方面对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文冠果覆膜造林技术进行了总结,以期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文冠果造林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营林生产中,如何提高苗木的成活率是林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我国水资源相对贫乏,而且在时空分布上极度不均衡,特别是北方地区,处于干旱或半干旱地区,春季往往多发干旱天气,严重影响苗木的成活,给造林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本文主要针对造林过程中增强苗木抗旱能力的一些技术进行分析,希望在造林过程中能提高苗木成活率,促进林业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