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文报道了低热地区稻田多熟制中的“油菜-西瓜-水稻”,“白菜-早熟辣椒-水稻”,“油菜-中稻-再生稻”,“洋芋-西瓜-水稻”,“绿肥-玉米-水稻”五种三熟制的栽培技术,并分析了各自的经济效益,其中以“洋芋-西瓜-水稻”模式的经济效益最好,亩纯收入在3800元以上,以“绿肥-玉米-水稻”模式的投入产出比最高,达1:6以上。  相似文献   

2.
研究不同冬种绿肥对后茬早稻病虫草发生和产量的影响,为南方稻区种植模式的筛选提供技术支持。以马铃薯、油菜和紫云英为绿肥植物,以冬闲田处理作对照,研究冬种绿肥翻压后早稻病虫草发生变化特征及产量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不同冬种绿肥翻压后,对水稻病虫草发生种类无影响,主要病虫草害均为纹枯病、二化螟、稻纵卷叶螟、鸭舌草和稗草,而对纹枯病、鸭舌草和稗草发生程度有显著影响,对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发生量无显著影响。在水稻孕穗期,纹枯病株发病率表现为马铃薯—水稻油菜—水稻冬闲田—水稻紫云英—水稻处理,至黄熟期表现为冬闲田—水稻马铃薯—水稻油菜—水稻紫云英—水稻处理;鸭舌草和总草密度均以冬闲田—水稻紫云英—水稻马铃薯—水稻油菜—水稻,而稗草则以冬闲田—水稻油菜—水稻马铃薯—水稻紫云英—水稻。冬种绿肥对水稻有效穗数、穗粒数和结实率无显著影响,但可显著提高千粒重,从而提高水稻产量。在病虫草发生初期,选用适当的农药可有效控制冬种绿肥翻压后早稻病虫草发生,提高水稻产量。在江西红壤稻区,冬种绿肥可抑制纹枯病和杂草发生,提高水稻产量;绿肥选择上以紫云英对水稻产量和病虫草害控制综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开展退耕还林地区基本口粮田建设能切实解决退耕农户吃饭、增收等长远生计问题,为配合基本口粮田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通过基本口粮试验田的技术措施研究结果,采用玉米、洋芋、魔芋、水稻、油菜等作物规范的种植技术,可大幅度提高基本口粮田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1990年,我省60个省(市、区),115个村、1203户农民,对22个农作物产品的成本进行了核算,现将资料汇总结果分析如下: 汇总的水稻、玉米、小麦、红薯、洋芋、油菜、烤烟、花生、西瓜、辣椒等10个农作物产品虽然产量、费用、用工水平差异较大,但都表现出这样一种趋势。第一、农作物产量和生产所消耗的物质费用表现为正相关关系,平均相关系数为0.75,这说明要增加农产品产量,根本的途径就是要增加物质的投入。水稻、玉米、小麦、红薯、  相似文献   

5.
苗床基地即以基地形式将水稻苗床与油菜苗床统在一起长期固定下来,逐年培肥用以培育水稻壮秧和油莱壮苗。江浦有苗床基地733.7hm’。占耕地面积的1/30。一般2666~4000m‘集中连片,多为旱地和菜园地,近几年在培育水稻、油菜秧苗后,利用其空隙安排种植西瓜、玉米、芝麻、黄豆及蔬菜等各类短频快作物,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据典型调查,每667m‘苗床基地在不影响育秧的情况下,可增加产值2100~3500元,增收2590元,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1利用模式b。一基地除5/.L旬~6/上中旬水稻育秧、9/-t中旬~10/_L旬油菜育苗外,全…  相似文献   

6.
不同秸秆及绿肥浸提液对水稻的化感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研究不同秸秆及绿肥对水稻的化感作用,为稻田秸秆及绿肥还田提供参考。采用室内培养试验,通过测定稻草、油菜秸秆、麦秸、紫云英及紫云英+油菜混合浸提液对水稻发芽及幼苗生物量的影响,研究不同秸秆及绿肥对水稻的化感作用。不同秸秆及绿肥化感作用对水稻种子发芽率均无显著影响,只是不同程度地延迟了种子的发芽进度;不同浓度的各浸提液对水稻幼苗鲜重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稻草、油菜秸秆、麦秸、紫云英及紫云英+油菜浸提液各浓度下对鲜重的最大促进作用分别为16.84%、6.72%、17.50%、16.13%、25.84%;稻草、油菜秸秆、麦秸、紫云英及油菜+紫云英的综合敏感指数分别为4.70%、4.10%、7.96%、0.94%、5.20%。各秸秆及绿肥对水稻均表现为化感促进作用,紫云英与油菜混合使用对水稻的化感促进作用较二者单一使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
信阳地区位于大别山北麓,属亚热带气候向暖温带气候过渡区,是我国籼稻种植的北缘,种植模式以“水稻-小麦”、“水稻-油菜”为主,由于土质为多湿性水稻土,小麦单产量150kg/667 m2左右,杂交油菜单产量150kg/667 m2左右,因油菜商品价格比小麦高1倍以上,经济效益好,且油菜腾茬早,死叶及庞大根系可培肥地力,是较好的前作,使油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为满足农户对用种量的需求。结合种植习惯及茬口安排.进行了“Ⅱ优838-豫油5号”两熟制种技术探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制种农户也获得了一定的收益,2002年面积达到20hm2。  相似文献   

8.
稻田栽培早熟马铃薯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又名洋芋,是粮菜兼用作物,早熟马铃薯是贵阳地区早熟蔬菜之一。长期以来,农民水稻收获后,种植油菜,经济效益不高。为了调整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经济效益,满足市场马铃薯供应,2009年卫城镇农业技术推广站进行了稻田栽培早熟马铃薯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9.
玉米与油菜复种栽培的综合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玉米与油菜的复种模式,分析了复种的综合效益。结果表明,玉米与油菜复种可延长土壤绿色覆盖时间,控制水土流失,改良土壤肥力。4种复种模式的经济效益均极显著地高于对照。玉米-冬油菜-玉米复种的净利润比对照高10.4%,收益极显著高于对照,且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玉米-冬油菜-玉米复种的综合效益高,为最优模式。1  相似文献   

10.
<正>1种子监管出现的新常态1.1新常态一水稻、玉米、油菜的引种试验停止了,看禾选种活动将长期持续开展。为什么出现这个新常态?这主要归因于这三类作物品种太多了,玉米、水稻已审的适合宜昌种植的品种分别超过200个,油菜也有超过100个,而引种试验的要求和区试没什么分别,如果正规做试验,完成一个品种的引种试验,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也需要较长的时间。当然现在湖北对小麦品种、糯稻品种、洋芋品种还有适宜夏播的玉米品种有较大需求,而适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引进中晚熟玉米新品种建立“早熟西瓜/中晚熟玉米”模式,提高模式玉米产量水平和综合经济效益。结果显示,中熟玉米新品种抗耐性强,产量构成因子发展均衡,资源利用效率高。“早熟西瓜/中晚熟玉米”模式,玉米产量增产16.9%~60.4%,经济效益提高10.8%~12.6%。  相似文献   

12.
所谓麦-瓜/苞-稻,就是在一块田里秋播小麦或大麦,春季在小麦或大麦田里套种西瓜和春玉米、西瓜、玉米收获后,种植水稻。一年可收三季四熟。一、麦瓜苞稻设想的提出1.从提高粮食产量和经济效益来看,我市历年小麦下水田面积为14万亩,主要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13.
《种业导刊》2011,(11):40-47
导语: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七届一次会议于2011年4月审定通过了小麦、油菜、玉米、水稻、大豆、花生、棉花、西瓜等8种农作物共83个新品种。截止本期已刊登完毕。  相似文献   

14.
通过田间随机区组试验对比了毕节地区油菜/普通杂交玉米/油菜/优质蛋白玉米及油幕/糯玉米3种组合模式的产量、经济效益和油菜的经济性状,结果表明:油菜/糯玉米的产量和经济效益都是最高的,但该模式要根据当地市场需求情况,因地制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为实现凉山州贫困山区“吨粮万元”的发展目标,高效利用安宁河谷地区秋冬光温资源,本研究在安宁河谷地区设置“水稻-小葱-马铃薯”一年三熟种植新模式、“水稻-小麦”和“水稻-油菜”2种传统模式。结果表明:“水稻-小葱-马铃薯”模式较当地传统的“水稻-小麦”和“水稻-油菜”模式复种指数提高了50%,原粮产量与“水稻-油菜”模式相当,总产值和净产值比“水稻-小麦”和“水稻-油菜”模式提高了3.6~4.1倍。扣除劳动力成本后,“水稻-小葱-马铃薯”模式的纯收益较“水稻-小麦”模式提高3.19倍,较“水稻-油菜”模式提高6.16倍,且其新增纯收益率达到4.19~6.16元/元。“水稻-小葱-马铃薯”一年三熟种植新模式在凉山州安宁河谷地区实现了“吨粮万元”的发展目标,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正>1.小麦病虫害:预计小麦条锈病中等发生沿江流域重发生,白粉病中度发生,赤霉病轻发生,小麦蚜虫、红蜘蛛偏重发生。2.油菜病虫害:预计油菜角果期蚜虫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油菜菌核病轻-中等发生。3.玉米病虫害:预计一代玉米螟中等发生,二代偏重发生,中、晚茬玉米重于早茬玉米,玉米大小斑病轻-中等发生。4.水稻病虫害:预计水稻叶瘟中  相似文献   

17.
《种业导刊》2011,(7):44-48
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七届一次会议于2011年4月审定通过了小麦、油菜、玉米、水稻、大豆、花生、棉花、西瓜等8种农作物共83个新品种。本刊于2011年第7期陆续刊登。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七届二次会议和七届三次会议,分别审定通过了小麦、油菜2种农作物共18个新品种和玉米、水稻、大豆、棉花、花生、西瓜6种农作物共51个新品种,并已公布。  相似文献   

19.
1现状1.1种植资源库的建立广西区种子行业基础信息现在已经建立起了广西主要农作物品种种植、生产、经营资源库,主要农作物品种涵盖了水稻、玉米、油菜、大豆、西瓜、蔬菜、甘蔗、薯类、花生、果树、桑蚕、中药材等种子。  相似文献   

20.
《种业导刊》2011,(9):42-47
河南省捉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七届一次会议于2011年4月审定通过了小麦、油菜、玉米、水稻、大豆、花生、棉花、西瓜等8种农作物共83个新品种。本刊自2011年第7期起陆续刊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